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7122.2-199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温度和高度试验箱(室).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13166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HB 7122.2-199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温度和高度试验箱(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HB 7122.2-199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温度和高度试验箱(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HB 7122.2-199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温度和高度试验箱(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HB 7122.2-199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温度和高度试验箱(室).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HB 7122.2-199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温度和高度试验箱(室).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标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温度和高度试验箱(室)HB 7122. 2-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温度和高度、温度变化试验箱(室)的检定方法。本标准是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本标准适用于按HB6167. 2(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温度相高度试验、H.6167. 3(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温度变化试验进行试验时所用试验箱(室的规定。2 引用标准HB 6167.2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温度和高度试验HB 6167.3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温度变化试验H

2、B 7122. 1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总则3 检定技术指标确定检定技术指标的依据是HB6167.2和HB6167.3. 3. 1 温度技术指标3. 1. 1 温度和温度容差温度应满足HB6167.2表3中的相应要求。温度容差为土30C.3. 1. 2 温度变化速率a. 温度和高度试验箱(室)的温度变化速率应小于100C/min;b. 温鹿变化试验箱室的温度变化速率分为3个档次,即:不小于lOOC/min、不小于50C/min和不小于20C/mino3. 1. 3 试验箱(室内壁和工作空间温度差a. 高度试验箱(室内壁温度不得超过试验温度的3%绝对温度hb. 低温试垃箱(

3、室)内壁温度不得超过试验温度的9%(绝对温度) 3.2 气压技术指标3. 2. 1 气压和气压容差气压应满足HB6167.2表4中各类设备对试验气压的要求。气压容差应为规定气压值的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5-05-04发布1995-06-01实施土5%。3.2.2 气压变化速率气压变化速率不大于lOkPa/mino3.2.3 快速减压时间HB 7122.2一94起始气压为75.26kPa(对应高度为2400m),最终气压为最大飞行高度对应之气压值(通常取21300m对应之气压值4.44kPa)。真减压时间应少于15so3.2.4 升压时间从正常气压升到170kPa所需时间为S.lSmin.3.

4、3 相对湿度技术指标试验箱(室)在350C条件下相对湿度不大于50%。4 检定项目a.温度和温度偏差pb.温度变化速率sC.试验箱(室)内壁和工作空间温度差zd.气压偏差和气压变化速率;f.升压时间zg.相对温度。5 检定用主要仪器及要求除应符合HB7122.1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述要求:a.测量温度采用铅电阻或真它类型的传感器,其时间常数(包括测量壁温的表面温度传感器)一般不大于20s;b.相对湿度的测量采用干湿球测量法,有关规定见附录A;C.气压测量采用各种符合精度要求的气压计;d.秒表。6 检定方法6.1 温度和温度偏差检定方法6.1.1 测量点的布置6. ,. ,. 1 试验箱(室)容积

5、不大于2旷时,温度测量点为9个。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为几何中心点,其他测量点与试验箱(室)内壁距离为试验箱(室内壁对边距离的1/1006. 1. 1. 2试验箱(室)容积大于2旷时,温度测量点为15个。如图2所示。真中一个为几何中心点,其他测量点与试验箱室)内壁距离为试验箱(室内壁对边距离的1/10(在遇有风道口时,测量点与送回风口的最近点也应保持以上距离),但最大不超过500mm。6. 1. 1. 3 如有必要,还可以在试验箱(室工作空间增加测量点。6. 1. 1. 4 对于其他形状的试验箱(室),可参照6.1. 1. 1 6. 1. 1. 3条执行。7 HB 7122.2-94 B A E

6、 F -0 c G D r J H 上申下回1: 容积不大于2m3温度测量点的布置 E -F A B L K -M -N. Q 。 R i一I中 I I .H TEJ c D 。上下图2容积大于2m3温度测量点的布置6. .2 检定温度标称值的选择检定温度标称值的选择应根据HB6167.2表3中的数据选取,通常z高温8SC 低温-55C。如果需要也可以按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温度标称值。6.1.3 检定步骤当试验箱(室工作空间指示点温度值第1次到达检定温度标称值之后2h,或试验箱(室)温度达到稳定(取其较小者).开始每lmin记录1次全部测量点的温度值,共记录30次。然后每30min记录1次全

