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2584-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pdf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208434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2584-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 T 12584-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 T 12584-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 T 12584-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 T 12584-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59. 080. 40 G 42 华共民温)GB/T 12584 2001 idt ISO 4646: 1989 Rubber or plastics coated fabrics一Low-temperature impact test 2001- 08-28发布2002 - 05 -01实施)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T 12584-2001 前圣型FS二本标准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4646: 1989,对国家标准GB/T 12584-1990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修订而成.本标准与GB/T12584-1990的主要差异如下2一一传热介质由推荐乙醇

2、改为甲醇,一-增加了试样厚度的测定,一一增加试验报告的内容g1.冲击器的冲击速度g2.调节温度、湿度和时间,3.试验设备类型.一-将原试样裁取的长边应与涂覆织物的经向平行改为试样裁取的长边应与涂覆织物的纵向平行z增加了前言和ISO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2584-1990. 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覆织物与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g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立新.本标准于1990年12月18日首次发布。一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GB(T 125

3、84-2001 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0)Q各国标准协会(ISO成员单位)的世界性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儿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项日感兴趣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与ISO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以参加此项工作。IS。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所有方面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紧密合作。经技术委员会采纳的网际标准草案;在由lS0理事会批准为国际标准之前,要先发给各成员团体认可。根据lS0的程序,要求至少得到75%的成员团体的赞成票后方可视该标准为被通过。E 国际标准lS04646由lS0(TC45橡胶与橡胶制品技术委员会制定。本第二版废止和代替第

4、一版(IS04646:1978)、并对其第3、7、8条进行了技术性修订。该国际标准的附件A仅供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Rubber or plastics coated rabrics一Low-temperature impact test L GBjT 12584-2001 idt ISO 4646: 1989 代替GB/T12584-1990 警告g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熟悉正规实验室操作规程.本标准无意涉及因使用本标准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健康制度并确保符合国家法规是使用者的责任。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在承受规定的冲击条件时

5、未出现断裂或涂覆层龟裂的是低温度的方法。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应用于许多有冲击或无冲击的低温弯曲的制品巾。本方法获得的数据可以用于预测这些涂覆织物仅在本方法所示变形条件i刷品中的低温性能。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汀,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鼓新版本的可能性。3 HGjT 2867一1997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调节与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0 2231: 1989) IS0 2286-3: 199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测定第3部分z厚度测定方法仪器仪器应能满足以下各部分规定的要求。3.

6、1 试样夹具和冲击臂(见罔1)冲击顶部半径为1.6mm士O.lmm3比且试样且茬央具25mm士5mm6mm(至少图I试样夹具和冲击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2001-08-28批准2002- 05 -01实施1 GB/T 12584-2001 试佯夹具应设计为类似悬臂梁,能将试样夹紧。每一试样均应牢固而安全地夹持在夹具内,且不至引起试样的变形。冲击臂端头应沿垂直方向间试样移动,以1.8 m/s2. 1 m/s的线性速度冲击到试样的上表面,捷击后至少还应有6mm位移.为了保持在所用的传热介质内速度始终如一,冲击臂应能准确驱动。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减少同一次试验时的试样数量见附录A(

7、提示的附录门。冲击臂端部半径应为1.6 mm土0.1mm。在即将冲击时,冲击臂和试样夹具的问隙应符合表1列出的尺寸。表1冲击臂与试佯夹具的间隙mm 试样厚度要求的间隙1. 65-2. 15 6.4:t0.3 1. 05-1. 64 5. 2:l: 0. 3 0.55-1. 04 5. 2土O.3 0.10-0.54 4.8士O.3 注1.试样的厚度按HGIT3050.3测定.2.制造一种适合图1所示试样夹具的调整极或单独样板,可以得到要求的问隙尺寸.3.可以采用任何驱动型式满足上述和第3章对尺寸和速度要求的试验设岳,如果冲击器是电力驱动的,则需要有控制和调整电压的方法,以便在试验薄的材料时控制

8、速度3. 2 绝热槽3. 3 传热介质任何在试验温度下保持液态,并且对试验无明显影响的液体传热介质均可使用。注意z在应用易燃或有毒港剂作为传热介质肘,应该遵守这种材料通常管理方面的注意事项.推荐甲院作为橡胶的传热介质。注2下列材料依次用于所示的温度z乙醇60C 迫康宁200流体动力粘度5mm2/s -60C 动力粘度2mm2/s -76r 甲醇90C 二氯二氟甲院120C 当使用二氯二氟甲娩作致拎剂时,在由钢瓶输入到试验机的槽内之前,必须冷却到其沸点温度29.8 C以下。3. 4 搅拌苦苦用于使传热介质循环。3.5 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或手动)3.6热电偶用于控制传热介质的温度在要求温度的士0.

