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664-1990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21782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7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2664-1990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GB 12664-1990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GB 12664-1990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GB 12664-1990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GB 12664-1990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 for portable X-Ray睡curityinspect equipment 1 主匾内容与适用范围GB 12664 90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和制定各类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的基本依据。本标准适用于现场防爆安全检查中使用的工作电压为30150kV的各类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2 冒用标准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

2、检查)GB 5080. 7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 !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3术语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Portable X-Ray security inspect equipment 是指重量在40kg以下的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一般由X射线发生器、X射线图象转换装置等部件组成。4技术要求4. 1 一般要求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在遵守储存运输和使用规则的条件下,在正常使用或在单一故障状态时,对使用者和周围环境都不应造成危害。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要便于携带,要有必要的人身防护措施。与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一起配套使用的附件,其性能

3、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有关要求。4. 2 外观及结构要求4. 2. 1 外观整机外形尺寸应与图纸相符,外形应整齐美观,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元明显划痕。控制机构灵活、标志清晰醒目。4. 2. 2结构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机械结构要满足下列要求:不可拆卸件应牢固可靠,可拆卸件应简便灵活、耐用,并有防松措施;携带式设备应有一只或几只位置适当的提手,提子不得与设备脱开、不得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28批准1991-10-01实施Ii I 2 GB 1266 4 9 0 出现永久性变形;交流电源引线应能承受!9.6 N拉力作用60s而不损伤s连接电缆的接插件应设计合理,便于连接和拆卸。4.2

4、.2. 1 X射线管应固定牢靠,并具有足够的抗震措施。4.2.2.2 X射线发生器的密封部件应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无渗漏现象。4.2.2.3 外壳防护等级,应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2.5 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其装配应使其密封结构和内部器件的功能在规定的条件可能产生的振动下不受影响。4. 3性能要求4. 3. 1 功能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正常操作时,应完成产品标准规定的各项功能。4. 3. 2 管电压的允许误差范围X射线发生器工作管电压误差应不超过土7%。4. 3. 3 管电流的允许误差范围X射线发生器

5、的管电流误差应不超过土10%。4. 3. 4 穿透能力X射线发生器的穿透能力应不低于图1所示的相应工作电压规定的数值。曝也tm1 mi n v k v lllUk V k v ll RO I ;11 ,n rn b n 10 民1; L主i一u. -rtr.俨|/ O K飞l, , / !/ , l。”l114111月二: 注g胶片,E型工业X光胶片性能2感光度2540反差系数3.54.5 灰雾O.IO 增感屏,Pb0. 03mm 胶片、X线管焦点距离600mm 胶片黑度2. 0 显影20士6,5min, 图1穿透力曝光曲线 k飞厚E 们mmFe r, 13 GB 12664 90 4, 3,

6、 5 综合空间分辨率X射线发生器的综合空间分辨率应不低于1.6 LP/mm0 4, 3, 6 透照灵敏度X射线发生器的透照灵敏度应不低于2%。4, 3. 7 电源电压适应范围. 交流电源s单相220v、50Hz正弦波,电源电压值的适应范围为额定值的士10%b. 直流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其电压限定为额定值的土10%,电池容量应保证产品在高压通断时间1 I 1条件下连续工作2h。4, 4安全要求4, 4, 1 绝缘性能4,4.1.1 低压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lOMQ,在湿热条件下低压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Q。4,4.1.2 低压回路的抗电强度在50Hz的正弦波l.5kV下加电1min,应无击穿

7、或飞弧现象。4,4.1.3 高压回路耐压要求应符合表I的规定。表1高压回路耐压要求试验条件加载电压加载时间min 不带X射线管!. 10额定电压I 带X射线管!. 07额定电压4.4.1.4漏电流X射线发生器正常状态对地漏电流允许值为0.5 mA,外壳漏电流允许值为0.1 mA;单一故障状态时对地漏电流允许值为1.0 mA,外壳漏电流允许值为Q,5 mA0 4,4.2 防护性能要求4,4.2.1 X射线管头组装体应有足够铅当量的防护层,以使距焦点lm处漏射线的空气照射量率不大于2.58 10 5C/kg h,等值于8.73 10 Gy/h, 4. 4, 2. 2 x射线窗口处应装有铝过滤板,以

