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6301-2008 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pdf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209192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6301-2008 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GB T 16301-2008 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GB T 16301-2008 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GB T 16301-2008 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GB T 16301-2008 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4702050U 47 酉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3012008代替GBT 11706 1989,GBT 163011996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vibration severity formarine engine-room auxiliaries20080303发布 200809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中国国家标准化管 噤瞥县发布 委员会仪1”检理刖 罱GBT 1630卜一2008本标准代替GBT 117061989(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方法和GBT 16301-1996(船舶机舱辅

2、机振动烈度的评价。本标准与GBT 11706 1989、GBT 163011996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将“测量量标”和“评价量值”放在同一章节进行表述,有利于对“振动烈度”的表述和理解。在“安装条件”一节中,对弹性支承固有频率和刚度支承架模态频率有了量化的要求。在分类设备的评价等级中,提高了风机的振动烈度的评级标准。在附录A中,增加了汽轮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振动烈度测点的布置推荐图。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甲板与机舱辅机分技术委员会(TC 137SC 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3、第七。四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网生,王强,孙洪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1706 1989,GBT 16301 1996。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GBT 16301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轮发电机、柴油发电机、压缩机、泵、通风机、制冷机和电机等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本标准适用于船舶机舱辅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振动烈度的测量和限值的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寻找振源、诊断故障、研究局部振动或其他研究目的。2测量量标与评价量值21测量量标本标准规定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作为表征机器振动烈度的测量量标。V一“V2出式中:v。;振动速度均方根值,单位为毫米

4、每秒(mms);v()振动速度随时问变化的函数,单位为毫米每秒(mms);用式(1)表示T测量周期,单位为秒(s)。22评价量值本标准采用整机的振动烈度作为机器振动的评价量值,定义如式(2)所示 厕可器丽(2)式中:v,振动烈度,单位为毫米每秒(rams);v;、vI、v二一一分别为x、y、z 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振动速度均方根值,单位为毫米每秒(rams)N。、N,、Nz分别为x、y、Z 3个方向上的测点数。3测量仪器31测量仪器系统振动烈度测量系统一般由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指示器或记录器等组成,如图1所示:广困臣三卜j亟三HL困图1 振动烈度测量系统的组成GBT 163012008311

5、 振动传感器安装和电缆连接3111振动传感器应采用加速度计或速度计。3112传感器可采用粘结剂、磁铁或螺栓等方式安装在被测物上,其安装共振频率应高于测量频带的上限频率25倍以上。3113振动传感器的重量不能影响被测部位的振动特性,重量应尽可能小。3114传感器的安装部位必须清除油迹、污垢和其他影响测试的一切杂质,安装表面要平整。3115传感器的固定应牢固,连接电缆与被测物之问不能有相对移动。312前置放大器3121采用的前置放大器一般为电荷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3122前置放大器必须与传感器的输出阻抗相匹配。313指示器和记录器3131指示器可用指针式表头、图像显示或数字式指示器。3132指示器

6、应能指示出实际振动速度均方根值,校正误差小于满刻度值的25。3133指针式仪器的指示值应尽可能的在满刻度值的20到80之间读出。3134记录器可以是数字信号记录仪,磁带记录仪和频谱分析仪。32测量频率范围和系统误差321振动测量频率范围为10 Hz到1 000 Hz。322如果被测机组的振动基频在10 Hz以下,则测量系统的频率范围应选择在2 Hz到1 000 Hz之间。323 测量系统的误差应小于10,上限和下限截止频率处的衰减速率每个倍频程应不小于12 dB。33测量仪器和系统的标定331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等应经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标定,并具有合格证书。332测量系统标定时,传感器应使用正弦振

7、动激励,其振动方向与传感器的灵敏轴方向偏差不大于5。激励的振动速度总的谐波失真应小于5,在整个测量频率范围内激励的振动速度不确定度小于3。4测点的布置和方向41测点布置411 测点应选择在能代表机器整体运动的刚性较强的机器表面、轴承座和机脚上。不得安装在刚性差、局部振动过大的部位。412每台机器至少选择4到8个测点,较大或重要的设备可适当增加测点。413典型辅机振动烈度测点布置见附录A。42测量方向在同一测点分别按相互垂直的3个方向进行振动测量。a)沿机器轴线方向称“轴向”(纵向),用x标记。b)与机器安装表面垂直的方向称“垂向”,用z标记。c) 垂直于XZ平面的方向称“横向”,用y标记。43

