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25776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6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40 B 65 画画中华人民ft .,.、和国国家标准G/T 27645-2011 黄脊竹蝇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ontroling Ceracris kiangsu Tsai 2011-12-30发布2012-04-01实施 称轨$且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黄脊竹煌防治技术规程GB/T 27645 -2011 昏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

2、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 印张1字数25千字2012年3月第一版2012年3月第一次印刷唔15号:155066 1-11300定价1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GB/T 27645-2011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焕华、黄向东、匡画、

3、黄咏槐、范军样、王溪林翩惠、武海卫。I GB/T 27645-2011 黄脊竹煌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脊竹惶(又称黄脊雷草煌)Ceracris kiangsu TsaiRammeacris kiangsu (Tsai) 的虫情监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防治指标和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黄脊竹煌的防治,也适用于青脊竹煌C.nigribornis Walker等危害竹子的且虫的防治。2 虫情监测方法2. 1 一般虫情调查2. 1. 1 基本要求通过踏查,确定黄脊竹煌的虫态、产卵地、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供基层虫情调查人员使用;每年进行3次,重点是卵期调查,其次是1龄跳蜻和成虫扩散情

4、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落实到林业小班。2.1.2 产卵地调查2. 1. 2. 1 集中产卵地识别黄脊竹且多产卵于竹林受害程度轻微、杂草稀疏、土质松紧适度、向阳山坡的山腰、山脚和路边。林间可根据如下特征确定集中产卵地点和范围:-一产卵地或附近有成虫活动迹象;最末一次产卵后,地面或附近林地可见成虫尸体、头壳、翅、足等残骸;产卵地立竹的下层枝盘竹叶被害明显,呈近似困锥形,地面可见黑色圆形盖状物,大部分土内常有红头芫菁Eicautarufice户sIlliger幼虫活动,土表上有鸟睬卵囊留下的孔洞和扒动枯枝落叶的痕迹。2. 1. 2. 2 调查时间在当年8月至次年3月间(纬度高于25。或海拔较高的竹产区可

5、延至5月),最佳时间在当年9月11月。一般发生年份只需在成虫发生区内开展产卵地调查,在发生严重的年份,成虫被迫远距离迁飞产卵,应作大面积调查。2.1.2.3 调查方法通过目测和踏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产卵地范围,在产卵地显眼处做好标记,在地形图上标明产卵地的位置,然后根据产卵地的面积,等距离抽取5个10个有代表性的样点,每个样点1m2,记录挖查表土层10cm的卵囊数及卵粒数,产卵地调查情况填入附录A表A.lC竹林林相的分级参见附录B.4) , 并用调查的数据统计产卵地的卵囊及卵粒数。2. 1. 3 跳蝠调查2. 1. 3. 1 未防治产卵地跳蝠发生范围调查根据下列现象,经过目测或踏查,确定跳蛐发

6、生区:立竹顶梢的叶片被危害、林冠上层呈枯黄色、与周围健康竹林的绿色差异明显;一地面杂草、灌木叶片上面有大量跳蝠粪便或低龄跳蜻。2. 1. 3. 2 地面跳蝠密度调查林间调查时,先沿对角线方向进行踏查,然后在跳踊分布地段内,采用有选择性取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点5个10个,调查1m2范围内的跳踊数,将结果填入表A.201 GB/T 27645-2011 2. 1. 3. 3 上竹跳蜻密度调查在晴天上午对发生区的竹林进行调查,根据竹林的分布情况,按对角线方向踏查。选择有代表性的线路,每隔30m左右调查1株样株,每个林业小班竹林调查样株不少于30株,样株要求包括不同眉径的立竹。采用摇动竹杆,并用塑

7、料薄膜承接的方法,记录每株竹子上惊落的跳蝠数量,将结果填入表A.30如发现某片竹林虫口密度分布很不均匀,则应根据虫口密度大小分块调查,摸清分布范围及虫口密度。2.1.3.4 巳防治的产卵地跳蛐发生范围调查在施药后至3龄跳蛐时进行调查,跳蜻发生面积调查可根据危害状况或按一般产卵地面积的3倍记入跳蜻调查表中。2. 1. 4 成虫迂飞调查在成虫迁飞期,对发生区周围竹林进行观察,迁人的黄脊竹煌参照2.1.3. 3的方法调查,记录迁入的黄脊竹煌的分布面积及虫口密度,将调查结果填入表A.302. 1. 5 危害程度调查在4龄5龄跳蜗及成虫期进行调查,根据下列竹叶被取食比例分级标准确定危害程度,将调查结果填

