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052-1996 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规范.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1489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052-1996 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JJF 1052-1996 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JJF 1052-1996 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JJF 1052-1996 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JJF 1052-1996 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 1052-96 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1996年11月12日批准1997年9月1日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目录概述. . . .,. (1) 一主要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1) 一校准条件及校准器具. . . . . . . . . (3) 四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 . . . . (3) 五校准结果处理及校准间隔. . . . . . . . . (5 附录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校准记录表. . . (6) 2t 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规范Calibreation Specification F

2、or Fibre Fineness Tester of Air-flow Method JJG 1052-96 2 飞.e.f)本校准规范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年11月12日批准,并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归口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起草单位z中国纺织大学国家纤维计量站本规范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z钱云骨(中国纺织大学)韩世平(国家纤维计量站)参加起草人:王永乎(上海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张润康(常外|纺织仪器厂)左广起(国家毛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JJG 1052-96 共6页第1页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定压或气桥型气

3、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以下简称细度仪)准确性的校准.其它型式细度仪可参照执行.一概述1 细度仪用于测定棉、毛及化学短纤维等的纤维细度.棉纤维通常测定其马克隆值.纤维的细度在截面形态基本相同条件下与其比表面积直接相关,而固定容积的容器内一定量纤维对通过该容器气流产生的压降或流量影响则与纤维比表面积大小有关.各型号细度仪结构及工作都基于上述基本原理.由于纤维细度与气流关系的多元性以及影响仪器测得结果因素的复杂性,通常用校准样品衡量仪器的准确性,这种方法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细度仪基本结构包括气流惊,气压、流量调节及测定装置,有确定容积的压缩样筒.二主要技术要求2 细度仪应装有铭牌.铭牌上须标明型号、规

4、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和出厂年月.适当部位应装有水平指示器.3 外观及基本状态要求3. 1压缩样筒表面应光洁,各气阀应转动灵活、作用可靠,气糠工作稳定,显示及指示部分应完整、清晰,试样称重系统工作正常,不应有影响计量性能的机械性损伤.3.2新制造的细度仪面板和机壳不应有明显划痕、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和其它影响计量性能的缺损.共6页第2页JJG 1052-96 4 电气安全性要求电源部分应安全可靠.电摞相线与仪器外壳导电部位绝缘电阻应注2MO;应有可靠的接地端子和明显的接地标记,接地良好.5 管道畅通性要求各管道及空气过捷器均应无阻塞现象.在压缩

5、样筒中无试样条件下,流量最大限度范围内调节时,压力计示值变化不超过20Pa(2 mm H20).无条件作定量校验时亦应作定性检查.6 管道密封性要求在压缩样筒及各管道与外界封闭并使管道内外保持一定起始压力差的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压力差的减小值应不超过规定限值.测定时间和压力差减小限值的规定如表1所示:表1管道密封性要求规定条件及限值管道内外起始压力差保持测定时间保持时间内压差备注(kPa) (min) 减小限值(kPa)1. 96 5 0.02 7.84 5 0.24 注2起始压力差根据细度仪实际最大工作气压选定( 1 kPa由102mm H20压力7 流量计转子工作平稳性要求流量计工作时转子应

6、相对平稳,上下跳动或左右摆动幅值应不超过表2所规定的限值(无此装置者不作要求).表2流量计转子工作平稳性要求工作气流量转子上下、左右跳(摆动备注(l/min) 幅值限度(mm)4.5以下1 4.5- 8 2 8 试样称重系统准确性要求称重系统准确度优于被称量的士0.2%.9 示值准确性要求校准样品按规定试验方法测试所得结果平均值与其标称值之差的绝对值,在气流量高端示值三分之一段内应不JJG 1052-96 共6页第3页超过2%;中间三分之一段内应不超过3%;低端三分之一段内应不超过4%.10 示值重复性要求校准样品按规定试验方法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2.5%.三校准条件及校准器具11

