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5110-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3940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5110-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YD 5110-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YD 5110-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YD 5110-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YD 5110-2009 800MHz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IID YD 5110-2009 800 MHz/2 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Temporary Specifications of Engineering Design for 800 MHz/2 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2009-01-08发布2009-0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800 MHz/2 GHz CD岛i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Temporary Specif

2、ications of Engineering Design for 800 MHz/2 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I冒ImunicationSystem YD 5110-2009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施行日期,2009年2月1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北京关于发布2GHzW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等4项通信建设规定的通知工信部通2009J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各相关单位:现发布(

3、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编号,YD5111-2009)、(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编号,YD/T 5173-2009)、(800 MHz/ 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士程设计暂行规定)(编号,YD5110-2009)和(800MHz/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编号YD/T5172-2009),自2009年2月1日起施行。以上四项暂行规定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00九年一月八日前主主仨二本暂行规

4、定是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508号文)的要求制定的。本暂行规定主要包括服务质量指标、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核心网网络设计、无线网网络设计、中继线路、信令和接口要求、编号方式、计费与网管、同步、局址和站址选择、设备安装工艺要求、多电信业务经营者资源共建共享等内容文中用黑体字标注的内容,为强制执行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暂行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暂行规定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通信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口号,邮编,100804)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

5、院主要起草人:迟永生陈威鬼耿玉波卢红波谭蓓马红兵目次1 总则2 名词与术语 3 3 服务质量指标 3.1 CDMA2000 lx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5 3.2 CDMA2000 lx EV-DO( HRPDl网络服务质量指标53. 3 分组数据业务服务质量指标. 6 4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 . . . . . . . 7 5 核心网网络设计105. 1 核心网电路域网络结构.105.2 核心网电路域网元的设置. . . . . . . . . . . 10 5.3 话路网网路组织. . . . . . . 12 5.4 信令网网路组织.14 5.5 电路域网间互通. 15 5.6 核心网分组域

6、网元的设置.E.16 5. 7 分组域网络组织 17 5.8 分组域网间互通.19 5.9 网络安全. 19 6 无线网网络设计. . . . 21 6. 1 一般原则. . . 21 6.2 无线覆盖设计n6.3 天馈线设计.226.4 无线容量设计-236. 5 多载波基站设计. 23 6.6 频率配置和PN码规划. 24 6. 7 系统间干扰协调.25 6.8 BSC/AN-AAA设计 26 7 中继线路、信令和接口要求 27 7.1 电路域中继线路和信令要求.27 7.2 分组域中继和接口要求.27 7.3 与业务平台的接口要求.287.4 元线网相关接口要求.29 8 编号方式.30

7、 8. 1 电路域编号.30 8.2 与No.7信令相关的编号(GT号码). 31 8. 3 信令点编码.32 8.4 分组域IP地址分配. 32 9 计费与网管. . . . . . . 33 9.1 电路域计费要求339. 2 分组域计费要求.33 9.3 网管创刊同步. 35 10.1 时钟同步. 35 10.2 时间同步. 35 11 局址和站址选择 u 11. 1 核心网局址选择 37 11. 2 基站站址选择 37 12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39 12.1 核心网机房工艺要求 39 12.2 基站机房工艺要求. 39 12.3 铁塔要求. 40 附录A本规定用词说明. 42 附录B

8、CDMA2000频段和频道号.43 附录CPN码分配.44 条文说明. 47 . 且. 1总则1. O. 1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800MHzj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工程设计,适用于lx、EV-DO建网设计,其网路组织、使用频段等按相关规定执行。窄带CDMA移动通信网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1. o. 2 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安全的,应执行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4电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基本规定的有关规定。1. O. 3 T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体制及技术标准,同时应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9、、安全适用、确保质量。1. O. 4 本暂行规定的编制中,核心网是基于CDMA2000lx EV DOCHRPDl Rev. A版本建设网络而编制的设计规范,本暂行规定不包含业务平台的详细设计内容。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演进,将对本暂行规定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补充。1. O. 5 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求及运营维护需要,充分考虑移动数据业务对网络结构、容量及服务质量的影响,不断修正和完善数据业务模型,合理配置网络资源,适应用户不断增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1. O. 6 在设计CDMA2000网络时,应充分考虑到电磁波的空间传播特性和系统间的干扰协调特性,提供优化的组网方案。1. O.

