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395.8-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 排灌泵和泵机组.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22906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0395.8-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 排灌泵和泵机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B 10395.8-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 排灌泵和泵机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B 10395.8-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 排灌泵和泵机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B 10395.8-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 排灌泵和泵机组.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B 10395.8-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 排灌泵和泵机组.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60.35 B 90 g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0395.8-2006 代替GB10395.8-199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Tractors and machinery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TechnicaI means for ensuring safety-Part 8: Irrigation pumps and machines 2006-03-29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A2006-11-01实施1111111111111111111 前言本部分的全部

2、技术内容为强制性。GB 10395(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3部分:拖拉机;第5部分:驱动式耕作机械;第6部分:植物防护机械;一一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一一第9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一一第10部分:手扶(微型)耕耘机;一一第11部分:动力草坪割草机;第12部分:便携式动力绿篱修剪机;一一第13部分:后操纵式和手持式动力草坪修剪机和草坪修边机;一一第14部分:动力粉碎机和切碎机;第15部分:配刚性切割装置的动力修边机。本部分是GB10395(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的第8部分。GB 10395.8-20

3、06 本部分代替GB10395.8-1999(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本部分与GB103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与排灌泵和泵机组有关的危险一览表;删除了输入电流的要求,增加了泄漏电流的要求;原引用的ISO3600改为引用GB/T9480。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咸胜、许安详、王洋。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0395.8一19990I GB 10395.8一200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

4、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1 范围GB 10395的本部分规定了保证操作者及其他作业人员在排灌泵和泵机组正常运转、保养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的技术要求,本部分是GB马嗣树十的补充。-二2 规范性引用文件协议的各方研究部分。3 术语和定义3.1 用于排灌的水泵,包括离心潜水泵、污水污物潜水泵等。3.2 排灌泵机组Irrigation machines 泵和泵机组(以下统称机器)。本部分的运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则CGB/T9480 0395. 1- 2001 , eqv 总则(GB10396 由排灌泵、配套动力机、传动系统及主要辅助设备组成的机械,包括各类潜水电泵、喷灌机、电动机

5、一泵机组、柴油机一泵机组和汽油机二泵机组等。4 危险-览表与排灌泵和泵机组有关的危险见表1。GB 10395.8-2006 表1危险一览表序号危险有关条款1 机械危险1. 1 机器不稳定/倾翻危险7. 1 1. 2 挤压危险7.2 1. 3 剪切危险7.2 1. 4 缠绕危险7.2 1. 5 引人或卷入危险7.2 1. 6 刺伤或扎伤危险7.3 2 热危险7.4 3 电气危险6 4 使用的或排出的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4. 1 接触或吸人有害气体、烟雾导致的危险7.5 4. 2 着火的危险6. 14、7.75 与安全有关的措施/装置缺乏和/或位置不正确产生的危险5.1 各类防护装置7.2、7.8

6、5. 2 起动和停机装置7.6 5.3 各类信息或警示装置9、105.4 安全标志和信号9 6 使用信息不当或不充分产生的危险9、107 各种组合危险7.1 紧固牛松动、脱落产生的危险5 7.2 结构不合理产生的危险8 5 一般要求5.1 机器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在正常使用中安全运行,在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正常操作和维护保养时没有不合理危险。5.2 组成机器各部件的安全要求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和本部分的规定。6 电气安全要求6. 1 防触电保护机器的结构和外壳应具有充分的防触电保护,以避免人与带电部件意外接触。电动机的外壳防护应按GB/T4942. 1的规定分级,并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机器操作部件

7、,如:按钮、手柄等即使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也不应带电。用作触电防护的零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且在正常使用中不得松动。没有工具的帮助,应是不可能拆除的。6.2 启动电动机应能在规定启动电压条件下正常启动。对于带有启动元件的电动机,启动时,其启动元件应工作可靠,无接触抖动。2 GB 10395.8-2006 电动机在正常启动情况下,过载保护装置不应动作。6.3 泄漏电流电动机器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在正常工作日才,其泄漏电流不应超过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泄漏电流限值。6.4 温升电动机绕组的温升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操作者可能触及的零部件,如电插脚、开关、电源线、操作部件等的温升应符合有关标准

