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3336-1983 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22445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B T 3336-1983 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JB T 3336-1983 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JB T 3336-1983 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JB T 3336-1983 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JB T 3336-1983 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JB 3336 - 83 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冒11曹1. 1 适用范围1. 1. 1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的电气式(包括装有电子器件的电站设备自动化装壁。例如远动装置壁、巡回检测装置、程序控制装置、逻辑控制装置、调节装置、电源变换装置等。1. 1. 2 所有电子器件及自成一体的部件或装置,如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微处理机等,应符合各自有关标准。1. 1. 3 本标准是设计、制造、使用、贮运及制订其他各种装置标准的依据。1.2 不适用范围1. 2. 1 本标准不适用于非电源的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例如气源自动化装置等。1.2. 2 本标准不适用于非电量转换为

2、电量的传感器。1.3 附加规定1. 3. 1 本标准没有规定的技术要求,应在其各种装置标准中根据需要具体规定。1. 3. 2 用于特殊环境条件或有特殊要求的装置,按有关的标准规定执行。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在其装置标准中具体规定。1. 3. 3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技术指标附加误差,应在其装置标准中规定。1. 4 装置正常工作环境条件见表10表1等级环境温度.c 相对湿度,%场所A +1827 35 -7 字调场所B + 5+,10 107 丁C 飞,+5-55 川工?可一D 5十401090 无加温和(或)降温场所E 一25十551090 大气压力68 106 kJ、振动频率lO150Hz

3、单振幅0.037; mm 介质无爆炸危险,X;腐蚀位气体及导电尘埃倾斜度不大于5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m的地区。如有超过上述环境条件要求时,应由供需双方商定。1.5 标准大气条件1. 5. 1 基准大气条件温度20C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83-07 -26发布1984 - 01 -01实施204 相对湿度65% 大气压力101. 3 kPa 1. 5. 2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温度相对湿度15-35C 45%-75% 大气压力68-106 kPa JB 333683 注s空调场所的试验温度在其装置的技术条件中规定.2 技术要求2.1 交流电源2. 1. 1 额定频率50Hz或6

4、0Hz 2.1.2 额定电压12、24、42、100、127、220、380Vo 2.1.3 电压偏差等级士1%、:I:10%、15%-+10%、20%-十15%。2.1.4 频率偏差等级士0.2%、士1%、土5%。2. 1. 5 谐波含量应小于2%、5%、10%、20%。2.2 直流电源2. 2. 1 额定电压1.5、3、5、6、12、15、24、48、60、110、220Vo 注2直流额).电压5V和15V只供集成电路使用., 2.2.2 电压偏差等级士0.3%、士1%、士5%、一15%+10%、20%+15%、25%-十30%。2.2.3 电压纹波应小于0.2%、1%、5%、15%。2.

5、3 额定电流1、1.25、1.6、2、2.5、3.15、4、5、6.3、8A。小于1A,大于8A的,则按基准值乘以10n0 n为负或正的整数。2.4 电气l司隙与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不小于表2之规定。表2A 系列B 系列C 系爬电距离爬电距离电气间隙额定电压.V电气间隙电气间隙a b a b L-L L-A u1 30 60 O. 5 O. 5 O. 5 1 l 2 Z 3 127 。.5 O. 5 l 1. 5 1. 5 2. 5 250 1 1 1. 5 2 2 3 3 5 380 1. 5 1. 5 2 3 3 4 4 6 500 2 2 3 4 4 6 6 8 注=A系列环境条件

6、很好,对绝缘影响小号尖峰和浪潮电压小号绝缘故障影响可忽略不计。B .ii JlJ一环境条件一般,对绝缘影响般,尖峰和浪涌电压-般,绝缘故障影响一般。C系列一一环境条件差,对绝缘影响大;尖峰和浪濡电压大6绝缘故障影响严重。a.b表示爬电距离,分为a.b两档。普127V只用于矿井下、热工仪表和机床控制系统.列爬电距离a b 2 3 3 4 4 6 6 10 205 JB 3336-83 L-L表示两个裸带电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L-A表示裸带电零件与外露的导电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当确定的电气间隙L-A大于a或b栏规定的相应爬电距离时,从带电零件到暴露的导电零件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电气间隙.确定爬电距离

7、的导则见附录A.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包括印制电路板及电器在断开位置时,同一极动静触头之间的分开距离。2.5 绝缘电阻按1.5. 2规定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海拔高度2500m(74. 8 kPa)的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不低于表3规定。表3额定电压.V兆欧表电压等级.V绝缘电缸.MQ30及以下250 2 31-380 500 试验地区海拔高度低于2500m时,海拔高度每降低100m.表3中的绝缘电阻值应增加1%。2. 6 绝缘强度按1.5.2规定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海拔高度2500m(74. 8 kPa)的大气条件下,装置被试部分能承受表4规定的交流50Hz.历时1min绝缘强度试验,无击穿与

