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040-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pdf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210493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77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9040-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GB T 29040-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GB T 29040-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GB T 29040-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GB T 29040-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83. 160. lD G 41 建国中华人民=H工-、不日国国家标准G/T 29040-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Test methods of rolling resistance for motor vehicle tyres Single point test and correlation of measurement results (lSO 28580: 2009 Passenger car, truck and bus tyres-Methods of measuring rolling resistance-Single point

2、test and correlation of measurement results , MOD) 2012-12-31发布2013-09-01实施-嘈。6S3J.t1.会1巳。-j060J;! :飞飞盖A;J 数E马防伪/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T 29040-2012 目U吕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28580: 2009(乘用车、卡车和客车轮胎测量滚动阻力的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相关性。本标准与IS028580: 2009相比在结构上有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02

3、8580: 2009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IS028580: 2009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1)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改变了标准名称;删除了参考文献。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21 121 速度符号全部全部J及以下和没有标识Kb及以上速度符号的轮胎试验速度/Ckm/h)80 80 60 80 , 100 km/h。b 110 km/h。6.3 试验负荷标准试验负荷应按照表2所示的值进行计算,且应使其保持在附录

4、C规定的公差范围内。6.4 试验气压充气压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充气压力应是封闭式的,具有C.4规定的精度。表2试验负荷和充气压力项目轿车轮胎标准型负荷最大负荷能力的百分比/%80 充气压力/kPa210 , GB/T 2978规定的最大负荷的80%。b GB/T 2977规定的单胎最大负荷能力的85%。, GB/T 2977规定的单胎最大负荷的气压。6.5 减速度法的试验时间和速度当选用减速度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zd 时间的增量(.t)应不大于0.5S; 轮胎类型增强型80 250 b) 在一个时间增量段内转鼓速度的变化应不大于1km/h。7 试验步骤7. 1 总则试验程序各阶段应按照下面给出

5、的顺序进行。载重汽车轮胎85b 最大单胎负荷能力的对应气压c5 GB/T 29040-2012 7.2 热平衡将充气轮胎置于实验室的温度环境中停放至少z轿车轮胎:3h; 一载重汽车轮胎:6h。7.3 气压调整在热平衡之后,充气压力应调整到试验气压,并在调整后10min进行核实。7.4 升温升温时间规定见表30表3升温时间轮胎类型项目轿车轮胎载重汽车轮胎负荷指数LI全部;)21 121 轮辅名义直径代号全部全部121 二22.5180 Lm 时说明:1一一轮胎;2一一转鼓zF,一滚动阻力;Lm一一垂直于鼓面的轮胎负荷;R一一试验转鼓半径ETL 稳态条件下,轮胎轴中心线到转鼓外表面的距离zUn.

6、-试验速度。7.6 附加损失测量7.6.1 总则图1测量定位按7.6.2或7.6.3规定的步骤之一确定附加损失。7.6.2 分离法分离法按照下列程序进行:2 a) 将轮胎负荷减少到使轮胎能按试验速度行驶而不滑动。负荷如下:一一轿车轮胎:推荐值100N,但是不超过200N; GB/T 29040-2012 一一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负荷指数运121):推荐值150N,但是对于专门设计用于轿车轮胎或轻型载重汽车轮胎的设备,不超过200N,或对于专门设计用于载重汽车轮胎的设备,不超过500N; 一一-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负荷指数121)和载重汽车轮胎:推荐值400N,但是不超过500N; 对于标准试验和校

7、正试验(见第10章)分离试验负荷值应相同;b) 记录轮轴力F,、输入扭矩T,或输入功率中的适用数据;c) 记录垂直于鼓面的轮胎负荷Lmo注1:除了测力法以外,测量值包含轮胎轮辅组合体、转鼓的轴承损失和空气动力学损失。注2:轮胎轴和转鼓的轴承摩擦力取决于施加的负荷;因而轴承摩擦力的值在测量加载时的轮轴力时与分离法测量附加损失时是不同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其差异可以忽略不计。7.6.3 减速度法减速度法按照下列程序进行。7 GB/T 29040-2012 a) 将轮胎移开鼓面;b) 记录转鼓的减速度生旦旦和元负荷轮胎的减速度全旦旦.t 注1:测量值包含轮胎轮铜组合体和转鼓的轴承和空气动力学损失,这