10、 7 工程设计应满足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最大化地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1 1. O. 8 工程中所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未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基站、传输、电源等主要设备,应取得王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合格证的不

11、得在工程中使用。1. O. 9 在本规定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矛盾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办理。1. o. 10 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定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论述理由,提Ifj采取措施的报告,乎主管部门审批。.2. 2 名词与术语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AAA Accounting Authentication Authorzation计费、鉴别、授权服务器AC Authentic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ACLR Adjacent Channel Lcak Rate 相邻信道泄漏率AN Access Network 接人网络AT Access Terminal

12、接人终端BITS Buitding Integrated Timing System 大楼综合定时提供系统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BSS Base 5tatioo Sub-System 基站于矗统BTS Base 5tat100 Transceiver 基站收发信机DNS Domain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DRC Data Rate Control 数据速率控制Ec/lo Ec/lo 每码片能量与干扰功率谱密度的比值FA Foreign Agent 拜访地代理FER Frame Error Rate 误帧率GMSC Gateway Mob

13、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关口局GT Global Title 全局码HA Home Agent 归属地代理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RPD High Rate Package Data 高速分组数据HSTP High Level Signaling Transfcr Point 高级信令转接点IP Intelligent Peripheral 智能外设IP I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ISDN Inter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LSTP Low Level S

14、ignaling Transfer Point 低级信令转接点 3 MOBILE IP MOBILE IP 移动IPMC Message Center 短消息中心MS Mobile Subscriber 移动台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NTP Network Timing Provider 网络定时服务器OMC Op町ationand Maintenance Center 操作维护中心PCF Packet Control Function 分组控制功能PDSN Packet Data Service Node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I interface

15、PI interface PDSN与互联网的接口PLR Packet Loss Rate 丢包率PP Pilot Pollution 导频f亏!Il!PSTN Public Switching Telephone Network 公用交换电话网R-P interface R-P interface P!:SN与元钱网络侧接口SHO 50ft Handover 软切换SIMPLE IP SIMPLE IP 简单IPSP Signal Point 倍令点SR Spreading Rate 扩谱速率SCP Service Controlling Point 业务控制点SSP Servce Switc

16、hing Point 业务交换点STP Signaling Transfer Poin也信令转接点TMSC Tandem MSC 移动汇接交换机TMSCl Level One T andem MSC 一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2 Level Two Tandem M5c:二二级移动业务汇揍中心VLR Visit Location Register 拜访位置寄存器.4. 3 服务质量指标3.1 CDMA2000 lx网络服务质量指标3. 1. 1 误帧率(FER)应符合以下要求:1.话音业务FERl%,2.数据业务FER5%。3. 1. 2 无线可通率应满足覆盖区内的移动台在90%的位置可接入

17、网络。3. 1. 3 电路呼损率应符合以下要求zl无线信道呼损率应不大于5%,在话务密度高的地区宜不大于2%。2.中继电路呼损应符合以下要求:1)长途及其他基干路由的呼损指标应不大于1%,2)低呼损直达路由的呼损指标应不大于1%,3) MSC至BSC间及其他中继间呼损应不大于0.5%。3无线信道的通信概率=可通率X(l呼损率)。3.2 CDMA2000 lx EV-DO( HRPD)网络服务质量指标3.2.1 前、反向传输误包率(PER)的目标值均应不高于1%。3. 2. 2 导频强度(C/D,要求90%覆盖区内的C/I;?-6dBo3.2.3 在CDMA20001x EVDO(HRPD)系统

