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754-2012 摩擦学术语.pdf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23195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7754-2012 摩擦学术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GB T 17754-2012 摩擦学术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GB T 17754-2012 摩擦学术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GB T 17754-2012 摩擦学术语.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GB T 17754-2012 摩擦学术语.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撞事ICS 01.040.07 A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754-2012 代替GBjT17754-1999 Z吾术山子擦摩Tribology terminology 2013-10-01实施2012-12-31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亵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丸,俨护的JAr-J恻腼引,2略问GB/T 17754-2012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基本术语-3 固体表面及其接触.4 摩擦.5 磨损.10 6 润滑.7 摩擦副材料8 润滑材料9 摩擦学表面技术10 摩擦学试验设备汉语拼音索引英文字母索引图1一个转动球与三个静止球组成的单向滑动摩擦副.

2、33 图2销试样与平板试样组成的往复滑动摩擦副.33 图3销试样与转动圆盘试样组成的单向滑动摩擦副. . 33 图4块状试样与转动圆环试样组成的单向滑动摩擦副.34 图5两个交叉圆柱试样组成的相对运动摩擦副. 35 图6两圆盘试样组成的滑滚运动摩擦副.35 图7试样浸人料浆中作旋转运动的试验装置.36 I GB/T 17754-2012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GB/T17754-1999(摩擦学术语。本标准与GB/T17754-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z一一修改了第7章润滑油脂特性z-一一修改了第8章润滑油脂z一一修改了第9章固体润滑的内容和条目,合

3、并为第8章润滑材料,部分归入第6章润滑z增加了摩擦学表面技术的内容和条目z一二修改了第10章摩擦学材料的内容和条日,改为第7章摩擦副材料s一一-修改了第11章摩擦学试验的内容和条目,改为第10章摩擦学试验设备。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李曙、李诗卓、赵源、董祥林。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GB/T 17754-19990 回皿GB/T 17754-2012 摩擦学术语1 范围本标准确定了摩擦学常用术语及其定义或定义性说明。本标准适

4、用于摩擦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技术文件、教材、书刊的编写和翻译,以及摩擦学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和工程应用。2 基本术语2. 1 摩擦学tribology 有关作相对运动物体的相互作用表面、类型及其机理、中间介质及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的行为与摩擦及损伤控制的科学与技术,包括对摩擦(2.2)、磨损(2.3)、润滑(2.。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应用。2.2 摩擦friction 在力作用下物体相互接触表面(3.30)之间发生切向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出现阻碍该运动行为并且伴随着机械能量损耗的现象和过程。2.3 磨损we盯由于摩擦(2.2)造成表面的变形、损伤或表层材料逐渐流失的现象和过程。2.4 润滑l

5、ubrication 在相对运动又相互作用表面间加人易剪切物质以减少摩擦(2.2)、控制磨损(2.3)或减缓其他形式表面破坏的设计和措施。2.5 摩擦物理学tribophysics 研究摩擦表面(4.1)上出现的物理现象及其相互作用对摩擦学(2.1)影响规律的学科分支。2.6 摩擦化学tribochemistry 研究摩擦表面(4.1)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变化对摩擦学(2.1)影响规律的学科分支。2. 7 纳米摩擦学nanotribology 关于纳米材料及表面或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其行为规律的摩擦学(2.1)。2.8 生物摩擦学biotr曲ology关于生物体、生物材料、仿生运动器件的摩擦学(2

6、.1)。1 GB/T 17754-2012 2.9 工业摩擦学industrial tribology 应用摩擦学applied tribology 工程摩擦学engineering tribology 摩擦学(2.1)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现其技术内涵及基本属性(实践性或实用性),主要内容是关于摩擦学(2.1)的技术和研究结果在工业领域或工程实际中的应用。2. 10 摩擦学系统tribological s严tem由若干个摩擦学元素(4.2)通过摩擦学行为联系起来,且与环境之间具有输入和输出关系的系统。2. 11 摩擦学设计tl讪ologicaldesign 运用摩擦学(2.1)知识和相关数据

