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 B64005-1988 东北、内蒙古固有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pdf
《ZB B64005-1988 东北、内蒙古固有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B B64005-1988 东北、内蒙古固有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东北、内蒙古固有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1 适用范围lnvestigation and design criteria for ro回tharvesting and regeneration in state-owned forests 。flnner Mongolia and Northeast of China 本标准适用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各采运企业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2 总则ZB 864 005-88 2. 1 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科学地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特制定本规范。2.2 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是采运企业采伐更新的法定性技
2、术文件,是具体作业的依据,是企业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分期逐步实施的文件。因此,要不断提高调查设计质量,使调查设计真正为采运企业的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资源管理等提供依据。2.3 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包括主伐调查设计、抚育采伐调查设计、低产林改造调查设计和更新造林调查设计。采运企业采伐更新调查设计任务的确定,要以企业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和年度计划的生产任务为依据。2.4 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应贯彻以普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本着全面经营,合理利用的原则,因林因地制宜地确定采伐更新措施,为集约经营创造条件。3 主优调查和工艺设计3. 1 主伐调查设计要
3、根据采运企业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所制定的年度采伐顺序,年度主伐木材产量.以及下列原则进行23. 1. 1 按照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的规定,因林因地制宜地确定主伐方式等经营措施,做到有利于森林更新,方便木材生产,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 1. 2 坚持合理采伐,大力节约森林资源,充分利用伐区剩余物,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3. 1. 3 根据自然条件和林业生产的特点,充分利用木材生产的有利季节,合理安排伐区生产.贮流结合,为常年运材创造条件。3. 1. 4 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生产设备能力,采用适用技术,为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创造条件。3.2 为便于森林资源管理和生产管理,主伐调查设计
4、实行伐区(林班)、作业区和小班三级区划。3. 2. 1 伐区(林班)沿用森林经理林班区划.3.2.2 作业区z按集材系统把一个装车场(楞场)吸引的范围划为作业区。3.2.3 小班z是森林经营的最小单位。把立地条件、林分因子、经营措施相同和集材系统一致的林分划为小班。皆伐小班面积一般不超过5ha.坡度平缓.土壤肥沃,更新容易的可以扩大到20ha.凡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88-04-14批准1989-01-01实施193 Z8864 005-88 空地、乱石塘等无林地或中、幼林面积超过lha者,应单独区划小班。皆伐小班之间应保留相当于皆伐小班面积的林带、林块(小班)。3.3 区划界线要进行实
5、测、挂号。区划线交点处应设置标桩或标牌.标明区划名称、编号。区划线看不清的地段要伐开。测线的闭合差,地形复杂的山区应小于1/150,平缓地区应小于1/200,根据实测结果绘制平面图,并计算各级区划面积,各小班面积之和与区划整体面积的误差不得超过土1/100,3.4 主伐调查以小班为单位,主要调查项目如下g3. 4. 1 林分调查2包括林分起源、树种组成、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蓄积量、地位级、出材级(没有材种出材量表的地区应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木进行实际造材)。根据林分情况.选用适宜的蓄积量调查方法。不论采用哪种调查方法,IJ、班蓄积量精度必须达到90%以上。每木检尺必须区分树种,始测径
