GB 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9873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GB 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GB 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GB 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GB 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7.0 Hl F 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Implementation guidance 2012-12-31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10-01实施发布G/T 29456-2012 目。吕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GB/T23331标准的实施指南,不是对GB/T23331的修改、增补或延伸。本标准是能源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之一。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本标

2、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德州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宝山钢铁集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庚、李爱仙、王世岩、桂其林、李铁男、任香贵、蔡震纲、刘立波、李燕、杨德生、朱春雁、黄进、周璐、周湘梅、萧瑛、石新勇。I GB/T 29456-2012 引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或其他必要的管理过程,从而规范能源管理行为,提高其能源绩效,包括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实

3、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本标准的成功实施取决于组织各层次的全员参与,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通过本标准的实施,组织能够:建立节能遵法贯标机制,主动获取并自觉落实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建立全过程的能源管理控制机制,促进能量系统优化匹配,使能源管理活动规范有效并不断得到改进;建立节能技术进步机制,主动收集、识别并合理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管理方法和节能先进技术,实现节能技术进步常态化;建立节能文化建设机制,使全体员工节能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制度不断完善,节能行为不断规范。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在组织内部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并通过管理节能、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实现从注重

4、单体设备能源效率、系统单元能源效率到注重整个组织能源效率的实质性转变,其运行的基本原则为:-一采用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使所有过程有机结合,发挥整体的管理效率;一一运用PDCA(即Plan一策划、Do一实施、Check一检查、Action一改进)持续改进模式,针对每一个过程和活动都进行有效策划和实施控制,并进行监视和测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使能源管理融入组织的日常活动中;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用标准化的理念实现系统节能;在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实现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一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注重能源绩效的提高;一一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方

5、法,借鉴最佳节能实践和经验;一一-通过管理节能来推动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z一一与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并将现行有效的能菁、管理方法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如节能目标责任制、能源审计、能量平衡、清洁生产、能效对标等。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组织按本标准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时,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如质量、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要求,最终实现本组织整体管理体系的融合。能源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整合的关键是本标准各项要求在组织管理体系中得到落实。本标准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各项活动,能源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数量、所投入资源等,取决于组织的规模、体系覆盖的范围、能源利用和消费的类型

6、及数量、能源利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等多方面因素。E 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落实能源管理体系各项要求的通用指南及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旨在使组织能够科学、有效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确保其能源绩效目标的实现。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组织,不论其规模、类型、位置和成熟程度。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

7、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3 术语与定义GB/T 23331界定的相关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 1 总要求组织应:a)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及自身规模、能力、需求等状况,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b)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边界和范围,并将其形成文件。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与组织内部的一系列活动有关,边界更多地与地理位置有关,一个范围可包含多个边界。组织确定的范围至少是能够单独进行能源核算的单元,可包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附属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全过程,以及与实现该过程相关的能源种类、管理职责

8、等。c) 在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注重节约的同时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达到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4.2 管理职责4.2. 1 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是在最高管理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决策者或决策层。最高管理者应对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其领导行为推动能源管理体系,以实现其承诺。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提供与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相适宜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资金、节能技GB/T 29456-2012 术方法、信息等F在组织长期规划中考虑能源绩效,确保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组织开展管理评审,对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确定

9、新的改进机会,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2.2 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授权,负责按照GB/T23331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同时保持最高管理者对体系运行情况的了解。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应当对管理者代表授予必要的权限,包括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和信息资源支配权。管理者代表宜由节能意识强、具有管理能力和能源管理经验、分管节能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担任。管理者代表除承担能源管理体系相关职责外还可具有其他职责。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控制的方式可包括定期工作会议;对内部审核结果的评审;项目管理工具的问芝明J栅崎翅的趋势分析工具等。组织应定期确定对管理者

10、代表和能源管理团队本右守培训需求,并对培训效果进枝走核。石/-王三二二=三三二4.3 能源方针关方做出的承诺。流分析和设备测试等。策划结果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za) 能源基准;b) 能源绩效参数;c) 能源目标和指标;d)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能源标杆是组织参照同类可比活动所确定的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的先进水平,其建立目的是便于组织发现问题和找出节能潜力。可行时,组织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设定能源标杆,在建立标杆时应当规定标杆选取的方法、比对水平、评审要求和更新规定等。选择能源标杆时可考虑组织内能耗的历史最佳水平、设计水平、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及国家、地方制定的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的先进值

