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896-1997 FC 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239641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9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T 896-1997 FC 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YD T 896-1997 FC 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YD T 896-1997 FC 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YD T 896-1997 FC 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YD T 896-1997 FC 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YDI896-1997 前言本标准参照IEC86B (Japan) 20,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可作通信行业中FC/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产品标准。本标准应与IEC874-1(1993) /T 896 1997 续表2m口1标记最小值最大值注K 2. 15 2. 20 3 N 2. 55 注1 适配楞内有一个对中弹性套筒,其内孔尺寸与所用材料有关,最大值2.498mm仅作参寺。其弹性用塞规插入探度为7mm肘,最大推力为5.9N。2 M8XO.75是公制螺纹螺母,其标称直径为8mm,螺距为0.75mm , 6 g表示配合的等级。要求螺纹长度标称值为3.5mmo 3 适配器导引槽最小矩形包

2、络线由尺寸K和尺寸F来确定。侧面图罔适配器片基准国之间的中间光学基准面 Y 机械墓准面问图5适配器配合面装置图4,2.2.2 适配器套筒塞规适配器套筒塞规是用来检验弹性套筒的标准量具,其检验针必须用硬质耐磨材料。其图型如图6所示,尺寸由表3给出。 倒角或因角阁6适配器套筒塞规图叶与t731 YD/T 896 1997 表3塞规尺寸mm 标记最小值最大值注但;K2. 4985 2. 4995 但丁12. 8 4. 8 CN 7 4.3 标准连接器标准连接器是一套精密制造或精选的连接器,它包括标准插头和标准适配器,用作测量连接器的光学性能的参考标准。因此它的尺寸公差要求更高。4.3.1 标准插头标

3、准插头真图形与摇头相同,主要是插头的插针体(Ferrule)精度更高,它的要求如下:插针体外径:2. 4990+ O. 0003 mm 光纤纤芯与插针体同轴度误差:6Nd)温度特性:-40C-十80C时,光纤附加衰减运0.1dB/km 4.4.2 光缆所用光缆外径分别为2mm、2.5mm、2.8mm和3.0mm四种。光缆外表光滑无庇眼,其特性除与光纤相同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a)衰减:;:0. 5 dB/km b)外径不圆度25三10%c)抗拉力强度g二三150N d)最小弯曲半径:30mm 巳)温度特性:-40C -+80C时,光缆附加衰减三三0.2dB/km o f)颜色:黄色或橙色或用于

4、特别场合所需的颜色4.5 材料732 , YD/T 896-1997 4.5. 1 插头和运配器所用材料及光缆必须保证无老化现象并阳燃,能经受连接器所需的试验条件。4.5.2 胶合材料制作FC/APC型单模光纤活动连接器所使用的粘结胶对连接器结构无不良影响,其物理、化学及光学特性应与光纤匹配,不得有损害连接器光学性能的情况发生。4.6 连接器的光学性能4.6.1 FC/ APC型连接器允许的光学性能指标2a)任插头通过标准适配器与标准插头连接的插入损耗O.5 dB(含重复性),因波损能60dBo b)两插头任意连接的插入损耗o.7 dll( 95 %的概率),回波损耗58dB(95%的概率)。

5、4.6.2 FC/ APC型连接器适配器允许相对于两个标准插头的损耗0.3dB , 4.6.3 各种例行试验后允许的附加损耗及附加回波损耗如表4所示。表4各种试验后附加损耗及附加剧波损耗序号试验名称附加损耗a 低温运0.2b 高温运0.2c 湿热(稳态)三O.2 d 振动O.l e 跌落运。.2 f 温度循环运0.2E 重复性O. 1 h 机械耐久性三O.2 t 盐水喷雾运O.2 1 光缆抗拉运O.1 k 光缆扭转运O.1 4.7 安全dB 附加固波损娓5 5 5 5 5 5 5 5 5 5 r r飞,FC/APC型连接器应用于光传输系统及光设备时,可能会从未加端帽或未端接的光纤输出端发射出有

6、危害的辐射,必须加以注意。警告=在操作小直径光纤时应小心,以免刺破皮肤,特别是眼睛部位。在光纤或光纤连接器传输光能量时,建议不要直接观看光纤或光纤连接器的端町,除非安全能量输出等级先己得到保证。5 质量评定程序质量评定程序包括鉴定批准程序和质量致检验。5.1 鉴定批准程序5. 1. 1 初始制造阶段初始制造阶段定义为:将构成单个元件的零件组装成FC/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制造阶段。5.1.2 结构类似元器件为鉴定批准和质量一致检验按下列界限对结构类似元器件作分组。结构类似元器件应a)具有相同的配合而尺寸;733 b)用基本相同的材料制造pc)按基本相同的设计制造;d)采用基本相同的工艺和方法

