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03-1995 安徽早稻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21174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103-1995 安徽早稻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DB34 T 103-1995 安徽早稻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DB34 T 103-1995 安徽早稻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安徽早稻栽培技术规程 DB34/T103-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早稻生产的目标、品种选用、茬口、育秧、移栽、田管、收获等全过程栽培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双季早稻区接冬闲田、绿肥或早熟白菜型油菜茬早稻。 2 目标 2.1 稻谷产量 67507500kg/ha,米质中等以上,单位稻谷成本较当地常规栽培法低 10%。 2.2 产量结构:有效穗 375450 万/ha,每穗实粒数 7080 粒,千粒重 24g 以上;分蘖穗率 4550%,茎蘖成穗率和结实率 80%以上。 3 栽培技术 3.1 技术路线:因地制宜选用高产多抗较优质良种(组合) ,适当

2、减少播种量、穴苗数、攻蘖肥和灌水量,在最佳穗数基础上显著提高分蘖穗率、茎蘖成穗率、结实率和穗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3.2 品种(组合):因地制宜选用全生育期 110120d,高产多抗中等品质以上、穗型较大的品种。种子纯度和发芽率要分别达到 96%和 93%以上。 3.3 育秧 3.3.1 秧苗素质:秧龄 25-30d,叶龄 4-6 叶,带蘖 1-2 个,旱育的秧龄宜短。苗挺叶绿,青秀矮健,短白根多,无病虫。 3.3.2 育秧方式:可采用旱育或湿润育秧。 3.3.3 秧田选做 3.3.3.1 旱育小苗秧田 3.3.3.1.1 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高透水性好、质地疏松、偏酸(PH6.5) 、肥

3、沃、灌排方便的旱地。秧、大田比 1:40-50。 3.3.3.1.2 苗床培肥作畦:新苗床秋前结合翻耕,施入 3cm长的碎干稻草或油菜籽壳 5kg/m2,家畜粪 3kg/m2,过磷酸钙Ca(H 2PO4) 2+2CaSO40.25Kg/m2。2 月中、下旬,按畦宽 1.0-1.5m,畦道宽 0.5m开沟作畦整地,做到土碎、畦平、草净。同时备好盖籽用土。 3.3.3.1.3 苗床调酸、施肥、消毒:床土PH值以 4.5-5.0 最宜,当PH值6.5 时,需用硫磺粉或硫酸处理。硫磺粉调酸须在播前 15-20d拌入 10cm土层,当PH为 6.5-7.0 时,施硫磺粉 50-100g/,干土拌后须浇水

4、,使土壤水分呈饱和。 播种前 1-2d, 畦面拌施 (NH 4) 2SO4120g、 过磷酸钙Ca(H 2PO4)22CaSO4150g/、氯化钾(KCl)40g/。土壤消毒可用敌克松 2.5g配成 600 倍溶液均匀喷浇透。 (上述肥数量均发标准有效成分计算) 。 3.3.3.2 湿润育秧秧田 3.3.3.2.1 秧田:选择背风向阳,灌排方便,轻壤土,病虫草少的水田。 3.3.3.2.2 秧田整做:冬耕冻垡,施入有机肥。 播种前干耕干整,畦宽 1.3-1.5m,播前放水整平,达到畦面平、净,有浮泥,秧板下层软而不烂。 安徽省技术监督局 1995-3-15 批准 1994-04-01 实施 D

5、B34/T103-1995 3.3.3.2.3 秧田基(面)肥:中等肥力田施腐熟有机肥和化肥折合纯N 75.0-105.0kg/ha。缺磷、钾的施P 2O5和K 2O各 75.0kg/ha。 3.3.4 播期 栽冬闲田和绿肥茬的旱育秧, 3 月 20 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8)、湿润育秧, 3 月 25 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前后即可播种,早熟油菜茬早稻 4 月上、中旬,选冷尾暖头力争早播。 3.3.5 播量 旱育小苗常规品种 190-200g/m2、杂交稻 160-170 g/m2,湿润育秧中稻常规品种播 100-120g/m2、杂交稻 80-100g/m2。 3.3.6 浸种、消