18、中,接续时延应符合下列要求1.会话建立时延7s(在90%的概率情况下)。2.重激活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5 1)由系统(AN)发起的建立时间6 s (在90%的概率情况下); 2)由终端(ATl发起的建立时间1.5s(在90%的概率情况下)。3. PPP建立时间3 s (在90%的概率情况下)。3.3 分纽数据业务服务质量指标3.3.1 网络服务质量指标由延迟、抖动和丢包率等一组可测量的参数来表征。3.3.2 分组网服务质量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z1.从进分组网到出分组网总延迟不超过120ms。2.从进分组网到出分组网的时延抖动不超过80ms o 3.从进分组网到出分组网的丢包率不超过5%。.6.

19、 4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4. O. 1 CDMA2000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系统。1.无线网络包括基站BTS和基站控制器(BS口,DO系统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合称AccessNetwork(AN),接入网络鉴权认证计费服务器(AN-AAA)。2.核心网包括电路域和分组域设备。1)电路域网元包括:移动端局(MSC)、拜访位置寄存器CVLR)、移动关口局(GMSCl、鉴权中心CAC)和归属位置寄存器CHLR)。2)分组域网元包括.分组数据服务节点CPDSN/FAC拜访地代理)J、鉴权认证计费服务器CAAA)、归属地代理CHA)、操作维护中心COMC)、域名服务器(DNS)、网络定时服务器(NTP

20、),。3. CDMA2000核心电路域交换子系统内部及与其他子系统和其他网络之间的接口如图4.0.1-1和图4.0.1-2所示。E AilDi I OMC I弓王至各相关实体图4.O. 1-1 核心网网络结构图 7 Al0 图4.0.1-2元线网网络结构图接口与信令要求应符合YD/Tl048-2000CC800MHz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总技术规范g交换子系统部分的相关规定。4. O. 2 CDMA2000系统的主要接口包括以下内容:L MSC与BSC之间的Al/A2接口。2. BSC与BSC之间的A3/A7接口。3. PCF和PDSN之间的A10/All接口。4. AN与接入网鉴

21、权认证汁费服务器CAN-AAA)之间的A12接口。5. AN与PCF之间的A8/A9接口。6. AN之间的A13接口。4. O. 3 CDMA2000网络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zL遵循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2.要适应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用户及业务分布不8 . 均匀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原则。3.要适应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企业发展、业务发展、技术发展和发展规模,并考虑网络的可持续发展。4.保证和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5.建网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结构清晰。6.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7.充分进行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4.0.4 工程设计

22、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工程设计目标。2.业务预测与业务模型的确定。3.核心网网络设计。4.元线网网络设计。5.编号计划和拨号方式。6.计费和网管要求。7.同步方式。8.设备配置说明。9.局、站址选择。10.设备安装及工艺要求。11.环保和节能要求。12.工程概预算与投资分析。4. O. 5 当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从现有移动通信网向CDMA2000通信网演进时,应保证现网业务的安全性和现网资源的合理利用。 9 5 核心网网络设计5. 1 核心网电路域网络结构5. 1. 1 CDMA2000移动通信网分为省际网、省内网及移动本地网三级结构。. 5. 1. 2 移动本地网交换区域的划分和范围原则上

23、与固定本地电话网的范围一致。5. 1. 3 国际电话网与国内网是彼此相互独立的网路,通过国际出人口交换系统可实现彼此的互通。5.2 核心网电路域网元的设置5.2. 1 一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l)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 TMSCl可独立设置或和移动端局MSC合设。2.每个TMSCl可覆盖一至多个省市自治区。3. TMSCl宜成对设置,负责本区域内与其他TMSCl省际话务的转接。4. TMSCl应设在长途传输枢纽节点上,宜设在中心城市g成对的TMSCl应设在有相当距离的两个不同的局址内。5.2.2 二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2)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 TMSC2可独立设置