8、也需要考虑。注2:轮胎轴和转鼓的轴承摩擦力取决于施加的负荷,因而轴承摩擦力的值在测量加载时的减速度时与分离法测量时是不同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其差异可以忽略不计。7.7 试验机超出仇,指标的补偿处理如果依照10.6.3得到的测量标准差如下,在7.47. 6中描述的步骤只需执行一次:十一对于轿车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负荷指数121),不超过0.075N/kN; 一一对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负荷指数121)和载重汽车轮胎,不超过0.060N/kN。如果测量标准差超出这个指标,测量过程应按照10.6.4的描述重复n次。报告中的滚动阻力值应是n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8 数据处理8.1 附加损失的计算8. 1

9、. 1 总则为了在试验条件(负荷,速度,温度)下精确测量轮胎轴的摩擦力,轮胎轮辅组合体的空气动力学损失,转鼓(和配备的电动机和/或离合器)轴承摩擦力,以及转鼓的空气动力学损失,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滚动阻力测量方法来确定附加损失的测量方法,当采用测力法,扭矩法或功率法时,按照7.6.2的方法测量附加损失,当采用减速度法时,按照7.6.3的方法测量附加损失。轮胎/转鼓界面的附加损失Fp1,应根据力F,、扭矩、功率或减速度按下述8.1. 28. 1. 5公式计算,用牛顿(N)表示。8. 1. 2 轮胎轴测力法附加损失Fpl用牛顿(N)表示,按照式(1)计算:Fpl =F,(1十rL/R)式中:1一一轮轴

10、力(见7.6.2),单位为牛(N); rL一一在稳定状态下轮胎轴中心线至转鼓外表面的距离,单位为米(m); R一一一转鼓半径,单位为米(m)。8. 1. 3 转鼓轴扭矩法附加损失Fp1,单位为N,按照式(2)计算:Fpl = T.!R 式中zt一输入扭矩(见7.6.2),单位为牛米(N.m); R一一转鼓半径,单位为米(m)。8. 1. 4 功率法附加损失Fp1,单位为N,按照式(3)计算z8 . ( 1 ) . ( 2 ) 式中zF 主旦卫兰主-pl- Un V一一试验机驱动电机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A一一试验机驱动电机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Un-转鼓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也m/

11、h)。8. 1. 5 减速度法附加损失Fp1,单位为N,按照式(4)计算:Fnl =I_: I生旦旦丁-LITrTOl v R L . to J R, L .to J 式中:In一一转鼓转动惯量,单位为千克平方米(kg m2); R 转鼓半径,单位为米(m); 的。一无轮胎时转鼓角速度,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 .t。一-测量元轮胎的附加损失时所选取的时间增量,单位为秒(s); IT一一轮轴、轮胎轮铜组合体的转动惯量,单位为千克平方米(kg m2); R一轮胎滚动半径,单位为米(m); TO-一一元负荷轮胎的角速度,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8.2 滚动阻力计算8.2.1 总则GB/

12、T 29040-2012 . ( 3 ) . ( 4 ) 用按本标准规定的条件测得的试验轮胎的滚动阻力值减去按照8.1求得的相应附加损失Fpl计算出滚动阻力丑,单位为N。8.2.2 轮胎轴测力法滚动阻力F,通过式(5)计算,单位为N:F , = Ftl + (rL/R) - Fpl 式中:Ft一一轮轴力,单位为牛(N); Fpl 按8.1.2计算的附加损失,单位为牛(N); rL一一在稳态状况下,轮胎轴中心线至转鼓外表面的距离,单位为米(m); R一-转鼓半径,单位为米(m)。8.2.3 转鼓轴扭矩法滚动阻力F,通过式(6)计算,单位为N:F,=去-Fp1式中:Tt 输入扭矩,单位为牛米(N.