8、闪络现象。表4试验电压.V额定电压.VA l ? B 系J C l 列30 500 500 1 000 60 500 1 000 1 000 127 500 1 000 1 500 250 1 000 1 500 2 000 380 1 000 1 500 250。绝缘强度试验,也可以将表4中规定的试验电压提高10%,历时1s进行试验。试验地区海拔高度低于2500m时,海拔高度每降低100m.表4中试验电压值应增加1%。重复进行绝缘强度试验时,其试验电压值应为前次的75%。2. 7 电源影响2. 7. 1 交流电源影响按1.5. 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交流电压、频率、谐波含量,其中每一项

9、按选定极限分别变化时(变化其中一项,其余为额定值),装置应可靠地工作,性能及参数应符合其技术条件要求。2. 7. 2 直流电源影响按1.5. 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直流电压、电压纹波,其中每一项按选定极限值分别变化时(变化其中一项,其余为额定值),装置应可靠地工作,性能及参数应符合其技术条件要求。2.8 高频干扰2. B. 1 要求在1.5. 2规定的大气条件下,装置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施加规定的暂态离频信号,装置应不误动,装置元件不损坏,装置性能符合其技术条件要求。2. B. 2 干扰信号的特性及参数波形g衰减振荡泼,其包络线在三至六周波之后衰减到峰值的50%。频率21士0.1MHz.

10、206 JB 3336-83 电源阻抗.200士2000重复率z加于装置的干扰信号重复率为400次/秒。试验时间sf;2s,如果装置时间最小整定值大于2s,则延长试验时间大于此最小值。试验电压分级z试验电压为于扰信号发生器空载电压,偏差一10%0。电压等级规定如下:I级OVE级纵模1kV(第一半波峰值)横模0.5kV(第半波峰值)E级纵模2.5kV(第一半波峰值)横模1kV(第一半波峰值)试验分级原则sI级装置不需做干扰试验。E级8. 装置电源回路接于专用电源,引线较短,无其他操作回路接于电源回路。b. 装置输入回路不直接与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连接,或者引线有较好的屏蔽和接地。 输出回路用短

11、线与负荷相连接。E级8. 装置电源回路接于站内蓄电池。由于引线较长,较高的纵模干扰电压可以在电源寻l线中出现,横模干扰电压可以由接于同一电池电源的其他操作回腾而引起的。b. 装置输入信号接于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或引线较长,没有采取有效屏蔽和接地。C. 由于输出回路至负荷的连线较长,较高的纵模干扰电压可能在输出端子上出现。注一个装置的输入回路、电源回路和输出回路可以有不同的试验电压等级.2.9 低温按表1所选定的环境温度类别,在其最低极限温度下,温度误差为士3C,历时16h,装置应正常地工作,主要参数和性能满足其技术条件要求.元机械损伤。2.10 离温按表l所选定的环境温度类别,在其最高极限温

12、度下,温度误差为:1:3 C .历时16h,装置应正常地工作,主要参数和性能满足其技术条件要求,无机械损伤。2.11 振动在1.5. 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应耐受频率为10-150Hz,偏差土2%.单振幅0.075 mm、偏差士15%.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同一平面内).各持续2h的振动而无误动作。主要参数与性能满足其技术条件要求。振动结束后,装置结构与元件元松动及损坏。2.12 冲击冲击的技术要求,应在各自装置本身的标准中规定。2.13 功率消娓装置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下所消耗的功率,应在各自装置的技术条件中规定。其单位直流用W表示,交流用VA表示。2.14 连续运行按1.5. 2规

13、定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装置施加额定电参数和负载,连续运行120h.应可靠地工作。各项参数及性能应满足其技术条件要求。2.15 外观要求2. 15. 1 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应符合装置图样要求。2. 15. 2 零部件的紧固,元件的焊接、装配,端子排编号,应符合图样要求。2.15.3 零部件及外壳不许有锈、蚀、裂纹及明显划痕。镀层不应脱落。207 JB 3336 83 2. 15. 4 需接地的装置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应有接地端子或接地螺钉,并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2. 15. 5 印制电路板及铭牌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2.16 动态特性模拟如果需要,在其装置本身的技术条件中规定。2. 17

14、现场试运行如果需要,在其装置本身的技术条件中规定。3试验方法3.1 外观检查按2.4的规定检查相邻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按2.15检查外观是否符合要求。3. 2 绝缘电阻试验按Z.5的规定,对元电气连接的每条回路之间;每条回路与外壳或接地金属零件之间进行测试。测试前应断开接地或接壳的元件或电路。测试后再按原位接好。3.3 绝缘强度试验按Z.6的规定,对无电气连接的每条回路之间$每条回路与外壳或接地金属零件之间进行绝缘强度试验。试验电压的起始值不高于规定值的50%。然后在5s内渐升到规定值并保持1min.随后迅速平滑地降到零值方可断电。试验前应断开接地或接壳的元件或归路。