7、,基于摩擦学系统(2.10)理论,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优化设计。2. 12 摩擦副材料rubbing pair material 构成摩擦副(4.4)的材料,它包括摩擦材料(7.1)、减摩材料(7.3)、耐磨材料(7,的、自润滑复合材料(7.24)。3 固体表面及其接触3. 1 初(新)生囊面nascent (neonatal) surface 完全无污染的目体表面,例如在超高真空中形成的表面已3.2 亚表面subsurface 团体表面下紧靠表面的部分,元明确尺寸界定。3.3 表面形貌surface topography 固体表面与微观峰谷的形态与分布有关的几何形状,3.4 表面粗糙度surf

8、ace roughness 在一定取样范围内描述固体表面形貌。.3)元规则起伏的特征量度。3.5 表面蘸纹度surface waven倒固体表面主要由于机械加工系统的振动而形成的有一定周期性的形状和起伏的特征量度。3.6 微凸体幽perity固体表面上微小的不规则凸起。3. 7 基准线reference line 用于测定表面粗糙度(3.的参数的理想直线。2 3.8 表面轮廓线Jsurface profile 由垂直于基准面的平面与被测表面相交所得的曲线。3.9 轮廓偏距profile departure y 3. 10 3.11 3. 12 在表面轮廓线J(3.的上的点与某基准线(3.7)之

9、间的距离,取样长度sampling length L 为测量表面粗糙度(3.的参数所取的一段基准线(3.7)长度。注g根据表面起伏的程度按规定选值。中线mean line of the profile 口1在取样长度L(3.10)内使轮廓偏距Y(3.9)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基准线(3.7)。轮廓算术平均中结arithmetical mean centre line of the profile GB/T 17754-2012 划分表面轮廓线J(3.的并与其走向一致的基准线(3.7),在取样长度L(3.10)内该线与两侧的峰谷组成闭合曲线所围的面权相等。3. 13 3. 14 注z该线近似于中线m(

10、3.11)。轮廓峰高profile peak height Yp 在一组峰谷范围内中线m(3.11)至表面轮廓线J(3.的峰点之间的距离。轮廓谷深profile valley depth y 在一组峰谷范围内中线m(3.11)至表面轮廓线J(3.的谷点之间的距离。3. 15 轮廓最大平均高度maximum height of profile R. 在取样长度L(3.10)内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3.13)和五个最大轮廓谷深Yy(3.14)平均值之和。3. 16 R. = ; (主Yp;+主儿)式中zt-取值点序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arithmetic mean deviation of the

11、 profile R. 在取样长度L(3.10)内轮廓偏距Y(3.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手fLIY|由LJO .( 1 ) . ( 2 ) 3 GB/T 17754-2012 3. 17 近似为z式中zi一一取值点序数Pn一一测量次数。R.二t2lYa|注z通常用该值描述表面粗糙度(3.心,单位为微米(m).轮廓均方根偏差root mean呵uaredeviation of the profile Rq 在取样长度L(3.10)内轮廓偏距Y(3.的的均方根值。Rn=|l|LYZUMJB I LJ 0 I 3.18 3. 19 3.20 3.21 轮廓峰顶结line of profile

12、p四ks通过表面轮廓线J(3.的最高点井平行于中线m(3.11)的直线。轮廓谷底线line of profile valleys 通过表面轮廓线J(3.的最低点并平行于中线m(3.11)的直线。轮廓最大高度maximum peak to valley height Ry 固体表面轮廓峰顶线(3.18)和轮廓谷底线(3.19)之间的距离。轮廓水平截距profile section level c ( 3 ) ( 4 ) 某一平行于中线m(3.11)且与表面轮廓线J(3.的相交的直线与轮廓峰顶线(3.18)间的距离。注2一般用微米表示,也可以用轮廓最大高度Ry(3.20)的百分数表示。3.22 轮

13、廓支承长度profile bearing length 弘某一与中线m(3.11)平行的直线在表面轮廓线J(3.的上所截得的各线段长度之和的均方根值。3.23 轮廓支承长度率profile bearing length ratio t p 用轮廓支承长度1Jp(3. 22)与取样长度L(3.10)之比表示的在某一与中线m(3.11)平行的直线上的支撑程度。3.24 轮廓支承长度率曲线四neof the profile b阳ringlength ratio 表达轮廓支承长度率tp(3.23)与轮廓水平截距C(3.21)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3.25 摩擦学眼附adsorption 在摩擦学系统(2