7、制造;e)采用相同的光纤保持技术$f)采用相同的光缆保持技术gu采用相同的光祸合技术;h)采用相同的对中技术。它们可以:a)采用不同的光纤尺寸pU采用不同的光缆尺寸。5. 1. 3 鉴定批准YD/T 896 1997 本标准按固定样品质量检验程序进行。.5. 1. 3. 1 固定样品质量检验按照表5进行并按本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检验。检验一经成功完成,作为结构类似元器件而提交的全部规格产品将获得鉴定批准。a)样品被鉴定的样品应是本标准规定的最小模场直径的单模光纤光缆制作的整套连接器。在完成了0组样品栓验后,其他各组样品应从0组样品中随机抽取。b)试验按表5规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试验,这些样品应满足

8、本标准规定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要求。表5固定样品质量检验程序表检验顺序相应方法IEC874-1(1993)J 插头个数。组栓验零部件外观检查6. 1(4.4. 1) 20 尺寸6.2(4.4.2) 1组检验损耗测量Q. 4.1.6.4.2(4.4.7) 20 回波损娓测量6.5(4.4.12) 2组碰撞低温6.6. 1(4.5.17) 高温6.6.2(4.5.18) 6 温热(稳态6.6.3(4.5.19) 3组检验振动6.6.4(4.5. 1) 6 跌落6.6.5(4.5.14) 温度循环6.6.6(4.5.23) 4组检验插拔力6.6.7(4.4.5) 4 重复性6. 6. 8 机橄耐久性

9、6.6.9(4.5.32) 734 YD/T 896-1997 续表5检验顺序相应方法1EC874-10993汀5组检验盐水啧雾6.6.10(4.5.26) 光缆抗拉6.6.11(4.5.4) 光缆扭转6.6.12(4.5.5) 注2详细试验、测量和性能要求在第6章相应条巾给出.5. 1.3.2 按逐批和周期检验程序的鉴定当有规定时,进行逐批和周期检验,逐批和周期检验程序按照5.2.1和5.2.2进行。检验一经成功地完成,以结构类似元器件而提交的全部规格产品将获得鉴定批准。5. 2 质量一致性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包括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5.2.1 逐批检验插头个数4 逐批检验包括对样品进行表6中

10、规定的A组检验和B组检验。被检样品应从近期批量生产中随机抽取,抽取样品数量按国标GB2828-1987规定进行。表6逐批质量检验程序表评定水平A检验顺序相应方法IEC874-1(993)J IL AQL A组外观检查6. 1(4.4. 1) E 4% 尺寸6.2(4.4.2) B组损耗测量6.4.1.6.4.2(4.4.7) E 4% 回被损耗测量6.5(4.4.12) 注1 详细试验、测量和性能要求在第6章相应条中给出。2 IL为幢验水平.AQL为允许质量水平5.2.2 周期检验周期检验包括对样品进行表7中C组和D组检验。应互相维持检验周期,以便在D组周期内由D组检验代替C组检验。检验一经成

11、功完成,以结构类似元器件而提交的全部规格产品,将获得周期检验批准。a)样品被检验样品应是本标准规定的最小模场直径的单模光纤光缆制作的整套连接器。在完成DO俨组检验后其他各组的样品应从CO或DO组样品中随机抽取。b)试验按表7规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试验,试验样品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光学性能租机械性能要求。735 YD!T 896-1997 表7周期量质检验程序表评定水平A检验顺序相应方法IEC874-1 (993) n CO组外观幢查6. (4.4. 1) 18 24 尺寸6.2(4.4.2) Cl组损槌测量6.4.1 , 6.4.2(4.4.7) 18 24 国波损耗测量6.5(4.4.12) C

12、2组低温6.6. 1(4.5.17) 6 24 高温6.6.2(4.5.18) 湿然稳态6.6.3(4.5.19) DO组外观检查6. 14.4. 1) 20 48 二尺寸6.2(4.4.2) D1组损耗测量6.4.1 , 6.4.2(4.4.7) 20 48 回波损耗测量6.5(4.4.12) D2组一一低温日.6.1(4.5.17)6 48 高温6.6.2(4.5.18) 湿热(稳态6.6.3(4.5.19) D3组跌落6.6.5(4.5.14) 6 48 振动6.6. 4(4. 5. 1) 温度循环6.6.6(4.5.22) D4组插拨力6.6.7(4.4.5) 6 48 重复性6. 6