24、,也可和TMSCl、MSC或独立GMSC合设。2. TMSC2宜成对设置,负责转接省内不同本地网间的话务(也可转接所在本地网内移动用户间的话务。10 3. TMSC2应设在传输枢纽节点上,成对的TMSC2应设在有相当距离的两个不同的局址内。5.2.3 高级信令转接点HST刊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 HSTP可独立设置,也可和TMSCl合设。2.每个HSTP可覆盖至多个省市自治区。3. HSP应成对设置,负责本区域内与其他HSTP省际信令的转接。4. HSTP应设在长途传输枢纽节点上,宜设在中心城市;成对的HSTP应设在有相当距离的两个不同的局址内。5.2.4 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的设

25、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 LSTP可独立设置,也可和HSTP或TMSC2合设。2. LSTP应成对设置。3. LSTP应设在传输枢纽节点上,成对的LSTP应设在有相当距离的两个不同的局址内。5.2.5 MSC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一个MSC可覆盖个或多个移动本地网。2. VLR应与MSC综合设置。3. MSC应具备智能业务交换点(SSP)功能。4.当个本地网出现多个MSC时,MSC宜分设在不同的局。5.宜选择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移动交换设备作为MSC.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6.根据网络规模可考虑MSC容灾的建设。5.2.6 GMSC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当一个本地网的MSC数量小

26、于3时.GMSC不宜独立设置,可由MSC兼作。2.当个本地网的MSC数量不小于3时,可考虑独立GMSC的设置。3. GMSC应具备智能业务交换点SSP。4. GMSC宜成对设置,且分设在不同的局址。.11 5.宜选择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移动交换设备作为GMSC.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5.2.7 HLR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 AC应与HLR综合设置。2. HLR/AC可独立设置,也可与MSC合设。3.每个移动本地网可以设一个或若干个独立HLR,也可以多个移动本地网合设独立的HLR。4. HLR宜分设在不同的局址.5.宜选择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独立HLR,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6.根据网络

27、规模可考虑HLR容灾的建设。5. 3 话路网网路组织5. 3. 1 CDMA2000网路组织可以分为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1.采用二级结构时第一级g一级兼二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l/TMSC2)。第二级z移动端局MSC和移动关口局GMSC2.采用三级结构时=第一级g一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l)。第二级:二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2)0 第兰级:移动端局(MSC)和移动关口局CGMSC)。5.3.2 长途网的组网方案应符合以下要求=1. MSC、独立GMSC应以负荷分担的方式与其归属的省内TMSC2相连。2.省内采用三级结构且无TMSCl或者有TMSCl且省际话务由TMSC2转接至

28、TMSCl时,TMSC2应以负荷分担的方式与其归属的TMSCl相连。3.省内采用三级结构旦有TMSCl,且省际、省内话务分别由TMSCl、TMSC2转接时,MSC、独立GMSC应以负荷分担的方式 12 与省内TMSCl相连,TMSC2可不与TMSCl相连或设置一定比例的省际话务备用电路。对于部分省际话务量较小的MSC或独立GMSC也可考虑采用经过TMSC2转接至TMSCl的方式,即这些局不与TMSCl相连。4.省内采用三级结构且有多对TMSC2时,TMSC2间可网状网相连,也可局部星状连接。5. TMSCl间可网状网相连,也可局部星状连接。6.不同本地网的MSC之间仅当话务量足够大且经济合理或

29、者有局间切换需求时,宜设置直达中继。5.3.3 本地话路网的网路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g1. MSC间可网状网相连,也可采用经GMSC或TMSC2汇接的方式。有局间切换的MSC间应配置切换电路。2.当一个本地网内设有多对独立GMSC时,可采用多对GMSC均负责来、去话转接方式g也可采用部分GMSC负责来话转接、部分GMSC负责去话转接。5.3.4 路由计划包括长途网的长途路由设置和本地网内中继路由的设置。1长途网的长途路由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TMSCl之间、TMSCl与其所辖范围内的TMSC2之间、TMSC与其所辖范围内的MSC和GMSC之间应设置基干路由。2)同一省内TMSC2之间有话务转