14、.10)中起润滑(2.的作用的材料中的某些物质,尤其是极性物质,借助范德瓦尔斯4 GB/T 17754-2012 力或键合力粘附在固体表面,使被粘附分子浓度升高的表面富集现象。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注2分子或原子借助范德瓦尔斯力被吸附在固体表面称为物理吸附,通过键合力表面化学反应)被吸附在固体表面称为化学吸附z形成的表面吸附膜具有减摩耐磨作用z环撞温度升高,被吸附的分子或原子会脱离团体表面,称为脱附或脱吸。列宾捷尔(罗宾德效应Rehbinder effect 固体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使表面或近表层的机械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克雷默效应(r1UDle

15、r effect 在变形或断裂的新表面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些电子也被称为外激电子。罗素效应Vogel-Colson-Russell effect 在暴露于水蒸汽和氧气中的初生表面(3.1)上形成过氧化氢的现象。轴面glaze 材料在摩擦(2.2)过程中形成硬而光滑的陶瓷质表层。注2称该效应为利化。接触表面contact surface 两物体无限靠近(从工程量级直到分子、原子尺度)且形成相互作用的有共同边界的表面。注1:由宏观的名义边界确定的团体接触表面的面积称为名义接触面积Ano注2:由接触表面中微凸体(3.6)顶部被压平部分形成面积的总和称为真实接触面积人。载荷load p 法向力norm

16、al force N 施加在互相接触物体上且垂直于接触表面(3.30)的外力。赫兹接触Hertzian contact 赫兹(H.R. Hertz)提出的一种描述固体接触的模型。在该接触下的面积称为赫兹接触面积,在该面积上的压力称为赫兹接触压力。3.33 3.34 3.35 注s在固体理想接触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及弹塑性力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由载荷P(3.31)产生的接触压力分布和接触区尺寸,进而获得接触表面。.30)附近及固体内部的应力分布。弹塑性接触elastoplastic contact 固体的接触表面(3.30)中一部分处于材料的弹性变形状态,另一部分处于材料的塑性变形状态

17、。接触角contact angle 固体表面的液滴在固/液/气三相交界面处的气/液相接口与固/液相接口之间的夹角。同曲表面conformal surfaces 曲率中心位于接触表面(3.30)同一侧的两个曲面。注=曲率中心位于接触表面(3.30)两侧的称为异曲表面。5 GB/T 17754-2012 3.36 接触应力contact stress 外力作用下在固体接触表面(3.30)上所产生的应力。3.37 3.38 3.39 3.40 牵引应力tractive stress 在运动中通过接触表面(3.30)传递的切向应力。比压sp配ificpr四surep 单位名义接触面棋An上的正压力。注

18、z单位真实接触面积A,上的正压力称为真实比压。闲温nash temperature 两接触物体相对运动及相互作用时,在一些微凸体(3.的接触点上产生的局部瞬时的最高温度。最佳粗糙度optimum roughness 保证摩擦副(4.4)能最有效磨合(5.17)或具有最大耐磨性(5.5)或最佳密封性的表面粗糙度(3.的。3.41 综合粗糙度combined surface roughness 组成摩擦副(4.4)的两个表面的轮廓均方根偏差Rq(3.17)平方和的平方根值。注2应用于流体润滑(6.3)计算。4 摩擦friction 4. 1 摩擦表面friction surface 发生摩擦(2.

