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598-2006 无公害食品 云斑�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211824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598-2006 无公害食品 云斑�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4 T 598-2006 无公害食品 云斑�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4 T 598-2006 无公害食品 云斑�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4 T 598-2006 无公害食品 云斑�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4 T 598-2006 无公害食品 云斑�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DB34/ T5982006无公害食品 云斑鮰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2006-05-22 发布 2006-05-22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 T598200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环境条件 . 14 池塘条件 . 1 5 鱼种质量要求 . . 1 6 鱼种放养 . . 1 7 饲料与投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日常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病害防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B34/ T5982006 II 前 言 云斑鮰(Ictalurusnc bulosus),又称褐首鲶,属鲶形目

2、,鮰科原产于北美洲,是美国淡水养殖品种。它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易养殖等优点,其肉质细腻鲜美,无肌间刺,在我省正推广养殖。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委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杰。 本标准于2006年5月22日首次发布。 DB34/ T5982006 1 无公害食品云斑鮰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云斑鮰池塘养殖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池塘条件、鱼种质量、鱼种放养、饲料与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无公害食品云斑鮰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

3、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质 SC/T1008 池塘商品鱼养殖技术规范 3 环境条件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水质符合 GB11607 的规定 4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 3330 6670 为宜,水深保持在 2.0 m 左右,保水性好,淤泥较少,池底平坦,最好配备有 3 千瓦以上的增氧机一台。池塘清整符合 SC/T1008。投放鱼种

4、前 15 d20 d 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亩用量为 100 kg,生石灰化水后全池均匀泼洒。然后,晾晒一周后蓄水,用 60 目筛网过滤注水 1m 左右,按每 667 施有机肥 200 kg,待培养的浮游生物长出后投放鱼种。养殖水质符合 NY 5051规定。 5 鱼种质量要求 5.1 鱼种来源 鱼种主要来源于省级以上良种场。 5.2 鱼种规格 鱼种,一般选择6cm以上或体重10 g30 g,苗种规格整齐,体表无伤,活动能力强,体质健壮。 6 鱼种放养要求 6.1 放养时间 每年在三月上旬之前投放。 6.2 鱼种消毒 鱼种下塘前鱼种下塘前用20 ppm高锰酸钾浸洗5 min10 min, 或用34

5、的食盐溶液浸洗5 min10 min进行消毒。 6.3 放养密度 6.3.1 池塘主养 每667 投放10 g30 g的鱼种3000尾 4000尾,并搭配100尾白鲢、40尾鳙鱼、40尾鳊鱼,搭配鱼种每尾25 g50 g为宜。不要搭配鲤、鲫鱼。 6.3.2 池塘混养 DB34/ T5982006 2 可在白鲢,鳙鱼,鳊鱼,草鱼等主养鱼池中混养。每667 投放10 g30 g的鱼种100尾150尾。 7 饲料与投喂 除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外,必须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饲料要求营养全面、均衡,饲料蛋白质含量应在28%以上, 原料要求新鲜。饲料以配合颗粒料为好,沉性或浮性的颗粒饲料均可,饲料粒径4 mm6

6、 mm。颗粒料加工质量要符合标准,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无配合颗粒饲料情况下,也可以投喂一些鱼粉、玉米、麸皮、豆饼等混合料。其配方比例:鱼粉10%、豆饼粉30%、玉米14 % 、麸皮20%、动物脂肪2.5%、磷酸二氢钙3%、维生素复合物0.5%、无机盐混合物0.05%,经测定蛋白质含量为28% 32%。也可参照斑点叉尾鮰饲料标准。 7.1 人工饲料投喂量 投饵量应根据水温、水质条件和鱼的摄食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不宜喂的过饱。云斑鮰在水温5以上开 始摄食,而以2530时摄食强度最大。每次投喂前应对鱼类吃食情况进行检查,沉性饲料以15 min内,浮性饲料以30 min内吃完为宜。上午9时和 下午

7、17时分别按30%与70%在定点饵料台上投喂,具体投喂量参照云斑鮰成鱼养殖投饵表1。 表 1 投饵率 水 温 投喂量(占鱼体重) 1015 1.5% 1520 2%3% 2030 3%4% 7.2 投饵方式 饲料的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每天上、下午各投食一次为宜。投饵的位置最好固定在池塘的两边,且范围尽量大一点,增加个体小的鱼摄食机会。 8 日常管理 适时注水,调节水质,要求水质保持清爽,透明度在30 cm35 cm为宜,水中溶氧保持在4 mg/L以上。为防止水质老化,应定期加注新水,6 8月份每10 d15 d加注新水20 cm30 cm。每20 d30 d每667

8、用生石灰10 kg15 kg化浆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使水呈微碱性,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在78月高温季节或阴雨低气压天气,应注意水中溶氧变化,如发现水中溶氧低于3 mg/L或发现鱼有浮头征兆,应适当减少投饵量并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另外,每天应坚持巡塘,观察水质变化的情况、鱼的活动、摄食情况、有无病害等,做好相应的养殖日常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9 病害防治 鱼病防治工作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除了做好鱼池消毒、鱼种消毒等一般性工作外, 还要经常保持池塘环境卫生,加强水质监控,不投喂变质饲料,并定期进行药物防治,进行综合防治。发现有鱼病应及时治疗,使用敌百虫和有机氯时,要特别小心,因为鮰鱼对此类药物十分敏感,易大批死亡。常见鱼并防治如表2所示。 表 2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细菌性病 防治:(1)用 34的食盐溶液浸洗 5 min10 min 进行浸浴。(2)用呋喃类或磺胺类药物加入饲料投喂,每公斤鱼按 200 mg 的量。 水霉病 防治:用 0.1ppm 孔雀石绿或 2ppm 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 防治: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计(52)0.7ppm 全池泼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