8、测点标注测点用阿拉伯数字加英文字母表示,如lx、lv、lz表示在第一个测点x、y、z方向上的测量值。测点的标记顺序,原则上应按原动机一从动机一机脚的次序编号和记录。2GBT 1630120085安装条件51 弹性安装的机器,应安装在与船上相同的弹性支承上进行测量。52刚性安装的机器,应安装在船上相当的刚性支承上进行测量。刚性支承架座的前3阶模态频率不能与机器的主激励频率共振。6测量条件61 当设备达到额定工况运转状态时(如:转速、电压、电流、压力、功率等),才能进行测量。62对多工况的机器,应在各工况点的稳定状态下进行测量。7测量程序和测量报告71 每次测量前和测量后应对测量系统进行标定和校验

9、。72选择测点,安装传感器和布置连接电缆。73当设备处于有振动的环境条件下,应测量和记录环境振动的数据。如果测量的振动速度级和背景振动的差值在10 dB以内,则可按式(3)进行修正。V一1019(10。a 100“x) (3)式中:v经背景振动修正后的振动速度级,单位为分贝(dB);V。实际测量振动速度级,单位为分贝(dB);VK一环境振动速度级,单位为分贝(clB)。74测量和记录振动数据。75编制测量报告、内容应包括:a)测量设备、测量仪器和传感器性能明细表,其格式见附录B表B1;b)测量系统方框图;c)机组振动测点布置图,其典型图例见附录A;d) 各测点速度均方根值,其表格格式见附录B表

10、B2;e)结果与分析。8振动烈度的分类与评价81 机舱辅机按功率和转动方式分成5种类型:第一类功率小于15 kW的旋转机器;第二类功率为15 kWh75 kW的旋转机器;第三类一功率大于75 kW的旋转机器;第四类功率不大于75 kW的往复式机器;第五类功率大于75 kW的往复式机器。82机舱辅机的振动烈度的评价分成4个等级:A级优良工作状态;B级良好工作状态;C级合格工作状态;D级不合格工作状态。83船舶机舱各类辅机的振动烈度等级评定和判别:船舶机舱辅机在弹性支承安装方式下的振动烈度等级的判别按表1。船舶机舱辅机在刚性支承安装方式下的振动烈度等级的判别按表2。3GBT 163012008表1

11、 船舶机舱辅机在弹性支承安装方式下的振动烈度等级的判别表机舱辅机类型振动烈度限值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o28o45Ao71 AA112 AA18BZ8B4 5C B71C B112C B】8C28D C45 DD7l DD112表2 船舶机舱辅机在刚性支承安装方式下的振动烈度等级的判别表机舱辅机类型振动烈度限值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O28o 45 AAo71 AA11Z AB1 8B28C B45C B71C B112C18C28 DD45 DD71 DllZ4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辅机振动烈度测点布置推荐图A1 典型辅机振动烈度测点布置推荐图见图A。1图A8

12、。GBT 163012008图A1汽轮发电机组4(6图A2柴油发电机组图A3压缩机6tLz8f L z)5GBT 1630120086图A4风机图A5立式泵I出水口6f8图A6立式泵图A7卧式泵z) 6GBT 163012008图A8离心分油机7GBT 163012008附录B(规范性附录)测试报告表格表B1 被测设备、测量仪器和传感器性能明细表被测设备参数被测设备名称舱室位置额定转速 rmin额定功率 kW压力 MPa流量 m3rain安装方式测量仪表参数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前置放大器分析仪器记录仪器传感器性能参数序号 名称 型号 编号 灵敏度 安装方式 生产厂123测量频率范围测量地点测量日期测量人员报告整理 审核8表B,2振动测量结果,总振级rams(均方根值)GBT 163012008搪 测点 环境振动X1 yZX2 yZX3 yZX4 yZX5 yZX6 rZX7 yZX8 yZ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