13、m); Fp1-一按8.1.3计算的附加损失,单位为牛(N); R一一转鼓半径,单位为米(m)。. ( 5 ) . ( 6 ) 9 GB/T 29040-2012 8.2.4 功率法滚动阻力F,通过式(7)计算,单位为N.Fr3.6V A 一二一Un p 式中:V一一试验机驱动电机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A 试验机驱动电机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式中:式中zF,一一滚动阻力,单位为牛(N); Lm 试验负荷,单位为千牛(kN)。9.2 温度修正. ( 7 ) ( 9 ) 试验温度范围为20.C30 .C,如果在非25.C的温度下进行测量,则用式(10)作温度修正,式中F刮是处于25.C

14、的滚动阻力,单位为N.F刮=F ,l + Kt (tamb - 25) . ( 10 ) 式中:F , 滚动阻力,单位为牛(N); tamb一一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10 GB/T 29040-2012 Kt二一系数,有下列值2一一轿车轮胎:0.008;一一-负荷指数为121及以下的轻型载重汽车轮胎:0.010;一一负荷指数为122及以上的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和载重汽车轮胎:0.00609.3 转鼓直径修正由不同直径转鼓得到的试验结果,可用如下式(11)和式(12)进行修正。F rlI 2 = K ,F rlIl kr=d(R1/Rz)(Rz+TT) (R于十TT)式中:一J一二Rl一一转

15、鼓1的半,单位为米(m);,号/ R2一一转鼓主盼半径,单位为米(m); TT 轮胎沼义设i十外直径的二分之一,单位为米(m); 力值,单位为牛F ,02 -/惦转肆2上测量的滚动阻力值,单位为牛(N)。9.4 测量结果子 . ( 11 ) . ( 12 ) 如果按照10.6的要求作n(n1)次测量时,测量结果也是做了9.2和9.3肮述的修正之后的n次测量得到的C.值的平均值。/ / / 10 实验室测量滚动阻力校正程序1 O. 1 总则. 在比对验宦测量的滚动阻力系数(RRCm)应校正在参比实验室测量的滚动阻力系数(RRCm)应通过口剧汁1-1:)VU月3咒也且J%民L。10.2 、10.2

16、.1 校正轮胎为组业于5条不同规格的轮胎。胎,其负荷指数(LRj轿车轮胎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l121):汩N!kN;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和载重汽车轮胎:二三2N/kN。b) Cr数值应均匀分布,间隔范围如下:轿车轮胎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为(1.0士o.5)N/kN; 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和载重汽车轮胎为(1.0士0.5)N/kNoc) 校正轮胎的断面宽度轿车轮胎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245 mm; 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和载重汽车轮胎:385mmo d) 校正轮胎的外直径轿车轮胎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为510mm800 mm之间;

17、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和载重汽车轮胎为771mml 143 mm之间。e) 负荷指数应能充分覆盖被测试轮胎的范围,确保卫数值也能覆盖被测试轮胎的范围。11 GB/T 29040-2012 10.2.3 校正轮胎在使用前应检查,如出现下列情况应予更换:a) 明显可以看出该校正轮胎已元法继续正常使用;b) 在修正了设备漂移后,该校正轮胎的Cr测试数值与前一次测试数值相比,其偏差大于1.5%。10.3 测量方法10. 3. 1 每次测量条校正轮胎时L主JJi毡辑组合体应从设备上卸下并再次进行第7章的完整试验程序。这要求适用于比对实验室和参比实验室。10.3.2 比对实验室应采用第6章的条件和

