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6249-1986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207863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6249-1986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B 6249-1986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B 6249-1986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B 6249-1986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B 6249-1986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发布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实施总则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国家有关法规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制订的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轻水堆型的陆地固定式核电厂原则上也适用于核热电厂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建造运行退役和扩建改建或变更运行工况均必须符合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要求辐射防护原则核电厂所有导致人员辐射照射的实践活动要有正当的理由保护公众免受一切不必要的辐射照射辐射防护最优化即考虑了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之后使核电厂对公众所造成的

2、辐射照射应遵循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可能受到核电厂辐射照射的公众个人和群体实行剂量当量限值制度在应用这些原则时应考虑现在的实践在未来的岁月里所造成的剂量负担核电厂有关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设施应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采用最优方案并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必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核电厂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行专业技术审核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制度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行使对核电厂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监督权遇有违反本标准并使环境质量和公众建康受到危害的事件时有权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惩处选址要求

3、在评价厂址是否适宜建设核电厂时必须综合考虑厂址区域的地质地震水文气象交通运输工业企业土地利用厂址周围人口密度和分布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合理性等因素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电厂自身安全的影响必须考虑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特别是事故工况下的流出物对环境生态和公众的影响必须考虑新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和转运问题核电厂应尽量建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平均人口密度较小的地点核电厂距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和距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市区发展边界应分别保持适当的直线距离辐射本标准中系致电离辐射的简称核电厂周围应设置非居住区非居住区的半径以反应堆为中心不得小于核电厂非居住区周围应设置限制区限制

4、区的半径以反应堆为中心一般不得小于如果核电厂厂址不能满足与城镇距离的要求则应提出附加工程安全设施和厂址安全性评价的资料并加以详细说明和论证在发生最大可信事故条件下非居住区边界上的任何个人成人在事故发生后内所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应不大于甲状腺剂量当量应不大于在事故的整个持续期间内事故持续时间可取在半径范围内公众群体接受的集体有效剂量当量必须小于人人集体甲状腺剂量当量必须小于人人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剂量限值和排放量控制值每座核电厂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每年应小于每座压水堆型核电厂气载和液体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除满足的规定外一般还应低于下列控制值表气载放射性流出物

5、控制值惰性气体碘粒子半衰期表液体放射性流出物控制值氚其余核素注其他堆型根据具体情况另外确定事故应急防护水平按可能导致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大小对核电厂的事故分为预期运行事件大事故重大事故和最大可信事故预期运行事件用于核电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环境评价对公众的剂量控制限值按本标准执行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用于核电厂事故工况下的环境评价在每发生一次大事故时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可能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应控制在以下甲状腺剂量当量应控制在以下在每发生一次重大事故时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可能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应控制在以下甲状腺剂量当量应控制在以下最大可信事故仅用于厂址选择时的环境评价核电厂非居住区边界上公众的剂量当量和公众的集体

6、剂量当量按本标准执行在核电厂试运行前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必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事故应急计划上报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无事故应急计划不予审批应急事故干预水平规定如下公众中个人成人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预计大于甲状腺剂量当量预计大于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关闭门窗室内隐蔽服碘等公众中个人成人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预计大于甲状腺剂量当量预计大于时可以考虑采取果断的措施例如组织撤离等核电厂运行期间一旦发生任何可能危害环境的事故营运单位必须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及时处理设法控制放射性物质向环境中释放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流出物的排放管理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应针对该核电厂厂址的特定

7、环境特征例如气象水文等及三废处理工艺技术水平遵循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提出确保满足并低于中规定的年排放量控制值的设计排放量报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审批获准后即为该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管理目标值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必须通过处理后经烟囱排入大气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必须对气载和液体放射性流出物进行监测其年排放总量应按季度控制连续三个月内的排放总量不应超过年排放管理目标值的二分之一若超过则必须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液体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口应避开集中取水口经济鱼类产卵场回游路线和水生生物养殖场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应根据新技术的发展和核电厂运行与监测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设备与工艺并加强管理尽量减少实际的年排放量环境

