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118.1-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1部分:通则.pdf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23303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6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6118.1-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1部分:通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GB T 26118.1-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1部分:通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GB T 26118.1-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1部分:通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GB T 26118.1-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1部分:通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GB T 26118.1-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1部分:通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3.110 J 09 中华人民11: /、道B和国国家标准GB/T 26118.1一2010机械安全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第1部分:通则Safety of machinery 一-Assessmentand reduction of risks arising from radiation emitted by machinery-Part 1 : General principles 2011-01-10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10-01实施发布GB/T 26118.1-2010 目次前言.m 引言.N I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辐射排放的分类24.1 根据频率和波长对辐射分类24.2 辐射排放的特征25 一般程序.3 6 风险评价.3 6. 1 概述.3 6.2 风险评价程序7 要求47.1 根据辐射排放水平对机器分类47.2 设计要求.4 8 消除或减小辐射排放风险的保护措施8.1 原则8.2 合适措施的选择8.3 防止二次危险的保护措施.9 验证与要求的一致性510 使用和维护信息.10.1 使用信息610.2 维护信息.11 标志12 信号和警告装置附录A(规范性附录)机器寿命阶段8附录B(规范性附录)辐射排放水平和辐射排放类别之间的相关性9附录c(资料性附录消除或减少辐射暴

3、露的措施示例I G/T 26118.1-2010 刚吕GB/T 26118(机械安全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二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辐射排放的测量程序;-一第3部分:通过衰减或屏蔽减小辐射。本部分是GB/T26118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二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等同采用欧洲标准EN12198-1:2000(机械安全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第1部分:通则C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译EN12198-1: 2000。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一用本部分代替本欧洲标准;一删除了EN前言,重新编写了前言;一按照GB/T1. 12009的

4、要求修改了范围中条款的表述顺序;一一一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导语按GB/T1. 1-2009进行了修改,并将EN12198-1 :2000引用的标准改为对应的国家标准;一一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EN1070; 一一用IEC61000-6-1代替规范性引用文件EN50082-1; 一一删除了资料性附录ZA。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0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如泉市包装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光机电仪工程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史传民、郭冰、李勤、宁燕、王

5、立、居荣华、吴健、张晓飞、孙华山、富锐、陈能玉、刘治永、赵茂程。mm GB/T 26118.1-2010 引由电源供电或含有辐射源的机械可能排放辐射或产生电场和/或磁场。辐射排放以及场的频率和量级将有所不同。机械的设计和制造应使得任何辐射排放都限制在机械运行所必需的范围内且对暴露人员不存在影响,或者将对暴露人员的影响降低到元危险的等级CGBjT15706.2-2007)。为了评价来自机器的辐射排放和场造成伤害的风险,有必要知道对健康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辐射排放类别、排放水平和排放强度v本部分的目的是为制造商和C类标准制定者提供如何识别机器的辐射排放,如何确定其量级和重要性,如何评价风险以及使用何

6、种方法避免或降低机械辐射排放的建议。本部分给出了识别和评价机械辐射排放的通则。GBjT26118的第2部分给出了辐射排放的具体测量方法。本GBjT26118的第3部分给出了通过降低排放和提供信息来避免或降低人员暴露于辐射的保护措施细节。机械排放的辐射可能是设计用于加工过程的,也可能是意外产生的。本部分的第7章要求制造商应确定机器的设计辐射排放类别。对不良的辐射排放,辐射排放水平宜降低到与0类相对应的数值。N 功能性辐射排放应被限制在机器运行所必需的范围内。应对剩余的排放水平进行评价,并确定排放类别。如有必要,还应采用保护措施。根据GBjT15706.1,本部分为Hl类标准。GB/T 26118

7、.1-2010 1 范围机械安全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第1部分:通则GB/T 26118的本部分适用于机械的辐射排放。辐射排放可能是用于加工过程的功能性排放,也可能是不良排放。本部分给出了在没有相关C类标准时制造商制造安全的机械的建议,也给出了C类标准制定者如何识别辐射排放或场IU如何确定其重要性和强度,如何评估可能的风险和避免或减小辐射排放的建议。注1.此建议宜作为评价要求在具体机器的C类标准中详述。本部分适用于GB/T15706. 1-2007中3.1定义的机械,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电磁非电离辐射的排放。注2:电离辐射可能在其他标准或者修订本部分时予以规定。本部分不适用于激光辐射的排