8、人表A.30一一轻度:竹叶被食1/3以下,远看竹林略变色,记为十;中度1竹叶被食1/32/3,远看竹林呈枯黄色,记为+;一一重度1竹叶被食2/3以上,远看竹林呈火烧状,记为十十十。2. 1. 6 发生面积的统计标准竹林面积按二类资源调查资料的林业小班面积统计,发生面积以轻度发生为统计起点,但在已防治区中,卵、跳蜗上竹前调查的有虫面积,不作为发生面积统计。2. 1. 7 资料的汇总每次虫情调查错束后,对产卵地、低龄跳蝠的地面虫情、跳蝠上竹后虫情调查情况及时进行汇总,根据表A.1或表A.2汇总,填入表A.4;根据表A.3汇总表A.1,填人表八.5,并附上虫情分布图和文字说明材料,于汇总后通过互联网

9、上报各级主管部门,同时发布虫情预报。2.2 系统虫情调查2.2.1 基本要求在一般虫情调查基础上,着重调查发生区的虫口密度、卵的发育进度和跳蜻的发育进度,供中心或重点测报站(点)系统调查黄脊竹惶使用,调查结果也要落实到林业小班。2.2.2 标准地设置在黄脊竹煌常发区,选择地形、坡向、林相不同,有代表性的林分,每种类型按五点法设立3个5个固定标准地,如标准地当年元虫,可在有虫林地设临时性标准地进行调查,每个标准地的面积不小于1000m2。2.2.3 卵期调查2.2.3.1 卵震和卵粒密度调查每年3月上旬,在每个标准地上,按棋盘式五点法设5个10个样点,每个样点1m2,挖查表土层10 cm的卵囊数

10、及卵粒数。产卵地调查情况填入表A.1,并用调查的数据统计产卵地的卵囊密度及卵粒数。2.2.3.2 卵发育进度调查在卵孵化(以历年最早孵化的日期为参照)前15d,从卵密度调查的卵囊中,抽取20块30块完整的卵粟,放于底部可漏水的容器中,覆上细土,置于室外蔽荫处,每隔2d3 d从中随机取2块3块卵囊,剥出卵粒观察发育情况,直至卵孵化完。将调查结果填人表A.70 2 GB/T 27645-2011 2.2.3.3 卵孵化进度调查在进行卵囊密度调查时,在每个标准地随机抽取10块卵囊,统计死卵粒数、活卵粒数和总卵粒数。在室内将活卵用容器装好,上面覆上一层细土,罩上纱布保湿。在将进入初孵期时,每隔1d2

11、d检查1次孵化情况,直至卵全部孵化为止,将检查统计结果填人表A.602.2.4 跳蛐期调查2.2.4.1 跳蝠期密度调查根据室内外卵的发育进度,在1龄跳蝠盛发期和跳蜻上竹后,分别按2.1. 3. 3的方法,在标准地上调查虫口密度,将调查结果填入表A.2或表A.30 2.2.4.2 跳蝠发育进度调查在各龄跳蜻发生盛期前7d,每隔2d3 d,在标准地上,根据不同坡位和坡向选择10处以上不同地点,用摇竹杆结合网捕方法捕捉跳蝠50头100头,分别计算各龄跳蝠数量(跳蜻龄期的识别参见B. 3),将调查结果填入表A.8。2.2.5 成虫期调查在成虫羽化始盛期前7d,在标准地附近,每隔3d4 d,用摇竹杆结

12、合网捕的方法,随机捕捉跳蝠和成虫50头100头,将结果填入表A.80成虫迁飞调查同2.1.4,产卵地调查同2.1. 20 2.2.6 资料的汇总根据表A.6、表A.7、表A.8调查结果,按表A.9的要求汇总。根据表A.1、表A.2、表A.3、表A.6调查结果,汇总后填入表A.10。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结果上报至各级主管部门,年底报告全年工作总结和汇总表。3 预测预报3. 1 发生期预测3. 1. 1 卵孵化期的预测对卵孵化期可进行定量和定性预测,但在所预测的孵化期前夕,如遇高温、降水少的天气,有可能提前若干天孵化,反之则可能推迟若干天孵化。3. 1. 1. 1 多因子相关回归预测采用预测