19、2)的固体相互作用表面。4.2 摩擦学元素triboelement 在摩擦学系统(2.10)中发生摩擦(2.2)作用的单个组元z每个组元可有一个或多个摩擦表面(4.1)。4.3 摩擦工况friction condition 在摩擦(2.2)过程中摩擦副(4.的相对运动时的载荷P(3.31)、速度、行程及环境温度、真空度及介质等条件。4.4 4.5 6 摩擦副rubbing pair; tribopair 专指由两个相对运动又相互作用摩擦学元素(4.2)构成的最小的系统。注z作为摩擦副的物体互称为对摩副。滑动sliding 两个固体接触表面(3.30)发生不同速度的切向相对运动。注=其相对速度称

20、为滑动速度,GB/T 17754-2012 4.6 攘动rolling 摩擦副(4.。的公共线或点上的两表面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而接触线或点位置在不断改变的运动。注2如果接触点在表面上位置不变,则称为自旋。4. 7 滑攘运动combined sliding and rolling 固体接触表面(3.30)同时发生滑动(4.5)和滚动(4.的的相对运动。4.8 潦动速度rolling velocity 摩擦副(4.4)在滚动(4.的中其球心或柱中心线的切向相对运动速度。4.9 滑攘率sliding-roll ratio 作滑滚运动(4.7)的物体其滑动(4.5)速度与滚动(4.的速度之比。4. 1

21、0 往复滑动reciprocating sliding 周期性改变运动方向并平行于接触表面(3.30)的滑动(4.5)。4. 11 微动freUing 名义上元相对运动的固体接触表面(3.30)间的微小距离往复切向或法向运动。注z通常仅指一种运动形式而不涉及磨损(2.3)或其他损伤,其单程距离称微动振锢,每秒往复次数称微动频率.4. 12 4. 13 4. 14 4. 15 4. 16 微观滑动microslip 摩擦学固体的接触表面(3.30)内仅局部发生微小切向位移,而其余部分仍相对静止。粘-滑stick-slip物体在滑动(4.5)时,摩擦力F(4.1的和相对速度发生循环波动的现象。注2

22、通常与摩擦副(4.4)的弹性和滑动(4.5)时的动、静摩擦系数(4.18)差引起的张弛振动有关.静摩擦static friction 两物体接触表面(3.30)尚未发生宏观相对运动但有运动趋势时的摩擦(2.2)。动摩擦kinetic friction 两物体接触表面(3.30)发生宏观相对运动时的摩擦(2.2)。注1:根据运动特征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滑滚摩擦等。注2:这时测得的为动摩擦系数(4.18)。摩擦力friction force F 在摩擦表面(4.1)上发生的切向阻力。注1: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称动摩擦力,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称静摩擦力.注2:由静摩擦(4.14)转为动摩擦

23、(4.15)之前瞬间的摩擦力称为最大静摩擦力。7 GB/T 17754-2012 4. 17 鲍莹泰伯理论Bowden-Tabor theo 鲍登和泰伯提出的用摩擦副(4.的间的微凸体(3.的焊合、剪切机制描述摩擦力F(4.1的的学说。4. 18 注1:又称摩擦(2.2)二项式定律,其要点是金属与金属紧密接触表面(3.30)发生焊合,将这些粘着(4.23)点剪断需要剪切力,微凸体(3.的压人软表面造成塑性流动(5.21)和徽犁削(5.22)需要切向力,二者构成相对运动中的摩擦力F(4.16)。注2:前苏联学者克拉盖尔斯基提出了分子一一机械理论,比鲍登的更有说服力,表明摩擦(2.2)是分子或原子

24、吸附和粗糙啃合的结果。摩擦系数frictional coefficient 一组摩擦副(4.4)之间的摩擦力F(4.16)与法向力N(3.31)之比。注2摩擦系数与摩擦罔数是具有相同物理意义的概念的不同中文表述,均可以使用。4. 19 静摩擦系数1rtatic frictional coefficient s 最大静摩擦力F(4.16)与法向力N(3.31)之比。4.20 滚动摩擦票数rolling frictional coefficient :且宦4.21 4.22 4.23 8 物体滚动(4.6)时摩擦力缸M(1.38)与法向力N(3.31)之比,即r二54=LLTN N 式中zf一一通

25、过滚动中心的驱动力;r 滚动半径。注:抖具有长度量纲蚀阿蒙顿定律Amontons laws 阿蒙顿于1699年提出的摩擦(Z.2)两定律,即a) 摩擦力F(4.16)与法向力N(3.31)成在比pb) 摩擦力F(4.16)与两物体间名义接触面积的大小元关。. ( 5 ) 注1:库伦于1781年证实阿蒙顿定律并提出摩擦(2.2)第三定律z动摩擦(4.1日明显低于静摩擦(4.14),且与相对运动速度元关。有时把阿蒙顿定律称为阿蒙顿一库伦定律。莫林于1833年再次证明库伦定律。注2:现代的研究证实阿蒙顿一库伦定律仅能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粗略描述摩擦(2.幻的规律.焊合welding 摩擦过程中直接接

