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41-2002 秋浦花鳜人工繁育与夏花培育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9999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241-2002 秋浦花鳜人工繁育与夏花培育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4 T 241-2002 秋浦花鳜人工繁育与夏花培育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4 T 241-2002 秋浦花鳜人工繁育与夏花培育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4 T 241-2002 秋浦花鳜人工繁育与夏花培育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4 T 241-2002 秋浦花鳜人工繁育与夏花培育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 T/2412002秋浦花鳜人工繁殖与夏花 培育技术标准 2002-05-09 发布 2002-05-09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 T/241200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亲鱼培育 . 1 3.1 亲本来源 . 1 3.2 亲本个体性状 . 1 3.3 培育方式 . 1 3.4 培育要求 . 1 3.5 催产 . 1 3.5.1 催产时间 . 1 3.5.2 成熟亲鱼选择与配组 . 1 3.5.3 催精剂的种类与剂量 . 2 3.5.4 产卵池管理 . 2 3.6 孵化 . 2 3.6.1

2、孵化设施 . 2 3.6.2 孵化水质 . 2 3.6.3 浸洗鱼卵 . 2 3.6.4 水质管理 . 2 4 夏花培育 . 2 4.1 开口饵料及病害防治 . 2 4.2 放苗密度 . 2 4.3 即时投喂适口饵料鱼 . 2 4.4 灵活掌握环道水流 . 2 4.5 稚鱼培育 . 2 4.5.1 放苗密度 . 3 4.5.2 投饵 . 3 4.5.3 杀灭有害生物 . 3 4.6 幼鱼培育 . 3 4.6.1 环道放养密度 . 3 4.6.2 投饵 . 3 4.6.3 换水、清除底污 . 3 4.6.4 环道水流 . 3 4.6.5 操作中注意事项 . 3 4.7 鳜鱼夏花培育水质要求 .

3、3 4.8 鳜鱼夏花质量鉴别 . 3 5 档案记录 . 3 DB34 T/2412002 II 前 言 秋浦花鳜系安徽省池州市通江河流秋浦河流域所产的鳜鱼。因流域无污染,水质良好,饵料生物丰富多样,生态条件优越,所产鳜鱼品质尤佳。本地已形成悠久的鳜鱼文化,产品畅销省内外,现已创立秋浦花鳜特色品牌,成为本地重点开发的特色产品。鳜鱼养殖热潮的兴起,迫切需要苗种质量标准化,生产工艺规范化。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秋浦花鳜种质质量,与生产发展息息相关。 自鳜鱼苗种培育成夏花阶段,是鳜鱼生长的高度敏感期。人工模拟条件下培育种苗,必须在遵循鳜鱼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追求经济的合理性。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委渔业

4、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水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嘉传。 DB34 T/2412002 1 秋浦花鳜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合本区域范围从事秋浦花鳜人工繁殖与夏片培育的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NY/T5057-2001 青、草、鲢、鳙、尼罗罗非鱼标准(鳜

5、鱼饵料系列) 3 亲鱼培育 亲鱼性状优良,数量充足,性腺发育良好,是鳜鱼繁殖顺利进行的基础,也关系到苗种质量的优劣。 3.1 亲本来源 从大水面野生鳜鱼群体中选择有鳜鱼典型性状特征的长体鳜、斑鳜等作亲本,不能选大眼鳜。 3.2 亲本个体性状 雌鱼宜选3龄鱼,体重1.5千克以上,雄性2龄鱼,体重1千克以上,同龄鱼中应选个体大、体形特征好的作亲本。 3.3 培育方式 (1)池塘培育便于调控水质、观察饵料鱼、检查亲鱼性腺发育情况。池塘面积151公顷152公顷,水深 1.5 米以上,临近水源,注排水独立,池底少淤泥。每151公顷放鳜亲本 50 千克。 (2)常规家鱼鱼塘套养,可减少鳜鱼占塘并利用塘中野

