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23163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B T 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B T 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B T 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B T 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T 173181998 前 言 为规范大豆原种生产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种子总站、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江苏省种子站、吉林省农科院、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玲、武瑞芗、刘恩贵、毕为人、邹奎。 本标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98年4月。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大豆原种生产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大豆原种生产。 大量生产原种的品种必须是经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审

2、定通过的品种。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43.13543.7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21996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 GB 741587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原种 basic seed 大豆原种包括原种一代和原种二代。生产的原种必须是保持原品种典型性,不带检疫性病害、虫害和杂草的,按照本规程生产出来的符合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4 原种生产 页码,1/6GB/T 173181

3、99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nN173180A.htm4.1 原种生产方法 原种生产可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方法;也可采用二圃或三圃的方法。原种二代由原种一代直接生产。 4.2 隔离 为了避免种子混杂,保持优良种性,原种生产田周围不得种植其他品种的大豆。 4.3 用三圃法生产原种一代 4.3.1 三圃 即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 4.3.2 单株选择 4.3.2.1 单株来源 单株在株行圃、株系圃或原种圃中选择,如无株行圃或原种圃时可建立单株选择圃,或在纯度较高的种子田中选择。 4.3.2.2 选择时期 选择分花期和成熟期两期进行。 4.3

4、.2.3 选择标准和方法 要根据本品种特征特性,选择典型性强、生长健壮、丰产性好的单株。花期根据花色、叶形、病害情况选单株,并给予标记;成熟期根据株高、成熟度、茸毛色、结荚习性、株型、荚型、荚熟色从花期入选的单株中选拔。选拔时要避开地头、地边和缺苗断垄处。 4.3.2.4 选择数量 选择数量应根据原种需要量来定,一般每一品种每公顷株行圃需决选单株60007500株。 4.3.2.5 室内考种及复选 参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 入选植株首先要根据植株的全株荚数、粒数,选择典型性强的丰产单株,单株脱粒,然后根据籽粒大小、整齐度、光泽度、粒形、粒色、脐色、百粒重、感病情况等进行复选。决选的单株在剔除

5、个别病虫粒后分别装袋编号保存。 4.3.3 株行圃 4.3.3.1 田间设计 各株行的长度应一致,行长510m,每隔19行或49行设一对照行,对照应用同品种原种。 页码,2/6GB/T 17318199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nN173180A.htm4.3.3.2 播种 要适时将上年入选的每株种子播种一行,密度应较大田稍稀,单粒点播,或二、三粒穴播留一苗。 4.3.3.3 田间鉴评 田间鉴评分三期进行。苗期根据幼苗长相、幼茎颜色;花期根据叶形、花色、叶色、茸毛色、感病性等 ;成熟期根据株高、成熟度、株型、结荚习性、茸毛色、荚型、荚熟色来鉴定

6、品种的典型性和株行的整齐度。通过鉴评要淘汰不具备原品种典型性的、有杂株的、丰产性低的、病虫害重的株行,并做明显标记和记载。对入选株行中个别病劣株要及时拔除。 4.3.3.4 收获 收获前要清除淘汰株行,对入选株行要按行单收、单晾晒、单脱粒、单装袋,袋内外放、拴好标签。 4.3.3.5 决选 参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 在室内要根据各株行籽粒颜色、脐色、粒形、籽粒大小、整齐度、病粒轻重和光泽度进行决选,淘汰籽粒性状不典型、不整齐、病、虫粒重的株行,决选株行种子单独装袋,放、拴好标签,妥善保管。 4.3.4 株系圃 4.3.4.1 田间设计 株系圃面积因上年株行圃入选行种子量而定。各株系行数和行长

7、应一致,每隔9区或19区设一对照区,对照应用同品种的原种。 4.3.4.2 播种 将上年保存的每一株行种子种一小区,单粒点播或二、三粒穴播留一苗,密度应较大田稍稀。 4.3.4.3 田间鉴评 田间鉴评各项同4.3.3.3,若小区出现杂株时,全区应淘汰,同时要注意各株系间的一致性。 4.3.4.4 收获 先将淘汰区清除后对入选区单收、单晾晒、单脱粒、单装袋、单称重,袋内外放、拴好标签。 4.3.4.5 决选 籽粒决选标准同4.3.3.5,决选时还要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的株系淘汰。入选株系的种子混合装袋,袋内外放、拴好标签,妥善保存。 页码,3/6GB/T 1731819982006-3-29fil

