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457-1989 纸耐折度的测定法.pdf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22128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457-1989 纸耐折度的测定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GB T 457-1989 纸耐折度的测定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GB T 457-1989 纸耐折度的测定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纸耐折度的测定法GB/T 457-1989 Paper-Determination of folding endurance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56261978(纸一一耐折度的测定儿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圄本标准规定了使用肖伯尔(Schopper)纸张耐折度测定仪,测定耐折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抗张强度大于1.33 kN /m (2. 0 kgf/15 mm),厚度小子0.25mm的纸。本标准不适用于折叠厚度超过0.25mm的厚纸或其他伸长率很高以及易碎的材料。2 引用标准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GB/T 1073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

2、大气3 术语3. 1 耐折度folding endurance 纸在一定的张力下,所能经受往复1800的折叠的次数,以往复折叠的次数的对数以10为底表示。3.2 双折次double folding 试样先向后折,然后在同一折印上再向前折,往复一个来回即为双折叠一次,描述纸的耐折能力。4 仪器4. 1 折叠纸的装置有两对夹持试样用的水平对置的夹头、4个滚轴及一片窄缝的往复式刀片。两夹间距90mm,夹头与张力弹簧连接,在一定的张力下可在垂直面内夹住试祥。夹头下面由一液轴支承着,开动时夹头除与支承滚轴接触外,夹头自由地悬空运动。由窄缝刀片带试样往复折叠,直至折断停止运动a4. 1. 1 折叠刀片折叠

3、刀片厚度为0.5mm,刀缝的宽度0.5mm,垂直缝口边与试样接触处呈半圆弧型,其半径为0.25 mm 4. 1. 2 折边滚轴4个折边滚轴,每个直径6mm,长18mm,折叠刀片与两侧每个折边滚辅之间的距离为0.3mm,两夹子垂直线间的两对滚辅之间的距离为0.5mmo 4.1.3 弹簧张力当试样夹持在夹子内,拉开弹簧筒,每一弹簧施加在试梯上的初张力为7.55士0.10N(770士10 gO,当折叠刀片运行到极限位置而试样在最大弯曲时,每-弹簧施加的张力为9.81士0.10N(l 000 土10gO。4. 1.4 折叠速度国东技术监督局1989-03-31发布1989-12-01实施117 GB/

4、T 457-1989 开动仪器,折叠刀片前后作简单的谐调运动,前后冲程各10mm(共20mm).每分钟双折叠次数为110土10次。4.2 校准仪器的维护及校准参照附录A。5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从试样的纵向及横向至少各切取10个试样,试样长100mm,宽15土Q.lmm,在与处理试样时相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准备。所取试样不许有折子、皱纹、污点等纸病,试样折叠的部分不应有水印,试样的两个长边要切齐并平行。不要用手接触暴露在两夹头间的试样任何一部分。6 试验步骤在与处理试样时相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将已准备与处理的试样平行地夹紧于测定仪的两夹子间,拉开弹簧筒,给试祥上施加7.55士0.10 N

5、 (770土10gf)的初张力,记数器回零,开动仪器折叠刀片行至最远位置,最大张力为9.81土O. 10 N (1 000土10gO.往复折叠,直至折断,仪器自动停止记录读数,取下巴折断的试样,仪器复原,准备下一试验。如试样不在折叠线断裂,该试验应弃去不记。如试样在折叠过程中有分层现象,在报告中应加以说明。上。注g在折叠过程中由于马达和滑动折叠刀片的摩擦发热,会导致试样条局部脆裂、耐折度下降,因此,马达与折叠头部分应有有效的通风。在仪器连续运转4h后,耐折头周围区域的温度不得比操作仪器所在试验室的平均温度高lC以7 试验报告a. 本国家标准编号gb. 平均双折叠次数(纵、横)报告到整数次,c

6、平均耐折度(纵、横)报告到两位小数,d. 分别在纵向及横向试验的试样数目pe. 纵向和横向的最大和最小耐折度或双折次的值,及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f 所选用的标准大气条件;g. 与标准方法有何偏离。8 精密度8. 1 耐折度值约1.5时,其重复性约为8%.耐折度值约3.5时,则降低到大约2%。一个操作者在短时间内使用相同仪器,对同一试祥所得到的两个单一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差超过重复性的,平均在20次正确操作中不多于一次。8.2 耐折度值约1.5时,其再现性约为10%;耐折度值约3.5时,其再现性降低到约4%。两个操作者在不同的试验室,对相同的试样,得到两个单一及独立的结果之间的差超过再现性的,平均在

7、20次正确操作中不多于1次。118 GB(T 457-1989 附褒A仪器的维护及校对(参考件)A1 除夹头张力弹簧外,所有的活动部分都要保持滑润。要小心施加轻机油(钟表油)使其滑润,避免沾污试样。所有的滚轴要能自由地旋转,整机保持无尘土和纸毛。A2 夹头夹板面应完全与试样接触,并夹紧试样。试祥夹人夹头施几次弹簧张力后,试样应保持平、直,若试样弯曲或起皱,表示夹子夹持不正,张力不匀或有滑动现象。检查夹头是否平行,夹口内是否有碎纸片,夹板面与试样接触如何等。A3 弹簧张力应定期校对,将夹头与弹簧筒从仪器机座上折下,用一直角架把夹头垂直固定在架上,逐个夹头校对。加7.55N(770 gf)的硅码(

8、包括夹头本身的重量),夹于伸出的距离为5mm,第一条刻线,再加9.81 N (1 000 gf)的黯码(包括夹头本身的重量),夹子伸出的距离为13mm,第二条刻线。若不符合要求,调节弹簧筒末端滚花螺母,直至符合要求为止。A4 检查4个折边滚轴,应准确地彼此平行并与试样运动的方向成直角,且都能自由地旋转。折叠缝的两个边应互相平行并与折边滚轴平行,表面必须平滑元缺陷。A5 折叠速度因皮带传动随时都有丢转的可能,所以应随时校对。用秒表校对仪器,每分钟是否是110土10双折次。附加说明z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归口并负责起草。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4年,第一次修订于1919年8月。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