7、校准条件11. 1细度仪应放置于基础稳固的工作台上,现场不应有腐蚀性介质和明显震动影响.11. 2供电电源单相交流(220士22)V.11. 3环境温度(20土2)C,相对湿度(65士3)%.12校准器具见表3表3细度仪校准器具序号校准器具名称技术要求数量每种16g 校准样品1校准实物样品以上2 校准样品2校准塞3只3 游标卡尺或刻度纸150 mm/O. 02 mm或1mm 1 4 橡胶塞与压缩祥筒内径运配1 5 U形压力计9.8 kPa以上/0.01kPa 1 6 手动充气器球带单向阀1 7 光学放大镜2.5-4倍1 8 绝缘电阻测试仪500 V 1 9 万用电表l 四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备注

8、品种及器具均根据不同型号细度仪备用13 外观及基本状态检查通过观察及实际操作检查仪器铭牌、外鸣、压缩样筒、气阀、气泵等状态,应分别符合第23条要求.14 电气安全性用万用电表检查接地状况;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共6页第4页JJG 1052-96 测量电气部分电源相线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均应符合第4条要求.15 管道畅通性在压缩样筒中不放试样且无任何阻塞条件下,启动气泵,调节流量由最小至最大,同时观测压力计示值变化量,应符合第5条要求.16管道密封性用橡胶塞封闭压缩样筒口,关闭管道与大气各泄漏通道,管首接上U形压力计,启动气泵或用于动充气器使管道内外产生气压差至规定值后保持密封状态并开始计时,连续观测规

9、定时间内压差减小值,应符合第6条表1内的要求.17 流量计转子工作平稳性在细度仪正常工作条件下,调气流调节阀,使流量分别处于4.51/min以下和4.51/min以上,同时用游标卡尺或刻度纸和放大镜观测流量计转子上下跳动和左右摆动最大幅度峰峰值,均应符合第7条表2内的要求.18 示值准确性用校准样品在符合操作方法标准条件下连续测试三次,三次结果平均值为校准样品的测得值.在测量范围内测三种基本均匀分布不同细度的校准样品,每个样品的测得值与其标称值之差都应符合第9条要求.校准实物样品和校准塞都须分别进行示值准确性检定.19 示值重复性分别用二个校准塞按第18条方法各测10次,计算每个校准塞测得示值

10、的变异系数(%),都应符合第10条要求.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zEJU-bz CV(%)=,!飞工(n-l)式中Xi一一等i次测量结果的示值;王一一有限次n个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Fn一一测量次数,本规施可取10次,必要时可适当增加.也可用非校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按上述方法连续测量,并按上式计算测得示值的变异系数.JJG 1052-96 五校准结果处理及校准间隔20 经校过的细度仪,发给校准证书.共6页第5页21 细度仪的校准间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1年.共6页第6页JJG 1052-96 附录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校准记录表使用单位,型号规格一一一一.制造厂,产品编号校准日期,温度.C.

11、相对湿度%.发证日期序号校准项目技术要求实测结果项目结论备注外观及基本状态无影响计量惭制造仪器应同I 性能的缺陷时满足规范3.2 电气安全性接地良好2 绝缘电阻注2MO3 管道畅通性20 Pa 随量变化最大范围管道密封性20 Pa/l. 96 kPa 保持5min 4 豆豆240Pa/7.84 kPa 注明压差值流量计转子同1mm/4. 5 l/miTI 5 工作平稳性民2mm/4.58 l/mi 试祥称重系优于被称量的示值:123456 统准确性士0.2%.被称量_g平均最大最小示值准确性校准样品示值平均睛差样品名称/标称值士2%/流量高端1_/一1 2 / 土3%/中段2 7 3一3 4_/一4 5 / 土4%/流量低端5 6 / 6 8 示值重复性CV%)罢王2.51 cv 2 校准单位审核校准日期寸飞el队UU飞汇、占-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气流式纤维细度测定仪的校准JJG 1052-96 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等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北京和平里西街甲2号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计量出版社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版权所有不得黯印* 850 X 1168毫米32开本印张0.25字数5千字1997年3月第1版1997年3月第1次印刷印数1一2500统一书号l53026873定价3.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JJ国家计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