9、5C范围内。推荐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液氮或液态二氧化碳来降低温度。需要用浸液电加热器来升高温度。热电偶,带有刻度为1C分度的温度指示计,温度范围符合进行试验的温度。热电偶应由直径为0.2mm和0.5mm之间的铜康铜(银铜合金)丝构成,接点处应熔接。热电偶应尽可能靠近试样。如果混度计与所规定热电偶相一致,亦可使用。4 试样4. 1 试样应用裁刀裁切,其宽度应为6.4mm土0.5mmo除非另有规定,试样裁切时,其长边应与涂覆织物的纵向平行,横向尺寸应为涂覆织物的整个有效宽度.z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GB/T 12584-2001 4.2 试样应至少有6mm周定在夹具内,夹具外部延伸长度应为25mm:

10、J: 5 mm. 注g为了要获得可信的结果.本试验应使用锋利裁刀制备试样.刀刃可每日用金刚砂磨具轻磨.4.3 按4.1和4.2的要求裁取五个试样以备试验。5 制备与试验之间的时间间隔5. 1 对于所有试验,试样的制备与试验之间的最短时间应为16h. 5.2 对于非制品试验,制造与试验之间的段长时间应为一个月。而对要求对比的评价试验应尽可能在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5.3 对于制品试验,只要有可能,从制造到试验之间的时间不应超过三个月。在其他情况下,试验应在用户收到产品后二个月内进行.6试样的调节按HG/T2867一1997方法1进行试样的调节.注z在方法HG/T2867-1997方法中,规定三种标

11、准环境,分别为,温度.20C土2C.相对湿度65%土5%,一一温度.23c土2C.相对湿度50%士5%,一一温度Z7C土ZC.相对湿度65%土5%(仅限热带地区) 7 程序7.1 准备绝热梢(3.2)并使装置达到要求的温度.可在绝热稽中放入适量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并缓慢加入传热介质(3.3)直到槽内液面距顶端差50mm为止。试验过程中,适当加入少量于冰使容器温度保持恒定。要求的温度也可以用下列方法达到z栩内加入传热介质,加入液体二氧化碳来降低温度,用一个带湿度控制装置的电磁操纵开关.当要咱求的温度低于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所能达到的温度时,可以使用液氮.7.2 按ISO2286-3规定的方法测量

12、试样的厚度。7.3将试样在夹具上夹好,并使其在要求沮度下疫3.0min士0.6min.除非另有规定,待测的一面应面对冲击臂.7.4 在试验温度下浸泡规定的时间后,记录温度,并进行单个冲击.7.5 对每次试验,均需校正冲击器速度,冲击速度应在1.8 m/s-2. 1 m/s之间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汀.7.6从榕中取出试样,检查每个试样是否损坏。在5倍放大镜下观察涂覆层上有可见的破裂或龟裂即为损坏.沿冲击引起弯曲的同一方向将试样在6mm直径的棒芯上弯曲180.然后用5倍放大镜检查.7. 7对每一试验温度要使用新的试样。注2对常规试验,在有关材料规范规定的温度下每一涂覆面取五个试样进行忡击试验.8

13、试验报告L二一一一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ga)本标准编号gb)涂覆织物的说明,。试样试验时的温度gd)所用试验设备的类型,调节温度、湿度和时间$3 4 GB(T 12584-2001 。如不按7.3规定,报告试样浸泡时间gg)进行试验的试样数量,h)冲击器的冲击速度si)每一单个试样的试验结果,j)涂覆织物的厚度gk)涂覆织物的哪一面被试验,l)所用传热介质的说明.一一一一A1 试验前的速度校准A 1.1 原理GB/T 12584-2001 附录A(提示的附录电磁操纵的低温冲击试验机的速度校准一一-_一一一一在冲击器向上运动而接触机械止动器停止后,测量悬在试验机冲击机构上钢球上升的高度儿钢球的