26、触的金属表面在一定压力下形成的局部固态连接现象。注=超高真空环境中两种材料的干净表面在较低温度下相接触而出现的焊着称为冷焊(coldwelding)。粘着adhesion 摩擦过程中固体接触表面(3.30)间由于分子力作用或原子间键合发生了互溶或焊合(4.22)。G/T 17754-2012 4.24 粘着系数coefficient of adhesion 分开粘着(4.23)表面所需的法向拉力与发生粘着(4.23)所施的法向力N(3.31)之比。4.25 摩擦相害性frictional compatibility 在摩擦(2.2)和磨损(2.3)过程中由给定材料组成的摩擦副(4.4)抵抗粘着

27、(4.23)的性能。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注2在摩擦(2.2)和磨损(2.3)中显示出良好磨合(5.17)性能的材料也被视为有良好的相容性,反之则为不相容z因此,在一些条件下冶金学上不相容,如银与铁,但在磨合(5.17)性能上可以很好地相容,这表明对摩擦相容性的理解应该避免不确切的解释。威摩性antifriction ability 作为摩擦副(4.4)的材料在一定条件下降低或维持较低摩擦系数(4.18)的性能。注2该性能不是材料的固有属性,而是与摩擦副材料(2.12)和摩擦工况(4.3)密切相关的服役性能,PV值PVvalu

28、e 施于摩擦副(4.4)之间单位名义接触面积上的载荷P(3.31)与相对运动速度的乘积。注2允许使用的最大值称PV极限,常用于评价非流体润滑(6.3)轴承的性能。摩擦热脉冲friction induced thermal impulse 非稳定运行的摩擦副(4.的装置(如制动器、离合器等在工作过程产生的脉冲式发热现象。摩擦升华friction induced sublimation 物体表面因摩擦(2.2)引起材料由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摩擦裂解tribocracking 高沸点石油产品受摩擦(2.2)作用的分解过程。摩擦聚合物tribopolymer 介质因摩擦(2.2)发生聚合反应生成

29、的有机化合物。摩擦颤动(摩擦振荡、张弛振动)frictional oscillation (frictional vibration , relaxation vibration) 由于摩擦系数(4.18)随相对运动速度变化而引起摩擦学系统(2.10)振动的效应。摩擦瞟声friction induced noise 在摩擦学系统(2.10)运行时由于摩擦副(4.4)振动引起的噪声。摩擦功frictional work 测得的摩擦力F(4.16)与相对运动位移的乘积。注2单位时间的摩擦功称为摩擦功率。4.35 摩擦传动friction drive 利用摩擦副(4.4)之间的摩擦力F(4.16)传

30、递运动力或力矩功的技术,如摩擦轮、皮带轮、摩擦离合器等的应用。9 GB/T 17754-2012 4.36 摩擦制动friction brake 利用摩擦副(4.的间的摩擦力F(4.16)作功来消耗动能,以降低物体运动速度或终止相对滑动(4.5)的技术。4.37 制动静摩擦系数static friction efficient of braking 在摩擦制动(4.36)时摩擦副(4.。之间的相对滑动(4.5)速度达到零值瞬间的摩擦系数(4.18)。4.38 摩擦力矩frictional moment M 在转动摩擦副(4.的中,转动体在周向上受到的摩擦力F(4.16)与转动体有效半径的乘积。

31、注z在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牛一般用下式表示zM=pA)ZR. 式中= 摩擦系数zp 单位名义接触面权载荷zA 一个摩擦表丽(4.1)的面积;Z 参与摩擦(2.幻的面数4凡有效半径.4.39 4.40 4.41 摩擦力矩稳定黑鼓steady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moment 测得的摩擦力矩M(4.38)的平均值与最大值之比。注z其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称摩擦力矩波动系数制动效率损失loss of brake efficiency 制动摩擦副(4.。在运行中受热引起摩擦系数(4.18)-f降所选成的制葫效率降低。制动窑iI:brake capacity 制动器中摩擦副(4.的