6、毒、催芽 将晒、选过的种子装入编织袋内浸于清水中,次日换水一次并透气 3-5h,第三天进行强氯精浸种消毒 20h( 10g 药加水 5kg 浸种子 3.0-4kg)。再用 32温水浸一夜(保持恒温),起水保温至破胸长芽。旱育秧种子有 90%破胸就喷冷水凉芽,开始现种根时就播种。湿润育秧要等根芽出齐后再凉芽播种。种子量大的也可采用地窑、温室等催芽法。 3.3.7 播种 选冷尾暖头抡晴天播种。旱育秧苗床需浇水使畦面 10-15cm 土壤湿透,播后轻压使种子三面入土,覆盖 0.5cm 厚过筛的细土。湿润育秧播后要轻塌谷。随即插架,拱高 20-30cm、架距 70-100 ,覆膜后四边压实,以保温保湿

7、防风。 3.3.8 秧床管理 3.3.8.1 温度:出苗前不超过 35、出苗至一叶一心期不超过 20、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以 20左右为宜。如超过上述温度应打通两头通气降温。三叶期开始炼苗、晴天低温日揭夜盖、移栽前三天撤膜并浇水。 3.3.8.2 水肥、二叶一心前覆膜期一般不浇不灌水、只保持畦面湿润。揭膜炼苗需与浇(灌)水相结合、先浇(灌)水后揭膜。二叶一心施离乳肥,每施尿素 6.0-7.5g。 3.3.8.3 病虫防治及其它:旱育秧二叶期喷 20%抗枯灵或敌克松 1000 倍液 1.0kg/防止立枯病。不抗白叶枯病、稻温病品种需分别喷药防治。发现稻蓟马、潜叶蝇等危害及时施药防治。秧龄长或分蘖

8、力弱的品种,一叶一心期用 150-200ppm 多效唑液喷雾。 3.4 整田 一般宜干耕晒垡,耕前施有机基肥,深耕 13-17 。栽秧前灌水耙碎整平,施面肥,土肥混匀,土碎泥烂不起浆,田面高差不过 3 。 3.5 栽插 栽插期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为下限。冬闲田、绿肥田 4 月底至 5 月初移栽,早熟油菜茬5 月中、下旬,力争适期早栽。常规品种行株距为 17 (12-13 ),杂交稻为 20 (13-17 )。一般穴苗数(本)常规品种 4-5,杂交稻 2-3,旱育小苗或肥田、早栽的宜偏少。要确保浅栽、匀栽。 3.6 大田管理 3.6.1 目标:栽后 5-6d 内始蘖,13-15d 盛蘖,2

9、0d 前够苗。最高茎蘖苗控制在 525-570(个/) ,最大叶面积指数为 7。齐穗期封行不封顶,单茎绿叶 5.0 片以上。收割时秆青籽黄。 3.6.2 施肥:中等肥力田大田总施肥量:纯N165-180kg/ha,K2O180-195kg/ha、 P2O560kg/ha。其中有机N力争达 30%以上,有机氮和磷钾肥全部基施,面肥施复合肥或碳铵 375-450kg/ha。追肥看天看苗追施尿素,拔节期 75-60kg/ha,孕穗期必要时再追 30kg/ha左右。 3.6.3 管水:薄水栽秧,活棵前、孕穗和扬花期灌浅水,其余以保湿为主,浅水-湿润灌溉。当茎蘖数接近适宜穗数时开始晒田,晒到泥不陷脚田开

10、裂,润水再晒到拔节。遇连阴雨可灌深水(10-20 DB34/T103-1993 )控蘖。圩区田块大的应开丰产沟排水。复水后浅灌,保湿到黄熟。 3.6.4 病虫草防除: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组合);进行种子消毒和秧田施药;切忌过肥、过密赞成过苗、倒伏或贪青;严禁串灌和长期深灌;注意保护天敌。消除田间和田边杂草,前期用除草剂或耘田 1-2 次。中、后期更需加强病虫测报,及时歼灭稻蓟马、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害虫和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病害。拔节- 孕穗期重点防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老病区和不抗病品种,尤其是暴风雨或被水淹后需加强防治白叶枯病,抽穗期注意防治稻曲病等后期病害。 3.7 收获与选种 3.7.1 收获:黄熟期即收即脱,晒干扬净入仓。严防割青和割后堆垛不脱粒,避免发芽、霉烂。 3.7.2 选种:种子繁殖田要齐穗至乳熟期进行田间去杂,穗选种、风干、脱粒、单贮藏。 附加说明 本规程由安徽省农业厅提出 本规程由安徽省农技总站、安农大农学系负责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杨惠成、黄仲青、赵德平、李奕松、蒋之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