18、第7章的试验程序测量每一条校正轮胎3次,并提供每条校正轮胎3次测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10.3.3 参比实验室应采用第6章的条件和第7章的试验程序测量每一条校正轮胎3次,每条校正轮胎的标准差的m值应:二-mO.075 N/kN,对于轿车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 一二mO.060 N/kN ,对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和载重汽车轮胎。如果三次测量的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应使用式(13)确定测量的最少次数n(修约到紧邻的较大的正整数)。= (;) 式中:y=O. 043 N/kN ,对于轿车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y=O. 035 N/kN ,对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l1

19、21)和载重汽车轮胎。给出每条校正轮胎3次或n次测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10.4 数据修约( 13 ) 测得的滚动阻力值经过温度修正和转鼓直径修正后应修约到小数点后2位。然后除了最后的校正方程不应进行任何修约。所有标准差的数值应保留3位小数。所有滚动阻力系数值将保留2位小数。所有校正系数(A1,,B1 , ,A2c和B2c)应保留4位小数。10.5 比对实验室和确定校正值的要求10.5. 1 比对实验室应满足ISO/IEC17025或ISO/TS16949的要求。10.5.2 比对实验室应使用控制轮胎,每个月对设备进行监测。在一个月时间内应最少进行3次测量,通过比较每个月获得的3个测量数据的平均

20、值来评价设备的漂移。10.5.3 比对实验室应确保基于最少3次测量的mO.050 N/kN。10.5.4 每条校正轮胎的校正值是所有比对实验室给出的该条轮胎测量值的平均值。每两年评估校正值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校正轮胎组应由每个比对实验室测量。10.5.5 每个比对实验室应使用线性回归方法把测量值校正到校正轮胎组的校正值,如下式:RRC= A1, X RRCm, + B1 , . (1 4) 式中zRRC一一滚动阻力系数校正值;RRCm一一比对实验室(1)测得的经过温度修正和转鼓直径修正的滚动阻力系数值。10.6 参比实验室的条件10.6. 1 参比实验室应满足ISO/IEC17025或ISO/T

21、S16949的要求。10.6.2 参比实验室应每两年至少重复一次校正程序,并且在任何重大设备变化或控制轮胎监测数据, GB/T 29040-2012 发生任何漂移时重新进行校正程序。10.6.3 参比试验室应使用控制轮胎,每个月对设备进行监测。在一个月时间内应最少进行3次测量,通过比较每个月获得的3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来评价设备的漂移。10.6.4 参比实验室应确保基于最少3次测量的m值:一一mO.075 N/kN,对于轿车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 一mO.060 N/kN,对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和载重汽车轮胎。如果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参比实验室为了满足本标准,应使用式(1

22、日确定测量最少次数n(修约到紧邻的较大的整数值)。n = (G;) . ( 15 ) 式中:x=O. 075,对于轿车和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x=0.060,对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和载重汽车轮胎。如果一条轮胎需要测量几次,在连续测量之间轮胎轮辅组合体应从设备上卸下。如果拆卸/安装操作时间少于10min,在7.4中指定的升温时间可以缩减为:a) 轿车轮胎:10min; b) 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20 min; c) 轻型载重汽车轮胎(LI121)和载重汽车轮胎:30min。10.7 参比实验室校正程序比对实验室(1)应计算参比实验室(c)的线性回归方程,A2,和

23、B丸,如式(16)所示:RRCm1 = A2, X RRCm,十B2,式中:RRCm1一一比对实验室(1)测得的经过温度修正和转鼓直径修正的滚动阻力系数值;RRCm,-一参比实验室(c)测得的经过温度修正和转鼓直径修正的滚动阻力系数值。被参比实验室测试轮胎的校正值RRC计算如下:RRC= (A11 XA2,) X RRCm,o十(A11XB2,十B11). ( 16 ) . ( 17 ) 13 G/T 29040-20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28580: 2009章条编号对照表A.l给出了本标准与ISO28580: 2009 (英文版)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表A.1本标准与ISO