6、杂鱼。每151公顷放鳜鱼亲本 5 千克。但在繁殖前 30 天左右,必须集中暂养。套养鳜鱼后备亲鱼尢宜。 3.4 培育要求 (1)池塘主养鳜鱼其饵料鱼投放量,69 月份为鳜鱼体重的 8%-12%,每 5 天7 天投饵一次;水温 15以下的低温阶段量为 1%2%,可 20 天30 天投饵一次。在摄食高峰期,要拉网看鱼,投喂饵料鱼加以查看方式。检查饵料鱼的数量、规格,不能利用的大规格饵料鱼应捕起,及时补充适口饵料鱼。 (2)水质控制,透明度 30 厘米40 厘米,PH78.5,溶解氧 5 毫克/升以上。池塘中应设置漂浮性水草带,让鳜鱼有隐藏之处,使其有稳定安全感。亲鱼培育得好,可以达到提前性成熟,提

7、前繁殖,延长当年鳜鱼生长期的目的。 3.5 催产 3.5.1 催产时间 5 月上旬,当水温稳定在 20以上时,便可催产,一般与家鱼繁殖同步进行。 3.5.2 成熟亲鱼选择与配组 外观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用手按压腹部,松软而有弹性,腹中线下凹,卵巢下坠后有移DB34 T/2412002 2 动状,生殖孔松弛、红肿,为性成熟的亲鱼。雄鱼能挤出乳白色精液,并能在水中自然散开,为性腺发育良好。用挖卵器从亲鱼卵巢中取少量卵精,经透明液处理后镜检观察,如卵大小整齐,饱满有光泽,大部分卵核偏位,能进一步证明亲鱼性成熟度较好,适合催产。 进行批量繁殖,并有利于保护亲鱼,以自然产卵为好。其雌雄鱼性比为

8、11.11.5。 3.5.3 催精剂的种类与剂量 催产四大家鱼的激素均为用于催产鳜鱼。两种以上激素混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效果好。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一次性注射剂量为: (1)PG(鲤脑垂体)2.5 毫克/千克,雄鱼减半。 (2)PG2 毫克/千克+NCG36 毫克/千克,雄鱼减半。 (3)PG1 毫克/千克+LRH-A200 毫克/千克,雄鱼减半。 (4)LRH-A200 毫克/千克+HCG1 毫克/千克,雄鱼减半。 3.5.4 产卵池管理 保持产卵池水深不少于 1 米,发情前 2 小时冲水,进行流水刺激排卵,发情后保持微流水,并及时在集卵箱收集鱼卵。防止鱼卵沉积于池底。 3.6 孵化 3.6.1

9、 孵化设施 孵化家鱼的环道可用来孵化鳜鱼苗。但放卵密度要比家鱼卵少,每立方为放卵 10 万粒。 3.6.2 孵化水质 水质要清洁清新。取用蓄水池水,该提前 10 天进行水体消毒,入池需经 80 目的筛过滤。环道水流比孵化家鱼卵稍大,能使鱼卵均匀翻动。 3.6.3 浸洗鱼卵 早期繁殖水温不高,应防止水霉病发生,可用 0.2PPm0.5PPm 聚维酮碘溶液浸卵 15 分钟30 分钟,入池孵化后,每隔 1 天用相同用量浸洗鱼卵一次。 3.6.4 水质管理 鱼苗出膜后至卵黄消失前自体营养阶段的管理。返期间水体中卵膜碎皮多。油脂多,耗氧量大,鱼苗嫩弱,极易造成死鱼危险。要求增大水流交换水体,加快废物排泄

10、,防止鱼苗沉底。对轮虫、小瓜虫、斜管虫的侵袭尤其要重视防治。用 0.7PPm1PPm 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 ,以及用 11%的食盐水浸苗 15 分钟20 分钟,均能进行控制。当鳜鱼苗卵黄完全消失,呈前行平游,吻顶膜破裂,此时应进入子花培育阶段。 4 夏花培育 4.1 开口饵料及病害防治 从鳜鱼苗开口摄食至 1 厘米体长的仔稚鱼培育。时间 5 天7 天。 本阶段苗体嫩弱,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差,对饵料鱼规格要求严,适时提供开口饵料,对鱼的成活、生长起决定性作用。并要重点防治水霉病、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和细菌感染。 4.2 放苗密度 环道培育的每立方米 3 万尾左右。 4.3 即时投喂适口饵料鱼