8、的规定,不致对操作者造成危害。6.5 防潮(水)性机器应能经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潮盟条件,泵机组工作过程中,可能溅上输送液体的电器元件,不应因溅上液体而影响它们的电气绝缘。具有适当防水等级的机器零部件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6.6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机器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和电气强度,其要求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6. 7 过载保护机器应设过载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转情况下,过载保护装置不应动作。6. 8 内部布结电动机的内部布线是指除绕组之外的内部接线,它们应固定牢固,不允许松散,两条以上同一走向的导线应捆扎在一起c导线不应放置在有锐角或锐边的零件上,并应有效地防止与活动部件接触,穿过绝缘导线

9、的金属孔,表面应光滑、圆整或配有套管。内部布线应绝缘良好,引出线应符合引出线的标准。导线连接处应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并可靠固定。6.9 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缆和软钱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缆和软线应符合该软缆和软线的有关标准,并与电功机的额定电压、电流相匹配。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缆和软线应采取绝缘保护、适当固定、夹持等,以防止因受到拉力作用、位移、磨损等导致危险事故。软缆或软线与机器的连接方法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6.10 外导线的接线端子除装有电源引线、插头或插座的电动机外,其他电动机都应装有用螺钉、螺母或等效装置进行连接的接线端子。夹紧外导线的螺钉或螺母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安装电源导线时,为使内导线不

10、位移,除可用来夹装内导线外,不应用来固定任何其他元件。接线端子应可靠固定,当使夹紧装置拧紧或放松时,端子不应松动,内部布线不应受到拉力,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应小于6.13的规定值。接线端子的设计和安装应得当,当拧紧夹紧螺钉和螺母时,应有足够接触压力把导线夹在金属表面之间而不损坏导线,也不应脱落。柱头螺栓接线端子应配适当的垫圈。用以安装接线螺钉且具有螺纹的金属材料,其厚度应不小于1.3 mm,且应具有两圈以上的全螺纹。不使用工具不应触及到接线端子。6. 11 接地装置电动机器应具有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应保证与接地导线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而不损坏导线及端子。3 GB 10395.8-2006 电动机底

11、座,开关、接线盒等装置的金属底座,所有的金属电缆护皮或导线管,均应接地或与机器不通电的金属零部件相连;对机器中绝缘一旦失效时可以成为带电的易触及金属部件,应永久并可靠地连接到接地装置上。若采用接线端子连接接地导线,则该接线端子应符合6.10的规定。接地接线端子的夹紧装置应可靠锁紧,不使用工具不能松开。接地导体和接地端子及其夹紧装置应是具有抗腐蚀能力的良导体。接地装置上应有符合规定的接地标志。6.12 联接件电气或其他用途联接的螺钉等联接件,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应力。螺钉、螺母等零件不应用软的或易于蠕变的金属制造,例如却霄罚。6. 13 电气间隙、爬电电动机电气间隙6. 15 防锈钢铁零

12、部件7 机械安全要求7. 1 稳定性泵与动力机应具有底7.2 运动部件和动力传动部件定。用作载流连接的哪钉,如加绝缘隔离的,则不电金属件或接地、l方向倾斜100,不应翻倒。传动齿轮、皮带及皮带轮、联轴器有需刊及其附旱,在机器正常起动或运转中,可能导致危险的,应置于安全位置或加防护罩、防护壳或挡板或类似防护装置进行防护,防止与其意外接触。防护亮、防护罩及类似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牢固地固定在机器上,不用工具无法拆下。对设计成可开启或可移动的防护装置,在打开或移动后会出现危险的,则应在防护装置上或邻近危险处设置警示危险的安全标志,或将该类防护装置设计为连锁型(该类防护装置打开或移动后,被