11、等。2 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是什么?能源消耗趋势是什么?产量和产品结构是什么?能源成本如何?哪个环节使用了最多的能源?在哪里有最大节能潜力?什么活动和因素影响能源使用?如何将这些影响量化9在哪个环节能实现最大化的节约?如何考虑改进机会的优先顺序?有必要进一步调查吗?有可更新或可选择的机会吗?如何确定基准期7如何评价当前的能源绩效9能源目标、指标是什么?能源目标、指标与方针一致吗9采取什么改进措施?这些措施能否满足能源目标9(4.4.6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GB/T 29456-2012 数据信息流程图、能流图、设备清单、调查数据表、能源数据报表工具方法能源审计、能源需求分析、精

12、益能量分析、基本负荷分析、最佳技术评价、夹点分析、能量平衡、标杆比对、物料平衡、物流分析、专家诊断、统计模型分析注:此图展示了能源策划的基本要素、组织在策划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及可能用于能源评帘的数据和工具。图1策划流程概念图4.4.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4.2.1 总则组织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实施和评审:a) 收集获取。组织应指定具体的部门,按照规定的方法、渠道和频次追踪、收集、获取和更新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例如:某公司由能源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和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他要求,频次是每月一次,渠道是向节能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咨询索取

13、,方法是查阅文件、网络搜集等。b) 识别评价。识别出适用于本组织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具体条款,并评价目前组织的遵守情况,形成组织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清单。c) 贯彻实施。组织可将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中的具体条款应用到体系文件中。组织可从如何符合强制性要求、申请应用财政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获得管理技术方法支持等方面,来实现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有求的有效应用。d) 定期评审。组织应在规定的实施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时更新,以确保其适宜性。4.4.2.2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及其部门(包括国家和地方)发布、具

14、有法律效力、与组织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的种类和形式主要包括:a) 国家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属于节能GB/T 29456-2012 的相关法律。b) 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条例、办法、规定、细则等。例如:(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属于节能相关行政法规。c) 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执行和实施宪法、基本法和单行法及行政法规,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例如:(

15、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等属于地方性法规。d) 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例如:(产业结构其他要、飞,、,飞,、,飞,bcdefLgb 2) 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b) 基于用能状况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1) 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人员,并确定其现状。人员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和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包括服务承包商、兼职人员以及临时人员。2) 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变化因素,如市场供需状况、能源品种的变化、

16、产品品种和产量、天气等。3) 确定对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水平。4)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如扩产后能源需求的变化等。4 GB/T 29456-2012 c) 识别、记录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组织应开展系统的诊断分析,运用能量系统优化、能量平衡、能源网络图、能效对标、专家诊断、最佳节能实践、员工参与等工具和方法识别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对这些改进机会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其重要性和可实现程度进行排序。评价和排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 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2) 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3) 施工周期、安全及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系统匹配

17、等技术可行性;4) 技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除节能外的其他收益等经济合理性;5) 相关方的要求等。组织可将能源评审的过程及结果形成能源评审报告,作为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策划、实施、保持和改进的依据。在设备、设施、系统、产品、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当根据变化过程或环节重新进行能源评审。4.4.4 能源基准组织通常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和生产、设备正常状态下一定时期的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水平来确定能源基准,它可以是平均值或累计值。确定基准主要用于自身跨期比较,进而在适宜的方面确定、评价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能源绩效。可行时,在组织用能系统、设备、产品品种、产量、产值、能源品种、用途和功能等方面确定能源基准。在确定

18、基准时应当考虑与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的计量、统计、分析系统相匹配,并根据能源结构、产品结构和类型、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和手段、生产用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调整。组织在确定能源基准时应当规定统计计算准则、评审原则和时间、更新规定等。组织应当将建立的能源基准形成文件,适时评审和更新,并通过基准确定、评价和比较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改进的有效性,比较、分析与核算能源绩效。组织应当特别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包括经营规模、设备规模的差异以及由于规模经济而造成的效率差异;产品特性以及生产流程的差异,原、燃料条件、负荷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地域和气候的差异等。4.4.5 能源绩效参数组织应当明确影响运行控制

19、的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绩效参数可以是直接测量的参数(如锅炉的主蒸汽压力及温度、排烟温度和烟气含氧量),也可是模型计算获得的参数(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基于正平衡或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模型)。此类参数与监控对象(如用能设备、用能系统)的能源绩效水平密切相关,组织通过对能源绩效参数的监视和测量,可实时掌握监控对象的能源绩效水平,采取控制措施,确保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为了验证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要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管理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通常与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有关E运行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与设备、设施运行控制等有关。组织可用能源绩效参数说明其运行情况,并在影响能源绩效参

