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891-2011 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pdf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24613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1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6891-2011 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B T 26891-2011 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B T 26891-2011 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B T 26891-2011 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B T 26891-2011 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7.260 X 91 道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6891-20门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Grain and oil machinery-Twin-screw press 2011-09-29发布2011-12-01实施数码:Wi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891-2011 目。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武汉粮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国锋、吴绪翔、顾强华。I

2、GB/T 26891-2011 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螺旋榨油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工作原理、型号及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可低温压榨的双螺旋榨油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532-2008 花生GB/T 3768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

3、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 5009. 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226. 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5512 粮油检验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GB/T 5529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GB/T 13306 标牌GB/T 24854粮油机械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24855 粮油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GB/T 24856 粮油机械铸件通用技术条件GB/T 24857 粮油机械板件、板型钢构件通用技术条件GB/T 25218粮油机械产品涂装通用技术条件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曹示标识LS/T 3501. 2 粮

4、油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机械加工技术要求LS/T 3501. 6 粮油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焊接件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双螺旋榷油机twin-screw press 双螺杆榨油机twin-screw press 在同一榨笼内,有两个相向运转榨蝶、的螺旋榨油机。故障breakdown 除仅用榨油机随机工具不换零配件在短时间内即可排除以外的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working hours to first fault 正常工作条件下,榨油机从开始工作至某一零部件(易损件正常磨损除外出现故障时的累计工作GB/T 26891-2011 时

5、间,单位为小时(h)。4 工作原理利用榨笼中两个相向旋转的螺旋轴产生的挤压力配合作笼作用,将料胚中的油脂挤压出来,从料胚进入榨油机至出饼的整个榨油过程是连续不断进行的。5 型号及基本参数5. 1 型号编制方法按附录A执行。5.2 基本参数项目基本参数项目包括型号规格、生产能力、电机功率、外形尺寸、机器净重、关键零部件(如榨螺)的使用寿命和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等。在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中应明确标明。6 技术要求6. 1 一般要求6. 1. 1 双螺旋榨油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6. 1. 2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应附有合格证,经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6.1

6、.3 板件板型钢构件按GB/T24857的规定执行。6. 1. 4 铸件按GB/T24856的规定执行。6. 1.5 焊接件应符合LS/T350 1. 6的规定。6. 1. 6 主要零件的质量应符合LS/T3501. 2的规定。6. 1. 7 装配按GB/T24855的规定执行。6. 1. 8 产品涂装按GB/T25218的规定执行。6.2 机械性能6.2. 1 榨油机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fL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操作。运转应正常、平稳,元异常振动、声响,磨擦部位应元异常温升。6.2.2 榨笼双轴心线不平行度为0.125mm,两端面平行度为0.20mmo 6.2.3 校饼头与尾

7、轴之间最大与最小间隙之差不大于0.4mmo 6.2.4 双轴转动齿轮装配后的接触斑点,按高度不小于25%,按长度不小于30%。6.2.5 各调节、操纵、显示等装置必需齐全、灵敏、准确、可靠。6.2.6 正常运行时,空载噪声不大于85dB(A)。6.2.7 空载正常运行1h时,滚动轴承温升不大于35oC,滑动轴承温升不大于300C。6.3 工艺性能在花生仁原料达到GB/T1532-2008规定的3级时,并按照附录B所示的榨油工艺流程试验情况下,双螺旋榨油机的工艺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工艺性能要求项目指标吨料电耗l(kW.h/t) 、二、45 残泊率1%飞一16 干饼质量粉末度1%、/、5 氮

8、溶指数1%二;?:;60 2 GB/T 26891-2011 6.4 安全要求6.4. 1 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GBZ158的规定。6.4.2 电气设备安全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6.4.3 电气要有过载保护、接地保护及必要的联锁装置,元件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Oo 7 试验方法7. 1 试验条件及要求7. 1. 1 试验的场地应能满足测定项目的需要,并按榨油工艺的要求安装必要的辅助设备。7.1.2 试验过程中,样机的操作、测定、检测和油品的化验均应配备固定的熟练人员。7. 1. 3 试验用仪器、仪表应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7. 1. 4 试验用电动机,配套功率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9、7. 1. 5 试验用电压应在380V、偏差不大于土5%的范围内。试验时电机负荷不应超过标定功率的10%。7.2 机械性能检测7.2.1 噪声的测定z榨油机空运转30min,按照GB/T3768的规定进行。7.2.2 轴承温升检测:在正常运转1h后,用测温计测定轴承外壳温度,计算与试验场所环境温度之差。7.3 工艺性能工艺性能的试验方法见附录C。7.4 其他要求和参数6. 1、6.2和6.4中给定标准的按标准规定方法检测;其他按常规方法或感官进行检测。8 检验规则8. 1 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2 出厂检验8.2. 1 出厂检验项目按6.1、6.2、6.4执行。8.2.2 出

