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478.2-2004 无公害团头鲂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241551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478.2-2004 无公害团头鲂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3 T 478.2-2004 无公害团头鲂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3 T 478.2-2004 无公害团头鲂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3 T 478.2-2004 无公害团头鲂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3 T 478.2-2004 无公害团头鲂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 B 52 备案号: 14985-2004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478.22004无公害团头鲂 第 2 部份:养殖技术规范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galobama amblycephala Part 2: Technical guidelines breed aquatics 2004-02-11 发布 2004-03-11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478.22004 I 前 言 DB33/ 478-2004无公害团头鲂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 第 1 部分:苗种培育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养殖技

2、术规范; 第 3 部分:产品质量要求。 本部分为 DB33/ 478-2004 的第 2 部份。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惟灏,陈德富。 DB33/T 478.22004 1 无公害团头鲂 第 2 部份: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团头鲂养殖环境条件、养前准备、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鱼病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团头鲂的池塘养殖,山塘、小水库养殖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

3、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516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养殖环境条件 3.1 水质 养殖无公害团头鲂的池水应符合NY 5051要求。 3.2 土质 养殖无公害团头鲂的池土应符合GB 15168要求。 3.3 养殖设施 3.3.1 池塘位置 宜建在向阳避风、进排水方便的地方。 3.3.2 池塘面积 3000m26700m2。 3.3.3 池塘

4、水深 2m3m。 3.3.4 池塘形状 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 3.3.5 池塘底质 池底平坦,淤泥深度保持20cm为宜。不渗漏水。 3.3.6 进排水渠 渠系配套、灌排方便。 3.3.7 增氧设备 每667m2水面配置0.5KV的增氧机。 3.4 水源 水源充足。 4 养前准备 DB33/T 478.22004 2 4.1 池塘修整 在冬至到春节期间进行池塘修整。清除过多的淤泥, 整平池底,修好塌坍的池堤,填堵漏洞,疏通进水渠和排水渠,然后让太阳曝晒7d以上。 4.2 池塘消毒 在鱼种放前10d15d进行,修整过的池塘注入少量水,水位控制在20cm50cm。每亩(667m2)池塘用125kg

5、150kg生石灰化浆趁热均匀泼洒全池。 4.3 搭设食台 食台搭设在池内靠进水口一边的敞水区,青饲料台和配合饲料台各搭设1个2个。 4.4 培育水质 已清塘的池塘,在鱼种放养前7d10d灌水并施足基肥。水位控制在1m1.5m。每亩(667m2)施放100kg300kg经发酵的有机肥。 4.5 鱼种质量 要求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伤无病、体形正常、体色光亮、规格整齐。 4.6 鱼种消毒 鱼种放前必须消毒,并于塘边进行。在水温1020时,将鱼种在2%的食盐溶液里浸泡5min15min。 5 鱼种放养 5.1 放养时间 以冬季为好,但不能在气温低于O时进行。 5.2 放养模式 以团头鲂仔口鱼种为主养

6、鱼,其放养模式见表1。 表1 团头鲂鱼种放养模式表 (667m2) 常规放养模式 中产放养模式 高产放养模式 鱼种名称 数量(尾) 重量(kg) 数量(尾) 重量(kg) 数量(尾) 重量(kg) 团头鲂 1500 37.5 1500 37.5 600 19.2 鲢鱼(老口) 510 6. 鲢鱼(仔口) 250 12.5 280 14.0 175 16.0 鲢鱼(夏花) 20 1.0 鳙 鱼 60 3.0 60 3.0 80 6.0 草鱼(老口) 175 30. 草鱼(仔口) 100 10.0 60 1.5 草鱼(夏花) 30 青 鱼 100 2.5 100 2.5 10 4.0 鲫鱼(冬片)

7、 500 12.5 500 12.5 1000 11.0 鲫鱼(夏花) 50 500 合 计 2460 68.0 2640 79.5 3610 165.3 6 饲养管理 6.1 饲料 6.1.1 青饲料 以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为主,其次是菹草、丝状绿藻类及植物碎屑等。 6.1.2 配合饲料 DB33/T 478.22004 3 应符合NY5072的规定。其基本的营养要素应达到:蛋白质含量25%,粗脂肪为5%5.5%,无氮浸出物为28%32%,粗纤维为15%20%。 6.2 投饲 6.2.1 饲料质量 投喂的饲料要确保质量,新鲜适口,无毒无害,不霉不烂。 6.2.2 投饲次数 每日役喂两次,上午、下午各1次。 6.2.3 投饲地点 饲料投喂在食台上。 6.2.4 投饲数量 每次投喂的饲料在12小时内吃完为宜。 6.3 水质管理 6.3.1 透明度 宜控制在30cm50cm。 6.3.2 溶解氧 池水中溶解氧宜3mg/L,若3mg/L时要采取增氧措施。 6.3.3 水质调节 每隔7d10d加注新水或泼洒生石灰(667m2用8kg)1次,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有利团头鲂生长。 7 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药物的使用执行NY 5071的规定。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