20、数的业务活动或基准变化时更换能源绩效参数。适用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的方法学应予以记录,形成文件并定期评审。4.4.6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4.4.6.1 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目标和指标是落实能源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能源绩效的依据。可行时,能源目标和指标应当是可测量的。能源指标应具体、可量化,具有相关性和实效性,并应建立在与能源方针一致的能源GB/T 29456-2012 目标基础上。能源目标和指标通常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 能够反映组织整体能源利用水平、能够涵盖全部生产流程的指标,如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zb) 能够反映主要工艺流程、环节的指

21、标,如工序能耗;c) 用能设备的能源效率等指标。能源评审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其他信息可用来确定、改进能源目标和指标。组织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能源方针;最高管理者的承诺;主要能源使用;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相关方的关注点和要求;技术、财务、运行和经营条件等方面。组织在建立能源目标和指标时应规定统计计算的方法、考核准则等。组织应在总体及各职能与层次上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目标和指标,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特别是主要能源使用变更时,适时更新或调整能源目标和指标,以适应变化的要求。4.4.6.2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是为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针对

22、主要能源使用而制定的切实可行的行动和对策。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分为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组织应根据行业及自身特点,参考行业内的最佳节能实践,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控制可纳入组织的项目管理流程。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可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等,具体包括:a) 明确责任部门及其职责;b) 针对主要能源使用制定的措施和预计实现的节能效果;c) 采用的技术方法、施工方法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d) 确定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e) 实施过程的时间进度安排;f) 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组织应对方案实施过程形成记录,一般包括实施进度完成情

23、况、节能效果实现情况等。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可以是一个文件,也可以是相关的几个文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时,应当及时对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为确保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时,应对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注:组织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既可以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管理措施等的一种,还可以是以上几种的组合。4.5 实施与运行4.5. 1 总则组织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应使用策划阶段产生的各项结果,可包括:a) 能源评审结果;b) 能源方针zc) 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d) 能源目标和指标;e)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f)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

24、他要求的识别和落实情况等。6 GB/T 29456-2012 4.5.2 能力、培训与意识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具有基于相应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的能力za) 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考察、聘用和培训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使其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保存相关记录。b) 对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进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1) 根据人员的不同职能、层次和岗位,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二十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5一一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运行和审核5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及体系文件;能源计量、统计;节能技术

25、;一用能设备操作;一相关方的要求等。2) 组织可按如下程序开展能力、意识的培训: 调查了解并确定培训需求;一一制定培训计划;一一实施专业技能培训;一评价培训效果;一一保存教育、培训的相关记录。c) 组织通过强化为其或代表其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来确保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组织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员工节能意识:1) 加强宣传教育。内容可包括:一一-节能形势政策;一一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一节约能源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2) 开展节能活动。内容可包括:一一交流节能技术;节能知识竞赛;组建节能小组;征集合理化建议;一一评选节能先进等。3) 完善规章制度。内容可包括:4.5.3 信息交流节能

26、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等。组织应根据其自身和相关方的需求,建立、实施并保持就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的内、外部交流,并明确交流方式、内容、对象和时机。7 GB/T 29456-2012 4.5.3. 1 内部信息交流组织应在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建立与自身规模相适应的的内部沟通。内部向通可包括:a) 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b) 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识别评价结果;c) 能源目标和指标实现情况;d) 能源绩效参数;e) 节能技术或管理经验:对影响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结果;一一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一一为其

27、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为能源管理体系改进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一一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结果等。信息交流可采取会议、公告栏、论坛、简报、意见箱、网络等方式。可行时,组织应当积极构建信息监控系统,实现能源数据的在线采集和实时监控。内部信息交流应是多角度的,组织应鼓励员工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对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4.5.3.2 外部信息交流组织应确定是否就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进行外部交流。如需外部交流,应确定外部交流内容,并形成文件。外部信息交流是与外部相关方进行的信息交流,分为主动交流和被动交流。主动交流,如:组织通过节能网站、参加会议等方式与外部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通过电子邮件、