13、模型Y= 113.03 - 6. 41X1一0.039儿,可定量预测卵孵化期。该模型以当地历年卵孵化最早的日期为参照日期(取值0),其前3个月的月平均气温X1和月平均降水量Xz为自变量,孵化日减去参照日期Y为因变量。各地应根据当地气象站与预测点气温、降水量的差异进行校正。3. 1. 1. 2 物候期预测各地可根据当地物候变化的规律,在林间选择与黄脊竹握卵孵化的始盛期、盛期、末期比较接近的树木的始盛期、盛期、盛末期,定性预测卵孵化期。本方法也可用于预测3龄跳蛐、成虫羽化、产卵等关键发育阶段的始盛期、盛期、盛末期。3. 1. 1. 3 卵发育进度预测各地可根据胚胎发育的进度,定性预测卵孵化期。将卵

14、胚胎发育分为5个阶段(参见表B.2),其主要阶段及特征是:若虫形成初期(距出土时间约27d31 d),从卵壳上可看到胚体上的复眼点:中期(距出土时间约15d19d),胚体复眼扩大,并出现3个单眼及3对足,前胸背板亦明显可见;末期(距出土时间约3d4 d),胚体从前胸背板及后胸背板上可看到4块明显的褐色斑。3. 1.2 虫态发生期预测3. 1. 2. 1 历期法预测某虫态出现(或盛期)的日期F,其一般公式:F = Hi + (Xi + Sz) ( 1 ) 3 GB/T 27645-2011 式中zHi 起始虫态实际出现(或盛期)日期;Xi 历年平均期距值;Sx一一平均期距值的标准差,当预测期月平

15、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平均温度高时,Sx取负值,反之取正值。部分省份各龄跳蜻平均发育历期参见B.5。3. 1. 2. 2 发育进度预测根据对各虫态发育进度的系统调查结果,将发育虫态由低龄向高龄累加,当累加百分率分别达到16%、50%、84%以上时,即为此虫态(虫龄)的始盛期、盛期、盛末期,加上当地历年各虫态(龄)的平均历期,推算各虫态(龄)的发生期(参见B.的。3.2 发生量预测3.2. 1 有效基数预测各地可根据各虫态调查的虫口基数,参照各虫态(龄)存活率(参见表B.的,预测以后各虫态的发生量。使用此方法宜考虑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存活率的差异以及天敌的影响。3.2.2 相关预测法各地可通过调查观察,

16、根据产卵地面积与跳蜗上竹后发生面积的相关关系,或成虫发生面积与产卵地面积的相关关系,建立回归预测式(参见B.的,进行发生数量预测。3.3 危害程度预测可采用如下两种经验预测法进行预测:a) 按同一林分产卵地面积和竹林面积之比预测危害程度:大于1: 50将会造成中等危害,大于1 : 30,将会造成严重灾害(参见B.的。b) 按虫口密度预测危害程度:在中等毛竹林中,3龄5龄跳踊及成虫的虫口密度平均达到10头/株50头/株、51头/株80头/株、81头/株以上,将分别造成轻度、中度、严重危害(参见B.的。4 防治原则与要求4. 1 防治原则黄脊竹煌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

17、针,以元公害防治为主要措施,创造适合竹林生长而不适合黄脊竹煌种群发生和危害的环境。当虫口密度接近或达到防治指标时,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持续控制黄脊竹煌的发生和危害。4.2 防治要求在时间上,治早、治小。准确预测孵化期,查清1龄跳蝠虫源地,及时防治。在药物的选用上,宜选取高效、低毒、环保的药剂,不同类别的药剂交替使用,尽可能延缓黄脊竹煌的抗药性。1龄3龄跳蜻优先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的灭幼腮田号、苯氧威;也可选用毗虫琳、阿维菌素等杀虫剂;成虫期不能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在具体措施上,可采用灭幼腮E号等药剂把黄脊竹鲤控制在产卵地周围;及时查漏补缺,密切注意新迁入的黄脊竹惶;在局部虫口密度高的竹林