13、. 8 机械耐久性6.6.9(4.5.32) D5组盐水喷雾3 .6.10(4.5.26) 6 48 一光缆抗拉6.6.11(4.5.4) 光缆扭转6.6.12(4.5.5) 注1 详细试验、测量和性能要求在第6章相应条中给出。2 n -0-_插头数,二以月为单位的周期,736 YD/T 896-1997 6 测量和试验6.1 外观检查进行光学性能测量前,首先对连接器外观进行检查。a)样品是否与设计、制造和标准相-致,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b)外观必须平滑、洁净、无油污及毛边,元伤痕和裂纹,颜色鲜明、一致性好;各零部件组合须平正,插头与适配器的插入和拔出须平顺、轻松。6.2 尺寸为保证产品在要

14、求的环境下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的一致性,并确保其通用性和互换性,产品的配合面尺寸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6.3 测量初试验条件连接稽的测量和试验应在GB2421-1989中所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p测量所用仪器仪表的精度均应符合要求,并进行定期检定。6.4 损耗测量连接器的损挺测量包括插头和适配器的插入损娓测量。6.4.1 插头的插入损耗测量跳线式连接器插头的插入损耗测量采用公共标准连接器法。其步骤如下za)按照下面原理图7进行测量,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及P。值。毗因标准插头标准转接器F O 因P, 光功率讨图7插头插入损耗测试原理图b)连接糯每端插头的插入损耗按下面公式计算:a=盹去伽

15、( 1 ) c)每端插头连续测量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的算术平均值,指标应符合4.6.1a)的要求。注l 为保证包层摸不影响测量,在接光源的插头尾纤上打一个小圈。2 光源的波长(谱线的节限值)必须比光纤的截止波长辰。3 测量前应用元绒纤维纸将插针体端面清洁干净,必要时使用无水酒精擦试团6.4.2 适配器的插入损施测量适配器的插入损耗测量采用两个标准插头进行对插测试。其步骤如下:a)按照下面原理图8进行测量,测量前把套筒清沽干净,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及Po值。b)适配器插入损耗按6.4.1公式(1)计算。c)每个适自己器不同方位和方向各测量3次,其插入损施取6次算术平均值,指标应符合4.

16、6. 2的要求。注,同6.4. 1注1、2、3。6.5 回波损挺测量回波损挺是对诸如连接器等光器件引起的输入光功率中沿输入路径返回部分的量度。光纤连接将737 YD/T 896-1997 引起的回波损耗或反射功率可由任何相邻零件间的折射率差产生,它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光源的谱线宽度或相于长度,器件的相互靠近程度及其表面光洁度等。标准插头被测转接器附因Po 因P, 光功率计图8适配器插入损耗测试原理图6.5.1 基准法FC/APC型单模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回波损耗测量的基准为定向锅合器法。其测量步骤如下。a)按照IEC875-1(1992)中3.5.2测量图9定向祸合器的2端与3端之间的传输系数T

17、Z30藕合器参数测量所采用的光源、激励单元、光功率计应与测量连接器回波损耗采用的光源、激励单元、光功率计相同。BC l 2 3 图9定向桐合器图b)按照图10组成测量装置,待测量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OO标准插JlC 临时接点I r 71 2 TJ 稳定化先源(单模)光功率计图10回波损耗测量原理图c)按照图11组成测量装置,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后,测量并记录P,0 稳定化光源(单模)BC 临时接点Ij 标准插头2 3 r, D 光功率叶图11因波损耗测量原理图测量装置的回被损耗RL按下面公式计算gRL一l啕去+盹T23蝴( 2 ) d)把标准插头端面的匹配液清洁干净,按图12组成测量

18、装置,在保证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后,测量并记录P,。738 YD/896-1997 稳定化光源单模由:临时接点TJ 标准适配器被测插!kl 2 P 3 D 光功事计图12回波损辈革测量原理图每端连接器插头的回波损挺按下列公式计算zP/-Pl RL=一10lg瓦十101gT,.3(dB) ., ., .,( 3 ) 式中:Po输入功率sP,一一测量装置的分路返回功率;P, 被测连接器与测量装置分路返回功率之和。e)每端连接器插头的回波损槌应符合4.6.1中a)的要求。注1 为保证测量精度,定向搞合器的方向性和临时接点的回波损娓至少应与披测连接器的回波损耗同一个数量级g光功率计的最小可探测功率