8、监测与流出物监测运行前的环境调查核电厂试运行前营运单位必须完成环境放射性本底辐射水平的调查至少应获得两年的调查数据通过调查应获得关键核素关键照射及转移途径和关键人群组的资料调查的环境介质一般应包括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食物土壤水体底泥和沉降灰等环境辐射水平的调查范围一般取其余项目的调查范围一般取分析测量的内容一般包括环境辐射水平及与核电站有关的放射性核素常规环境辐射监测核电厂试运行后营运单位必须进行常规环境辐射监测及时分析监测结果并作出评价建立档案按规定上报在进行常规环境辐射监测时应充分利用运行前本底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在满足环境评价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环境监测的最优化环境监测的重点

9、是对关键人群组危害最大的那些核素和项目常规环境辐射监测的环境介质监测内容及监测范围参照执行流出物监测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必须对所有气载和液体放射性流出物进行监测测量内容应包括排放总量排放浓度及主要核素的分析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核电厂在试运行前营运单位应制定环境应急监测计划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备案考虑到一些事故的突发性和特殊性应急监测必须灵活快速环境应急监测是核电厂事故应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各类辐射事故的监测原则监测方法和步骤监测项目监测网点监测工作的领导监测数据的报告发布办法等在环境应急监测计划中可事先规定一些导出的行动水平例如空气水和食物中对应于应急行动剂量水平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便于评价监测结

10、果及早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环境监测必须实行质量保证制度采用标准的或统一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如需更改时必须通过技术论证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应负责设置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机构按本标准的相应要求开展监测工作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和运输必须对放射性废物严格管理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废物的扩散必须对放射性废物严格分类分别处置严禁把易燃易爆易腐和非放射性物质与固体放射性废物混在一起运输和贮存严禁运输放射性废液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和处置应确保露天水源和地下水不被污染运输放射性物质包括新燃料元件和乏燃料元件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运输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放射性物质的运输规定被运送的放射性物质

11、的性质和必要的防护知识核电厂的退役核电厂申请退役获准后在制定退役计划时必须同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附录名词术语定义补充件每座核电厂指使用核反应堆发电的任何厂站包括一个或几个反应堆以及由于安全需要和产生热或电能所必须的全部系统设施和建筑物试运行指核电厂建成后符合安全目的所进行的装料物理启动零功率运行功率运行直至合格验收运行指核电厂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的功率运行停闭维修试验换料和其他有关工作的全过程非居住区指核电厂所在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内严禁有常住居民由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对这一区域行使有效控制的管辖权包括任何个人和财产从该区域撤离公路铁路水路可以穿过该区域但不得干扰核电厂的

12、正常运行在事故情况下可以做出适当的有效的安排控制交通以保证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安全在非居住区内与核电厂运行无关的活动只要不产生影响核电厂正常运行和危及居民健康与安全在适当的限制下是允许的不要求非居住区是圆形可以根据厂址的地形地貌气象交通等具体条件确定限制区指与非居住区直接邻近的区域限制区内必须限制人口的机械增长在该区域内不得兴建扩建大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生活居住区大的医院或疗养院旅游胜地飞机场和监狱等预期运行事件在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从设计上就预期到会发生偏离正常运行工况的所有运行故障鉴于设计上已有适当的考虑发生这类事故时不会造成工程安全保护系统的失效和工程设备的大损伤也不会导致放射性物质大量向环境中释放

13、大事故在核电厂寿期内预期发生概率不大于堆年明显偏离正常运行极限工况的事故此时工程安全保护设施如果不能完全按照设计要求发挥作用就将导致放射性物质大量向环境中释放有可能使得公众受到的辐照剂量超过中规定的剂量限值重大事故在核电厂寿期内预期不会发生或发生概率不大于堆年的严重偏离正常运行极限工况的事故重要的专设工程安全保护设施将可能出现部分地失效导致放射性物质较大规模地向环境中释放最大可信事故是用来进行厂址评价所假设的对环境产生最严重后果的核电厂事故它发生的概率堆年极小不同类型反应堆的最大可信事故是不同的对压水堆核电厂是指堆芯大规模地熔化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达到最严重的事故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本标准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和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元中姜希文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