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 T 12009-1999 腈纶本色纱.pdf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25946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Z T 12009-1999 腈纶本色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FZ T 12009-1999 腈纶本色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FZ T 12009-1999 腈纶本色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FZ T 12009-1999 腈纶本色纱.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FZ T 12009-1999 腈纶本色纱.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FZ/T 12009 1999 前言本标准是在GB/T888-1989的基础上修订的。本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参照1989年乌斯特统计公报和1997年乌斯特统计公报制定,技术标准水平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接近国际一般水平。本标准适用于腊纶(棉型短纤维)本色纱的品质鉴定本标准与GB/T888 1989比较有以下变化g1.技术要求部分扩充了公称特克斯规格系列,补充了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2.技术要求部分增加了优等品十万米纱疵质量指标。3.技术要求部分修改了一一单纱条子均匀度变异系数CV(%)质量指标,一一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质量指标,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质量

2、指标p一一单纱断裂强度质量指标,质量指标黑板条干均匀度检验方法g质量指标单纱条子均匀度的检验规则,质量指标单纱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的评等规定4.试验方法部分增加了纱的成包重量的检验规9ltl0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888-19890 本标准由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上海棉纺织印染联合公司。本标准起草人g陆肇基、周芳、邵夭乐、邵蓓华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于1999年第一次修订。. 5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12009 1999 睛纶本色纱代替GB/T888 1989 P

3、olyacrylonitrile spun grey yarn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腊纶(棉型短纤维)本色纱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镀机制机织针织用脯纶本色纱的品质,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脯纶本色纱的品质。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543. 2 1989纱线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GB/T 3292一1997纺织品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电容法GB/T 3916一1997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

4、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 4743-1995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GB/T 9996-198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FZ/T 01050-1997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FZ/T 10007-1993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 10008-1996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3分类3. 1 腊纶本色纱的线密度以1000 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称为特克斯(tex)。3.2脯纶本色纱的公定回潮率为2.0%。3, 3腊纶本色纱的标准囊量。3.3.1 lOO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g)T m, = lO 式中zm,一一1

5、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g/100m; T,一一纱的线密度,tex。3.3.2 lOOm纱的标准干燥重量(g). ( 1 ) T, 1 m, z . ( 2 ) 10 1 研F式中,mo 100 m纱的标准干燥重量,g/100m; T,纱的线密度,tex;w 公定回潮率。3.4 单纱定捻以后的产品)设计特克斯必须与其最后成品公称特克斯相等国illt纺织工业局199912 28批准2000 07 01实施523 FZ/T 12009一19993.5腊纶本色纱的公称特克斯系列及其100m的标准重量见表I 表I腊纶本色纱100m标准重量公称特克斯矗列标准干燥重量公定回潮率2.0%时的除称特

6、克斯7J标准干燥重量公定回潮率2.0%时的标准重量标准重量g/!COm g/!OOm tex tex g/IOOm g/CCm 10 0 980 I 000 28 2.745 2 800 11 1.078 1. JOO 29 2.843 2.900 12 I 176 . 200 30 2. 941 3 000 13 I 275 J.300 32 3. 137 3.200 14 I 373 . 400 34 3.333 3.400 15 1.471 J.500 36 3.529 3. 6C 0 16 . 569 . 600 38 3.725 3.800 17 I 667 !. 700 40 3.

7、922 4.000 18 . 765 . 800 42 4.118 4.200 19 J.863 1.900 44 4.314 4.400 20 I 961 2.000 46 4 510 4.600 21 2. 059 2.100 48 4.706 4.800 22 2. 157 2.200 50 4 902 5 000 23 2. 255 2.300 56 5.490 5. 600 24 2.353 2.400 60 s.882 .6 coo 25 2. 451 2.500 67 6.569 6 700 26 2.549 2.600 72 7.059 7.200 27 2.647 2. 70

8、0 88 8. 627 8.800 4要求4. 1 腊纶本色纱的技术要求见表2。表2腊纶本色纱的技术要求质量指标险称特克单纱强力百米重量条干均匀度tex 等别变异矗数变异系数板条干均匀条干均匀度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优等纱(英制直数CV,% CV,% JO块板比例变异系数cN/tex(gf/tex) 差范围纱疵实际不大于不大于优1-:-1士CV,% 不小于% 个JOm捻系数不多于不低于不大于优14 0 2. 5 7 3飞0 0 18 0 10 11 11 6 18. 0 3 7 (60 49) 0730 20.0 (11. 8) 260 320 22 0 5 0 0073 22 0 士2.5 30

