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828--2008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23429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 T828--2008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51 T828--2008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51 T828--2008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51 T828--2008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51 T828--2008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31 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8282008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Procedures of Broccoli Production 2008-6-6 发布 2008-9-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 828200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产地环境条件 . . 1 4 栽培管理 . . 1 5 采收及采后处理 . . 3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无公害青花菜生产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 . 4 DB51/T 8282008 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

2、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成都市双流县农业发展局、成都市彭州市农业发展局、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房超、刘独臣、刘小俊、骆维、倪国成、卢跃华、彭化贤。 DB51/T 8282008 1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青花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采收及采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无公害青花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3、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51/335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DB51/33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DB51/T339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 3 产地环境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富的田块。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DB51/336和 DB51/T339的要求。 4 栽培管理 4.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

4、求的品种,冬春季选用耐寒、株形紧凑,冬性强的中晚熟品种;秋季选用耐热性较强的早熟品种。 4.2 种子处理 4.2.1 温汤浸种或药剂消毒 温汤浸种:将种子倒入5055温水中浸种15 min20 min,并不停搅拌,捞出稍加晾干后用湿布包好催芽。 药剂消毒:将种子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泡5 min6 min,再用清水浸种3 h4 h,捞出稍加晾干后用湿布包好催芽。 4.2.2 种子催芽 处理后的种子在2025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待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3 播种育苗 4.3.1 播种 4.3.1.1 苗床准备 选三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

5、风透光,含有机质丰富的沙壤田块,施入腐熟有机肥,耙平整细,做成高厢。夏、秋季栽培采用遮阳网或遮阳棚。春季育苗应采用大棚、小拱棚、温床等保温设施。 4.3.1.2 播种期 DB51/T 8282008 2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 秋冬栽培,6月中旬至9月播种。 春季栽培,12月上旬至翌年1月播种。 4.3.1.3 用种量 每667m2大田栽培用种20 g25 g。 4.3.1.4 播种 浇足苗床水,待水下渗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 面,覆干细土1cm。冬季育苗,应采用设施育苗。夏秋育苗,应覆盖遮阳网或遮阳棚。 4.3.2 苗期管理 苗床应保持土壤湿润。冬季应注意保温、通风何排湿

6、;夏季应注意遮荫降温。幼苗1片3片叶时采用穴盘或营养钵假植,株行距为10 cm 10 cm。定植前3 d5 d,选择适宜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喷施幼苗,实行带药移栽。 4.3.3 壮苗标准 植株健壮,5片7片真叶,叶片肥厚腊粉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4.4 定植 4.4.1 前茬选择 宜选非十字花科作物。 4.4.2 整地施肥 应采用深沟、高厢、窄畦的栽培方式。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667 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kg4000 kg、硼砂0.5kg、过磷酸钙5 0 kg和硫酸钾15 kg20 kg 或三元复合肥50 kg。 4.4.3 定植 早熟品种为(3545)cm(4535)cm,每

7、667 m2定植25003000株;中、晚熟品种(7080)(5060)cm,每667m2定植20002500株。按行株距开沟或挖穴,移栽后立即浇定根水。冬季和早春可采用设施栽培。夏季栽培应选阴天或傍晚时定植,并覆盖遮阳网。 4.5 田间管理 4.5.1 追肥 施用肥料符合DB51/338要求。在封行前追肥2次3次,每667m2每次施入有机肥1000 kg1500 kg或尿素10 kg;进入花球期后,应增施磷、钾肥,每667m2施复合肥15 kg20 kg,土壤缺硼的地区应增施硼肥。 主花球采收后,追施适量的肥料。顶花球专用种在顶花球采收前应抹去侧芽;顶侧花球两用种,一般仅留健壮侧枝45个即可

8、,其余弱枝尽早除去,以节省养分。追肥选择晴天清晨或傍晚进行,收获前20 d内不宜追施无机氮肥。 4.5.2 灌水 灌溉水水质应符合DB51/336的规定。定植后浇缓苗水,保持土壤湿润。不同栽培方式和生育时期浇水次数和水量要根据天气、植株状况和土壤墒情的变化灵活掌握。 4.6 病虫害防治 4.6.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实施轮作制度;采用高厢地膜覆盖栽培;清洁田园,深翻炕土,减少病虫源。 4.6.2 物理防治 田间覆盖或悬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糖醋液诱杀地下害虫;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等害虫;覆盖防虫网隔离栽培;人工摘除害虫卵块和捕杀害虫。 4.6.3

9、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如瓢虫、草蛉、蚜茧蜂等。积极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DB51/T 8282008 3 4.6.4 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按照防治指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照GB 8321和DB51337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与部分推荐农药品种见附录A。 5 采收及采后处理 5.1 采收 当花球充分膨大,表面圆整,花球较紧实、边缘尚未散开时,采收为宜。通常可陆续采收1次3次。采收时花球周围保留34片小叶,保护花球。采收工具应清洁卫生。 5.2 采后处理 剔除病虫伤害的枝梢和老叶黄叶。应避免包装、运输、储存中的二次污染,产品应符合DB51/335

10、要求。 5.3 清洁田园 采收后及时清洁田园,保持田园清洁。 DB51/T 8282008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无公害青花菜生产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 病虫害 名称 防治指标 (适期) 推荐药剂及使用剂量 安全 间隔期 (天) 猝倒病 发病初期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72.2%丙硫酰氨乙内酯水剂 600 倍液, 10 10 霜霉病 发病初期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10 10 软腐病 或黑腐病 发病初期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14络氨铜水剂、400600 倍液 3 3 菌核病 发病初期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 7 7 病毒病 发病初期 2%宁南霉素水剂 200 倍液 10 夜蛾类 或小菜蛾 2 龄前幼虫盛期 5%啶虫隆乳油每 667m240ml80ml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液 7 7 蚜虫 有蚜株率达 20%时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 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 7 10 如有适宜青花菜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生物、化学农药,应优先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