13、防护的运动部件停止运行)。防护装置及有关安全距离的要求等应符合GB10395. 1的规定。7. 3 零部件结构在不影响机器使用的情况下,机器的可接触零部件,不应有会引起损伤的锐边、尖角、粗糙的表面、4 GB 10395.8-2006 凸出部分和可能刮到身体或衣服的开口,尤其是薄金属片的棱边应倒钝、折边或修边,可能引起刮伤的开口管端应包覆。7. 4 热防护装置发动机排气部件面积大于10cm2的表面和在机器正常操作期间环境温度为230C土30C下,温度大于800C的表面都应加防护装置或挡板,防止与其意外接触。隔热装置应牢固固定,不易拆除。7.5 排气管出口发动机排气管出口方向应避开在操作位置上的操

14、作者。当搬运时或在才除一人或强度极限为基发动机标定功率大于10发动机应具有适当的、何翻倾的可能性,似起吊装置,以其未的,秘置的料具件位目材品作误缘水产操错绝吸证果在于和保如们用料它材使维于600C。所有自动开关,包括水泵上的亲9 标志9. 1 产品标志产品铭牌上应标明的内容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电动机出线端标志应符合GB1971的规定或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如果旋转方向的改变会造成事故,应清楚地标明旋转方向。除不必要的外,操作后可能引起危险的开关,应清楚地标明或明显地指示它们控制的部件是哪一个。调节装置和开关的不同位置应用数字、字母或其他直观的标记标明。5 GB 10395.8-2006 调

15、节装置或类似装置,应有表示增减特性数值的调节方向标志。本部分所要求的标志应清晰明了,经久耐用。标志应在主要部位上,当机器按正常使用状态安装固定后,从外边(必要时在打开盖子后)也应清晰可见。开关、调节装置和其他控制装置的标志都应标于这些元件的附近,如果这些元件的更换会使标志引起误解,则标志不能标在可取下的部件上。9.2 安全标志对通过设计和安全防护,不能消除或充分限制的机械危险、热危险和电气危险,应根据危险的严重程度,用适当的安全标志警戒操作者和其他人员。例如:对需要清理或维修的电泵,且在维修或清理时要与带电部件或运转(动)部件接触的,应有危险程度为注意的安全标志,并有文字说明为了防止触电,维修

16、或清理电泵前拔下插头或为避免伤害,进行保养或维修前,发动机应熄火。对于可自动启动的机器,应有危险程度为注意的安全标志,并有文字说明该机器可自动启动,为了防止触电,只有电源开关锁定在关断(off),位置,才能进行保养维修。对打开机器控制装置,如打开井用潜水电泵的控制柜,可能造成触电的,应有危险程度为危险的安全标志,并有文字说明高压危险,为了防止触电,只有电源开关锁定在关断(off),位置,才能打开该控制装置。非潜水泵应有危险程度为注意的安全标志,并有文字说明为了防止触电,电动机和电器元件应尽可能远离水师、布置。对于可用于某一场合但又缺乏足够依据的水泵,应有危险程度为警告的安全标志,并有文字说明触

17、电危险,该产品还没有证实可用于xxx场合。永久固定的机器应有危险程度为警告的安全标志,并有文字说明为了防止触电,请阅读说明书,并了解正确的安装方法。对便携式、软电缆连接的电泵应有危险程度为警告的安全标志,并有文字说明为了减少触电风险,只能与适当接地的插座联接。机器运行或维修保养过程中,安全防护装置拆下、打开或移动开后会产生危险的,应在安全防护装置上或危险附近设置安全标志,例如z危险程度为危险的安全标志,并有文字发动机(或电动机)运转时,不得拆卸或打开安全防护装置或有适当的图示。安全标志的型式、构成、颜色和尺寸等应符合GB10396的规定。安全标志应尽可能接近针对的危险部位,且耐久、清晰、可视。

18、标志粘贴是否合格按下列方法考核:首先用沾水温布擦试标志15S,随后再用浸过汽油的布擦试15s。试验后,标志仍应清晰明了,不能被轻易揭去,也不应发生卷边现象。10 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是交付产品的组成部分,应与机器一起提供给用户。机器使用说明书的基本要求、内容和编制方法等应符合GB/T9480的规定。6 CON-.白白的OF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GB 10395.8-2006 国中9唾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峰印张O.75 字数14千字2006年10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 1/16 2006年10月第一版装定价10.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书号: 55066 1-28160 GB 10395.8-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