9、 优13. 0 2. 5 7300 17.0 12 13 11 8 17 0 3. 7 (48 44) 0730 19 0 (12.0) 260 320 21. 0 5. 0 0073 21 0 524 FZ/T 12009 - 1999 表2(完)质量指标公称特克单纱强力百米重量条干均匀度优等纱等别变异矗数黑板条干均匀度条干均匀度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实iex 变异l数差范围纱疵际10块板比例变异系数cN/tex(gf/tex) (英制支数)CV,% CV,% 个lOm捻系数不大于不大于(优-二工CV,% 不小于% 不多于不低于不大于优12 5 z. 5 7300 16.0 14 15 12.

10、0 16 5 3.7 0730 18.0 260 320 (43 38) (12. 2) 20.5 5 0 0073 zo.o 优12. 0 2. 5 7 3 0 0 15.0 16 19 12. 2 16. 0 3. 7 0730 17.0 250 310 (37 31) (12. 4) zo 5 5 0 0073 19.0 优11. 5 2. 5 7300 14.0 20 24 12.4 15 5 3.7 0 7 3 0 16. 0 250 310 (30 24) (12. 6) 19. 5 5. 0 0 0 7 3 18. 0 z. s 30 优11.0 z. 5 7300 13. 5

11、2s30 12.6 15. 0 3.7 0730 15. 5 240 300 (23 19) (12年8)19. 0 s. 0 0073 17.5 , 优10.5 z. 5 7300 12. 5 32 48 12. 8 14.5 3. 7 0 7 3 0 14. 5 240 300 (18 1 Zl ()3. 0) 18. 5 5. 0 0 0 7 3 16. 5 优10 0 2. 5 7 3 0 0 11. 5 50 88 13.0 14. 0 3. 7 0730 13. 5 240 300 (11 7) (13. 3) 18 0 5. 0 0073 15.5 4.2腊给本色纱用黑板条子均匀

12、度标准祥照编号见表3。表3黑板条子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公称待克斯,tex标准样照编号(英市j支数)8 10 优等化纤类I组A 1101 (73 55) 等化纤类l组B 1102 11 15 优等化纤类Z组A 2101 (54 37) 一等化纤类2组B 2102 16 zo 优等化纤类3组A 3101 (36 29) 一等化纤类3组B 3102 21 34 优等化纤类4组A 4101 (28 17) 一等化纤类4组B 4102 35 98 优等化纤类5组A 5101 ( 16 6) 一等化纤类5组B 5102 4.3分等规定 i . FZ/T 12009-1999 4. 3. 1 腊纶本色纱规定以

13、同品种一昼夜三个班的生产量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按其结果评定纱的品等。4.3.2 腊纶本色纱评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三等指标者为三等品。4. 3. 3 腊纶本色纱优等品以单强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条干均匀度、十万米纱疵四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腊纶本色纱一、二等品以单强变异系数CV%l、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条干均匀度三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4. 3.4 单纱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在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口气%)两项指标原评定的基础上做顺降一个等处理。如两项都超出范围时,亦只顺降一次。

14、降至二等为止。4. 3. 5 检验条干均匀度可以由生产厂选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发生质量争议时,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为准。4. 4 脯纶本色纱重量偏差月度累计,应按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全月生产在15批以上的品种,应控制在土o.5%及以内。5试验方法5. 1 试验条件5. 1- 1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5. 1-2快速试验g由于生产需要,要求迅速检验产品的质量,可采用快速试验方法。快速试验可以在接近车间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但试验地点的温湿度必须保持稳定。5. 2 试验周期z一般为天或两天试验一次,以一次试

15、验为准,作为该批纱的定等依据。节假日的生产量,可与相邻批并批,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5.3试样z纱的黑板条干均匀度检验、十万米纱疵检验皆采用筒子纱(直接纬纱用管纱),其他各项指标的试验均采用管纱。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5.3. 1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偏差的取样数和试验次数见表40表4管纱取样数和试验次数生产同一品种的开台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每机台上来取管纱数30 15 10 7 8 6 5 4 5 3 4 3 2 3 每个管纱上摇取1 缕数1 1 1 1 1 1 1 1 1 全部机台总试验次数30 30 30 3

16、0 30 30 30 30 30 30 15 2 1 30 生产厂为减少拔管数,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的品种,可拔取15管,每管播取2缕。16 29 30及以上1 2 1 1 1 30 30及以上5.3.2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和百米重量偏差的试验方法按照GB/T4743执行。其中百米重量变异系数(%)采用方法1,线密度采用方法3o百米重量偏差的计算公式如式(3),D m-m 二三100m, 式中,D百米重量偏差,%,m一试样实际干燥重量,g/lOOm;m, 试样设计干燥重量,g/lOOm。、5,4单纱断裂强度及单强变异系数CV(%)的试验方法按GB/T3916执行。. ( 3 ) 5, 4.