28、电话等方式向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其他组织等寻求节能信息等。被动交流,如:接受并及时处理节能监察部门的节能执法监察、监测等的反馈信息;定期向各级政府部门报送组织能源消耗报表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组织如决定与外部相关方就其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信息交流时,应将其决定形成文件,规定交流方式并予以实施。组织应注重收集节能技术、最佳节能实践与经验等外部信息,进而用于改进组织能源管理绩效。4.5.4 文件4.5.4. 1 文件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组织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记录等体系文件。8 a) 能源

29、管理体系文件可包括:1) 能源管理手册,包括形成文件的能源方针、职责权限、组织结构等;2) GB/T 23331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及记录:3) 能源基准和标杆、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4) 组织为确保能源管理过程的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作业文件;5) 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合理用能评估报告、设备说明书以及相关方文件等)。b) 体系文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印证。各层次文件可以相互引用,下一层次文件的内容应是对上一层次文件内容的更为具体、详细的描述。具体情况为:1) 能源管理手册阐述组织能源方针、目标、组织机构以及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GB/T 29456-2012

30、2)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程序文件作为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描述各部门如何开展能源管理工作以达到规定的要求;3) 各项能源管理相关活动的具体技术要求,可在作业文件中体现。文件的详尽程度,应足以描述能源管理体系及其各部分协同运作的情况,并指示获取能源管理体系某一部分运行更详细信息的途径。组织可将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纳入所实施的其他体系的文件中。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复杂程度、数量、所投入资源等,取决于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消耗能源的类型及数量、能源利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等因素。4.5.4.2 文件控制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文件的编制、标识、审查、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

31、废和评审等过程作出明确规定,包括:a) 文件发布之前应当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b) 在实施过程中,必要时,应对文件进行评审,以发现需要修改或更新之处,修订的文件重新发布时应再次批准;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一般需要有文件控制清单或受控文件一览表;d) 确保组织员工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e) 确保文件字迹清晰、标识明确,易于识别和检索;f) 确保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分发进行控制p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需将其保留,应作出适当的标识。4.5.5 运行控制为实现组织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组织应策划与主要能源使用

32、相关的运行和维护活动,使之与能源方针、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一致。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过程和活动可包括产品和过程的设计控制、设备设施的配置与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能源的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及最终使用、余热余压利用等过程的控制。组织应在规定条件下按下列方式控制对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和维护活动:a) 建立和设置主要能源使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准则,确定运行控制方式,配备必要的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规定测量和评价的方法,防止因缺乏以上准则而导致的能源绩效的严重偏离。运行和维护准则的确定基于多种因素,如运行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运行的复杂性等。其中,运行控制方式可选择制定并实施程

33、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操作行为控制、人员培训等,或综合使用上述方式。b) 根据运行准则运行和维护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定期评价和完善按照运行准则实施的运行控制的有效性和效果。c) 将运行控制准则传达给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组织还应考虑相关方(包括服务提供方、设备设施提供方、设备设施维护外包方等)对组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的影响。组织应建立必要的运行控制措施,如在程序、合同或与供方的协议中作出规定,并就其内容与合同方和供方进行必要的沟通。4.5.6 设计在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中,针对影响能源绩效较为显著的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组织应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和运行控制的需要。其中,在新

34、产品或产品改进的设计阶段,应考虑产品结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选择对产品实现过程能源消耗的影响。在设计阶段中应考虑:a) 组织所需的能源种类、需求量、质量、价格、可获得性、经济性、环境影响、运输供应便捷性、政策G/T 29456-2012 和经济支撑条件等因素;b) 组织设备、系统的能源绩效参数、运行方式和运行状况、各系统和设备设施的匹配;c) 采用节能新技术和方法,推广最佳节能实践与经验;d) 在产品和工艺过程的设计开发中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如应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e) 将改进能源管理绩效作为新的产品和过程设计的评价指标。组织在产品和过程设计阶段要进行合理用能评估,内容主要包括:

35、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标准、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用能总量及用能种类是否合理;是否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是否达到国内外能耗先进水平;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产品目录;能耗指标分析;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预期达到的节能效果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等。组织应将合理用能评估结果吵担放而丽而问呗采购活动中并记录设计活动的结果。飞,F、,、,bje-d 4.5.7. 1 总则4.6 检查4.6. 1 监视、测量与分析组织应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对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GB/T 29456-2012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