8、使固有过滤的铝当量不小于表2的规定值。表2x射线窗口固有过滤铝当量管电压(kV,)铝当量(mm)E50 0. 5 50运R:701 5 70E JOO 2. 0 JOO豆E2. 5 4. 4. 2. 3 x射线管头必须装有限制有用射线束的方向和范围的集光筒或光阑。集光筒或光阑的防护屏蔽与管子组装体铅当量的厚度标准相同。4,4,2,4 对于整体式结构X射线发生器,连接曝光开关的电缆长度不得短于2m,4,4.2. 5 对于透视和荧光屏显示的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荧光屏、铅玻璃,应有足够的铅当量,屏的周围应设置有效的屏蔽防护及其他的防护措施,以使操作者所处环境的空气照射量率不大于3.87 10

9、6C/kg h,等值于1.31 10 Gy/h, nl4 GB 1266 4 9 0 4.4.2.s 产品说明书应注明设备有关部件的防护性能并提供防护性能的测试结果。4. 5保护装置要求4. 5. 1 透视曝光开关应是常断式按钮开关,否则应加透视限时装置。4. 5. 2控制器必须装有指示X射线管通电状态的显示装置。4.5.3 x射线发生器应有温度过热控制装置。其整定值为60土5。4. 5. 4 X射线发生应有过电压保护装置。其整定值应为额定管电压的103106%。4. 5. 5 X射线发生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其整定值应为额定管电流的110130%(如无灯丝变压器,可不作要求),4. 5. 6

10、 控制器和高压发生器的连接4.5.5.1 必须有一定的措施保证在高压电路的绝缘失效时,X射线发生装置的低压电路不会出现高压。4. 5. s. 2 在控制器或其他管电流的测量接线柱上,要考虑测量回路开路的危险。在可能出现高压的地方,应设置电压保护元件。4. 6 可靠性要求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小于500h。4. 7 环境适应性要求4. 1. 1 工作环境条件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也环境温度为1040;b.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大气压力为86J06kPa,4. 1. 2 气候环境适应性要求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在表3规定的条件进行气

11、候环境的各项试验后,按4.3. I条要求进行检查。试验项目高温低温恒定湿热低温存贮4. 7. 3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4. 7. 3. 1 正弦振动a. 频率范围1055Hz; 表3试验参数温度持续时间温度持续时间相对湿度温度持续时间温度持续时间试验条件45士2C2h 一10士22 h 93% 40士224 h 一40土216 h 615 GB 12664 90 b. 振幡:0. 35 mm; c. 持续时间:如果有共振频率则在此频率上振动10min,如果无共振频率则在35Hz振动10min; d. 振动方向,x、Y,Z三个方向。4.7.3.2 冲击. 加速度:147m/s2;b. 持续时间,

12、llms; c. 冲击次数,x、Y、Z方向上各三次。4.7.3.3 运输(或模拟运输). 试验里程,200km; b. 公路级别:三级公路(沙石路面hc. 行进速度,2040km/h 0 5试验方法s. 1 试验条件除特别规定外,一般各项试验均应在下述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大气压力,86106kPa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的5%。s. 2 试验用的主要仪器、仪表和工具5. 2. 1 电压表、电流表,精度不低于l.0级。s.2.2球隙放电器或静电电压表测量误差不超过士3%。5. 2. 3 500V兆欧表。5. 2. 4 x射线防护监测仪(用于监测散漏X射线)