24、28580: 2009章条编号对照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的ISO28580: 2009章条编号1 1 2 2 3 3 3. 13. 8 3.13.8 3. 93. 11 3.12 3. 10 3.13 3. 143. 16 3. 1l3. 13 3.17 4 4 5 5 5.15.4 5. 15. 4 6 6 6. 16. 5 6. 16. 5 7 7 7. 17. 7 7. 17. 7 8 8 8. 18. 2 8.18. 2 9 9 9. 19. 4 9. 19. 4 10 10 10.1 10.1 10.2 10.4 10.3,10.7 10. 5 10.4 10.5 10.2 10.6 1

25、0.3 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A附录D附录B附录C14 GB/T 29040-20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28580: 200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表B.l给出了本标准与ISO28580: 2009 (英文版)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表B.1本植准与ISO28580 :2009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标准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1. GB/T 2978与ISO4000-1均对轮胎规格轮辅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调整的情况集中进行了规定,且技术内容一致,但GB/T2978规定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5.2 的更具体,便于使用;2 及表2注中,具体调整

26、如下:2. GB/T 2977与ISO4209-1均对轮胎规格轮辅1. GB/T 2978代替了ISO40001 ; 进行了规定,且技术内容一致,但GB/T2977规定2. GB/T 2977代替了ISO4209-1 的更具体,便于使用ISO 4223-1代替GB/T6326轮胎根据标准编写的有关规定,引用了与国际标准相2 , 3 术语及其定义对应的国家标准本标准定义为基准实验室,ISO28580 因为按本标准测得的滚动阻力系数最后校正为基3. 9 准实验室校正值,按ISO28580测得的滚动阻力系称为基准试验设备数最后校正为基准试验设备的校正值由于本标准是试验结果采用5条校正胎在多家比3.1

27、0 增加比对实验室的定义对实验室进行试验得出的平均值作为基准试验室校正值的方法。有必要明确比对实验室的定义本标准采用校正轮胎的数量至少3. 11 , 3. 12 , 3. 13 , 5条,而ISO标准采用的是校正轮胎为通过5个点比通过2个点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更3.15, 3.17 2条的试验结果校正方法,所以有关术精确语均作了相应的修改1. GB/T 2978与ISO4000-1均对轮胎规格轮铜及负荷能力进行了规定,且技术内容一致,但GB/T 2978代替了ISO4000-1; GB/T 2978规定的更具体,便于使用;5.2 , 6.4 GB/T 2977代替了ISO4209-1 2. GB

28、/T 2977与ISO4209-1均对轮胎规格轮榈负荷能力进行了规定,且技术内容一致,但GB/T 2977规定的更具体,便于使用本标准按照校正轮胎至少5条,基准10.1 , 10.2 , 10.5 , 10.7 试验室校正值为虚拟的多个比对实验室更科学、精确测试平均值进行测量方法及校正程序的描述10.4 本标准明确了修约规则更有利于试验结果的比较C.2.1 试验轮辅的宽度改为按相应的国家便于使用标准删除了国际标准的附录C测量轮铜GB/T 2978、GB/T2977这两个标准中有对轮榈的具体要求,删除附录C对标准其他技术内容没有宽度影响15 GB/T 29040-2012 C.1 概述附录C(规

29、范性附录试验设备公差为了获得重现性较好的试验结果,并且使各实验室间的试验结果相互关联,有必要在本附录中规定试验设备公差。这些公差并不意味着要代表试验设备的一整套技术要求,而是应把它们当作获得可靠试验结果的指南。C.2 试验轮铜C.2.1 宽度对于轿车轮胎轮桐,试验轮辅应与GB/T2978中定义的测量轮辅-致;对于载重汽车轮胎轮辅,试验轮辅应与GB/T2977中定义的测量轮榈一致。C.2.2 跳动量试验轮辅的跳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径向跳动量:0.5mm; 最大侧向跳动量:0.5mmo C.3 定位C. 3.1 总则角度偏差对试验结果是关键性的。C.3.2 负荷加载轮胎加负荷的方向应与试验鼓面