36、行有效控制。组织应在能源管理体系策划阶段考虑监视测量的需求。监视测量内容主要包括:a) 能源绩效参数;11 GB/T 29456-2012 a) 通过对能源管理体系日常运行的监视、测量与评价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能源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必要时可扩大数据收集范围,辅以现场测试;b) 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通过统计和现场测试的方法获得,方法可参考相关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系统经济运行标准和产品性能标准及其他技术文件;c) 综合能耗的计算方法可参考GB/T2589及相关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等;d) 节能量的计算方法可参考GB/T13234或其他技术文件。组织应当记录内部审核的结果并

37、将审核结果向各级管理者报告,同时将审核发现和审核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有关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参见GB/T19011中的相关条款。4.6.4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为使能源管理持续有效,组织应以系统的方法确定实际和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当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未规定或未实施,或未达到能源管理绩效要求时,即被视为不符合。不符合的情况可包括:a) 未建立或未达到能源目标、指标;b) 未规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职责;c) 未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d) 未对重点用能设备或系统按规定要求进行监测;e) 未按计划维护用能设备,未达到运行效率指标;f) 未执行管理

38、和运行标准等。对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其内容包括:识别和纠正不符合,确定不符合产生的原因,评价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处置不符合采取的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重复发生和潜在不符合的发生。组织应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及适宜性,并确保评审人员能够作出正确判断。组织应保存实施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记录。当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涉及程序文件等的修改时,应按照文件管理的要求对涉及的相关文件进行修改。4.6.5 记录控制组织应建立记录的有效控制程序,对记录的标识、存放、检索、保存期限、保护和处置等进行明确的规定。记录的形式

39、应适合组织的运作方式,可以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进行保存,所有记录均应字迹清晰、标识明确,易于识别和检索,并具有可追溯性。a) 能源管理体系的记录可包括:1) 能源使用和主要能源使用识别与评价记录;2)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与合规性评价记录;3) 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和标杆的建立、评审与更新记录;4) 证实能源目标和指标实现的记录;5)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与结果评价和变更记录;6) 人员专业能力需求与评价记录F7) 设备设施计量与监测装置的相关记录E8) 培训记录;的信息交流记录;10) 文件控制的相关记录;12 . . G/T 29456-2012 11) 产品和过程设计的

40、相关记录;12) 设备设施的采购、维护和更新,以及重点设备设施操作人员资质鉴定的相关记录;13) 能源采购、检验、贮存记录;14) 能量消耗及能源指标相关报表;15) 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实施、验证记录;16) 能源绩效参数监控记录;17)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18)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记录。b) 除上述记录外,还可包括:1) 能源审计与节能监测报告;2) 综合能耗与节能量的分析报告53) 节能新技术应用效果;4) 节能项目实施结果;5) 能源管理绩效评价结果;6) 能源评估与审查报告;7) 其他记录。4. 7 管理评审4.7. 1 总则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能源管理体系的绩效和组织

41、的能源绩效,作出适当调整,确保持续改进。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主持管理评审,对能源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判,以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对管理评审过程的承诺至关重要,是管理过程的核心要素。组织可自行决定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通常应包括管理者代表、能源管理人员、对能源消耗和能源管理体系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部门负责人。管理评审通常每12个月进行一次,一般在一次完整的内部审核后进行。管理评审过程要记录,结果要形成评审报告。管理评审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a) 制定计划,明确开展管理评审的时间、目的、内容、参加人员、输入信息等要求zb) 实施管理评审,记录评审过程;c) 编制评审报告,内

42、容包括: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改进措施等;d) 对提出的改进措施及时实施,并进行效果验证;e) 当发生以下重大变化时可临时追加管理评审z1)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2) 政府及节能主管部门的要求发生变化;3) 组织机构、能源结构等情况发生变化。组织应保持管理评审记录,可包括:会议议程、参会人员名单、发言稿或会议资料复印件,对管理者决定的归档材料、报告、会议纪要、跟踪制度等。4.7.2 评审输入评审输入是指为管理评审提供的信息,充分、准确的信息是管理评审有效实施的前提。评审输入应包括:a) 审核的结果,包括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以及国家、地方或组织开展的

43、能源审计的结果,以评价组织能源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13 GB/T 29456-2012 b) 相关方(包括政府、行业、顾客等)的反馈,以分析和明确外部对组织能效方面的最新要求,为组织调整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相应的能源标杆提供依据;c) 能源管理的承诺与绩效,包括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效率、综合能耗和节能量等。组织在评审时应提供各方面绩效的实际指标,以确定组织能源管理承诺和绩效实现的真实性,并与组织的预期目标、能源标杆相比较,确定改进能源管理绩效的机会Ed)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包括与能源标杆的比较、能源成本的变化等,以确认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e)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以