14、加速度符合自由落体作用规律.A 1.2 程序A 1.2. 1 加固钢球的支撑架拧下一个使冲击钢球导向杆固定在螺线管电枢架上的螺帽.将钢球支撑小于L(见图AD放置在导向杆上,将螺帽放回,并拧紧.A 1.2.2 调整冲击器的冲程取下螺线管周围的金属罩。将橡胶缓冲垫展开(见图A幻,并将其插到电枢周围.放回螺线管罩。将一个标准的试样插入试验机的试样夹具内.用手抬起冲击机构,直至达到冲程末端为止.随着冲击机构达到其最大高度,试验机的冲击杆接触试样,但杆与试样不在同一平面上.如果冲击杆不触试样,则必须取下橡胶缓冲垫,换一块较薄的缓冲垫。反之,如果冲击杆进入试样面内,则缓冲垫必须用一块更厚的代之。A 1.2

15、. 3 钢球和测量管的位置将一个直径为19mm的钢球放在钢球托上(在理论上,钢球向上的行程与钢球质量无关.但是,如果其质量过大,则冲击杆的冲程可能受到阻碍)紧靠钢球上方。以垂直位置将1il小内径为25.4mm的玻璃管或透明的塑料管夹住。管上应有5mm分度的刻度,刻度的零点应在钢球位于冲击机构冲程的顶点时,以钢球的顶部齐平。A 1.2.4 测量和汁算用上述的试验机,在不安装试样,也不用浸没介质时,启动控制器,读出钢球高度,精确)iJ5 mmo至少进行五次测量.对所有结果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值换算成mo按式(AD确定冲击器的速度V(以m/s表示): V= ii . ( A 1 ) 式中:g一-重力加

16、速度,以m/s表示.g=9.8m/s; h一一-钢球平均高度.mo注2应该使用安装在非弹性表面上的试验机来完成校准测量,例如安装在试验室作业台或水泥地面上.弹性安装会导致吸收一部分冲击能从而降低钢球的高度值.A2 试验时的速度校准A2.1 使用装有钢球支撑架、钢球和测量管(见Al).但无橡胶缓冲势(试验饥处于正常操作状态)和无试样与浸没介质的试验时,启动控制器,读出钢球高度,精确到5mmo进行10次测:1;1:0用读出的鼓低和般高钢球高度,按AJ.2. 4中的公式确定冲击速度的范围.该范围叫做冲击顶点的速度范围。A2.2 使用A2.1所述的试验机,但安装有试样,也有浸没介质,进行第7章所述的脆

17、性试验.每次启动控制器均读出钢球高度,将钢球高度换算成AJ.2. 4所示的速度。如果此速度在冲击顶点的预定速度范围之内,贝IJ此试验有效s如果此速度在预定速度范围之外,则认为此试验无效并不予报告.相继的试验亦无效。此时,应进行调节,使冲击顶点的速度在允许的预定范围之内。减少每次冲击试验时所用的试样5 GB/T 12584-2001 数量可以达到此目的.A2.3 对电磁操纵试验机,下述举例可代表整个速度校准程序.a)根据Al规定的程序,在无试样无浸没介质的试验时,找出其冲击点的冲击速度为1.9 m/s。此速度在7.5规定的范围之内。b)根据A2.1规定的程序,在无试样无浸没介质的试验时,找出其冲

18、击顶点的冲击速度范围为2.5 m/s-2. 7 m/s。此范围在该系列试验允许的范围之内。在每次测定冲击点的冲击速度(见Al)时应确定此允许的范围.c)根据A2.2规定的程序,在有试样和浸没介质的试验机试验,当第一次启动电磁控制器时,找出冲击顶点的速度为2.5m/so此速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试验为有效.d)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启动电磁控制器时,获得冲击顶点的速度分别为2.4m/s和2.3m/so这两个速度值在允许范围之外,两次试验均无效。利用A2.2所规定的程序进行调节,以提高冲击顶点的速度.。第四次和所有随后几次启动控制器时,获得冲击顶点的速度全部在2.5m/s和2.7m/s之间,所有这些试验的

19、结果全部有效.41. 3 ;15.9 ;7.14 厚度3.2图Al钢球的支撑闻90胁时间25 硬度坦701RHD图A2橡胶缓冲垫6 二12584-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橡胶或塑料涂在织物fli温冲击试验GB/T 12584-2001 4昏国中目标准出版杜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31C0045电话,685239166851751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友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告开本880X1230 1/16 2002年6月第一版4陪印张3/4字数15千字2002年6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5 网址 科目605-537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 685335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