8、放以及固定在机械中只用于照明的辐射源排放,也不适用于电磁兼容性问题。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00. 65-2004电工术语照明(IEC60050-845) GB/T 15706. 1-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lSO12100 1:2003) GB/T 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lSO12100-2: 2003) GB/T 16856.1机械安全风险评价

9、第l部分:原则(ISO14121-1) GB 17799.3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IEC61000-6-2) GB/T 26118.2-2010 机械安全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和减小第2部分:辐射排放的测量程序GB/T 26118.3-2010 机械安全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和减小第3部分:通过衰减或屏蔽减小辐射IEC 61000-6-1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3 术语和定义GB/T 15706. 1-2007和GB/T2900. 652004中界定的以及下述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本部分的其余内容中,一般术语辐射包括由机

10、器排放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辐射(即光辐射)、场(即电磁场和/或磁场)或波(即电磁波。1 GB/T 26118.1一20103. 1 3.2 3.3 3.4 功能性辐射排放functional radiation emission 在加工区域内,机械功能需要的辐射排放。注:用于厚度测茧的辐射束是功能性辐射排放的示例。不良辐射排放undesirable radiation emission 除功能性辐射排放以外,所有排放到加工区域以外的辐射排放。注:使用紫外线辐射固化泊墨的打印机辐射泄漏是不良辐射排放的示例。微量辐射排放trivial radiation emission 强度很低的,不影响根据第7章

11、对机器分类的辐射排放和辐射场。可达表面accessible surface 包络机械的假想表面,测量点定位于此表面上。4 辐射排放的分类4. 1 根据频率和波长对辐射分类在本部分中,根据频率、波长或者能量对辐射的分类在表1中给出。表1非电离辐射的分类种类类型电场和/或磁场极低频率和低频率电磁波无线电频率光辐射红外光辐射。J见光光辐射紫外f一一频率;-一波长。注:上表规定的辐射频率和波长区间可能与其他有关辐射的标准有差异p4.2 辐射排放的特征频率/披长。780 nm 80 nm380 nm 380 nm100 nm 辐射排放的特征也可以是其强度、持续时间、频率、空间和光谱分布,例如:2 连续波

12、;一一调制的、脉冲的;一一宽频带(包含几种频率); 连续或者离散光谱(线谱); 一一几何特征z一一相干、非相干;一一偏振。GB/T 26118.1一20105 一般程序机器的制造商应根据GB/T16856. 1进行风险评价。这包括机械限制的确定、所有危险的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评定。风险评价后,如有必要,应采取减小不可接受风险的措施。然后,还可能有必要再进行风险评价,或者只重复其中一部分。对于与机器辐射排放有关的风险,制造商应进行的风险评价和风险减小过程包括=一一评价由所有辐射类型排放引起的风险(见第6章h为达到排放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减小辐射排放(见第7章和第8章); 验证是否符合GB/

13、T26118的要求(见第9章)。将验证环节并入风险评价程序可能也是合理的(见6.2)。当制定特定机器或者机器组的C类标准时,应包括风险评价程序的细节。6 凤险评价6.1 概述机器制造商应识别辐射排放和评价这些辐射排放引起的风险。该评价应包括机器寿命周期内所有阶段的排放对暴露人员引起的任何可预见的风险(见附录A)。辐射排放可能产生于za) 整个机器或者其部件;b) 机器加工的材料;c) 机器和机器加工的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注1:GB/T 15706. 1-2007和GB/T16856. 1中给出了风险评价方法的细节。注2:风险等级取决于辐射的特性、发生人员暴露的可能性和暴露程度。辐射暴露对健康的

14、影响取决于辐射类型、强度和暴露持续时间。这些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可能是可逆的,也可能是不可逆的。6.2 风险评价程序6.2.1 概述机械辐射排放的风险评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识别辐射排放(辐射源、辐射类型、排放的大致水平等)。进行下述风险评价程序步骤以及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中描述的步骤时,可以忽略微量排放。如果没有相关的C类标准,则制造商应根据技术专家的经验、计算或测量来判断排放是否是微量的。技术专家的结论应记录在技术数据文件中。二在正常使用期间,所有可能存在人员暴露的点都应测量或详细预测排放的水平;识别机器所有的使用阶段中每种辐射类别的最大排放(见附录A)。还应考虑这