18、,可采用竹腔注药、烟雾载药等方法防治;如果集中成片发生,面积在500hm2以上,可采用飞机防治。5 防治指标根据黄脊竹煌的食叶量、竹林叶面积、竹林受害后对新生竹和竹材的影响以及防治成本,从虫口密度或失叶率两个指标中选择一个指标:a) 虫口密度指标:以中等林相的毛竹林中黄脊竹煌轻度发生的虫口密度(参见B.9)为基准,确定4 GB/T 27645-2011 防治指标为:卵6粒/m2,3龄5龄跳蜻及成虫1.2头/m2(=10头/株。其他竹种可参照中等毛竹林的防治指标。b) 失叶率指标:在1龄跳踊期失叶率达到10%,或预测到成虫期竹林失叶率可能达到33%。6 防治技术6. 1 卵的防治对产卵地作出标志

19、,绘出标记图。在次年3月底前,结合竹林垦土抚育或挖冬笋等,挖出卵囊集中处理。在黄脊竹且常发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套种少量的泡桐Paulowniafortunei (Seem. ) Hemsl,保护和利用天敌。6.2 跳蝠的防治6.2. 1 地面施药6. 2. 1. 1 防治时间最佳的防治时间是在1龄跳蝠期进行防治。6.2. 1. 2 施药方法使用多用机动喷雾喷粉机进行喷雾或喷粉,或使用烟雾机施放烟雾剂,并根据用药量的大小适当调节步行速度。a) 喷雾:应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按顺风方向喷药(风速超过3m/s停止作业),选择有利的地形方位,将药液(粉)向上喷施到顶梢(因跳蜗孵化后很快就能上竹到顶梢取食嫩叶

20、)。b) 喷粉:宜在叶面露水未干的早上或雨后进行。c) 施放烟雾剂:对于上竹危害的跳蝠,可使用烟雾剂。要求风速在1.5 m/s以下,时间宜在清晨(自山谷向山脊放烟)或傍晚(自山脊向山谷放烟);元风阴天,整日可以作业,此时气压较低,烟雾能滞留住。6.2. 1. 3 用药量根据所选择的药剂种类、剂型和施药方法,选择相应的用药量:a) 25%灭幼腮E号胶悬剂:有效成分75mL/hm 100 mL/hm4,加清水稀释至15kg/hm2 75 kg/hm2。b) 25%灭幼腮田号粉剂z有效成分75g/hm2100 g/hm2,加入填充剂(如滑石粉)15 kg/hm2,混合均匀。c) 16%灭幼腮E号增效

21、型粉J1!J:有效成分50g/hm2 75 g/hm2,加入填充剂(如滑石粉)15 kg/ hm2,混合均匀。d) 25%苯氧威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60g/hm2 75 g/hm2,加入填充剂(如滑石粉)15 kg/hm2, 混合均匀。e) 3%苯氧威乳剂:有效成分60g/hm2 75 g/hm2,按商品量=柴油=1: (810)的比例混合均匀。f) 1%阿维菌素油剂防治,用药量为300mL/hm2 450 mL/hm2,与柴油按1: (1520)的比例混合均匀。g) 5%毗虫琳乳剂:有效成分7.5 g/hm2 15. 0 g/hm2 ,加清水稀释至15kg/hm2 75 kg/hm2 喷雾。

22、6.2.2 飞机防治喷洒毗虫琳乳剂(用药量比喷雾的用量大一倍)。作业时,要求飞行高度不高于林冠50m,相对湿度在60%以上,最大风速不超过5m/s,最适喷药气温在24C30 C,当气温超过350C时,或雨天时应暂停作业。b GB/T 27645-2011 6.2.3 竹腔注药6.2.3. 1 竹腔注药方法当跳蝠上竹后,可采取竹腔注药方法防治。在基部第1节或第2节处,用手摇钻或马钉或专用打孔机钻孔,用注射器直接吸取5%毗虫琳乳油,按小径竹(7cm以下)、中径竹(7cml1 cm)、大径竹(1 1 cm以上)每株分别注药1mL2 mL、2mL3 mL、3mL4 mL到竹腔,然后用粘土塞孔。竹腔注射