32、的制动(部件承受)力、吸收功率等的许用极限,5磨损wear 5. 1 5.2 5.3 磨损量wear loss 在磨损(2.3)过程中摩擦副(4.的的材料接触表面(3.30)变形或表层材料流失的量。注z通常可用体积、质量、几何尺度等表示.磨损率wear rate 测得的磨损量(5.1)对于摩擦工况(4.3)中某一特定条件参量的变化率。注z通常可用单位行程、单位时间、单位载荷或一个运行周期的磨损量(5.1)表示。磨损系数coefficient of wear Kw ( 6 ) 描述滑动(4.5)过程磨损率(5.2)的一个元量纲数,用摩擦副(4.。的材料体积磨损量(5.1)V和较GB/T 1775

33、4-2012 软材料的屈服应力P固的乘积与载荷P(3.31)和行程S的乘积之比表示,即5.4 磨损因子w四.rfactor k K_= VPm 一-W PS 轴承比磨损率bearing specific wear rate ( 7 ) 以系数方式表达的滑动轴承的一种磨损率(5.刀,用轴承径向线磨损量(5.l)h与比压(3.38)和行程S的乘积之比表示,即5.5 5.6 5. 7 5.8 5.9 5. 10 式中zU二一滑动速度Ft一一运动时间。耐磨性wear r四istanceK = h_ =!:. S pvt 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抵抗磨损(2.3)的性能,通常用磨损率(5.2)的倒数表示。注2该

34、性能不是材料的固有属性,而是与摩擦副材料(2.12)和摩擦工况(4.3)密切相关的服役性能.相对磨损率relative wear rate 一定摩擦工况(4.3)下被研究材料与选定的对比材料的磨损率(5.2)之比。相对耐磨性relative wear resistance 一定摩擦工况(4.3)下被研究材料与选定的对比材料的耐磨性(5.5)之比。磨损机理wear mechanism 对摩擦副(4.4)表面损伤程度、变形形式或表层材料逐渐流失过程和原因的描述。磨损转型transition of wear mechanism 在一定条件下磨损机理(5.的发生相互转变的行为及特征效应。( 8 ) 示

35、例z从轻微磨损(5.14)转变为严重磨损(5.15)的特征通常是磨损率(5.2)急剧增大,反之则相应急剧减小。磨损机制固wear m配hanismmap 根据不同摩擦工况(4.3)下的磨损(2.3)试验或计算结果,按照磨损机理(5.的的异同将其各部分用分界线或分界面划分开,构成若干区域的二维或多维图,以表征发生每种机理的条件、范围及变化趋势。5. 11 5. 12 注z按照磨损率(5.2)划分的,称为磨损率图。磨攘wear track 固体表面经磨损(2.3)后在摩擦表面(4.1)上留下的损伤痕迹。注2是评定磨损机理(5.旧的重要依据之一.磨屑wear debris 在磨损(2.3)过程中从参

36、与摩擦(2.2)的固体表面上脱落下来的细微颗粒。注z是评定磨损机理(5.8)的重要依据之一.11 GB/T 17754-2012 5. 13 正常磨损normal wear 机械设计中摩擦副材料(2.12)的磨损率(5.2)在允许范围内的一种磨损(2.3)。5. 14 5. 15 5. 16 5. 17 轻微磨损mild wear 以极细小的磨屑(5.12)为特征且磨损率(5.2)很低的一类磨损(2.3)。注z对于金属材料其磨屑(5.12)通常主要自氧化物组成。严重磨损severe wear 以较大的碎片或颗粒状磨屑(5.12)为特征且磨损率(5.2)很高的一种磨损(2.3)。注g对于金属材料