19、应比被测连接器的回波功率小个数量级以上。2 定向藕合器可带有尾纤或连接端日,若为连接端口,在与连接器连接的蝙面须加匹配液.3 图为折射率匹配液匹配油、匹配肢等。6. 5. 2 替代法产品的出厂常规测量可采用替代法,替代法通常为仪表直接测量,目前有回波损耗测量仪飞光时域反射仪(OTDR)。具体测量程序见各种测量仪表的使用说明书。6.6试验试验条件同6.306.6.1 低温a)条件低温温度:-40(: 温度变化速率z不大于lC/min(不超过5min平均值)对试样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h)程序先将试样在室温进行预处理并测量其光学性能。然后把其置于精度为土3C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30以规定的速率

20、降低温度,每降5C记录一次数据,直至一40C,保持恒温2h,记录其数据。接着以规定的速率恢复至室温1h后,记录其数据。c)试验后,试验应满足下面要求2。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ii)光学性能符合4.6.1中b)和表4中a0 6.6.2 高温a)条件高温温度:十80C温度变化速率2不大于lC/min(不超过5min平均值)、YO/T 8961997 高低温恒温箱试样稳定化单模光源光功率计图13温度特性试验图对试样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先将试样在室温进行预处理并测量其光学性能,然后把其置于精度为士3C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3。以规定的速率升温,每升高10C记录次数据,直

21、至十80C.保持恒温2h.记录其数据。接着以规定的速率恢复至空温lh后,记录其数据cc)试验后试悻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ii)光学性能符合4.6. 1中川和表4中b。6.6.3 湿热(稳态)a)条件温度:40相对湿度,90%95%温度变化速率:不大于1C/min(不越过5mln平均值)持续时间,4d 对试样不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先将试样在室温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其光学性能,记录其数据。然后脱离测量系统,把试样置F精度为土3C的恒温恒温箱内,以规定速率升温至40C.相对湿度调至90%95%持续保持4d后,以规定速率恢复至室温2h.把试样取出并清洁干

22、净,测量其光学性能,记录其数据。c)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cii)光学性能符合4.6. 1中b)和表4巾Co6.6.4 振动(正弦)a)条件频率范围:lOHz55Hz 扫频要求2扫频的速率应为每分钟一个倍频程,其容差为士10%振幅,0.75mm单振幅每一方向持续时间,30min 对试样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先将试样在室温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其光学性能,记录其数据。然后将试样固定在振动台i二,并应在两个垂直方向1工承受振动,方向之应与连接器的公共轴线、F行,每个方向振动托续时间为30min 0 观察并记录其光学性能数据。c)试验后试样庇满足下

23、面要求:740 YD/T 896-1997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zii)光学性能符合4.6.1中b)和表4中d,6.6.5跌落a)条件跌落高度:h=lmm 自由摆动的光缆长度:L=2.25 m 跌落次数:5对试样不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试样在室温下测量其光学性能,记录英数据,然后脱离测量系统,将插头带好防尘帽,把另-端固定在附着夹具上,将附着夹具固定在离撞击表面高度为h处,把插头举至水平高度h处,然后让插头自由跌落撞击表面,如图14所示,如此来回撞击5次。取下样品将插头端面清洁干净并进行光学性能测量,记录其数据。附曹夹具拉皮L撞击表面/ 图14跌落试验图c)试验后

24、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ii)光学性能符合4.6. 1中削和表4中e,6.6.6 温度循环a)条件低温温度,TA=-25C 高温温度zTBZ十70C试样/;S /徨/ 温度变化速率z不大于1C/min(不超过5min的平均值)商、低温恒温时间:t,= 1 h 循环次数:3对试样不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将试样在室温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其光学性能,记录其数据,然后脱离测量系统将试样置于精度为土3C的高低温恒温箱内,按规定的速率降温至TA,恒温1h,接着又按规定的速率升温至TB,恒温1h , 以规定的速率降温至室温。至此构成一个循环。以同样的程序继续进行

25、第二个循环试验。高低温循环试验时间曲线如图15所示。循环试验后,将样品置于室温恢复2h.测量其光学性能,记录其数据。c)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ii)光学性能符合4.6. 1中川和表4中F。6.6.7 插、拔力741 YD!T 896-1997 本试验旨在测量使一套连接器安全插入或完全拨出所需的力。A一第-个循环开始;B一第一个循环结束,第二个循环开始图15商、低温循环试验曲线图a)装置固定夹具力的施加装置力的测量仪b)程序将试验整套连接器元件定位于固定夹具中,在插头上施加力使其完全插入转接器,测量其所需的力3在插头上施加力使插头拔出转接穗,测量其所