15、试验后再接原位接好。3. 4 电源影响试验按2.7.1及Z.7. 2的要求进行。3. 5 高频干扰试验干扰信号发生器电路图,见图1.发生 - . o. 5kV JMHz R, C, R, lkV lMHz L 2.5kV lMHz R、输入cjtRZ ZOOHz 了Ls =C, RR. L=26 H,C,=20F,L,=6. 3 mH,C,=4F, C,=80 pF ,R, =200 O,R, =lOO 0 ,R,=500 0 , R= 333. 3口,R5=1000 O,R, =Z50 0 图1干扰发生器电路注:高频滤披器R,、C,由试验决定。如示波糖接在回路中以检查输出多数,试验时为了安全

16、将其从回路中断开.被试装置电源回路应为额定值。每根试验引线不应长于2m. 干扰信号施加部位za. 加在装置每组输入或输出端子与地之间(纵模).见图2.b. 加在装置各独立回路端子之间(纵模).见图2.208 被试装置- 3. 6 低温试验低温箱的温度偏差为士3C。装置各表面与相应的箱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f150 mmo 装置处于准备使用状态,但未通电。将具有试验室温度的装置,按实际正作安装方式,放置在低温箱内(低温箱的温度与试验室的温度相同)。把低温箱的温度调到规定的低温值(降温速度不得超过1 C /mi旧,待低温箱温度达到稳定后开始计时,保温16h。试验结束前2h.在规定的低温状态,给装置

17、施加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电参数和负载,检查装置在低温下能否正常工作。测试装置技术条件规定的性能和参数。试验时间终了时,首先将装置断电,然后使箱内温度恢复到试验室温度(升温速度不得超过1 C /min)。待温度达到稳定后,将装置取出箱外,进行外观检查。高温试验C. 加;在装置同一回路端子之间(横模).见图3,注.c项不适用于接点回路。但对半导体输出回路必须做.当同装置的输人、电源及输出国路属于不同电压等级时.c项试验按指定的回路电压等级进行。a和b项的试验,则按其中最高电压等级进行试验。209 I r -气、I I专E于扰发生棉(回路对地L1-5 mH ,C=O. 5F 干扰试验电路(纵模)苟言装

18、置外壳装置外壳至于扰发生器L二1-5mH,C=O.5F 图3干扰试验电路(横模)甲企JB 3336-83 图2至于扰发生揭回路间C C L L 装置输入输出国踏装置输入输出回路3.7 JB 3336-83 高温箱的温度偏差为土3C ,箱内绝对湿度为每立方米空气内不超过20g水蒸气(相对湿度约为50% ,35C时)。装置处于准备使用状态,但未通电。将具有试验室温度的装置,按实际工作安装方式放置高温箱内(箱内温度与试验室温度相同),逐步调整箱内温度达到规定的高温值(升温速度不得超过1C /min)。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开始计时,同时给装置施加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电参数和负载,检查装置能否正常工作。保温

19、16h。试验结束前2h,在规定的高温状态,测试装置发热器件、部件的温升及技术条件规定的参数和性能。试验时间终了时,首先将装置断电,然后使箱内温度恢复到试验室温度(降温速度不超过lC!mi旧。待温度稳定后,将装置取出箱外,进行外观检查。3.8 振动试验将装置按实际工作的安装方法固定在振动台上。如果装置有防振设施,则连同防振设施一起进行试验。给装置施加额定电参数和负载,按2.II规定的参数进行振动试验。3.8.1 最初共振检查z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扫描应是连续的对数的,扫描速度约等于每分钟1个倍频程,共扫3次。如有共振点,应记下此时的频率和振帽。3.8.2 耐频率扫描g最初共振检查后,若无共振,

20、则以每分钟l个倍频程的扫描速度,重复上述试验2 h,考验装置耐振性。3.8.3 最后共振检查z若有共振使装置误动或装置性能及参数超出其技术条件要求,则采取措施解决。然后再重复3.8.2的试验直到满足要求为业。振动试验结束后,检查结构、元件有无松动及损坏。3. 9 冲击试验按各自装置本身的标准规定进行。3.10 功率消耗试验给装置施加额定电参数和负载,在装置输入端用伏安法进行测量。3. 11 连续运行试验按2.14的要求进行。如在试验期间发生故障,则故障排除后重新计时试验。3. 12 动态特性模拟试验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技术要求进行。3.13 现场试运行试验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技术要求进行。4 检验规则