37、其磨屑(5.12)通常以金属为主。干磨损d叮wear在摩擦副(4.4)之间,元人为添加润滑剂(6.48)时发生的磨损(2.3) 磨合running in 为消除新摩擦副(4.的运转初期摩擦系数(4.18)和磨损率(5.2)具有的暂态特征,采用一组特定的摩擦工况(4.3)参数进行操作,以改善该系统的摩擦学行为(2.11)的技术。5. 18 注1:磨合通常在低操作规范,即低功耗、低速和低载的特定条件下进行。注2:在运行初期,改善摩擦副(4.4)的接触表团(3.30)特性,使其摩擦系数严(4.18)和磨损率(5.2)减小的能力称为磨合性,磨粒料)磨损abrasive wear 在摩擦(2.2)过程中

38、,由于硬颗粒或摩擦副(4.。表面的硬微凸体(3.的对固体表面挤压和沿表面运动所引起的损伤或材料流失。5. 19 注1:既是一种最常见的磨损(2.剖,也可视为一种磨损机理(5.肘。注2:根据硬颗粒对摩擦副(4.4)的一个表面还是两个对磨表面作用,可分为两体磨粒磨损和三体磨粒磨损z硬颗粒是相对固定的还是松散的、相对摩擦11(4.的表面是滑动(4.的为主还是滚动(4.的兼滑动(4.日,可分为固定磨粒磨损和松散磨粒磨损。拉宾洛维奇公式Rabinowicz s叫uation通过Rabinowicz模型推出描写磨粒磨损(5.18)中材料以微犁削(5.22)或塑性流动(5.21)机理产生的体积磨损量(5.l

39、)V的公式,即5.20 式中zP一一-载荷zS 行程zH 较软材料的硬度zk一一-系数。磨粒abrasive particle PS V=KAii 在磨粒磨损(5.18)过程中引起表面损伤和材料流失作用的硬颗粒或硬微凸体(3.的。( 9 ) 5.21 5.22 5.23 GB/T 17754-2012 塑性流动pl回ticflow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摩擦学在磨粒(5.20)的机械力作用下,摩擦副(4.的表层材料产生的不可逆变形。微犁削mic附ploughing 微犁沟micro- grooving 硬质磨粒(5.20)犁过摩擦副(4.4)固体表面形成微小沟槽的损伤

40、现象。微切削micro-cuUing 硬质磨粒(5.20)划过摩擦副(4.4)固体表面,造成表层材料产生磨屑(5.12)并直接造成流失的现象。5.24 5.25 5.26 5.27 5.28 凿削gouging 硬质磨粒(5.20)从材料表层凿下大颗粒磨屑(5.12)并形成较深且不连续掏槽的损伤现象。微断裂micro-fracture 硬质磨粒(5.20)在材料表层引起微裂纹萌生、扩展和断裂脱落的破坏现象。滑动磨损sliding wear 固体摩擦表面(4.1)之间因相对滑动(4.5)造成的磨损(2.3)。注z属于一种最常见的磨损(2.3)形式,一般承受的是平稳载荷P(3.31)。划伤scra

41、tching 刮伤由于微凸体(3.6)的滑动(4.5)作用造成固体摩擦表面(4.1)上出现划痕的一种磨损(2.3)。陵合galling 在滑动(4.5)的固体摩擦表面(4.1)局部出现带着撕裂的损伤,这种损伤常伴随有材料的塑性流动(5.21)和材料转移(5.31)0 5.29 嵌藏性embedability 轴瓦材料在滑动(4.5)中嵌埋藏磨屑(5.12)和其他外来硬颗粒以降低这些硬颗粒划伤(5.27)摩擦副(4.的表面或减缓磨粒磨损(5.18)倾向的能力。5.30 5.31 5.32 粘着磨损adhesive wear 由于粘着(4.23)作用使摩擦副(4.。表面之间发生冷焊和材料转移(5.