7、部测量点的温度值。全部测量时间为12h(或按有关标准规定)。6.1.4 数据处理与合格判据8 HB 7122.2-94 6. 1. 4. 1 将记录数据按仪器修正值进行修正后填入附录B之表格B1。6. .4.2 分析全部数据,其中最高、最低温度实际值和温度标称值之差即为试验箱室在该俭定温度标称值下的温度偏差。6. 1.4.3 温度偏差应符合本标准3.1. 1条的规定。6. 2 温度变化速率检定方法温度变化速率的检定在负载条件下进行。负载条件的规定见附录C。6. 2.1 测量点的布置通常为试验箱(室)的几何中心点。6.2.2 上下限温度标称值的确定温度变化速率的上、F限温度标称值分别为受试设备的

8、高温工作温度和低温工作温度。通常为700C和-550C。6.2. 3 检走步骤6. 2.3. , 将试验箱(室)的温度升至并稳定在起始温度值.6.2.3.2 以最快速度使试验箱(室)的温度从起始温度值升至或降至终止温度值,并记录升温或降温开始到温度到达终止温度的容差范围所经历的时间toi主;tk:.(分为单位.(8.记录精确到秒。6. 2.4 数据处理与合格判据6.2. 4. 1 将记录数据按仪器修正值进行修正。6. 2.4. 2 温度变化速率的计算可根据下式进行:V = (12 - TJ) /t . . . (1) 式中:V一一温度变化速率.oC/min; Tz一终止温度标称值,OC;11一

9、一起始温度标称值OC; 1-一一过程时间,mln。6. 2.4.3 温度变化速率应符合本标准3.1. 2条的规定。6. 3 试验箱(室,)内壁和工作空间温度差的检定方法6.3. 1 测量点数量及布放位置在试验箱(室几何中心及六内壁中心共放7个测量点(如有引线孔或观察窗,则应使测量点与其保持不小于lOOmm的距离)。测量点用字母o.a.b、c、d、e、f表示。其中。点为几何中心点,a-f为六壁中心点。其他形状的试验箱(室可参照执行。6.3.2 检定步骤在植度可调范围内,检定温度标称值一般选取HB6167规定的试验温度值。设备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度第1次到达检定温度标称值之后施,或试验箱(室温度

10、达到稳定(取其较小者),每隔2min记录1次全部测量点的温度值,共记录3次。6.3. 3 数据处理与合格判据6. 3. 3. 1 将记录数据按仪器修正值进行修正后填入附录B之表格归。把每个测量点的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平均温度值。9 HB 7122.2-94 6. 3. 3. 2 将各点的平均温度由摄氏温度换算成绝对温度=To = 273 +. . .11. (2) T = 273 + t. . . (3) 式中:11一一测量点a,b、c、d,e , f ; T。一一几何中心点平均绝对温度,K;t一一几何中心点平均摄氏温度,OC;1一-n点平均绝对温度,K;t一-n点平均摄氏温度,C

11、。6.3. 3. 3 按公式(4Ht算试验箱(室各内壁与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差与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温度(绝对温度)的百分比N。N = IT1f - T.I/T, X 100% = It.一1/(273+ t,) X 100% ,. . ,. . (4) 6. 3. 3.4 !J值应满足本标准3.1.3条的要求。6.4 气压偏差和气压变化速率的检定方法6.4.1 测量点的布置气压测量点选取试验箱(室的气压指示点。6.4.2 检定气压标称值的确定检定气压标称值应根据HB6167.2选取最低气压值,即4.44kPao 6.4.3 检定步骤6.4.3.1 使试验箱(室)工作空间气压值从常压Po当地大

12、气压降至检定气压标称值p,并记录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6.4. 3. 2 当气压在P值下稳定后,每隔5min记录1次气压值共记录12次。6.43.3 使试验箱(室)工作空间气压从P值恢复到PD值,并记录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注1过程时间以分为单位,但记录精确到秒。6.4.4 数据处理与合格判据6.4.4.1 将记录的气压值按仪器的修正值进行修正,把6.4. 4. 2条的记录数据填入本标准附录B之表恪B3。6.4.4.2 分析表恪B3的数据,其中最高、最低气压实际值和检定气压标称值之差占检走气压标辑:值的百分比即为该检定气压标称值下的气压偏差。其值应符合本标准3.2. 1条的规定。6.4.4.3

13、 根据6.4. 3. 1和6.4.3.3条记录的数据接下式计算气压变化速率:K = (Po - P)/t ,. . . . (5) 式中:Kl一一气压变化速率,kPa/min;t一一过程时间,mlno气压变化应满足本标准3.2.2条的要求。6.5 快速减压时间检定方法6.5.1 测量点的布置测量点选取试验箱(室)的气压指示点。10 HB 7122.2-94 6.5.2 上下限气压标称值的确定根据HB6167.2,快速减压的起始气压为75.26kPao最终气压为4.44kPa(或按其他标准规定。6.5.3 检定步骤6.5.3.1 将试验箱(室气压稳定在75.26kPa o 6.5. 3.2 使试