30、保持垂直,且应通过转鼓中心,允许偏差为:测力法和减速度法为1mrad; 扭矩法和功率法为5mrad。C. 3. 3 轮胎定位C. 3. 3.1 外倾角轮辆平面应垂直于试验鼓面,对于各个试验方法的允许偏差都为2mrado C. 3. 3. 2 侧偏角轮胎平面应平行于试验鼓面的运动方向,对于各个试验方法的允许偏差都为1mrado C.4 控制精度除由于轮胎和轮辅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扰动外,测试条件应保持在规定值内,这样使滚动阻力测量值16 GB/T 29040-2012 的整体波动性减到最小。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在滚动阻力数据收集期间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应达到如下精度:C.5 一一轮胎负荷:(对于负荷指数1

31、21)士20N或士0.5%,取较大者;(对于负荷指数121)士45N或士0.5%,取较大者;二一充气压力士3kPa; 一一鼓面速度:一对于功率法、扭矩法和减速度法为士0.2km/h; 一一一对于测力法为士0.5km/h。一一时间:士0.02s。器,其精度范围如表C.表C.l仪表精J参数负荷指数1 LI.:;:122 轮胎负荷|/土10N或士45%a| / 充气压力-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十一与一一一一一轮轴力 士0.5N或:叩.5%I 输入扭矩| 土0.5N. m或士。:5% I 士1.b/N 问或士0.5%| E-二丁J二77iFT二士二-L4mmi 二电时I :!:10W I 之二主啡、l1

32、/土。鼓由远远、二Ikm/h 土0.1km/h 时间、101 s 士0.01s 角速度, 土0.1%/五/1士0.1%a取较大者回C.6 对于负荷与轮轴力支扰和负荷不对中的补偿(但对于测力法)负荷与轮轴力相互作用(交扰)和负荷不对中的补偿,不管是通过记录轮胎正转和反转时的轮轴力还是通过试验机动标定都可以达到。如果记录了正转和反转的轮轴力(在各个试验条件下),则用正转值减去反转值,再把结果除以2的方法达到补偿。如果采用试验机动标定的方法,则这些补偿项可以容易地加到数据处理系统中。如果在轮胎正转完成之后立刻进行轮胎反转,反转轮胎的升温时间对于轿车轮胎至少10min,对于其他类型的轮胎至少30min

33、o 17 G/T 29040-2012 C.7 试验鼓面粗糙度沿横向测量的钢制光滑鼓面的粗糙度,其中心线平均高度最大值为6.3m。注:在用有纹理鼓面代替光滑的钢面的情况下,应试验报告中注明上述事实。鼓面纹理深度为180m(80粒度), 并且实验室有责任保持表面粗糙度特性。对于使用有纹理鼓面的情况不建议特定的修正因子,因为第10章中应用的相关性将考虑这种试验条件差异。另外,表面粗糙度随时间变化,针对特定表面粗糙度的修正因子将仅仅在它被建立的点是精确的。18 D.1 眼定范围附录D(资料性附录)转鼓惯性矩和轮胎组合体惯性矩的测量方法减速度法GB/T 29040-2012 本附录介绍的方法宜认为仅是

34、由减速度法来测量惯性矩的方法指南或应用实例,以便获得可靠的试验结果。图D.1展示了试验装置。图中21一一-滑轮;2一一转鼓;m一一质量块;7一一滑轮半径;R一一-转鼓半径。D. 2. 1. 2 原理图D.1实验装置将力学定律应用于图D.1中所示的系统,得出式(D.1): 气三/ / / / 19 GB/T 29040-2012 式中:I n = mgR C _ mR 2 _ T_ R2 n 一一一一-7- mR - L H u (.D/ .t) . p r 2 m 一一质量,单位为千克(kg);Ip 一一滑轮惯量,单位为千克平方米(kg.m2); r -滑轮半径,单位为米(m); R 一转鼓半