6、级8cm(以2cm为一个径级,按上限排外法括约。3.4.2 伐前更新调查z3.4.2.1 以小班为单位,在机械设置的调查带(线)或利用蓄积量调查的样地布设样方,分别更新树种进行调查,并测定平均高度。样方面积为1m2。更新调查面积不得少于小班面积的1%。3.4.2.2 幼苗、幼树的区分:径级在8cm以下,针叶树高31cm以上,阔叶树高51cm以上的,称为幼树p低于幼树标准,但已木质化的称为幼苗。3.4.2.3 样方内幼苗、幼树的计数方法=a.出现几个树种时.取目的树种或珍贵树种gb.有若干株幼苗、幼树,按1株计算,C.濒死的幼苗、幼树不计数。3.4.2.4 每公顷有效更新株数按以下公式计算s有更
7、新样方数每公顷更新株数zX10000 样方总数3.4.3 郁闭度调查s在调查测线上用树冠垂直投影压线法调查,即以径级自cm以上的林木树冠垂直投影压线总伏与测线总长之比计算。郁闭度Z民&3.4.4 下木覆盖度调查.利用更新调查的测线进行调查。下木覆盖度E王主重盖星兰XlOO%测线总长3.4.5 地被物调查z调查活地被物种类和目测多度回3.4.6 立地条件调查s包括地形(坡向、坡位、坡度人土壤(种类、土层厚度)。3.4.7 主伐小班应在更新调查带(或样方)内分别更新树种记载全部胸径6cm幼树株数。3.5 主伐工艺设计z3. 5. 1 用材林主伐方式为择伐、皆伐和渐伐。中幼龄树木多的复层异龄林或皆伐
8、后容易引起沼泽化、高山草原化、水土流失的成过熟单层林,实行择伐。成过熟单层林、中幼林树木少的异龄林,实行皆伐。皆伐后依靠天然更新的,每公顷应保留适当数量的单株或群状母树。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可实行渐伐。3;5.2 择伐强度不得大于伐前林木蓄积量的40%,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留在O.5以上。伐后容易引起林木风倒、自然枯死的林分,择伐强度应适当降低。两次择伐的间隔期不得少于一个龄级期。194 Z8864 005-88 实行渐伐的小班,全部采伐更新全过程不应超过一个龄级期.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小,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达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二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术蓄积量的50%;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大
9、,林内幼苗、幼树株数未达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三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第二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量的50%,第三次采伐应在林内更新起来的幼树接近或者达到郁闭状态时进行。择伐和渐伐作业实行采伐木挂号,先伐除病腐木、风折木、枯立木以及影响目的树种生长和无生长前途的树木,保留生长健壮、经济价值高的树木。3.5.3 根据小班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和集材机具性能,合理确定原条或原木生产。3.5.4 根据资源分布、立地条件、采伐和更新方式、木材流向、工序衔接和集材机具性能,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拖拉机、索道,绞盘机、滑道、畜力等适宜的集材方式,并选用相应的集材机具。3.5.5 应根据装车场(楞场)
10、地形、存材量、生产方式、运材方式、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水平,选定机械或人力归装方式。3.5.6 地势干燥.集材距离较近,划为夏季作业;地势低湿,集材距离较远,夏季作业困难的,J!J为冬季作业。3.5.7 根据材种出材量表或实际造材,计算材种出材量。3.5.8 皆伐小班的清林方式,按照有利于更新、防火、水土保持以及改善林地卫生条件的要求,选择归堆、归带、散铺、火烧等适宜方式。在不影响更新的原则下,择伐或渐伐小班宜采用截短散铺的清林方式。3.5.9 根据更新调查带(或样方)内调查的胸径6cm幼树外业资料,计算每公顷株数、蓄积和小班蓄积,并确定主要树种。3.6 长度1m以上,小头去皮直径大于4cm但又
11、不符合木材标准规定的,可以利用的枝丫、梢头、截头、小径木、灌木,分别针、阔叶树种概算数量,提出拣集和利用措施,为组织利用提供依据。3.7 森林更新设计.按照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执行。4 抚育采伐调查和作业设计4. 1 抚育采伐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林分组成.改善林分生长环境,促进保留的优良林木生长发育。4.2 抚育采伐是从幼龄林郁闭起到成熟林采伐前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必须采取的主要培育措施。抚育采伐的种类分透光伐、生长伐两种。4. 2. 1 透光伐=在幼林内进行。对混交林主要是调整林分组成,同时伐去目的树种中生长不良的林木。对纯林主要是间密留匀、留优去劣。间隔期3-5年。4.2.2 生长伐s在中龄林进行。