8、e:/C:InetpubwwwrootdatagbnN173180A.htm4.3.5 原种圃 4.3.5.1 播种 将上年株系圃决选的种子适度稀植于原种田中,播种时要将播种工具清理干净,严防机械混杂。 4.3.5.2 去杂去劣 在苗期、花期、成熟期要根据品种典型性严格拔除杂株、病株、劣株。 4.3.5.3 收获 成熟时及时收获。要单收、单运、单脱粒、专场晾晒,严防混杂。 4.4 用二圃法生产原种一代 4.4.1 二圃即株行圃、原种圃。 4.4.2 二圃法生产原种的“单株选择”和原种圃做法均同4.3。株行圃除决选后将各株行种子混合保存外,其余做法同4.3。 4.5 用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一代 4

9、.5.1 种子来源 由品种育成者或育成单位提供。 4.5.2 生产方法 由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的方法同4.3.5。 4.6 栽培管理 4.6.1 原种生产田应由固定的技术人员负责,并有田间观察记载,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6.2 要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质良好、排灌方便、不重茬、不迎荐,不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和损害的地块。 4.6.3 各项田间管理均要根据品种的特性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种子繁殖系数,并应注意管理措施的一致性,同一管理措施要在同一天完成。 4.7 原种二代的生产 原种二代的生产方法同4.3.5。 5 种子的贮藏与检验 5.1 种子贮藏按GB 7415标准执行。

10、5.2 原种生产单位要搞好种子检验,并由种子检验部门根据GB/T 3543.13543.7进行复检,页码,4/6GB/T 17318199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nN173180A.htm对符合 GB 4404.2规定标准的原种种子签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种子,提出处理意见。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调查项目及标准 A1 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A1.1 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日/月,下同)。 A1.2 出苗期 子叶出土达50以上的日期,即50以上的子叶出土并离开地面的日期。 A1.3 出苗情况 分良、中、不良,出苗率在90以上为良,709

11、0为中,70以下为不良。 A1.4 开花期 开花株数达50的日期。 A1.5 成熟期 籽粒完全成熟,呈本品种固有颜色,粒形、粒色已不再变化,且不能用指甲刻伤,摇动时有响声的株数达50的日期。 A1.6 典型性 分别根据幼茎色、花色、叶形、茸毛色、荚熟色、结荚习性、株高、分枝、株型、熟期等观察记载品种典型性。 A1.7 整齐度 根据植株生长的繁茂程度、株高及各性状的一致性记载,分整齐和不整齐二级。 A1.8 倒伏性 用目测分四级,“1级”直立不倒,“2级”植株倾斜不超过15,“3 级” 植株倾斜在1545,“4级”植株倾斜超过45。 A1.9 病虫害 记载病害、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A1.10

12、花色 页码,5/6GB/T 17318199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nN173180A.htm 白、紫。 A1.11 茸毛色 灰、棕。 A1.12 叶形 卵圆、长圆、长。 A2 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 A2.1 百粒重 从样品中随机取出100粒完整粒称重,两次重复,取平均值,以“ g”表示,重复间误差不得超过0.5g。 A2.2 粒色 分白黄、黄、深黄、绿、褐、黑、双色。 A2.3 脐色 分白黄、黄、淡褐、褐、深褐、蓝、黑。 A2.4 粒形 分圆、椭圆、扁圆。 A2.5 光泽 分有、微、无。 A2.6 虫食率 从未经粒选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取100粒),挑出虫食粒,按式(A1)计算:A2.7 病粒率 从未经粒选的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时取100粒),挑出病粒,按式(A2)计算: 虫食率()(虫食粒数/取样粒数)100(A1) 病粒率()(病粒粒数/取样粒数)100(A2)页码,6/6GB/T 17318199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nN173180A.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