35、径,单位为米(m); In 二一转鼓惯量,单位为千克平方米(kg m2); C 一转鼓轴承的摩擦力矩,单位为牛米(Nm); g -一重力加速度,其值等于9.81m/s2; AD/ .t一-角加速度或角减速度,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注:滑轮轴承的摩擦力矩C可以忽略不计。D.2. 1. 3 方法 ( D. 1 ) 当质量(m)被脱开时,通过安装在转鼓轴上的角度编码器就测量角加速度(反之用于测量转鼓的角减速度)。转鼓轴承的摩擦力矩(C)也能进行测量,只要质量Cm)一旦给予了转鼓足够的动量,钢丝绳便会与转鼓脱离,于是转鼓角减速度便与C成正比,如式CD.2): c=Inl但I.( D.2 ) I

36、 .t I 式中各值按D.2. 1. 2的定义。D.2.2 确定方法转鼓惯量通过计算进行估计。转鼓惯量In由各转鼓部件(法兰、转盘、加强筋)的惯量之和来确定,如式(D.3): 式中:If - -法兰惯量;Id 一-一鼓盘惯量;Ir一加强筋惯量。式中各值都用kg.m2表示。D.3 轮胎组合体惯量D.3.1 弹簧法D. 3.1.1 需用设备In = If + Id + Ir 扭摆惯量(Io)和弹簧常数(是)(见图D.2)20 .( D.3 ) c 图例:k一一弹簧常数。固D.2弹簧法D. 3. 1. 2 原理设。为离开平衡位置的角度,则摆的自由运动方程见(D.的:d2e 1。再十kB=O固有摆动周

37、期T。通过式(D.5)计算zTQZKJE 式中:0 摆动角度,单位为弧度(rad);t一一-时间周期,单位为秒(s); 10-一扭摆惯量,单位为千克平方米(kg.m2); h一一弹簧常数。D. 3. 1. 3 方法GB/T 29040-2012 .( D.4 ) .( D.5 ) 可以用测量有轮胎组合体及元轮胎组合体的摆动周期(Tj和To)的方法,按式(D.6)求出轮胎组合体惯量I,)。D.3.2 双线(铜索)摆法D. 3.2.1 需用设备主(T- TD 吐.( D.6 ) 将轮胎挂在长度完全相同的两根钢索上,通过测量该轮胎的扭转摆动的时间周期就能求得轮胎惯量,见图D.3021 GB/T 29

38、040-2012 图例:A.C.D测量点;a-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zb-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h一一A线和CD线之间的垂直距离。a 图D.3双线(钢索)摆法D. 3. 2.2 原理轮胎惯量I,单位为(kg.m勺,由式(D.7)确定。式中:一一-摆动周期,单位为秒(s); r一-轮胎与轮铜重量,单位为牛(N); a-A点与B点间距,单位为米(m); b-一-C点与D点间距,单位为米(m); I. =r2 X些主4h h-AB线与CD线间垂直距离,单位为米(m)。D. 3. 2. 3 方法测量轮胎扭转摆动的时间周期(),再根据式(D.7)就能计算出轮胎惯量。22 .( D. .7 ) 气-J ,

39、. 咂-GB/T 29040-2012 参考文献lJ ISO 18164 ,Passenger car, truck, bus and motorcycle tyres-Methods of measuring rolling resist-ance 2J SAE 1269 , Rolling resista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for passenger car, light truck, and highway truck and bus tires 3J SAE J2452 ,Stepwise coastdown methodology for measur

40、ing tire rolling resistance NFO创llO叮OmNH闰U.1 . 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GB/T 29040-2012 国由B. -当&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开本880X 1230 1/16 2013年3月第一版印张1.75 字数48千字2013年3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1-46569定价27.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GB/T 29040-2012 打印日期:2013年4月3日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