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优质油菜栽培技术规程 DB34/T169-199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质油菜的品种选择、生态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规范和质地优良的菜籽油加工原料。 本标准适用于优质油菜的栽培。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B34/T171 1998 优质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34/T170 1998 优质油菜育苗技术规程 3 定义 优质油菜是指菜籽符合“双低”(芥酸含量低于 5%,硫甙含量低于 0.5%)要求的油菜。
2、 4 品种选择 按 DB34/T1701998 和 GB4407.21996 规定执行。 5 生态环境条件 春化阶段 0 至 5,15 天至 30 天。 光照阶段 每日大于 14 小时。 生育期 220 至 225 天(9 月 15 日至翌年 5 月 27 日) 。 生长期降水量 350mm 至 550mm。 土壤条件 有机质含量 1%以上,pH 值 6.5 至 8,耕作层 20cm-25cm,地下水位低。隔离带800m-1000m,以乡镇为单位连片种植。 6 栽培技术 6.1 施肥 中等肥力田块,667m2约需施肥:N13kg,P 2O56kg,K 2O13kg-15kg,硼砂 0.5kg-
3、0.75kg。增施有机肥,平衡C:N。有机肥、磷肥、钾肥和硼肥全部全底施作基肥。氮肥 50%作基肥,10%-20%作用提苗肥,20%-35%作追肥。 6.2 适期移栽 适宜移栽期为 10 月 5 日-25 日。 6.3 合理密植 按肥水条件和移栽期确定, 每667m2移栽 8000 株-10000 株, 其行株距为 33cm 25cm或 33cm 20cm。 7 田间管理 7.1 栽后苗期管理 7.1.1 时间:移栽后到翌年 2 月中旬。 7.1.2 目标:秋冬发而不旺苗。 7.1.3 技术要求 7.1.3.1 早管促早发 带水移栽、查苗补苗、三沟(围沟、墒沟、腰沟)配套。 安徽省技术监督局
4、1998-10-30 批准 1998-11-01 实施 DB34/T169-1998 7.1.3.2 中耕追肥 活棵后,中耕一次,每 667m2用尿素 5kg-7kg兑水浇施。 7.1.3.3 化学除草 11 月上旬,用双草克等相应除草剂进行化除。 7.1.3.4 防治害虫 按 DB34/T1711998 优质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操作。 7.1.3.5 御防冻害 封冻前,培土壅根,用农家肥壅根。 7.2 蕾期 7.2.1 时间 2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 7.2.2 目标 根旺、杆壮、多出分枝。 7.2.3 技术措施 7.2.3.1 追施肥 7.2.3.2 防治病虫害 按 DB34/T1
5、711998 的规定执行。 7.2.3.3 中耕培土 从春节后至封行前,中耕一次。 7.3 花角期 7.3.1 时间 4 月上旬至 5 月下旬。 7.3.2 目标 减少落蕾落花和荫角数,提高结角率、结粒率和粒重,不早衰、不贪青。 7.3.3 技术措施 7.3.3.1 防治菌核病 按 DB34/T1711998 的规定执行。 7.3.3.2 补追角粒肥 盛花期,每 667m2用硼酸 100g和磷酸二氢钾 150g兑 60kg-80kg水喷雾,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7.3.3.3 抗旱排涝 花角期土壤最大持水量 65%-80%,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75%-85%。 若超过以上指标的上限和下限,
6、都应采取应的抗旱或降湿措施。 8 适期收获 角果八成黄达到本品种成熟特征时心获,打堆后熟,防止混杂,提高净度和品级。 注:优质油菜按照本栽培技术规程,产量应能达到每 667m2耕地产油菜籽 125kg-150kg。 附加说明: 本标准根据优质油菜的生育规律结合本地区生态环境特点而制定的。它适应于江淮丘陵地区优质油菜生产应用,其它地方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对优质油菜生产的栽培操作程序作了明确规定,技术内容引用了 DB34/T1701998 优质油菜育苗技术规程;DB34/T1711998 优质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作为农户组织生产的依据。 本标准编写格式按 GB/T1.11993 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滁州市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定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贡涛、王占乔、唐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