13、,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如下:a. 最小最程0 1 mR/h;等值于08.73 10 Gy/h; b. 能量响应,1060keV士40%;c. 读数响应时间z小f15 s。5.2. 5 半导体点温计、黑度计。5. 2. 6 线型透度计。s.2.1穿透能力阶梯测试卡、分辨率测试卡。5.2.8 铅增感屏(0.03 mm)和三型工业用X光胶片。s. 3外观结构检验5. 3. 1 用量具照图纸检验产品外形尺寸,以目力进行外观检验。应符合4.2. 1、4.2.2.l、4.2.2.3条的要求。5. 3. 2 x射线发生器放置在15土2内保温4h,再在常温中放置8h,然后放置在65土2c的恒温箱内(恒温箱温度上升

14、梯度lmin)保温4h,取出后自然冷却8h,目力观察,应符合4.2. 2. 2条的要求。5. 4 功能检验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应符合4.3. 条的要求。s. 5管电压测定(气体绝缘的X射线机免濒tl) 按高压电器试验方法,用球隙法或静电电压表测定X射线管电压,实测值与干伏表的指示值之差应符合4.3. 2条的要求。5. 6管电流测定X射线发生装置的管电流测量,采用毫安表测定,应符合4.3. 3条的要求。616 GB 12664 90 5. 7 穿透能力测定采用穿透能力测试机附录A),焦距600mm,用三型工业X光胶片(性能:感光度2540,反差系数3.54.5,灰雾O.10

15、)和O.03 mm铅增感屏,在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下曝光,在202Cr显影5 min,底片黑度2.。最大穿透能力应符合4.3. 4条的要求。5.8 综合空间分辨率检验采用分辨率测试卡附录B,直接由目力从产品的监视器屏幕上或荧光屏上判定。5. 9 透照灵敏度测定X射线发生器透照灵敏度测定采用5.7测试条件,用与被测材料相同的线型透度计,在阶梯试块边缘区域放置三个透度计,细线朝外,并面向X射线机的侧,取平均值。5. 10 绝缘性能试验5. 1 Q. 1 绝缘电阻试验将初级回路所有开关垃于闭路状态,在电源端子和地之间,用500v兆欧表测定,应符合4.4.J.J条的要求。5. 1 Q. 2 抗电强度

16、试验采用电源功率不小于0.5 kVA的耐压试验设备,试验电压分别加在每个回路端子和地之间,试验起始施加的电压不得超过试验电压的半,接着在10s之内升到规定试验电压值,维持lmin ,应符合4.4.1.2条的要求。5. 1 o. 3 高压回路耐压试验在室温为20士5时,按4.4.l.3条的要求进行,应无绝缘击穿现象5. 1 Q. 4 漏电流试验漏电流的试验先把X射线发生器与地绝缘,在测量漏电流的两个部位之间串接一个lkQ无感电阻和一个0.15 F电容并联的电路(如图2),然后调节设备电源电压至设备额定电压值的110%,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器件两端的电压值,再用欧姆定律换算出电流值。测量时,变化下电源

17、极性,重复测量一次,取其中最大的数为漏电流值。漏电流应符合4.4.J.4条的要求。 F二h兴l:rc厅. . I l 111吨1吁l;/ v 图2漏电流测量接线图注s毫伏表要求读数精度士5%;输入阻抗,l50kQ.5. 11 防护性能的试验s. 11- 1 泄漏X射线的测定i.I 1且X射线管头组装体出线口用不小于4mm厚的铅遮蔽,在最高工作管电压和该电压对应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条件下,用X射线防护监测仪在距X射线管焦点lm的球面上测量应符合4.4.2.1条的要求。对于在脉冲状态工作的X射线发生器,按装置的额定容量lh工作的最多脉冲个数条件下测得的累积照射量应符合4.4.2.l条的要求,5. 1