10、厂产品应逐台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8.3 型式检验8.3.1 型式检验按第6章的规定执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投产时;b) 产品投产后,当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 连续生产三年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有关质量管理部门提出检验要求时。8.3.2 型式检验采取随机抽样,抽样数为5%,但不少于两台。8.4 判定规则8.4. 1 检验结果应符合第6章的规定。8.4.2 任一台有任一项检验不合格,允许修复一次后,加倍抽样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不符合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1、。9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9. 1 标志9. 1. 1 在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标牌内容按GBjT13306的规定执行。3 G/T 26891-2011 9. 1. 2 外包装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191的规定执行。9.2 包装9.2. 1 按GB/T24854的规定执行。9.2.2 随机文件和工具:使用说明书;一一检验合格证;一一装箱单;一一工具和附件。9.3 运输9.3.1 裸装产品在运输途中应遮盖。9.3.2 运输过程中的吊卸、装载应按外包装的图示标志进行。9.4 储存9.4. 1 室内存放时,通风良好,注意防潮。9.4.2 露天存放时,注意防潮、防雨、防晒、防风。4 ,、A.1

12、 型号编制方法附录A(规范性附录)型号编制方法GB/T 26891-2011 型号由专业代号、品种代号、型式代号、产品的主要规格以及榨螺排列方式五个部分组成。口口口口L A.2示19IJ口L一榨螺排列方式:P表示水平排列式,D表示上下叠置排列式主要规格z榨螺规格、数量型式代号:X,表示螺旋式品种代号:Zy,表示榨油机专业代号:y,表示制油机械设备YZYX16X2P:表示两根榨螺水平排列、进料端榨螺轴直径约为16cm的双螺旋榨油机。YZYX20X2D:表示两根榨螺k下叠置排列、进料端榨螺轴直径约为20cm的双螺旋榨油机。5 GB/T 26891-20门附录B(规范性附录)双螺旋棒油机榨油工艺流程

13、花生仁用双螺旋榨油机进行低温压榨的工艺流程如下z人榨水分4%-7%花生仁清理破碎调质 二本机压榨人榨温度不超过40c 二;:饼6 GB/T 26891-20门附录C(规范性附录)工艺性能的试验方法C. 1 工艺性能试验的要求C. 1. 1 选用符合6.3规定的花生仁作为原料进行性能试验,榨油工艺流程见附录BoC. 1. 2 性能试验应在样机额定负荷条件下进行,将样机调到最佳工作状态开始试验。正式试验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2h。C.2 性能试验的内容和方法C. 2.1 油料抽样与检验:供试验用的油料经混合均匀,按对角线法五点取样1kg,按GB/T1532-2008、GB/T5512及有关规定,检

14、测油料的水分、杂质和含油量,结果记入表D.20C.2.2 正式试瞌前将样机空载运转30min,测定电流、电压和主轴转速。C. 2. 3 根据榨油机额定处理量准备油料,按工艺要求将油料破碎、调质至符合入榨的水分和温度。油料破碎、调质的产量应与榨机相配套。C. 2. 4 正式试验:记录开始时间、终了时间、始末电度表读数及所用油料数量。压榨时从正式试验30 min起,每隔15min测定一次电流、电压和榨膛温度,共测五次(以榨机出饼口温度代表榨膛温度)。上述测定数据记人表D.1。C.2.5 试验完毕,将毛油用孔径0.25mm(60日)滤网过滤称量,记人表D.20C.3 饼样的抽取与检验C. 3.1 取