15、些阶段中可预见的误用(见GB/T15706.1-2007的3.22)。6.2.2 程序一一根据7.1确定机器使用过程中运行、设置和清洗阶段的辐射排放类别。确定排放类别应以测量、适当的不确定性(见GB/T26118.2)和/或对所有相关点的辐射排放预测为基础。一一检查机器使用过程中可达表面上的排放水平是否足够低,从而保证不超过7.1中0类排放的界限。3 GB/T 26118.1-2010 如果机器的辐射排放不属于0类(见7.1),则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评价机器预定使用期间可能的暴露情况暴露人员(成年人、儿童、知情的、不知情的等)、暴露时间、暴露频率、离排放源的距离、预期的或非预期的辐射排放等。评

16、价为机器运行、设置和清洗阶段确定的辐射排放类别对于所评价的暴露情况是否是可接受的。一识别二次危险(产生的有害物质,如臭氧、塑料降解物,对起搏器和其他植入式电气设备的干扰,由周围安全相关电气设备电磁干扰造成的危险)(见IEC61000-6-1和GB17799.3)。6.2.3 结论根据7.1确定机器的总体排放类别。7 要求7.1 根据辐射排放水平对机器分类制造商应根据辐射排放水平确定机器辐射排放的类别。可考虑表2中的三种类别。对于每种类型的辐射,附录B规定了辐射排放水平与辐射排放类别之间的关系。表2根据辐射排放水平对机器分类类别限制和保护措施信息和培训。元限制不苟安信息1 限制:接近限制,可能需

17、要保护措施关于危险、风险和副作用的信息2 特殊限制和基本保护措施关于危险、风险和副作用的信息:可能有必l要进行培训应确定机器使用过程中的设置、运行和清洗阶段辐射排放的类别。应确定所有类型的辐射排放的类别。制造商应考虑到辐射排放可能随环境、运行条件和机器工作循环的变化而变化。机器的总体类别是机器使用过程中,设置、运行和清洗阶段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辐射排放确定的类别中等级最高的类别。7.2 设计要求7.2.1 功能性辐射排放所有功能性辐射排放应设定为足以保证机器使用过程中设置、运行和清洗阶段正常功能的最低水平。应测量剩余的辐射排放(见GB/T26118. 2)并确定排放类别(见7.1和附录。必要时,应

18、采取保护措施(见第8章、附录C和GB/T26118.3)。7.2.2 不良辐射排放4 宜避免机器的不良辐射排放。如果不能避免机器的不良辐射排放,则不宜超过7.1中0类规定的值。如果机器的不良辐射排放超过0类规定的值,则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见第8章和第10章)。注:C类标准可能将特定类型的机器限定为0类或1类。GB/T 26118.1-2010 8 消除或减小辐射排放风险的保护措施8. 1 原则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在加工区域,功能性辐射排放应设定为足以保证机器在不同使用阶段能正常运行的最低水平;在其他区域,应消除辐射排放或将其减小至对暴露人员不存在影响的水平,或者限制在元危险的水平。根据上述要

19、求,制造商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果保护措施不够充分并且根据所确定的机器辐射排放类别,机械使用者可能还需要采取附加保护措施。制造商应为机器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0类不需要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1类根据机器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文件以及机器周围不同区域剩余辐射排放水平的有关信息,制造商应在使用信息中规定应采取的适当保护措施。2类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需要采取何种保护措施根据排放水平、如何使用机器和其他因素来确定。应提供关于危险、风险和副作用的信息。可能有必要进行培训。特殊类型的机器或机械组的C类标准应包含必要的保护措施。注:元论是哪个类别的机器,特定人群(如对光高度敏感的人员或植入了电气或铁磁性装置的人员

20、可能都需要采取附加保护措施。8.2 合适措施的选择在选择最合适的措施时,需要考虑技术发展水平。在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减小辐射时,制造商应采取措施在尽可能靠近排放源的位置减小辐射排放。制造商应(尽可能)按下列顺序采取措施:a) 通过设计消除或防止暴露的风险;b) 如果不能消除风险,则按下列顺序减小风险: 减小排放(减小辐射的能量); 通过防护罩或者其他工程方法减小; 通过隔离加工单元与在控制单元上的操作来减少暴露。c) 将遗留风险告知使用者并规定必需采取的附加措施。注:附录C给出了可采取的措施的清单。GB/T26118.3详细描述了减小辐射排放的程序。8.3 防止二次危险的保护措施如果风险评价(见