30、接需求时,应设置低呼损直达路由.3)如果跨省的TMSC2之间配置直达路由,应设置高效直达路由。2.本地网内中继路由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MSC与其归属的TMSC之间应设置基干路由。2) MSC与同一本地网内的GMSC之间应设置基于路由。3)网间互联互通中继均为基干路由。4)任意两MSC间话务较高时,可设置直达路由;该直达路由 13 可以是高效直达路由,也可以是低呼损直达路由。3.路由选择规定应尽量减少话务的转接段数。在长途内,最大的电路转接段数一般不得超过三段。4路由应按照由远至近的顺序选择。1)先选择最靠近被叫方所在局的路由32)先选高效直达路由,再选迂回路由,最后选基干路白。5.4

31、信令网网路组织5.4.1 CDMA2000信令网网路组织可以分为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1.采用二级结构时z第一级z高级兼低级信令转接点(H/LSTP)。第二级z信令点(SP)。2.采用三级结构时z第一级: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低级信令转接点(LST的。第三级.信令点。P)。5.4.2 长途信令网网路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z1. HSTP间应采用A、B平面的连接方式。A平面内的各HSTP间网状网相连.B平面内的各HSTP间网状网相连,每对HSTP间则两两直接相连。2.各LSTP1M应生其归属的一对HSTP相连。3.省内出现多对LSTP时应采用A、B平面的连接方式。A平面内的各LSTP间网

32、状网相连.B平面内的各LSTP间网状网相连,每对LSTP间则两两直接相连。4.省内各SP应与其归属的省内LSTP相连,以疏通其省内信令。5跨本地网的两个SP之间,信令信息量足够大且经济合理,可以配置直联信令链路.14 5.4.3 本地信令网的网路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1.移动业务本地信令网的各类网元构成包括移动端局(MSC)、移动关口局(G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汇接交换机(TMSC)、短消息中心(MC)、智能业务控制点。CP)等。网元均作为SP与归属的LSTP配置准直联信令链路;省内设有HSTP.各SP可与归属HSTP配置准直联信令链路。2.同本地网内的各SP之间可配置直联信令链路

33、;各SP也可通过设置在该本地网内的LSTP转接彼此的信令消息。5.4.4 信令链路的设置应遵循YD/T5094 2005( No. 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5.4.5 信令路由的选择规则应遵循YD/T5094-2005( No. 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5.4.6 信令网的可靠性措施应遵循YD/T5094-2005( No. 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5.5 电路域网间互通5.5. 1 话路网的互通应符合以下要求。1.与本电信业务经营者其他业务网的互通:1)每个本地网内的GMSC应与同本地网内本电信业务经营者其他业务网的关口局直接相连。2)与本电信业务经营者各业务网的互联互通方式应采用近端入网方式。从

34、被叫号码上判别被叫为其他业务网的用户时,应立即通过网间关口局将呼叫送至对方进行接续。2.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网络的互通z1)在不涉及网络共享时双方网间关口局可采用来去话话务转接方式;多个关口局时,可采用部分关口局负责去话话务转接、部分关口局负责来话话务转接的方式。2)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业务网的互联互通方式应遵循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规定。15 5.5.2 信令网的互通应符合以下要求1.与本电信业务经营者其他业务网的互通方式与话路网致。可采用相关交换机直联方式。2.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网络的互通方式与话路网一致。可通过关口局直联方式。5. 6 核心网分组域网元的设置5.6.1 PCF宜与

35、元线网络中的BSC或核心网电路域的MSC合设,也可单独设置。5.6.2 PDSN/FA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PDSN应具备FA的功能。2.在个省内,根据用户发展情况,可设置个或若干个PDSN/FAo3.省内PDSN/FA应尽量集中设置。4. PDSN/FA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设备,其处理能力应能满足本省用户和漫游用户数据通信的需求,并为发展留有余地。5. PDSN应采用高可靠性的配置方式,采用N十1或N十M的冗余配置方式,PDSN之间应进行负荷分担。5.6.3 AAA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AAA分为省级AAA、全国中心AAA、互联互通AAAo2.省级AAA在省内集中设置,应设置