23、对竹材有不利影响,应控制在小面积或留用母竹上使用。6.2.3.2 竹腔注药植株比例a) 若在产卵区内防治初孵跳蝠,每株竹都注药。b) 若是3龄以上跳蝠或成虫,可选取40%80%嫩梢较多的立竹注药。6.3 成虫的防治6.3. 1 常规药剂防治方法使用的药剂和方法同6.2.1.2、6.2.1.3之f)和g),以及6.2.3.1、6.2.3.2之b),但药剂剂量应取上限。如果黄脊竹蛙危害的竹林是用于培育食用竹笋,药后采集的竹笋应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测,确定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6.3.2 引诱法在尿液中添加杀虫剂(尿液=杀虫双=19:1),装入竹槽或浸润稻草,将其布设于林间,诱杀成虫。6.4 防治

24、效果评价6.4. 1 评价指标6.4. 1. 1 校正死亡率高龄跳蝠和成虫移动性较大,应尽量采用校正死亡率评价。在防治区内套笼(选用100目绿色纱网,做成直径20cr队长45cm的圆筒形纱笼,两头各缝接长20cm纱布供捆扎),每笼投放跳蛐或成虫10头20头,每处理或林业小班挂3笼以上,同时设不喷药的处理为对照。防治后,用笼内跳蛐的校正死亡率作为该防治区的防治效果。校正死亡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校正死亡率=(防治区死亡率一对照区死亡率)/(1一对照区死亡率)Jx 100% 6.4. 1. 2 校正虫口减退率选择防治区虫口密度较大的地方,检查和比较防治前、防治后的虫口密度,计算出校正虫口减退率。虫口密

25、度的统计一般以单位面积(或单株)跳蜻的数量来表示。校正虫口减退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校正虫口减退率=(防治区虫口减退率一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Jx 100% 6.4.2 效果评价时间6 根据不同类型的防治药剂,确定检查防治效果的时间:常规化学农药为施药后48h。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一般为施药后10d15d。若采用校正虫口减退率评价防治效果,为了准确评价防治效果,避免因检查时间太长,跳蝠或成虫扩散转移影响效果评价,一般喷药后第3d开始,每隔3d检查记录1次。. GB/T 27645-20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黄脊竹虫皇虫情、发育进度的调查及统计表有关黄脊竹煌虫情、发育进度调查

26、及统计表如表A.l-表A.IO。表A.1黄脊竹煌产卵地调查表地点:林分类型:林相(好、中、差): 竹林面积Chm2): 有虫面积Chm2): 样地号小班/林班面积(hm2)卵囊密度(块/m2)I 卵粒数(粒/块)备注1 10 合计平均调查员:日期:表A.2黄脊竹煌跳蝠期地面密度调查表地点:林分类型:林相(好、中、差): 竹林面积Chm2): 有虫面积Chm2): 样地号| 小班/林班| 寄:r)l 计! ?!17占1发生| 一一i十二二二1_-+ II I I寸表A.3黄脊竹睡上竹后虫情调查表地点=竹林面积Chrn2): 林相(好、中、差): 代表面积Chm2): 虫态:有虫株率C%): 样株

27、号| 样株眉径| 虫口密度快/株)新发生(扩散发生程度1 |r-I 7 GB/T 27645-2011 黄脊竹煌卵、跳蝠地面虫情汇总表地表A.4|T?|zt|标TTLZZ)发生程度汇总单位=名计A 口日期z黄脊竹煌上竹后虫情汇总表面积单位(hm2): 表A.5虫态:汇总人:汇总单位zA E 面zkiffiz问:lL |轻度|中度lJ|古(fJ面|积重度;. . + f. . . . 地名表A.6l | 计| 天敌捕食| 昆虫寄生|叫寄生|I I I I I 卵粒数(粒): 孵化盛末期:黄脊竹煌卵孵化情况调查表卵续数块): 孵化盛期:其他期日调查员:黄脊竹握卵发育进度调查表五级表A.7-F-F-