21、6.2)过程中识别出二次危险,则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采取何种保护措施取决于二次危险的特性,并且应针对每种特殊情况具体规定。二次危险和适当的保护措施应在C类标准中予以规定。9 验证与要求的一致性验证与第7章中的要求的一致性包括以下步骤:按照GB/T26118.2进行测量和/或预测辐射排放;一一将结果与第7章中的技术规范进行比较(消除排放、减小到规定值或与使用和维护信息中规定GB/T 26118.1-2010 的值相比较); 声明每种类型辐射的排放类别;声明总体类别。10 使用和维护信息10. 1 使用信息10. 1. 1 制造商应在机器的使用说明书中规定机器的预定使用、辐射排放的类别和操作程序

22、。如有必要,制造商应规定通过训练所需达到的能力水平。当机器的设置和操作条件使排放减小时,制造商应在说明书中给出适当的细节。如果辐射排放为1类或2类,则制造商应附加说明机器可排放的辐射类型和水平。10. 1. 2 根据辐射排放类别,使用信息应包含以下声明之一:a) 辐射排放为0类。当单独使用该机器时,不需要采取其他保护措施(见8.1)。在其他情况下(如果两台或多台机器向同一个点辐射)可能有必要采取限制措施和/或附加保护措施。b) 辐射排放为1类。当在工作场所单独使用机械时,不需要限制辐射。在其他情况下(如果两台或多台机器向同一个点辐射)可能有必要采取限制和/或额外保护措施。c) 辐射排放为2类。

23、应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10. 1. 3 当为机器提供有减小排放的措施时,机械制造商应提供正确机器使用的信息以及可能对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10. 1. 4 当没有提供减小排放的措施时,制造商应规定适用的且经验证的减小排放的方法和/或试验方法。10. 1. 5 制造商应提供是否有必要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信息。如果有必要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制造商应给出个体防护装备种类的详细信息。10.2 维护信息10.2. 1 机械制造商应提供充足的、适当的并对健康元风险的机器维护说明。10.2.2 尤其维护过程中在移除了作为机器部件的保护设备(如防护罩、防护装置等)情况下,应给出合适的替换保护措施说明。10.2

24、.3 在机器恢复正常使用之前有必要测量辐射排放水平时,制造商应在维护说明中予以规定。10.2.4 如果预计存在辐射泄露或不可控制的辐射释放,则制造商应提供如何限制排放范围以及尽快重新达到充分控制的信息。适当时,该信息还宜包括能用来安全识别排放源并进行维修的紧急程序和合适的保护设备。门标志6 确定为1类和2类的机器应进行标识。标志由以下部分组成:提醒辐射排放类型的安全符号(磁场、电磁、光辐射); 一一类别号(1类或2类); 本标准的编号:GB/T26118。图1、图2和图3给出了标志的示例。GB/T 26118.1-2010 磁场排放1类CGB/T 26118) 图1磁场排放安全标志(1类)光辐

25、射排放1类CGB/T 26118) 也磁排放2类CGB/T 26118) 图2电磁排放安全标志(2类)图3光辐射排放安全标志(1类)如果有必要采取附加安全措施(见第8章),则宜在机器上标明相关信息。如果在维护过程中辐射水平可能超过机器正常使用时规定的水平,则所有这些较高的辐射水平都应明确标识,例如在作为机器部件的保护设备(防护罩、防护装置等)上面或下面进行标识。12 信号和警告装置如果需要,应使用视觉信号(如:闪光灯)和声学系统(如:曹笛)来警告使用者存在辐射。7 GB/T 26118.1-2010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机器寿命阶段机器寿命阶段分为(根据GB/T15706. 1-2007中

26、5.3a) : 1) 制造;2) 运输和试运转:-一装配、安装;一一调整;3) 使用:一一设定、示教/编程或过程转换;-:tE行;一清洗;故障查找z维护;4) 停用、拆除和任何与安全有关的处置。. GB/T 26118.1-20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辐射排放水平和辐射排放类别之间的相关性本附录规定了测量每种辐射的排放水平时,测量点与机器可达表面之间的距离。假定在大多数情况下,以该距离测得的结果代表了机器周围最高的排放水平。但在某些情况下,辐射排放可能集中在距机器更远的一个点,使得最高排放水平所处的距离大于本附录中的规定距离。此时,除了应按照B.1B.4中规定的距离进行测量之外,另还应在出现