18、1. 2透射防护区空气照射量率的测试在最高工作电压和该电压对应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条件下,或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额定工作状态下用X射线防护监测仪在操作者实际的工作位置上进行检测,空气照射量率应符合4.4. 2. 5条的要617 GB 12664 90 求as. 12 温度过热控制保护装置的试验X射线发生器按额定规程工作,当温度继电器动作时,x射线发生器内的温度用半导体点温计测量,应符合4.5. 3条的要求。5. 13 过电压保护装置试验管电流力n;至额定值的50%以上,管电压超过额定值的26%,开动X射线发生器高压开关,应无X射线发生。s. 14 过电流保护装置试验管电压允许到额定值的80%,管电

19、流超过额定值的103()%,开动X射线发生器高压开关,应无X射线发生。s. 15 高压电路绝缘失效检测方法(待定,5. 16 环境适应性试验5. 16. 1 高温试验a. 将试验整机在正常环境和使用条件下,按4.3. 1条要求进行检查。b. 按4.7. 2条要求将试验整机放入高温箱内通电,使温度上升到规定值,恒温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后按4.3. I条要求进行检查。将试验样机从高温箱内取出,在正常的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再接4.3. l条要求进行检查。s. 16-2 恒定湿热试验将试验样机关掉电源放入显热箱内按4.7. 2条要求进行试验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后,取出立即按4.4. 1. 1, 4. 4

20、. 1. 2 4. 3. 1条要求进行检查。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4h后,再按4.3. 1条要求进行检查。s. 16. 3低温试验将经过恒温湿热试验的样机放入低温箱内,按4.7. 2条的要求进行试验,温度降低到规定值并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后,接通电源按4.3. I条要求进行检查。将试验样机从低温箱中取出,在正常的大气条件下恢复Zh后,再接4.3. I条要求进行检查。s. 16. 4 低温存储试验将试验拌机放入低温箱内,按4.7. 2条的要求进行试验,温度降低到规定值并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试验样机在低温箱内恢复到常温后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按4.3. 1条要求进行检查。5. 16. 5

21、 振动试验. 将样机按正常工作状态牢固地固定在振动台上sb. 按4.7.3.1条的要求进行振动响应检查;c. 在X、Y、z:c个轴线方向各振动IOmin; d. 样机经过振动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无元器件松动、位移和损坏。s. 16. 6 冲击试验(不含X射线机头和摄象管). 将样机按正常工作状态牢固地固定在冲击试验台上Fb. 按7.3. 2条的要求进行冲击试验;c. 在X、Y、Z三个轴线方向各冲击三次$d. 样机经过冲击试验后,不应有明显的损坏和变形,接产品标准检验外观、结构和正常工作性能s. 16. 7 运输试验. 将样机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包装,并按标志“向上”位置固定在载重汽萃的后部或模

22、拟运输台上,试验时汽车的负荷量应为额定载重量的1/3;b. 按4.7. 3. 3条的要求进行试验Bc. 试验结束后,对样板进行栓测,样机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无元器件松动、位移和损坏b618 GB 12664 90 5. 17 电源适应能力的检验接通电源,进行正常工作性能检验,然后分别调节电源电压至198v和242VAC,用精度不低于.0 级电压表监测5同时进行正常工作性能检验。5. 18 可靠性试验5. 18. 1 试验条件在正常大气条件及对受试样品施加额定电源电压范围下进行可靠性试验。5. 18. 2 试验方案可靠性试验按GB5080. 7中有关规定进行,llP,可靠性鉴定试验按序赁试验方案4

23、 6进行,可靠性交收试验按序贯试验方案4 7进行。5. 18. 3 试验要求整个试验过程中,每lh加高压4次,每次持续10s其余时间受试祥品处于通电状态,试验时间应延续到能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为止,每台受试样品的试验时间不应低于平均每台样品试验时间的一半。试验期间发生K次失效时,累积相关试验时间T,按下式计算2T, = I;t, 式中,n受试样品总数,比第k次失效时受试样品中的第3台样品的相应时阅读数。到判决点没有发生任何一次失效的累积相关试验时间T按下式计算zT = nt 式中z受试样品总数;t一到判决点时的受试样品相应试验时间。6 检验规则6. 1 检验分类6. 1. 1 鉴定检验在设计定型