17、1 单纱断裂强度和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的试样可与百米重量偏差用同一份试样,单纱526 FZ/T 12009-1999 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6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可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4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单纱为20个管纱每管测试5次,总数为100次。试验报告应注明所用的强力试验仪类型。5. 4. 2 单纱断裂强度的回潮率可采用百米重量偏差试验的同一份回潮率数据。但如两种试验不在同一条件下测试时,其回潮率应另行测试,每份试样重量不少于50g0 5. 5 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法按照GB/T9996执行。5. 6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C%

18、l试验方法,按GB/T3292执行。5. 7 十万米纱疵(A,十B,十c,十D,)的试验方法按FZ/T01050执行。5.8捻度试验方法按GB/T2543. 2规定执行。单纱捻度试验取样规定:各品种各机台每月至少轮试一次,试样应在各机台上均匀随机拔取,每台不少于2个管纱,但不得在同一键带上拔取,每管测试2次,总数40次捻度齿轮调换或其他机械工艺上的调整影响捻度时,都应随时试验,使实际捻系数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范围。5.9纱的成包重量5. 9. 1 在确定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时,应进行回潮率试验,然后计算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测试回潮率的仪器,管纱和绞纱用电热烘箱,筒子纱可用电热烘箱,也可用筒子测湿

19、仪5. 9. 2 管纱或筒子纱的取样,每批量在2000 kg及以下,每200kg取样一个,但不得少于六,批量在2 000 kg以上,其超过2000峙的部分,每500kg取一个。取样应随机均匀,并注意生产班次的代表性。管纱或筒子纱采用烘箱试验方法时(筒子纱应采取距边纱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处,可采用间接称重法或直接称重法。5. 9. 2. 1 间接称重法s采样前将管纱或筒子纱称重,然后摇取试样,采祥后再将管纱或筒子纱称重,两次称重的差数即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将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称重,再计算回潮率。5.9.2.2直接称重法s先将筒子纱外层去除到约三分之一厚处用刀子划断内层纱,并将其剥下称重,作为试样烘

20、前重量。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称重,再计算回潮率。5. 9.3绞纱的取样,每批量在2000 kg及以下的取样总重量,不少于75悔,2000 kg以上取样总重量不少于150g。5. 9.4 烘箱测试回潮率按照GB/T4743执行。筒子纱采用测湿仪试验时,应按筒子纱线测湿仪试验方法进行,在取得筒子试样后,立即进行测试以避免回潮率变化。每月应至少一次以烘箱测试法核对回潮率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核对的数据,核正修正系数。5. 9. 5 在成包过程中,如因温湿度升降而影响回潮率变化时,可按温湿度情况,分阶段进行回潮率试验,根据不同阶段的试验回潮率,分别计算不同阶段的成包干燥重量,不得混淆。5.9.5根据实际回

21、潮率,按式(4)计算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1 + w M. =M一一一一民.1 + R 式中zMK 纱线在公定团潮率时的重量,kg;M一一取样时该批纱线实际重量,kg;W一一公定回潮率sR 该批纱线试样的实际回潮率。5. 10试验结果的表示 ( 4 ) 一批纱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度,除己规定者外,按表5规定。527 FZ/T 120091999 表5计算值的数值修约规定项目小数点后有效位数单纱断裂强度,cN/tex(gf/tex)1 单纱强力变异ff敬CV.%1 百米重量变异桌数CV.%I 条干均匀度变异最数CV,%I 黑板条干均匀度,块整数十万米纱疵,个JOm整数百米重量偏差,%1 百米重量(每批平均),g/lOOm 3 平均特克斯,texI 折算重量用回潮率,%2 捻系数整数持克斯开方2 6检验规则按照FZ/T10007规定执行7 标志、包装按FZ/T10008执行5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FZ纺织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