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 5842-93 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1994-01-06发布1994-06-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1 主E肉害与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SY /T 5842-93 本标准规定了编制大中型砂岩油田开发方案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的内容与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砂岩油田开发方案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的编制。其他砂岩油田和类似碎屑岩油田,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GBn 269 石油储量规范GBn 270 天然气储量规范3 砂岩油田开发方禀开发地质、油
2、鹏工程部分技术内容3.1 油国概况3. 1. 1 油田地理位置、气候、水文、交通及经济状况。3. 1. 2 阐述油田勘探历程和开友准备程度a2之现井,地震工作量及处理技术、测线密度及成果,探井、评价井井数及密度、取心及分析化验资料数量,预.井及地层测试情况,试油、试气、试水工作量及成果,试采成果及开发试验情况。3. 1. 3 油田规模、层系及类型。3.2 油黯特征描述3.2.1 区域地质背景3.2.1. 1 构造位置及构造友育简史。3.2. 1. 2 地层层序及沉积类型。3.3 构造、断层3.3.1 构造类型、形态、倾角、闭合高度、闭合面积。3.3.2 断层性质、条数、分布状态、密封程度、断层
3、要素。3.4 储集层3.4.1 划分油层组,描迫其岩性及分布状况。3.4.2 划分沉积相带,描述沉积类型、砂体形态、砂体分布状况等。3.4.3 分层组描述储集层埋藏深度,储层总厚度、砂岩净厚度、有效厚度,单层层数,分布状况,单层砂岩厚度、有效厚度。3.4.4 分层组描述储集层性质,岩性描述包括岩石组成、结柑、裂缝发育特征s物性描述包括有效孔隙皮、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皮、压缩系数、导热系数,非均质性描述包括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3.4.5 描述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包括孔隙类型,孔喉形态,粘土矿物的组分、含量及分布。3.4.6 描述隔层或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渗透性、水敏性及
4、隔层或夹层在开发中的作用。3.4.7 对储集层进行水敏性、酸敏性、速敏性、盐敏性分析和评价。3.4.8 依据储集层厚度、孔隙皮、渗透率、砂体连续性、平均喉道半径等主要评价参数,分类指标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194-01-06批准1994-06-01实施l 及辅助参数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3.5 流体分布SV /T 5842-93 3.5.1 分区块、分层系的油气水分布特点。3.5.2 油气界面、油水界面、油气水分布的控制因素。3.5.3 确定含油、气、水饱和度。3.6 流体性质3.6. 1 分析原油的组分、密度、粘度、凝固点、含蜡量、含硫量、析蜡温度、蜡熔点、胶质沥青含量和地层原油的高
5、压物性(PVT性质、流变性等待性。3.6.2 天然气性质,主要描述相对密度、组分、凝析泊含量。3.6.3 地层水性质主要描述组分、水型、硬度、矿化度、电阻率。3.7 谶流物理特性3.1.1 测定油层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油水及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毛管压力曲线。3.1.2 计算水驱油效率。3.8 油天然能量3.8.1 统计油层的原始地层压力、压力系统、压力梯度、温度及温度梯度。3.8.2 确定边水、底水、气顶的活跃程度。3.8.3 对油藏天然能量进行评价和分类。3.9 i圃提型依据油藏地质特征,确定油藏类型。3.10 油田地质储量计算油田地质储量的方法见GBn269, GBn 270。3. 11
6、 油.地质模型综合分析各项地质资料,建立油藏地质模型。3.12 油.工程设计3.12.1 开发原则3.12. 1. 1 坚持少投入、多产出,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3.12. 1. 2 根据当时、当地政策、法律和油田的地质条件,制定储量动用、投产次序、合理采油速度等开发技术政策。3.12. 1. 3 保持较长时间的高产、稳产。3.12.2 层系划分与组合3.12.2.1 根据开发原则和地质特点确寇是否需要划分层系。3.12.2.2 层系组合必须符合下述原则za.同一层系内油层及流体性质、压力系统、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应比较接近,b. -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备一寇地质储量,满足寇的采油速度,达到较好