24、和生产定ffii时均应进行鉴定检验。当主要设计、工艺、材料及元器件变更后或恢复生产时也均应进行鉴定检验。6. 1. 2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四个检验组zA组检验(逐批)交收产品时,全数检验(小批量)。B组检验(逐批):交收产品时,抽样检验。C组检验(周期连续牛产的产品,每半年进行一次。受试样品从交收检验合格批中随机抽取。D组检验(周期):产品评优时进行检验。6. 1. 3 试验项目和顺序各类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顺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不合格分类按表4规定。619 GB 12664 90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I 外观4 2 I 2 外壳防护等级4.2.2.3 3 功能检查4 3. I 4 管电压4.

25、 3 2 5 管电流4 3. 3 6 穿透能力4. 3. 4 7 分辨率4 3 5 8 灵敏度4 3. 6 9 绝缘电阻4 4. !. I 10 低压耐压4.4.J.2 I I 高压耐压4. 4 J. 3 12 漏电流4 4. J. 4 13 防护4 4.2 14 保护装置4. 5 15 高温试验4 7 2 16 恒定湿热4. 7 2 17 低温试验4 7. 2 18 低温贮存4 7. 2 19 振动试验4 7 3. 1 20 冲击试撞4 7. 3 2 21 运输试验4 7 3 3 22 电源适应能力4 3. 7 23 可靠性试验4. 6 注:表中有“、”者表示进行的项目s. 2 抽样与组批规

26、则s. 2. 1 组批规则试验方法5.3 5. 4 5 5 5.6 5. 7 5.8 5.9 5. lO. I 5.J0.2 5. JO. 3 5. IO. 4 5. 11 5. I 2 5. I 3 5 I 4 5. 16. 1 5. 16 2 5. 16. 3 5. 16. 4 5. 16. 5 5. 16. 6 5 16. 7 5. 17 5. 18 交付检验的批应由同一生产批的产品构成。s.2.2抽样规则s.2.2.1 鉴定检验的受试样品不应少于3台。表4不合格分c B B B B B B B B B B B A B B B B B B B B B B 质量一致性检验鉴定检验A B c

27、 D 组组组组、J、J、J、J、J、J、J、J、J、J、J、J/ 、J、Jv 、Jv 、/ 、v v 、v 、J、J/ 、J、Jv 、J、J、J、Jv 、J、/ 、J/ 、Jv v 、J、J、J/ 、Jv 、v s. 2. 2. 2 质量一致性检验中,A组检验为全数检验。B组检验的样品数量按GB2828中的规定随机抽取附录C中表Cl)。C组和D组检验的样品数量按GB2829判别水平E的一次抽样方案的妮定随机抽取(附录D中表DI)。s. 2. 3 判定规则020 GB 12664 90 6.2.3.1 按表4规定的项目、顺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不合格分类判定样品是否合格,如果有项不符合要求则判

28、为不合格品。全数检验的样品应全部合格,对抽样检验的样本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AC)则判为批合格s不合格品数等于或大于不合格判定数恨的则判为批不合格。6. 2. 3. 2 如无特殊规定,般采用检查水平I(或判别水平I)。在B组检验中,B类不合格晶的合格质量水平(AQL)为1.5 ,C类不合格品的合格质量水平(AQL)为4.0,在C组、D组及鉴定检验中,B类不合格品的不合格质量水平仪QL)为20,C类不合格品的不合格质量水平仪QL)为2506. 2. 3. 3 抽样方案严格性的调整一般情况下按上述规定检验,在连续批的逐批检验中,若质量水平保持较好或较差时,应按GB 2828规定的转移规则