42、31)现象引起的磨损(2.3)。注=是一种易引起严重磨损(5.15)的磨损机理(5.的。材料转移material transfer 在滑动(4.5)或滚动(4.的过程中,摩擦表面(4.1)上出现对摩副材料的现象。选择性转移selective transfer 某些合金摩擦副(4.。在一定摩擦工况(4.3)下发生有选择的金属成分材料转移(5.31),从而影响摩擦(2.2)和磨损(2.3)的特殊效应。13 GB/T 17754-2012 5.33 阿查德模型Archard model 描述粘着磨损(5.30)并根据真实接触面积、材料屈服应力和被撕裂下的微凸体(3.的体积推导出来以计算单位磨程下的磨

43、损量(5.1)的一种简单模型。5.34 涂抹smearing 在摩擦副(4.4)之间由于塑性流动(5.21)或材料转移(5.31),较软材料的磨屑(5.12)以薄层形式附着于摩擦表面(4.1)上的轻微磨损(5.14).注s涂抹层一般为较软的材料,它可能附着于摩擦副(4.心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5.35 粘焊scoring 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4.1)之间由于闪温(3.39)过高使许多小接触点出现焊接并在相对滑动(4.5)中被撕裂的磨损(2.3)。5.36 胶合scuffing 是粘焊(5.35)这类磨损(2.3)中更为严重的一种形式。5.37 殴死seizure 在摩擦表面(4.1)产生粘着

44、(4.23)或材料转移(5.31),使相对运动停止或断续停止的严重磨损(5. 15)。注s根本原因是大面积粘着(4.23)和粘焊(5.3日,但能否造成咬死还与摩擦JlJ(4.4)的间隙和驱动力有关。5.38 抗陵性anti-seizure property 抗焊合性anti-weld characteristic 在润滑膜(6.1)被破坏瞬间摩擦表面(4.1)材料抗咬死(5.37)的能力。5.39 症劳磨损fatigue wear 接触藏劳contact fatigue 表面擅劳surface fatigue 当在摩擦(2.2)接触区受到滑动(4.5)、滚动(4.的或滑滚运动(4.7)的循环应

45、力超过材料的疲劳极限,在表面或近表层中萌生裂纹,并逐步扩展,导致材料表面断裂剥落(5.44)的磨损机理(5.的。5.40 5.41 5.42 注z在接触表面(3.30)形成的疲劳损伤还可能成为引发材料疲劳断裂的裂纹源,从而降低材料疲劳强度.微动磨损fretting wear 由微动(4.11)作用使接触表面(3.30)产生的损伤和材料流失。注2损伤过程中可能包含粘着磨损(5.30)、磨粒磨损(5.18)、疲劳磨损(5.39)及氧化磨损(5.46)等机制。微动腐恤fretting corrosion 腐蚀环境中接触表面(3.30)间发生微动(4.11),且腐蚀起重要作用的损伤现象。微动疲劳fre

46、tting fatigue 由于微动(4.11)导致接触表面(3.30)产生的疲劳现象使部件的疲劳强度降低或早期断裂。注,:是微动磨损(5.40)和疲劳应力同时或先后联合作用的结果z注2:表面缺陷的产生可能伴随表面材料流失,但其危害处于次要地位。GB/T 17754-2012 5.43 点恤pitting 因表面疲劳(5.39)作用导致材料流失,在摩擦表面(4.1)留下小而浅的锥形凹坑的损伤形式。5.44 剥落spalling 在摩擦表面(4.1)因接触疲劳(5.39)而产生鳞片状磨屑(5.12)并出现深而大凹坑的损伤形式。5.45 剥层delamination 在接触应力(3.36)作用下摩

47、擦表面(4.1)及附近表层的塑性流动(5.21)不断积累,使其次表面。.2)萌生裂纹并平行于表面扩展,最后裂纹折向表面使材料以薄片状脱落的磨损机理(5.8)。注2这是N.P.Suh于1973提出的理论。5.46 氧化磨损oxidative we盯氧或氧化介质与摩擦表面(4.1)相互作用形成氧化膜,材料流失仅发生在氧化膜或是由于氧化膜不断形成又不断被去除的一种磨损机理(5.的。注:通常属轻微磨损(5.14),但当在强氧化介质中摩擦(2.2)时,可能因腐蚀作用加强而发生严重磨损(5.15)。5.47 腐蚀磨损corrosive wear 腐蚀环境中摩擦表面(4.1)出现损伤和材料流失的一类磨损(2.3)。注:一般是机械和化学两因素交互作用、互相促进、加速表团损伤和材料流失的过程,5.48 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利用化学与机械相互作用实现固体表面的平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