36、一套。3.在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中,全国中心AAA应集中设置套。4.互联互通AAA用于与其他CDMA网络电信业务经营者互通,可单独在网络中设置若干个互联互通AAA,互联互通AAA可以与全国AAA、部分省级AAA合设。5. AAA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设备,其处理能力应能满足移动用户计费、认证业务的需求,并为发展留有余地。 16 6. AAA应采用高可靠性的配置方式,AAA服务器应采用Active-standby的结构。5.6.4 HA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HA应根据业务需要设置,可以设置在分组域业务节点、移动数据增值业务节点或用户侧。2.每个分组域业务节点的HA应采用大容量、高处理能

37、力的设备,应尽量减少配置数量,般应为套。3. HA应采用高可靠性的配置方式。5.6.5 DNS服务器应符合以下要求z1.分组域中的域名服务器应采用单级集中设置方式。2.考虑到网络的可靠性,应在全网的不同节点设置23套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之间采用分区负荷分担、相互备用的方式。5.6.6 NTP服务器应符合以下要求21.分组域中,各功能实体(PDSN、AAA、HA等)应当进行时间同步。可以通过设置NTP服务器来实现。2.分组域设备可以利用现有其他网络中的NTP服务器,或者在分组域中设置若干NTP服务器(这些NTP服务器从GPS中获得时间信息,),分组数据网的网元从这些NTP服务器中读取时间。5.

38、 7 分组域网络组织5.7.1 R-P网络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1. R-P网络用于PDSN与PCF之间A10jAll接口的通信。2. R-P网络结构宜采用以业务节点为核心的星型结构,也可以根据业务组织和传输条件采用其他类似的结构类型。3. PDSN侧应采用双路由器的方式,采用负荷分担或主备工作方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4. PCF侧可以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对于业务量较大的节点采用双路由器方式,保证业务的可靠性;对于业务量较小的节点,采用单路由器方式,以节省投资。 17 5.7.2 R-P网络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1. R-P网络广域网承载可根据实际网络情况采用以下方式:1)建设IP专网;2)利用AT

39、M网承载$3)利用VPN方式承载。2. R-P网络PDSN侧局域网组织采用以下方式:1) PDSN侧应配置路由器和局域网交换机设备g2)路由器和局域网交换机应均采用双机工作方式、,保证局域网的可靠性。3. R-P网络PCF侧局域网组织采用以下方式21)原则上,PCF需要提供以太网接口,各节点配置局域网交换机,通过配置路由器实现广域网的连接g2)对于可以提供广域网接口并支持路由协议的PCF,可以直接配置广域网接口,同PDSN通信。4. R-P网络的路由协议应采用动态路由协议,具体路由协议可在工程中确定。5. 7. 3 业务节点网络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1.业务节点设备包括PDSN设备、AAA服务器

40、、NTP服务器、DNS服务器、网管设备等功能实体以及路由器、局域网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2.业务节点应采用三层交换机组网。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应采用两台三层交换机组网,PI侧和民P侧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合设。3业务节点局域网应采用VLAN作网络的隔离,根据业务组织,业务节点应至少分为以下VLAN,1) PDSN设备PI接口VLAN,2) PDSN设备R-P接口VLAN,3)网管、计费VLAN,4) AAA、NTP服务器、DNS服务器VLAN。18 4.业务节点应设置防火墙设备,防火墙应至少包括以下功能要求:1)作为NAT设备,作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之间的转换$2)对网管、计费VLAN的访问控制;