27、最大排放水平的点上测量。应采用二者中的较大值确定辐射排放类别。为了对辐射排放进行分类,本附录规定了一个平均时间。这意味着不仅要进行辐射排放的测量,还应确定在规定的平均时间内的平均排放值。如果辐射排放是恒定的或者是周期性的,则没有必要在整个平均时间内都进行测量。此时,只需在某些典型的排放时间段内进行测量,并计算在规定平均时间内的值。对于光辐射(B.1、B.2和B.3),只有辐射排放强度在平均时间内为恒定或者只是平稳变化时,辐射排放水平和辐射排放类别之间的相关性才适用。规定的相关性不适用于持续时间小于10s的光辐射排放,例如单一或重复的脉冲。此时,辐射排放类别应使用峰值强度来确定。当存在针对特定机

28、器或者机器组的C类标准时,应使用在C类标准中规定的关于测量的所有要求(例如:距离、平均时间等)来确定辐射排放类别。更详细的测量信息在GBjT26118. 2中规定。B.O 符号和定义在B.1、B.2和B.3中使用了下列符号和单位: 一一波长,m(或米的倍数hE一一辐照度,W.m-2;E 一光谱辐照度,W.m-2 nm-1 ; Eefl一一-有效辐照度,W.m-2;t.一一带宽,nm;S.一一相对光谱有效性;L一一辐照能,W m -2 sr-1 ; L一一光谱辐照能,W.m-2 sr-1 nm-1; Leff 有效辐照能,W.m-2 sr-1 nm-1; t 一一时间,S;l 一一辐射源长度,m

29、;r 一一观察距离,rn; 一一观测角=i,rad。T B.1 介于180nm-400 nm的紫外线辐射和可见光辐射测量条件紫外线辐射的有效辐照度Eefl或者各自的光谱辐照度E.应在距离机器可达表面10cm处测量。9 GB/T 26118.1-2010 测量的方向应沿着辐射排放强度最大的方向。没有规定测量仪器的孔径。但应使用一个有余弦采集特征的探测器。测量平均时间应为8人如果测量的结果相同,则允许缩短平均时间。有效辐照度的确定有效辐照度Eefl可在180nm400 nm波段直接测量,或者根据测得的光谱辐照度E.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确定:Eeff = E.S. ).= 180 nm 在表B.1中查出

30、相对光谱有效性旦的值。表B.1波段在180nm.400 nm之间的相对光谱有效性S.波长/nm相对光谱有效性S180 0.012 190 0.019 200 0.030 205 0.051 210 0.075 215 0.095 220 o. 120 225 0.150 230 0.190 235 0.240 240 0.300 245 0.360 250 0.430 255 0.520 260 0.650 265 0.810 270 1. 000 275 0.960 280 0.880 285 o. 770 290 0.640 295 0.540 300 0.300 305 0.060 31

31、0 0.015 315400 0.003 10 GB/T 26118.1一2010相关性有效辐照度Eerr与辐射排放类别的相关性在表B.2中给出。表B.2有效紫外辐照度和辐射排放类别对应关系Eerr(l80 nm400 nm) 辐射排放类别W. m- Eerr 1. 0X10 3 2 B.2 介于400nm. 7(0 nm的可见光辐射测量条件可见光辐射的光谱辐照度E或各自的光谱辐照能L应在距离机器可达表面o.10 m处测量。测量的方向应沿着辐射排放强度最大的方向。测量仪器的孔径应为7mm。不需要余弦采集特征。测量平均时间应为8h。如果测量的结果相同,则允许缩短平均时间。应从测量点确定辐射源的观

32、测角。有效辐照度和有效辐照能的确定根据观测角,波段介于400nm 700 nm的有效辐照度Edr和各自的有效辐照能Leff应按以下确定:对于10X10-3 100 2 B.3 介于700nm1 mm的可见光辐射和红外辐射测量条件可见光辐射和红外辐射的辐照度E应在距离机器可达表面0.10tn处测量。测量的方向沿着排放出辐射强度最大的方向。没有规定测量仪器的孔径。不要求余弦采集特征。测量平均时间应为10s。如果辐射排放强度随时间变化,则应选择包含最强辐射排放强度的10s测量时间段。确定波段在700nml mm的辐照度E时不应考虑光谱权重。相关性辐照度E与辐射排放类别之间的相关性在表B.5中给出。表

33、B.5辐照度E与辐射排放类别之间的相关性E(700 nm-1 mm) 辐射排放类别W. m-2 口1E王二33。33 100 2 B.4 电场、磁场、电磁场和电磁波(最大至300GHz) 无线电频率辐射的功率通量密度或电场和/或磁场强度应在距离机械可达表面0.25m处测量。测量平均时间应为:6 min(频率高于100kHz时); 一-1s(频率低于100kHz时)。功率或场强与排放类别之间相关性在表B.6和表B.7中给出。如果测得的场量未超过表B.6中给出的值,则辐射排放类别为0类。如果测得的场量在表B.6和表B.7中给出的值之间,则辐射排放类别为1类。如果测得的场量超过了表B.7中给出的值,