29、进行放宽检查或加严检查(附录C中表C2及表C3)。6. 3 不合格品的处置6- 3. 1 发现A类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停止检验,并在相应的范围内采取措施,清除A类不合格品的因素后再提交检验如涉及已出厂产品,应立即通知使用单位运回返修或到使用单位修理。6. 3. 2 对判为不合格批中的不合格品应由制造厂调换或修复成合格品。6- 3. 3 B类、C类或D组检验不合格时,其代表批的产品应停止检验,并分析原因,消除不合格的因素后再提交检验。6- 4 批的再提交批检验不合格时,经修理、调试、检验合格后再次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提交检验。若仍判为不合格,则可拒收,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通过新的周期试验后,才可恢

30、复正常生产和交收试验。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7. 1 标志应在适当的位置固定产品的铭牌,铭牌上应有下列标志也产品名称和型号:b. 必要的技术数据;c. 产品出厂编号和日期gd. 制造厂名称。7. 2 包装7. 2. 1 产品出厂时,应予妥善包装,包装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7.2.2 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文件:. 产品合格证gb. 产品使用说明书,已装箱单。7.2. 3包装箱外壁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楚、整齐、牢固,并且不会因雨水或自然风化而模糊不清。标志内容应包括:. 制造厂名称;b. 产品名称与型号:c. 净罩、毛重(kg);d. 收货单位、地址;e. 装箱数量、箱号和箱体尺寸(长宽高m

31、m3);!. 应标明2符合GB191规定的“请勿倒置”、“小心轻放”、“防潮”等标志。7. 3运输和储存们21GB 1266490 7. 3. 1 包装好的产品均应能承受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方式的运输。7.3.2 产品运输时,产品不得放在敞篷车箱、露天仓库中,应注意防尘和机械损伤。7. 3. 3 库存和存放地点X射线发生装置的库存和存放地点,要求周围不得有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在104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不得大于85%,仓库或存放地点必须保持空气流通,地面干燥。不得存放在露天仓库中。G22 型号I II JV v 材质zA 光洁度sI 5 9 13 17 厚度允差2士0.02 mm 15 厚

32、度和宽度允差:土0.05 mm 2 6 10 14 18 15 GB 12664 90 附景A阶梯测试卡(参考件)表Al阶梯测试卡厚度,mm3 7 11 15 19 N 15 15 4 5 8 9 12 13 16 17 20 21 唾的卢15 62:; GB 12664 90 附录B分辨率测试卡(参考牛)分辨率测试卡Q. 05 mm Pb Typ 23 Nr 62741 nu 1 内3. HU。nu 1. 5 2. 0 2. 5 3 4 LP /mrr、图Bl附录c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寝(GB2828) (补充件)表Cl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AQL)批量范围样本大小. 5

33、4 台)(台)A, R, A. R, 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2 8 2 + + + + 9 15 3 + + 。16 25 5 牛+ 26 50 8 。+ + 51 90 13 I 2 91 150 20 + + 2 3 151 280 32 I 2 3 4 注t 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方案。一一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方案。,; 1 GB 12664-90 表C2加严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AQL)批量范围样本大小I 5 4. 0 (台)(台)A. R, A. R, 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勒I定数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2 8 2 + + + 9 15 3 + + + + 16

34、 25 5 命+ 。26 50 8 + + + + 51 90 13 。+ + 91 150 20 + + 2 151 280 32 + + 2 3 281 500 50 1 2 3 4 注+ 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表C3放宽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AQL批量范围样本大小. 5 4. 0 (台)台A. R, A. R, 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合格,自l定数不合格判定数2 8 2 + + 9 15 2 + 。16 25 2 + + + + 26 50 3 。I + + 51 90 5 牛。91 150 8 + + 1 2 151 280 13 。2 注一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 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个抽样方案。62; 样本大小(台3 4 5 6 8 10 12 16 20 附加说明gGB 12664 90 附录D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寝(GB2829) (补充件)表DI步lj别水平E的一次抽样方案不合格质量水平(RQL)20 A且 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合格判定数。1 1 1 2 2 2 3 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第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芳兰、谷峰。 25 R, 不合格判定数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