7、的经济效益,C.各开发层系问必须具备良好的隔层,以防止注水开发时发生层间水窜。3.12.3 开支方式3.12.3.1 尽可能利用天然能量开发。3.12.3.2 研究有无采用人工补充能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12.3.3 对应采用人工补充能量方式开发的层系,应分析确定最佳的能量补充方式和时机。3.12.4 井网和井距3.12.4.1 利用探井、评价井试泊成果或试验区生产资料计算油井产能、每米有效厚度采泊指数。3. 12.4. 2 利用注入井试注或实际生产注入资料,计算每米有效厚度注入指数。没有实际注入资料的油田可采用类比法或经验法计算。2 SY /1 5842-93 3.12.4.3 确定布井范
8、围。3.12.4.4 论证注入方式及生产井、注入井工作制度。3.12.4.5 提出若于布井方案,并计算各方案的静态指标、储量损失等参数。3.12.5 油田开发指标预测及经济评价3.12.5.1 根据油藏地质资料初选布井方案,设计各种生产方式的对比方案。3.12.5.2 -般使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年为时间步民计算3.12.5.1各方案10年以上的平均单井日产油量、全油田年产油量、综合含水、最大排液量、年注入量、油田无水采收率和最终来收率等开发指标。3.12.5.3 计算各方案的最终盈利、净现金流量、利润投资比、建成万吨产能投资、还本期和经济生命期、采油戚本、总投资和总费用。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敏感因
9、素及敏感度。3.12.5.4 综合评价油田各开发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筛选出最佳方案。3.12.5.5 给出最佳方案的生产、注入井数,各阶段开发指标,最终采收率及对应的各项经济指标。3.13 钻井、采油、地面建设工程设计要求3.13.1 钻井工程要求3.13. 1. 1 根据井性质、油层情况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3.13. 1. 2 钻进中应实现近压力平衡钻井和完井,并采用适合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完井液。3.13. 1. 3 有效地封隔地下的各油、气、水层,使之不互相串通。3.13.1.4 -般油田应采用射孔完井方法。对油层条件特殊的油田,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完井方法。根据油藏性质,设计合
10、理的射孔密度和孔径。3.13. 1. 5 根据本地区地层和钻井液特点确寇测井系列。测井资料应满足孔隙度,含油、气、水饱和度,薄层划分及储层解释的需要。3.13.2 采油工程设计要求3.13.2.1 采油工艺应满足3.12.5.5条的要求。3.13.2.2 具有自喷能力的生产井应用自喷的生产方式,不具备自喷能力的生产井应采用机械采油方式生产。3.13.2.3 提出井下采油工艺、注入工艺及配套工具、装置、仪器、仪表的技术要求。3.13.2.4 提出测取抽油井与防砂井的产液剖面等资料相应的采油工艺技术要求。3.13.3 地面建设工程设计要求3.13.3.1 提出对油、气、水计量精度的要求。3.13.
11、3.2 提出对注入剂质量的具体要求。3.14 油动态监测系统3.14.1 根据油藏地层特点和开发要求,确寇动态监测内容、井数和取资料密度。3.14.2 提出油藏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及监测要求。3.14.3 指出油藏动态监测系统的监测重点。3.15 万事实施要求3.15.1 提出钻井、投产、转注程序、运行计划及特殊技术要求。3.15.2 提出开支试验安排及要求。3.15.3 预测增产措施工作量。4 开发方黯报告的编写4. 1 开发万事报告内容4.1.1.油田概况34. 1. 2 油藏描述,3 SY /T 5842-93 4. 1. 3 泊藏工程设计,4. 1. 4 钻井、采油工程、地面建设工程设计
12、要求,4. 1. 5 方案实施要求。4.2 开发地质设计附固和附表4.2.1 地质基础部分附图包括za.油田地理位置图,b.油田地貌图,C.油田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图,d.储集层综合柱状剖面图,e.构造图,f.勘探成果圈,g.含油面积图,h.油藏纵、横剖面图,i.沉积相研究成果图,j.小层平面图,k.油层厚度、油层孔隙度、油层渗透率等值图,1.岩心外观及岩心上各种特殊地质现象的照片,m.含油产状荧光照片、岩心薄片鉴定照片、岩心电镜扫描照片sn.毛细管压力曲线,O.孔隙度频率分布图和累积分布曲线,P.渗透率分布图和累积分布曲线,q.原油物性等值图,r.原油高压物性特征曲线,S.原油粘温性能曲线Ft.
13、相对渗透率曲线,U.无因次产液能力和元因次产油能力曲线,V.压深关系曲线,W.井温曲线。4.2.2 油藏工程设计附图但括za.试井曲线,b.试采曲线FC.试验区综合开采曲线,d.吸入能力曲线,e.各种方案单井控制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关系曲线$1各种方案与水驱控制程度关系曲线,Q.各种开支方案的动态特征预测曲线,h.推荐方案的开发指标预测曲线,i.经济效益分析曲线,j.推荐方案的设计井位图。4.2.3 开发地质、油藏工程设计附表包括za.油、气、水性质分析表Eb.油层测压资料表,C.油层试油成果表,4 SY /T 5842-93 d.试注成果表,e.推荐开发方案指标预测表。附加说明s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孙惠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