15、样z在正式试验30min后,随时随机取样不少于3次,共取约1kg,装入塑料袋中,封口后送实验室。C.3.2 干饼残油率测定:按GB/T5512规定执行,结果记人表D.2。C.3.3 粉末度测定:饼样以1.2mm筛孔网筛取,得到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称量并计算,结果记入表D.2。C.3.4 氮溶指数测定:将饼样水解,*解液过滤、离心、定容,取定容洁、液,按GB5009.5测定其中氮的含量,即为可溶性氮;将饼样粉碎后,直接按GB5009.5测定获得饼样总氮含量。可溶性氮与饼样总氮之比为氮溶指数(低温压榨),计算结果记入表D.20 C.4 油样的抽取与检验C. 4.1 取样:在正式试验30min后,随

16、时随机取样不少于3次,共取约1kg,装入磨口瓶送实验室。C. 4. 2 毛油含杂栓验:油样沉淀24h后,用吸管取油面30mm油层处的油。按GB/T5529的规定方法进行杂质检验,结果记入表D.20C.5 性能指标的计算C. 5.1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按式(C.l)进行计算。式中:E. =Qc 一c -T Ec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C.1 ) 7 GB/T 26891-2011 Qc一一处理油料质量,单位为千克Ckg);Tc -压榨时间,单位为小时Ch)。C.5.2 出油率按式CC.2)进行计算。B=艺叫式中zB 出油率,毛泊占原料的质量分数,%; Qy一一过滤后毛

17、油质量,单位为千克Ckg);Qc一一处理油料质量,单位为千克Ckg)。C.5.3 出油效率按式CC.3)进行计算。弘=去叫式中z守y一一一出油效率,出油率与原料含油率之比,%;B一一出油率,毛油占原料的质量分数,%;B y -原料含油率(以质量分数计),%。C. 5. 4 油分总损失按式CC.4)进行计算。B, =By-B 式中zB,-一油分总损失,以质量分数计,%;B y -原料含油率(以质量分数计),%;B-一出油率,毛油占原料的质量分数,%。C.5.5 干饼残油率按式(巳5)进行计算。.C C.2 ) .C C. 3 ) .C C.4 ) K, = _ _Qb-y -, X 100% C

18、 C.5 ) Qb (l -ab) 式中:Kb一干饼残油率(以质量分数计),%;Qby一一-饼样中含油量,单位为千克Ckg);Qb一一饼样质量,单位为千克Ckg);ab一一饼样含水率(以质量分数计),%。C.5.6 干饼粉末度按式CC.6)进行计算。Fd=注瓦X100% .C C.6 ) 式中:Fc一-粉末度(以质量分数计),%;SI二一筛上物质量,单位为千克Ckg);S2二一筛下物质量,单位为千克Ckg)oC. 5. 7 干饼氮溶指数按式CC.7)进行计算。8 INS=33 IM(C7) 式中:INs-一氮溶指数(以质量分数计),%;QNI-提取滤液中含氮量,单位为克Cg);QN2一一饼样总

19、含氮量,单位为克Cg)。C.5.8 吨料电耗按式(C.8)进行计算。Gn二去X1 000 式中zGn一一吨料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位W.h /t); Gnz. -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Qc-一一处理油料质量,单位为千克(kg)。GB/T 26891-20门( C.8 ) 9 GB/T 26891-2011 D.1 样机性能试验记录见表D.L附录D(资料性附录)试验记录表表D.1样机性能试验记录表现自电流电压榨膛温度备注A I V I 空运转负载1 2 3 4 5 平均开始时间电表初读数电表未读数耗电量电量与时间h,min kW. h kW. h I kW. h 空载噪声环境噪声dB

20、(A) I dB(A) D.2 样机工艺性能测定结果汇总见表D.20表D.2样机工艺性能测定结果汇总表榨油机型号油料品种试验地点室温试验日期整理人项自测定数值项目测定数值处理泊料量/kg含油量/%压榨时间/h原料杂质/%纯工作小时生产率/(kg/h)水分/%出油率/%质茧/kg出油效率/%毛泊杂质/%油分总损失/%质结/kg出饼率/%干饼残泊率/%干饼耗电量/(kW.h) 粉末度/%吨料电耗/(kW.h/t) 氮溶指数/%滚动轴承温升/C备注滑动轴承温升/C10 =ON-NVH益。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粮油机械双螺旋榨油机GB/T 26891-2011 中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开本880X12301/16 印张1字数17千字2012年2月第一版2012年2月第一次印刷晤1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书号:155066. 1-44077定价GB/T 26891-2011 打印H期:2012年3月12H 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