21、4. 1 出厂试验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或有订货方参加。按表5规定的项目顺序,对所提交的全部装置逐台进行试验。符合其技术条件要求为合格品,并附有合格证。表5试验项目出厂试验型式试验定型试验技术要求按本标准试验方法按本标准外观。2.4.2.15 3. 1 绝缘电阻。2.5 3. 2 绝缘强度。2.6 3. 3 电源影响。2.7 3.4 高频干扰。2.8 3. 5 低温。2.9 3. 6 高温。2. 10 3. 7 210 试验项目出广试验振动冲击功率消耗连续运行。动态模拟现场试运行注:画。者进行试验-4.2 型式试验JB 3336-83 续表5型式试验定型试验。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按表5规定

22、的项目顺序进行。技术要求按本标准试验方法按本标准2.11 3.8 2.12 3. 9 Z. 13 3. 10 Z. 14 3.11 Z. 16 3. 12 Z.17 3. 13 试验周期2大批量生产的装置(每年100台及以上)每二年一次.小批量生产的装置每三年一次。如果设计、工艺、材料、元件有更改并可能影响性能时,则更改后亦需进行型式试验。试验抽样g大批量生产的装置,从出厂试验合格的同一型号装置中,任意抽取3台叫、批量生产的装置抽1-3台,进行型式试验。全部符合其技术条件要求的为合格。有1台不符合要求者,则抽样数量加一倍,对不合格项重新试验。若全部符合要求,则为合格.若仍有1台不符合要求,则该

23、批不合格。重新整顿后,再接上述全部型式试验项目与过程重新进行型式试验。4.3 定型试验按表5规定的全部项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由鉴定委员会负责进行定型试撞。经鉴定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定型试验中是否进行动态特性模拟试验与现场试运行,按供需双方商定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5. 1 标志5. 1. 1 装置铭牌上应有下列明显标志a. 装置名称、型号。b. 制造厂名称、商标。 出厂年月、编号。5.1.2 外包装箱上的标记a. 装置名称、型号、J总重量。b. 制造厂名称。C. 出厂年月。d. 符合GB191一7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有关标志。5.2 包装装置应有内包装及外包装箱,

24、有防尘、防震措施,有吊装设施及标志。如有特殊要求,则在其装置技术条件中加以说明,5.3 运输装置适于海运、陆运及空运。运输及装卸过程中,按包装箱上的标记及有关规则进行。5.4 贮存5.4.1 库房条件环境温度为一5-+40C.相对湿度不大于90%.室内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的侵害。211 JB 3336-83 5.4.2 保修期装置从发货日起,运输、贮存、使用合理,在二年内,因制造、包装质量问题而达不到技术要求或损坏,则制造厂负责维修。若无法修复,制造厂负责调换。6 供货成毒性随同装置供货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证明书,备件、附件s使用说明书、原理图及安装接线图。 21

25、2 Al 绝缘材料相对泄漏指敏见襄Al绝缘材料相对泄漏指数120174 175400 大于400JB 3336-B3 附录A确定爬电距离的导则补充件)表A1对于一个漏电通路的最小爬电JI!离不带腑的带筋的b a+b 2 a十b2 a a a 注z绝缘材料相对泄漏指数,表明材料的绝缘性能.指数越大,绝撒性能越好.在绝缘材料表面滴50滴电解液,每滴间隔30趴在漓电解液材料的表面安装两个电极,电极间距4 mrn.在两电极之饲施加试验电压,使绝缘材料击穿时的电压值称为相对泄漏指数。(试验方法见lEC112出版物第三版、1979)A2 确定爬电距离的尊则凡宽度或深度等于或大于1mm的沟,沿其轮廓线测量。

26、小于上述尺寸或易于堆叙尘埃的沟,只测量其直接距离。凡高度小于1mm的筋,忽略不计。筋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mm时s如果筋和绝缘件为一整体(例如由模铸或熔接而成).沿其轮廓线测量3如果筋和绝缘件不是一个整体,应沿两条路径中较短的条测量,即接缝的长度或筋的侧面-A3 确定爬电臣酶的回例图A1,A2、A3表示是否将沟it入爬电距离中。图A4、A5表示爬电距离中包括或不包括筋。因A6表示当用一绝缘件插入而形成筋时,筋的突出侧丽大于插入部分侧面的长度时,对接缝的考虑。图A7、A8、A9、AI0说明怎样确绝缘件的凹槽中有紧固件时的爬电距离.1 ;1 F A 图AlA 图A2213 JB 3336-83 V A 图A3A A 图AS1 F c 1 图A7;1 F C 主1图A9A绝镰件,C一导电部分,F爬电距离附加说明z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阿城电站设备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阿城电站设备自动化设计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井和。214 F C 图A4A 图A6F C 图A8F 回AI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JB机械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