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7690.2-2001 增强材料 纱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捻度的测定.pdf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22182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7690.2-2001 增强材料 纱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捻度的测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GB T 7690.2-2001 增强材料 纱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捻度的测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GB T 7690.2-2001 增强材料 纱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捻度的测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GB T 7690.2-2001 增强材料 纱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捻度的测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GB T 7690.2-2001 增强材料 纱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捻度的测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T 7690.2-2001 前占一一口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890: 1997(增强纱线捻度的测定,在技术内容上与ISO1890:1997完全等同。本标准是对GB/T7690.2-1987(纺织玻璃纤维连续纤维纱和定长纤维纱捻度的测定标准进行的修订,与GB/T7690.2-1987标准的主要区别如下:1.在应用范围上更为广泛,除原标准覆盖的玻璃纤维纱线外,还包括了碳纤维和芳纶纤维;2.取消了原标准中的抽样程序,减少了单个样品的试验次数,使试验更加简化;3.取消了原标准中的附录A(参考件)和附录B(补充件)。本标准是GB/T7690(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的第2部分。GB/T 7690(增强

2、材料纱线试验方法包括以下几部分:第1部分(即GB/T7690.1)线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即GB/T7690.2)捻度的测定F第3部分(即GB/T7690.3)玻璃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第4部分(即GB/T7690.的硬挺度的测定;第5部分(即GB/T7690.5)玻璃纤维纤维直径的测定;第6部分(即GB/T7690.6)捻度平衡指数的测定。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7690.21987。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梅、张游、葛敦世、陈尚、高旭东。7 G/

3、T 7690.2-2001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家标准机构(lSO成员机构)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对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的成员机构,都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有联系的政府性和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也可参加这项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所有电工标准化事务方面紧密合作。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机构表决。作为国际标准发布至少需要75%的成员机构投票赞成。国际标准ISO1890由IS0/TC61塑料技术委员会的SC13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分技术委员会制定。本版本是第三次版,取代第二版(lSO18

4、90:1986)。8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捻度的测定ReinforcementsTest method for yarns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twist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纱线捻度的测定方法。GB/T 7690. 22001 idt ISO 1890: 1997 代替GB/T7690.2-1987 本标准适用于单纱(一次加捻)、合股纱或缆线(二次或多次加捻)。对于合股纱和缆线,本方法通常仅适用于终捻的测定。本方法适用于卷绕纱。如果试样为经轴纱(经纱)或从织物中抽取的纱,则测试结果仅作为状态指示。本方法不适用

5、于定长纤维制品。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7690.1-2001 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线密度的测定(idtIS0 1889:1997) GB/T 18374-2001 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Z捻(Ztwist)或S捻(Stwist):垂直握住纱线,如果纤维或单丝围绕它自身的中轴形成的螺旋线以与字母Z或S的中间部分相同的方向倾斜,则相应地称为Z捻或S捻。本标准涉及的其它术语及定义按GB/T18374的规

6、定。4 原理已知长度的试样的捻度可以通过解捻来消除,即相对于试样的另一端,旋转一端,直至组成试样的所有单元(纱或单丝)平行。记录纱线的捻向和使1米长度的纱线消除捻度所需的转数即为捻度。测量时必须考虑到退绕方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当纱线切向退绕时,不会引起捻度的变化。如果是端部退绕,则捻度测试值要根据管纱周长而修正,将根据纱从卷装的底部或顶端退绕而增加或减少。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是基于切向退绕系统的。如需要,端部退绕修正捻度可通过测量或由式(1)得到近似值。T端=Ttn由士主m 四川7fU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2001-05 -11批准2001-12 -01实施9 G

7、B/T 7690. 2 - 200 式中:志一端部退绕的修正值;D一一取样处管纱的直径,以m为单位。5 仪器5. , 捻度试验机,具有两个夹具,一个夹具可水平移动,另一个夹具固定在铁杆上可以转动。捻度试验机应满足下列条件:一一能精确测量到1个捻回。一一夹具应能夹紧纱线,不打滑,不损伤纱线。一应配有能精确到土1mm的测量两夹具间纱线长度的装置。一一应能调节夹具间纱线的张力至规定值。实际上,对于单纱(和合股纱或缆线的终捻),此张力并不影响测试结果。对于常规检验和由解捻产生的纱线伸长的测量不做要求时,张力的调节机构可以省略,但要确保试样被固定在夹具间时,应恰好被绷直。一一夹具间的初始距离应为500m

8、m土1mm。一一对于没有捻度或捻度20捻/m的碳纤维纱,线纱规范和测试委托人可以要求采用一种能够测试给定试样长度L为4m_L运5m的带有固定夹具的操作台进行。为了计算捻度,实际长度测量应精确至0.05m。5.2 分样针或薄片。5.3 放大镜,便于分离纱线时观察试样。6 试样测量是基于从单位产品或实验室样本中连续取三个试样进行的。在l、线规范或测试委托人可以规定测试更多的试样,这些试样通常取自同一单位产品和实验室样本上的相邻位置。此外,也可以规定在单位产品或实验室样本内不同的位置重复测试,若卷装是圆柱体,则以一定的间距,若不是圆柱体,则在其圆柱体部分进行测试。7 调湿和试验环境不需要调湿。仲裁检

9、验时,应在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50士10)%的环境中进行测试。8 操作8. , 单纱8. ,. , 必要时,调节纱线的张力为0.25cN/tex土0.1cN/tex。8.2 若需要,先按GB/T7690.1规定的方法测量纱线线密度。8. ,. 3 确保待测单位产品或实验室样本没有表面损伤。若需要,去除表层纱以获得未受损的纱线。8.4 切向(垂直于卷装的轴线方向)将纱退出,勿切断,直接夹到捻度机的固定可转动夹具上,再将另一端夹到滑动夹具上。确保试样被固定在两夹具间时恰好被绷直。8.5 捻度试验机清零。8. .6 以解捻方向旋转转动夹具,直至使插在组元纱间的分样针或薄片可以完全在转动夹具

10、和滑动夹具之间移动。若需要,可用放大镜和分样针配合来确定是否完全解捻。8. ,. 7 记录捻度机计数器的读数和捻向。(2捻或S捻)。8. ,. 8 重复另外两次测量。8.2 合股纱和缆线第8.1条所描述的过程可同样适用于合股纱和缆线终捻的测量。终捻测量完毕后,如果初捻也需测10 定,则按下述步骤进行z终捻测量完毕后:a)割断试样的所有纱,只保留一根;GB/T 7690. 2 - 2001 b)将计数器清零并保证试样在较小的张力下保持直挺zc)测量捻度,应注意到试样的实际长度;d)若需要(对于缆线),重复上述操作,以测定初捻。9 结果表示试样的捻度按式(2)计算:式中:T试样的捻度,捻1m;N

11、使试样解捻所需转数;L一-解捻前标准张力下试样的长度.m。T=2 以三个试样测试平均值T作为测试结果报告值,以捻1m为单位。若试样多于3个(见第6章),结果的处理按纱线规范或测试委托人的要求进行。10 精密度. ( 2 ) 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室试验数据,所以不明确本测试方法的精密度。当获得实验室试验数据后,将在修订版本中增加精密度陈述。11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说明参照本标准;b)被测纱所有详细、必要的说明;c)抽样程序和试样长度不是0.5m长时的处理方式;d)测试结果(捻向和捻度),若需要,还应有每个试样的测试结果Fe)本标准中提及的任何操作细节,以及可能影响结果的任何因素;f)试验日期。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