26、需的力。c)允许的插入力:最大为19.6N 允许的拨出力z最大为19.6N 6.6.8 重复性本试验旨在评价连接器若干次插拔,其插入损耗的二致性。a)条件接续次数:10 对试样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如图16所示,在对方插头插入的状况下,以通常使用的方式予以插入和拨出,每一次记录其光学性能数据,共接续10次,记录10次数据。菌定化单篝光嚣一标准试挥图16重复性试验图c)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i)不得有机械损伤,插针表面元明显划痕;阳光学性能符合4.6. 1中川和表4中go6.6.9 机械耐久性先功率计本试验旨在评价若干次插入和拔出的连续循环对成套连接器机械性能的影响。a)条件插拔次数

27、:500对试样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 b)程序742 YD/T 896-1997 如图16所示,在对方插头插入的状况下,以通常使用的方式予以插入和拔出,每10次记录次光学性能数据,同时对插针体及转接器的弹性套筒进行清洁。共插拔500次,记录50次数据。c)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的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插针表面无明显划痕;ii)光学性能符合4.6. 1中川和表4中ho6.6.10 盐水喷雾本试验旨在比较连接器耐盐雾所致性能劣化的程度。a)条件盐雾浓度:5%严酷度z十35C.48 h 对试样不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将试样在室温下测量其光学性能,记录其数据。然后脱离测试系统将试样置于盐雾箱内,加

28、温至十35C后保持48h.把试样取出在室温下放置2h.擦净后测量其光学性能。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商要求z。不能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现象。ii)光学性能符合4.6.1中b)和表4中I0 6.6.11 光缆抗拉本试验旨在保证光缆与插头夹持和粘结力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承受施加的拉伸负荷。a)条件负荷:90N 负荷时间:10 min 施加负荷速率:50N/min速率250N/min 施加负荷点A离插头距离:L=22cm28 cm 对试样不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将试样在室温下测量其光学性能,记录其数据,然后脱离测量系统。如图17所示.将插头端商保护好并固定,自然下垂,以规定的速率在A点处施加

29、负荷,持续10min.取下试样进行光学性能测量,记录其数据。固定夹具插头试样图17光缆抗拉试验困c)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z。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形变、脱落、松弛等现象。ii)光学性能符合4.6.1中川和表4中J0 6.6.12 光缆扭转本试验旨在保证光缆与插头夹持和粘结力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承受施加的扭转负荷。743 YD/T 896 1997 a)条件负载重量,1.5 kg仲2mm、世2.5mm );缆);2. 5 kg(2. 8 mm、世3.0mm光缆载重点A离插头距离,L=22 cm28 cm 扭转速率,10次!min扭转次数,200试样不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b)程序将试样在室温下测量

30、其光学性能,记录英数据。脱离测量系统。如图18所示,将插头保护好并固定,自然下重,在A点处挂上相应负载重量,将尾缆按规定速率扭转土180.,共计200次。取下试样进行光学性能测量,记录其数据。固定夹真4 图18光缆扭转试验图c)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形变、脱落、松弛等现象。ii)光学性能符合4.6.1中b)和表4中ko7位验FC/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出具有独立职能的质量撞验部门按标准要求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FC!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检验分两类,出厂检验(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7.1 出厂检验分日常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7. 1. 1 日常检验该检验是生

31、产厂家对全部产品进行的检验,其检验数据应随同产品提交给用户.FC!APC型光纤连接器需要进行日常检验的项目是:外观、尺寸、插入损艳、回披损耗。7.1.2 抽样检验它是从批量生产中或不同时期产品中按定比例抽取完整的产品或样品进行的检验。FC/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抽样检验项目是:插入损耗、回被损耗、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湿热(稳态)试验、振动试验、重复性试验和机械耐久性试验。抽样数量按GB2828-1987规定进行。7.2 型式检验FC!AP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般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按质量评定程序中的周期检验进行.见5.2. 20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pb)正

32、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3744 YO/T 896-1997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别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8. 1 标志8. 1. 1 FC/ AP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尾部光缆-般为黄色(桔黄)或橙色。插头中能着色的零件均为绿色。8.1.2 产品上应标有产品编号、生产日期c8.1.3 产品包装盒(袋上应标有产品型号、T家名称。8.2 包装产品应包装好,每付连接器的插头和转接器均用保护帽盖好,跳线卷直径应不小于尾部光缆直径的20倍。8.3 运输当产品需要长途运输时,需用木箱或硬纸箱作外包装,在箱上写明不能大力抛甩、碰、压,应有防雨防油污标志,以免损坏产品。8.4 贮存产品不能长期放置在露夭或有严重腐蚀的环境中,也不得长期放置在工作温度范围以外的环境中7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