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6913.6-1997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第6部分;吸湿性的测定 吸湿率法.pdf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25573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6913.6-1997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第6部分;吸湿性的测定 吸湿率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GB T 16913.6-1997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第6部分;吸湿性的测定 吸湿率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GB T 16913.6-1997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第6部分;吸湿性的测定 吸湿率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T 1 691 3. 6 1 997 本标准采用吸湿率法测定粉尘吸湿性,虽然不能得到粉尘在对应温度和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平衡含水量,但是测得的24h、48h、72h粉尘在某温度范围,相对湿度85%95%空气中的吸湿率,即干粉尘吸收的水分与其本身质量之比率,足以反映粉尘从周围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GB/T 16913在粉尘物性试验方法总标题下,包括以下部分:第1部分(即GB/T16913.1):试验尘样的采集;第2部分(即GB/T16913.2):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第3部分(即GB/T16913.3):堆积密度的测定自然堆积法;第4部分(即GB/T16913.的:分散度的测定安德逊移液管法

2、;第5部分(即GB/T16913.5):安息角的测定注入限定底面法;第6部分(即GB/T16913.6):吸湿性的测定吸湿率法;第7部分(即GB/T16913.7):含湿量的测定干燥法;第8部分(即GB/T16913.8):浸润性的测定浸透速度法;9部分(即GB/T16913.9):粘结性的测定垂直拉断法;10部分(即GB/T16913.10):比电阻的测定圆盘法;11部分(即GB/T16913.11):工况粉尘比电阻的测定过滤式同心圆环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郁文、章湘华、林仲宁、严佳。本标准委托冶金工业部安

3、全环保研究院负责解释。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6部分:吸湿性的测定吸Methods of dust character test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hygroscopy Hygroscopicity method 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粉尘吸湿性的一种试验方法吸湿率法。本标准适用于粉尘吸湿性的测定。2 引用标准GB/T 16913.6 1911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6913.1一1997

4、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尘样的采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lJI.GB/T 16913.1中定义。3. 1 粉尘吸湿性hygroscopy of dust 粉尘从周围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3. 2 粉尘吸温率hygroscopicity of dust 干燥粉尘某时间内从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某范围的周围空气中吸收的水分量与其本身质量之比率。4原称重后的干燥粉尘,置于相对湿度控制在某范围的保湿器中,若干时间后再称重;粉尘增重即为其在该时间内从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某范围的周围空气中吸收的水分量;吸收的水分量与干燥粉尘本身质之比率,表征粉尘的吸湿性。5 设备5. 1 80目标准筛、电热干燥箱等实验室

5、常规设备。5.2 保湿器,即底部盛有质量浓度为20%左右的硫酸的干燥器。5. 3 能置于保湿器中的相对温度计,如HM14型毛发温度表。5.4 归OmmX25mm带盖称量杯68个。5. 5 分析天平(最大称量20饨,感量O.1mg,精度3级)。5.6 计时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7-07批准1998-02-01实GB/T 1 691 3. 6 1 997 6 测定步6. 1 试验尘样的采集应符合GB/T16913.1的规定。登记粉尘采样工况。6.2 尘样通过80目标准筛除去杂物,再在105C下干燥4h后放置在干燥器内自然冷却,准备测定。注:对于在小于等于105C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或熔化、升

6、华的粉尘,干燥温度须相应降低。6. 3 洗净6个带盖称量杯并编号,烘干后在干燥器内冷却,然后称重记录。6.4 每个称量杯中撒铺薄层(1mm左右)干燥尘样,再在105C下干燥至恒重后闭盖放置在干燥内自然冷却后称重,记录称量杯和干燥粉尘重。注:对于在小于等于105C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或熔化、升华的粉尘,干燥温度须相应降低。6. 5 将盛有干燥尘样的称量杯放置在保温器中,打开盖子,记录起始日期、时刻及气象条件。同时,将相对湿度计放入保湿器,对应室温经常记录相对湿度值及观测时间。6.6 根据需要,置于保湿器中的样杯,24h或48h或72h后在器内闭盖,逐个取出称重记录。荐需要,可将样杯再放入保湿器中,

7、打开杯盖,一定时间后第二次在器内闭盖逐个取出称重记录。如此操作称重记录可以重复进行若干次。6. 7 粉尘的吸湿率按式(1)计算:Wi=坐二翌-X 100 ( 1 ) m,一-mo式中:Wt一一一粉尘z小时在某温度和湿度范围空气中的吸湿率,%; mi一一在保湿器中放置i小时后称量杯和粉尘的质重,g;刑s称量杯和干燥粉尘的质茧,g;mo 洁净干燥的空称量杯的质量,g。6.8 求出6个平行样的算术平均值WicP和吸湿率Wi对其平均值的均方差。协icp=1/6:2:日ij (2) = J 1/6:2:(Wij WiCP) 2.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式中:WicP-一一吸湿率算术平均恒; 均方差;Wij一一测定值。舍弃偏离算术平均值3的测定值,取所余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7 测定报告a)报告委托单位、粉尘名称和来源;b)报告测定日期、测定人员、测定方法及设备名称和编号;c)报告测定的粉尘吸湿性,即粉尘在24h或48h或72h或更长时间内在某温度和湿度范围空气中的吸湿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