11、 开口饵料鱼以团头鲂、鲮鱼出膜苗为佳。水温 2224时,鳜鱼苗出膜到卵黄消失需三天时间,鳜鱼出膜时,应连续 34 批催产团头鲂,以刚出膜的鲂鱼投喂鳜鱼苗。投苗数量为鳜鱼苗的 510 倍。投喂鲂苗 3 天4 天后,鲂苗可减少,而改投草、鲢鱼出膜幼苗作饵料鱼为主。 4.4 灵活掌握环道水流 当投饵或鳜鱼苗处在摄食高峰时,水流应稍大,使饵料鱼在水体均匀分布。反之,水流可适当减小。 鳜鱼苗得食 2 天后,原环道水质不洁,应带水撇苗,转入干净环道继续培育。 4.5 稚鱼培育 鳜鱼苗从 1 厘米1.8 厘米,时间 6 天7 天。本期鳜鱼苗特点是:苗体长大,食量增加,出现大DB34 T/2412002 3

12、小差异,对水温水质变化敏感,体表无鳞,易被寄生虫侵害。 4.5.1 放苗密度 环道培育每立方米 2 万尾左右。 4.5.2 投饵 鳜鱼苗体 1 厘米1.3 厘米时,应投喂草、鲢、鳙 34 龄苗。每日投喂 2 次以上,饵料鱼密度为鳜鱼苗 5 倍左右。 环道水流宜缓,注意清除环道底部沉积的杂污物,带水撇苗转换环道不少于 1 次。 4.5.3 杀灭有害生物 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 ,浓度 0.7PPm1PPm,三氯异氰尿酸钠 0.2PPm,或二溴海因0.15PPm,交替性全池泼洒,每天一次,杀灭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有害生物。 4.6 幼鱼培育 鳜鱼苗从 1.8 厘米3 厘米体长的幼鱼培育,

13、时间 5 天7 天。其特点是:鳜鱼苗食量增大,个体差异明显,营底部活动,仅吃食时到水体上层活动,鳞片长成,体形近似成体,鳜鱼苗吃食量大,排泄物多,极易造成水质恶化。 4.6.1 环道放养密度 每立方米 5000 尾左右。 4.6.2 投饵 鳜鱼苗体长 2 厘米时,投喂 45 日龄的家鱼老口鱼苗;2 厘米后,投喂 710 日龄的家鱼乌仔苗(片) 。日投饵 1 次以上,饵料鱼数量为鳜鱼苗 5 倍左右。所投饵料鱼应经 1%2%的食盐水清洗消毒。 4.6.3 换水、清除底污 带水撇鱼换环道 1 次以上。换环道不仅要达到清污目的,还可将大小鱼种分开培育。除换环道外,要坚持早晚两次用虹吸法清除底污。 4.

14、6.4 环道水流 宜小,保持微水流。大水流时间宜短,起清污作用。 4.6.5 操作中注意事项 1 换池撇苗应在早晚气候凉爽、阳光较弱的环境下进行,操作要熟练,动作要轻快,撇苗要带水。 2 清污要宁勤勿少。 3 防治病害用药,应选择对鳜鱼苗少刺激弱敏感的药物,计量准确。泼洒前多加水稀释,避免局部高浓度对鱼造成伤害。 4 切勿缺饵断食,否则会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4.7 鳜鱼夏花培育水质要求 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78.3,透明度40厘米以上,非离子氨浓度不超过0.25毫克/升,同时要防止水温突变。 4.8 鳜鱼夏花质量鉴别 同池同批种苗规格基本整齐;健壮活泼,鳞片鳍条完整;在环道中,分布在底层活动,在磁盘中观察,色泽正常,激烈窜动,活泼有力。 5 档案记录 记录内容要点: (1)亲鱼来源与补充的时间、地点、雌雄鱼数量、体长、体重。 (2)培育亲鱼的池塘环境、放养量、投饵情况、水质管理。 (3)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 (4)鱼苗到夏花培育的饵料投喂量、成活率。 (5)防治病害的方法与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