34、则辐射排放类别为2类。在此范围内,所使用的物理量和单位为:E一一一电场强度,V.m一IEB一一磁通密度,T;H一一磁场强度,A.m一1;13 GB/T 26118.1-2010 S一一-功率密度,W.m-1; f一一一频率,Hz。在近场条件下(f300MHz) ,应单独测量电场强度E和磁场强度H(相应的磁通密度酌,并且每个物理量都应满足要求。表B.6分类所用的物理量(0类)(元干扰有效值)场强E场强H场B等效的平面波频率范围y. m-I A-m-1 T 功率密度PeqW. m-2 1 Hz-8 Hz 10 000 3.2X10/尸4X 10 /尸8 Hz-25 Hz 10000 4 000/1

35、 5 000/1 0.025 kHz-O. 8 kHz 250/1 4/1 5/1 0.8 kHz-3 kHz 250/1 5 6.25 3 kHz-150 kHz 87 5 6.25 0.15 MHz-1 MHz 87 0.73/1 0.92/1 1 MHz-10 MHz 87/1山0.73/1 0.92/1 10 MHz-400 MHz 27.5 0.073 0.092 2 400 MHz-2 000 MHz 1. 375p/2 0.003 7/2 0.0046P/2 1/200 2 GHz-300 GHz 61 0.16 0.20 10 注z计算与频率有关的值时,将f插入第一栏。表B.7

36、分类所用的物理量(1类)(元干扰有效值)场强E场强H场B等效的平面波频率范围功率密度Peqy. m-I A-1 T m W m-2 m 1 Hz-8 Hz 20000 1.63X105/尸2X 105/尸8 Hz-25 Hz 20000 2X10/1 2. 5X 10 /1 0.025 kHz-O. 82 kHz 500/1 20/1 25/1 0.82 kHz-65 kHz 610 24.4 30. 7 0.065 MHz-1 MHz 610 1. 6/1 2.0/1 1 MHz-10 MHz 610/ P/2 1. 6/1 2.0/1 10 MHz-400 MHz 61 0.16 0.2

37、10 400 MHz-2 000 MHz 3P/2 0.0081川0.011川1/40 2 GHz-300 GHz 137 0.36 0.45 50 注:计算与频率有关的值时,将f插入第一栏。14 G/T 26118.1-20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消除或减少辐射暴露的措施示倒本附录中的示例可能包含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或者可能作为信息提供给使用者。C.1 消除暴露消除辐射排放是消除人员因暴露在辐射下引起的风险的一种方法。消除辐射排放的措施有za) 通过以下方法消除辐射源:1) 选择另一种生产工艺流程;2) 选择另一种操作;b) 采用全封闭的工艺流程和处理系统。C.2 减少暴露可以通过减小辐射排

38、放或组织措施减少人员在辐射下的暴露。C. 2.1 减小排放减小排放的措施可包括:一一-封闭的材料处理系统;一一防止辐射泄露和不可控释放;一一一防护罩、屏蔽、过滤;一一接地;过程控制,例如:使用与联锁系统相连的辐射测量装置。更多细节,也可见GB/T26118. 3 0 C.2.2 通过管理或隔离减少暴露采用以下措施可达到通过管理或隔离减少暴露的目的:一一禁止随意进入受辐射区域;一一将危险操作和元危险操作分开,例如:部分封闭、结构分开;一一远程控制和过程自动化;一一减少暴露时间;一一增加机器与操作者之间的距离。C.3 遗留凤险和其他措施的信息示例如下za) 关于剩余辐射排放类型和水平的信息;b)

39、关于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的信息;c) 关于说明书和对合适人员进行培训的足够信息;15 GB/T 26118.1-2010 d) 关于可能由辐射副作用产生的危险信息,例如: 干扰心脏起搏器和其他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 产生臭氧或其他有害物质; 与附近其他电子设备发生电磁干扰产生的危险。16 EONi-FFNH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机械安全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第1部分:通则GB/T 26118. 1-2010 国中当&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号晤印张1.5字数36千字2011年3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11年3月第一版每2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定价书号:155066. 1-41843 G8/T 26118.1-2010 打印日期:2011年4月7fj 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