28、E -;-_. -:- - - - -;- - - - -r -_. -r - i- - - - _. - - - - i - - -r - -i 地点:调查日期调查员:卵死亡率(%): 8 GB/T 27645-2011 表A.8黄脊竹蝠跳蝠(成虫)发育进度调查表地名:小班/林班:1龄2龄3龄4龄5龄成虫日虫数数量百分率数量百分率数量百分率数量百分率数量百分率数量百分率期(头)(头)c%) (头)c%) (头)c%) (头)c%) (头c%) (头)c%) ._-._-:-1-1- - - - - - - - - - - - t - - - - - - - - - - - - - - - -

29、 - - _. - - - - - - - - - - - -:- - - - - - - - -飞.句句-:-l-_1 田-:-:-1-1-f-t-.,-,eE号,.E.,FF-e-4-4-4-e-4-3-调查员:汇总单位:-4 日期:表A.9黄脊竹煌发生期年终汇总表单位2月日虫态始见期(月-日)始盛期(月日)盛期(月日)卵初孵化跳踊3龄跳蜻成虫汇总人:日期:表A.10黄脊竹握发生量年终汇总表汇总单位:标准地号项目产卵地面积Chm)卵装数(块1m)卵卵粒数(粒1m)死亡率C%)其中寄生率C%)有虫面积Chm)上竹前虫数(头1m)跳蜻发生面积Chm)上竹后虫数(头/株发生面积Chm)成虫虫数(

30、头/株)汇总人:日期2盛末期(月日)备注备注四五9 GB/T 27645-20门附录B(资料性附录)黄脊竹踵形态特征、发育及发生分组指标B.l 成虫雌虫体长31mm40 mm,雄虫体长29mm35 mmo身体主要为绿色。额顶突出如三角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宽。后足腿节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两侧有人字形沟纹,排列很整齐;胚节瘦小,表面黑绿色,有棘两排,外排14个,内排15个。B.2卵长椭圆形,稍弯曲,一端稍尖,-1:长6 mml卢、.、斗B.3 跳蝠黄脊竹煌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世代仅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发育阶段,因其幼虫主要靠跳跃方式活动,称跳蝠。跳蜻共分5龄,各

31、龄的形态特征如下:a) 1龄跳蝠:体长9.8 mm10. 9 r旧no触角13节14节。初孵化时为浅黄色,约经4h后即变为黄、绿、黑、褐相间的杂色。头灰色,额顶突出如三角形。前胸背板前端中线的两旁各有一个四方形黑斑,后缘不向后突出,几乎呈一直线,背板侧面也各有一个较小的黑斑。后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大黑斑。翅芽不明显,仅中、后背板两侧后缘微向后突出。b) 2龄跳蠕:体长11mm15 mm。触角18节19节。体色较1龄为黄,尤以胸部背板及腹部背板中线色最黄。前胸背板后缘仍不向后突出。前后翅芽向后突出较为明显,在放大镜下可隐约地看出数条翅脉。c) 3龄跳蜻z体长14.9 mm18 mmo触角21节。体

32、色大部分黑黄。头、胸、腹背面中央黄色线更为鲜艳,沿此线两侧各有一黑色纵纹,此纹下面又为黄色。前胸背板后缘略向体后延伸,将中胸一部分盖住。翅芽显而易见,前翅芽呈狭长片状,后翅芽呈三角形片状,较前翅芽为宽,翅脉较易看清,翅芽并不翻折于背面。d) 4龄跳蜗:体色与3龄相同,体长20mm24 mm。触角23节。前胸背板后缘显著地向后延伸,将后胸一部分盖住。前后翅芽翻折于背面,前翅芽位于后翅芽之内,后翅芽几乎伸至腹部第一节末端,翅脉明显可见。e) 5龄跳蝠:体色与4龄相同。体长20.8 mm30 mm。触角24节25节。前胸背板后缘极度地向后延伸,将后胸大部分盖住,其上缘长几乎为下缘的1倍。翅芽较4龄时

33、更大,己伸至腹部第三节末端而将听器盖住。将羽化时,身体变为翠绿色。B.4 竹林林相的分级标准毛竹等眉径较大的竹林林相按好、中、差分级如下:好:毛竹平均眉径11cm以上,立竹数1800株/hm2以上;中:毛竹平均眉径7cml1 cm,立竹数1500株/hm21800株/hm2; 差:毛竹平均眉径7cm以下,立竹数1500株/hm2以下。其他种类的竹眉径差别很大,宜另行分级。B.5 黄脊竹握各龄跳蝠平均发育历期各地黄脊竹捏相对固定危害某些竹种,各龄跳蛐平均发育历期也已形成了一定差异,见表B.L10 GB/T 27645-2011 表B.1部分省份黄脊竹握各龄跳蛐平均发育历期(d) 省份1龄2龄3龄