41、3)对AAA、NTP服务器、DNS服务器VLAN的访问控制。5.8 分纽域网间互通5.8.1 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分组域的互通应符合以下要求:1.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分组域的互通内容为电信业务经营者间漫游的用户提供元线接人业务。2.漫游用户采用拜访地接入的方式,漫游用户的计费、认证通过设置两个电信业务经营者之间的网间互通AAA实现。5.8.2 互联网接入应符合以下要求:1分组域应就近接人公众互联网。2.与公众网之间应设置防火墙,作为安全防护,并可具有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的转换功能。3.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规定,移动终端用户可使用公有IP地址或私有IP地址访问公众互联网。4.接口可根据业务需要选择

42、FE、POS或GE接口。5.9 网络安全5.9. 1 网络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g1.设置防恶意攻击措施21)分组域与外部IP网络之间应设置防火墙,部署安全策略52)内部应采用VLAN等技术实现内部网不同安全域的隔离并在路由设备上启用访问控制功能s3)在网管/认证/计费中心内部网络与分组域之间应设置防火墙,实现认证/汁费中心内部网络与分组域的隔离。2.在网络拓扑结构中,任一节点与网络其他节点的广域网连19 接中,应该至少有两条物理连接。3.关键网络设备应该有冗余保护。5. 9. 2 设备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安装的场地应符合通信机房有关环境、电源以及安全的要求。2.关键设备应提供电源冗余配置

43、以及关键部件的冗余保护。5.9.3 信息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z1.信息安全包括分组域的管理信息、控制信息以及计费/认证信息等。2.实施的信息安全策略包括以下内容:1)身份认证=对网络支撑系统信息的访问(用户使用网管理系统,路由器和服务器等).应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认证。2)信息加密=利用密码技术,对传输中的重要数据流进行加密,防止窃听、泄露、篡改和破坏。3)完整性保护利用安全散列算法,保护路由更新信息、网络管理信息等重要信息的传递,防止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改变。4)数据存储z选择使用安全数据库系统,以及基于口令/密码算法的身份验证,防止关键数据被窃取。用户、计费及网络数据要定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44、5.9.4 病毒防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主机系统应安装防病毒软件,严格文件管理,外部文件使用前需经过防病毒检查。2.应随时更新病毒库。对系统数据应做周期性的备份。 20 6 无线网网络设计6.1 一般原则6. 1. 1 无线网设计应满足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服务隘的覆盖、质量和用户容量的要求.6. 1. 2 元线网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在技术方案和投资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合理性。6.2 元线覆盖设计6.2.1 无线覆盖区设计包含以下内容:1.确定移动通信网的目标覆盖区及网络容量、覆盖、质量。2.预测覆盖区内业务分布,并确定业务模型。3.选择传播模型和计算传播损耗。4.拟制基站初始布局方案。5.系统仿真,进

45、行覆盖预测和容量测算。6调整初始布局方案。7.确定最终设计方案。6.2.2 无线覆盖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无线网建设应采用全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2应充分考虑业务推广、技术演进及网络远期发展,便于扩容升级,满足远期业务需求。3无线网络的建设应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设置覆盖区,先期可在数据业务的热点地区提供覆盖,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渐扩大无线的覆盖范围。4.在技术合理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基础资源,降 21 低建设运营成本。5.合理采用宏基站、微基站、功分基站、基站拉远、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等技术手段,完善无线网络覆盖,提高综合服务质量。6.对于已有lx移动基站的电信业务运营者,建设EV

46、-DO(HRPD)网络.EV-DO (HRPD)小区应尽可能与lx小区重叠覆盖。6.2.3 确定基站覆盖范围应考虑基站覆盖和基站的发射功率、数据速率、系统的负载、终端移动速度、无线环境(地形,建筑物密度,室内还是室外等人干扰情况等因素。设计肘,应综合分析系统的受限情况,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6.2.4 在省界地带,除了应进行PN码分配的协调外,还应针对边界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做好邻边地带无线覆盖区控制的设计,使得无线覆盖区和行政区划尽量保持致。6.2.5 在国界地带,无线覆盖区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签署的两国无线电协调双边协议,在没有签署双边协议的地带,应针对边界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做好邻边地带元线覆盖区控制的设计。6.3 天馈线设计6.3.1 基站天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