44、评价组织是否形成了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以达到保持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目的;f) 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以进一步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运行机制的能力;g) 能源管理体系的客观变化包括: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的变化;对新设备、新工艺和新开发项目的能源绩效的变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相关方的观点;节能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及原材料的变化等;h) 有关组织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和体系改进的建议。4.7.3 评审输出评审输出是管理评审活动的结果,是最高管理者对组织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战略性决策的重要依据。评审输出应包括:a) 对组织能源管理体系

45、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b) 决定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节约持续改进的措施,包括提高能源管理绩效、重点用能设备改造、重大节能技术引进、工艺流程改进等;c) 能源发展战略、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方针、目标、指标的变更,以及支持实现能源管理方案变更的重大决策;d) 支持管理评审输出活动的资源需求。14 GB/T 29456一-2012附录A(资料性附录)能源管理体系策划与能源评审示例本附录以某钢铁厂冷轧连续退火机组为例,重点对如何策划能源管理体系并实施能源评审作出了示例。A.1 能源评审输入信息A. 1. 1 冷轧连退机组工艺流程冷轧连续退火机组的工艺流程如图A.l所示。冷轧带钢原料首

46、先由开卷机开卷,经过人口活套进入前清洗段去除带钢表面的轧制袖,接着进入退火炉进行热处理,之后进入后清洗段再次进行表面清洗,而后进入涂层段进行表面涂覆,最后进入烘烤炉使冷轧带钢表面形成最终涂层,通过出口活套,最终由卷取机卷取成卷。口口口口口口口出口活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入口活套圄A.1连续退火机组工艺流程图A. 1.2 分析能源数据和识别部分主要能源使用该连续退火机组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主要有焦炉煤气、电、蒸汽、氮气、氢气、纯水、工业水等,用能比例如图A.2所示,其中电、焦炉煤气和蒸汽用能总量占机组耗能总量的97.2%,占到该机组耗能总量的绝大多数,因此该机组使用电、焦炉煤气和蒸汽的耗能设

47、备是该连续退火机组的主要能源使用。氢气,1.6%蒸汽,8.7%水,0.1% 电.25.7% fuuuuu 曰焦炉煤气曰电固蒸汽曰氢气目氮气水62.8% 图A.2连退机组能源消耗结构图15 GB/T 29456一-2012该机组2009年工序能耗如图A.3所示。150俨i 单位:kgce/t 140 1-130 1-一-一- -120 1101-由-咽争-严-_一回牛-白-1001-一-脚蛐町-勘旬-9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图A.3连续退火机组2009年工序能耗月度趋势图A.2 能源评审的实施A. 2.1 用能状况分析进一步的用能状况分析是为了识别主要能源使用

48、的改进机会,由该连续退火机组相关的工艺、设备、能源技术人员、作业长、设备点检人员、技师等组成能源评审小组,按照能源和耗能工质种类,利用工艺流程图、能流图、能源计量网络图等工具,将该机组的能源消耗逐步细分到可独立控制的终端耗能设备,制定相应终端耗能设备的岗位规程(如表A.l所示)。表A.1连续退火机组部分终端耗能设备清单是否序号能源种类终端耗能设备区域连续对应岗位岗规名称使用1 退火炉退火炉是连续退火连续退火岗位规程一-一一-COG 2 烘烤炉烘烤炉是涂覆调整涂覆调整岗位规程3 1#清洗循环槽前清洗是焊接清洗焊接清洗岗位规程一一一-一4 前清洗热风干燥器前清洗是焊接清洗焊接清洗岗位规程户-5 蒸汽后清洗热风干燥器后清洗是涂覆调整涂覆调整岗位规程-一一一6 配液间B1槽配液间是涂覆调整涂覆调整岗位规程一一一一7 . . . . . 8 氮气退火炉退火炉是连续退火连续退火岗位规程9 氢气退火炉退火炉是连续退火连续退火岗位规程10 前后清洗供液泵地下循环槽是焊接清洗、焊接清洗岗位规程涂覆调整涂覆调整岗位规程-一11 工业水涂层室地面清洗涂层室是涂覆调整涂覆调整岗位规程一一一一12 碱雾洗涤塔3-5 #门外是焊接清洗焊接清洗岗位规程一一一一13 . . . . . 16 GB/T 2945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