12、主要为加速林木生长,伐除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间隔期7-15年。4.3 抚育采伐区划的方法和要求按照本规范3.2条、3.3条的规定执行.4.4 抚育采伐调查,以小班为单位,主要调查项目如下=4. 4. 1 林分调查g包括林分起源、树种组成、林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每公顷株数和蓄积量、小班株数和蓄积量。蓄积量和株数的调查方法.采用标准地法。标准地面积,天然林不得少于小班面积的3%,人工林不得少于小班面积的2%。始测径级,幼龄林为4cm;中龄林为6cm o 4.4.2 散生木应单独调查记载。4.4.3 立地条件调查z按照本规范3.4.6条规定执行。4.4.4 过去经营活动调查g调查内容包
13、括抚育采伐种类、方法、强度、时间等。4.5 抚育采伐作业设计4. 5. 1 抚育采伐强度z透光伐g人工林可伐去原有株数的25%-45%,或蓄积量的15%-30%,天然林可伐去原林分蓄积量的10%-20%。195 ZB B64 005-88 生长伐2人工林可伐去原有株数的15%-30%.或蓄积量的10%-20%,天然林伐去原有林分蓄积量的15%-30%。采伐木要进行检尺挂号。散生本不参与抚育采伐强度计算。4.5.2 抚育采伐后郁闭度,人工林不低于0.6,天然林不低于O.5。不得造成天窗。4.5.3 根据树种特性和林分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下层抚育采伐、上层抚育采伐、综合优育采伐或隔行、隔株的机械抚
14、育采伐等抚育采伐方法。4.5.4 消林方式宣采用截短散铺方式。4.5.5 生产季节、生产方式、集材方式、归楞、装车方式的确定和材种出材量的计算,按照本规范3.5条相应规定执行。5 低产林改造调查和作业设计5. 1 低产林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林分结构或更替树种,改善林分生长环境.提高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加速培育森林资源。5.2 对不符合经营目的的低产劣质林分,应进行改造。改造的主要对象是25. 2. 1 郁闭度在0.3以下(含0.3)的疏林.5.2.2 经多次破坏性采伐的残林或多代萌生元培育前途的林分。5.2.3 遭受严重病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林分。5.2.4 处于中龄林阶段的速生树种每公
15、顷年生长量在3旷以下,中、慢性树种每公顷年生长量在1. 5 m:l以下的低产林。5.3 岩石裸露,土层癖薄的陡坡、山脊、乱石塘等采伐后不易更新的地方,一般不进行低产林改造作业。需要改造时,新造林成林后,原有林木才允许采伐。5.4 低产林改造区划的方法和要求,按照本规范3.2条、3.3条规定执行。5.5 低产林改造调查g按照本规范3.4条规定执行,但小班蓄秧量调查精度只要求达到85%以上.处于中龄林阶段的小班还应调查每公顷年生长量。5.6 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5.6. 1 根据林分状况、立地条件及经营水平确定改造措施s5.6. 1. 1 更换树种重新造林。凡原有林木属于非目的树种已无培育前途的残
16、林或树种选择不当而形成的低产林,应伐除全部乔、灌木,然后选择适宜树种重新造林。5.6. 1. 2 进行补植,提高密度。主要适用于原有林木为目的树种的疏林地。通过补植以提高林分密度。补植的树种,应根据立地条件确定。5. 6. 1. 3 引进树种,改善组成。适用于经营粗放和立地条件较差的人工低产纯林。进行强度间伐,引进改良土壤的乔、灌木树种,形成混交林。5.6. 1. 4 伐造结合,综合改造。适用于林相杂乱,疏密不均,林龄相差悬殊的复层林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林分。伐除生长衰退、受害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木,保留目的树种中生长健壮的中、小径林木,在林冠下或林中空地上补植目的树种。5.6.2 在改造过程
17、中,要注意保留珍贵的针、阔叶目的树种幼树和萌生植株,以有利于培育混交林。5.6.3 需重新造林或补植的,应按照本规范第6章规定进行调查设计。5.6.4 生产季节、生产方式、集材方式、归楞、装车方式、清林方式的确定和材种出材量的计算,按照本规范3.5条相应规定执行。6 更新造林调查和伟业设计6. 1 对于需更新造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和宜林荒山荒地,作业前都要进行更新造林调查设计。196 ZB B64 005-88 6.2 更新造林调查设计的技术标准,按照林业部造林技术规程(试行门等有关规定执行。6.3 更新造林区划的方法和要求,按照本规范3.2条、3.3条规定执行。6.4 更新造林调
18、查以小班为单位,调查地类、地形(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种类、土层厚度、温度、石砾含量、酸碱度人下水(主要种类、覆盖度)、地被物(种类、多度、草根盘结度)、更新(主要树种、平均年龄、平均高度、每公顷株数、分布情况)、母树(主要树种、每公顷株数、结实情况)。在采伐迹地上,还要调查迹地形成的时间、采伐方式、集材方式以及卫生状况。对曾作过伐前更新调查的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前要进行复查,如变化较大,须重新调查设计。6.5 更新造林作业设计26.5. 1 更新造林方式应按照优先发展人工更新,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确定。6.5.2 选择更新造林树种要坚持适地适树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B B64005 1988 东北 内蒙古 固有 林区 采伐 更新 调查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