14、验箱(室以最快速率降压,直至气压值为4.44kPa(或按其他标准规定)同时记录从开始降压到气压到达4.44kPa所经历的时间以秒为单位)。6.5.4 合格判据6.5.3.2条记录的时间应符合本标准3.2.3条的规定.6.6 升压时间栓定方法6.6. 1 测量点的布置测量点选取试验箱室的气压指示点。6. 6.2 上下限气压标称值的确定根据HB6167.2的规定,起始气压为正常大气压力。最终气压值为170kPa。6.6.3 检定步骤使试验箱(室由正常大气压升压,直至气压值为170kPa,同时记录从开始升压到气压到达170kPa所经历的时间。注:时间以分为单位.但记录精确到秒.6.6.4合格判据6.

15、6.3条记录的时间应符合本标准3.2.4条的规定。6. 7 相对湿度检定方法6.7.1 测量点的布置相对湿度测量点通常选取试验箱(室)的几何中心点。6. 7. 2 检定条件检定在3/C条件下进行。6.7.3 检定步骤将试验箱(室)的温度稳定在350C,每隔5min记录1次测量点的干湿璋温度值。共记录3次36. 7. 4 数据处理与合格判据6. 7. 4. 1 将记录数据按仪器修正值进行修正后填入附录B之表格缸中。6.7.4.2 计算各次测量的干湿球温度差,并在相应相对湿度查算表格中查出各次的相对湿度值。6.7.4.3 3次测量结果均应满足标准3.3条的要求,11 HB 7122.2-94 附录

16、A相对湿度测量的若干规定(参考件A1 本标准相对湿度的测量采用干湿球法。A2 选用两支型号相同、精度相等、正负偏差相近的传感器组成干湿球相对湿度测量系统.两支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25mm。A3 水杯最好带盖并盛满蒸馆水,水杯水面到温球底部的距离约为30mrnoA4 包扎湿球纱布时,先把手洗净,然后用纱布上的纱线把纱布服贴无皱折地包卷在温球上.!旦重叠部分不要超过湿球圆周长的四分之一。不要扎得过紧,以免影响吸水.并剪掉多余的纱坟。A5 温球纱布应用气象纱布并保持清洁、柔软和温润。在每次诠定前应更换纱布。12 被检试验箱(室型号、名科:检定用仪器型号、名称:HB 7122. 294 附录B测量记录表

17、格参考件温度记录表格检定环境条件:温度。C;相对湿度%;大气压kPa o f示称值:QC 占号目tl司。A B C D E 2 一上一一检定人员表格Bl。CF G H 检定日期13 被检试验箱(室)型号、名称:检定用仪器型号、名称:HB 7122.2-94 试验箱(室)内壁与工作空间温度记录表格注定环境条件:温度。C;相对湿度%;大气压kPa 标称值:oc 几何中心点内壁各测试点测量时间。a b c d e 平均值N 检定人员检定日期表格B214 。CHB 7122.2-94 气压记录表格被检试验箱(室)型号、名称:检定用仪器型号、名称:检定环捷条件t温度。C;相对湿度%,大气压kPa 标称值

18、:kPa 时间ffiln 气压值kPa 检定人员检定日期表格B315 被检试验箱(室型号、名称z检定用仪器型号、名称:HB 7122.2-94 相对湿度记录表格检定环填条件z温度。C;相对温度%;大气压kPa。标称值:% 点号记录时间干球ffilO 干球湿球相对湿度温度温度温度% 。C。C。C检定人员表格B416 点号理球相对温度温度% 。C检定日期HB 7122- 2-94 附录C关于捡定负载的规定(参考件)C1 栓定负载应以机载设备为主或与之相类似的其他物品。C2 试验箱(室每立方米的容积内,允许投放检定负载一般规定为50-8()kg(或按其他规定) C3 检定负载的体积与试验箱(室容积之比应不大于1:5或按其他规定)。C4 检定负载在试验箱室)主送风方向上投影面积之和不得大于试验箱(室在该方向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C5 检定负载一般为非散热样品。注3在气候环境试塾中,在达到温度毒定后,测得的表面上最热点的温度与周围的环境温度之差小子5C的试量样品,p为非散热佯品.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0一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O一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则燕、刘盛东。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HB航空工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