34、4龄5龄广东9 9 14 8 7 湖南14.4 9.9 9.6 10 11 江西14 9 8 8 10 四川13 9 10 11 13 一B.6 黄脊竹握卵发青进度计算方法江西省对黄脊竹且胚胎发育分级如表B.2. 表B.2黄脊竹蝠胚胎发育分级表卵级胚胎发育特征平均历期(d) 距孵化期(d) 。卵壳淡黄,元任何外观特征不能确定不能确定从卵壳上可看到胚体上的复眼点7.5 2731 胚体复眼明显可见,触角基部出现深暗色素4.5 2023 胚体复眼扩大,并出现三个复眼及三对足,前胸背板亦明显可见9.5 1519 四卵壳淡红色,胚体复节清晰可见4 78 五胚体从前胸背板及后胸背板上可见四块明显褐色斑3.

35、 5 34 在此基础上,采用下式预测虫态(虫龄)始盛(高峰、盛末)期:虫态(虫龄)始盛(高峰、盛末)期=调查日期+调查日虫态(龄)始盛(高峰、盛末)期平均历期/2十调查虫态(龄)之后各虫态平均历期之和。例:江西省5月2日对300例卵发育进度考察,各级卵粒数和百分率如表B.3.表B.3卵发育进度卵发育级。一四五一卵粒数45 90 105 36 24 。(粒)百分率(%) 15 30 35 12 B 对以上数字分析,从四级卵的百分率累加至三级卵已达20%,累加至二级卵达55%,累加至一级卵达85%,因此三级卵是构成虫卵孵化始盛期的主要虫源,二级卵是盛期的主要虫源,一级卵是盛末期的主要虫源。卵孵化盛

36、期=5月2日十4.5月十(9.5十4十3.5)=5月21日,其他虫态(虫龄)始盛(高峰、盛末)期类推。B.7 江西省黄脊竹握各虫态(龄)存活率江西省曾对黄脊竹握各虫态(龄)存活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B.4。FFON|的寸hNH阁。GB/T 27645-20门黄脊竹握各虫态(龄)存活率跳蜗虫关巳=JN 卵成虫1龄2龄3龄4龄5龄存活率%) 88.22 73.29 84.89 84.89 96.95 95.54 89.44 累计存活率46.58 88.22 64.65 54.13 45.17 43. 15 38.6 %) 表B.4湖南省预测黄脊竹煌发生面积的模型湖南省根据统计分析,建立了产卵地面积X

37、和3龄4龄跳蝠面积Y、成虫发生面积Z、成虫危害面积T预测模型如下:3龄4龄跳蝠发生面积预测模型:Y = -1. 029 412十25.588235X 成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Z=-0.147059+37. 941175X或Z= 1. 524 330+ 1. 412 202Y 产卵地面积预测模型:X=20.502 86十0.14402T在没有实际调查资料的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比例进行预测,产卵地面积:3龄4龄跳蛐面积=1:25; 产卵地面积:成虫发生面积=1: 40;3龄4龄跳蜻面积2成虫面积=1:1.5;成虫危害面积预测产卵地面积可采用70: 10 B.8 江西省黄脊竹煌在毛竹林发生程度分组表不同

38、虫态、虫龄、密度的黄脊竹煌在不同的毛竹林相危害,其后果差异很大,分类如表B.5o表B.5黄脊竹睡在毛竹林发生程度分级表B.9 (头/株)虫期林相轻度中度重度好1378 79130 131以上3龄中1060 61100 101以上差638 3964 65以上好1166 671l0 111以上4龄中850 5184 85以上差532 3352 55以上好1164 65107 108以上5龄中849 5081 82以上差5 31 3252 53以上好1152 53103 104以土成虫中847 4878 79以上差520 2130 31以上侵权必究书号:155066 1-44300 定价:,唔版权专有18.00 j已GB/T 27645-2011 打印归期:2012年4月1H 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