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25946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3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FZ 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月v12 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Cotton covered spandex grey yarn 2001-12-28发布2002-07-01实施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FZ/T 12010-2001 目次前言.E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2 5 要求.36 试验方法.7 7 检验规则.9 8标志、包装.9 附录AC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试验方法10 附录BC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方法.附录cc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纤维含量定量物理分析方法.图1

2、标志内容.9表1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 3 表2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5表3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表4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 6 表5管纱取样数和试验次数.7 表6计算值的数值修约规定.9FZ/T 12010-2001 前本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参照GB/T398-1993棉本色纱线标准和1997乌斯特统计值制定。本标准与1997乌斯特统计值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采用了其纱线质量普梳棉纱(环键纺)、精梳棉纱(环键纺)中下列统计值作为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相关质量指标制定的依据a)成纱重量变异系数CV(%);b)条干均

3、匀度变异系数T(%);c)偶发纱疵(个105m); d)断裂强度(cN/tex);e)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本标准包含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检验内容和检验方法。本标准规定氨纶纤维含量差异绝对数(%)指标值为分等质量指标以及氨纶纤维含量定量化学、物理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氨纶纤维含量在5%15%的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本标准的附录B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内容参照FZ/T73011-1998针织腹带附录A制定。本标准技术标准水平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接近国际一般水平。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

4、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m FZ/T 12010-200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氨纶包芯本色纱(棉纤维包氨纶长丝纺制)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氨纶纤维含量在5%15%的环键纺机制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品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5、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398-1993 棉本色纱线GB/T 2543. 2-2001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2部分z退捻加捻法GB/T 2910-1997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eqvISO 1833 :1997) GB/T 3292-1997纺织品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电容法GB3916-1997 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eqvISO 2062: 1993) GB/T 4743-1995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neqISO 2060. 2:1993) FZ/T 01050-1997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

6、法电容式FZ/T 10007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 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FZ/T 10013. 1-1999 温度与回潮率对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制品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本色纱线及染色加工线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空芯纱疵包芯纱截面中氨纶长丝断头,使纱条的一段仅有包缠棉纤维而无氨纶长丝。3. 2 包覆不良纱疵包芯纱中棉纤维没有全部包缠氨纶长丝,使氨纶长丝部分外露。3. 3 露芯纱疵包芯纱中氨纶长丝外无包缠棉纤维,使氨纶长丝全部裸露。1 FZ/T 12010-2001 4 分类4. 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线

7、密度以I000 m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单位为特克斯(tex)。4.2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原料代号,棉为C,氨纶为S。棉与氨纶?昆纺比例的写法规定为z棉的含量氨纶的含量,例如:棉93%,氨纶7%,应写为C/S93/7。4. 3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公定回潮率按干重混纺比例,以棉公定回潮率8.5%和氨纶公定回潮率1. 3%,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取舍为一位,其计算见式(1):式中:W一一公定回潮率,%;We一一棉公定回潮率,%;Ws一一氨纶公定回潮率,%;Pc一一棉含量,%;Ps一氨纶含量,%。W-WePc十WsPs- 100 . ( 1 ) 4.4 棉氨

8、纶包芯本色纱的品种代号按原料、混纺比例、纺纱工艺、纱线密度、氨纶长丝的规格(加圆括号)以及用途表示。例如z针织用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其线密度为13tex;氨纶长丝的规格为44. 4 dtex(40D);棉与氨纶混纺比例为C/S93月,其品种代号为:C/S93/7 13(44. 4 dtex(40D)K。4.5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标准重量4.5. 1 100 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g)按式(2)计算z式中zT, mk =IO mk一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单位为克每100米(g/100m); T,一一纱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4.5.2 100 m纱的标准干燥重量

9、(g)按式(3)计算zT, 100 m -一。10,. 100 + w 式中:m。一一100ni纱的标准T燥重量,单位为克每100米(g/100m); T,一一纱的绪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w一公定回潮率,%。4.6棉氨纶包芯本色纱设计线密度必须与其最后成品公称线密度相等。4. 7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公称线密度的100m纱标准重量规定 ( 2 ) . ( 3 )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公称线密度的100m纱标准重量应按不同回潮率、棉与氨纶不同混纺比例分别计算。2 例如:C/S93/7 13(44. 4 dtex(40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标准重量的计算za) C/S 93/7 13(44.

10、 4 dtex(40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公定回潮率WC%)的计算:W(%) = 8.5 93 + 1. 3 7 FZ/T 12010 2001 b) C/S 93/7 13(44. 4 dtex(40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g/100 m)的计算:13.00 k一一一1. 300 10 c) C/S 93/7 13(44. 4 dtex(40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100m纱标准干燥重量(g/100m)的计算:13.00 10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 204 10 100十8.0、飞求要术技的纱色本芯包纶氨4棉i求梳UUU要dFhEM表1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

11、要求质量指标条干均匀度公称等单纱强力百米重量黑板棉单纱断裂线密度变异系数变异系数黑板条干条干均匀黑板棉结杂质优等纱强度百米重tex 均匀度10块度变异系数结粒数总粒数纱疵cN/tex 量偏差CV CV (英制支数别% % 板比例CV 粒g粒g个105m (gf/tex) % 王三优:二三% 、户、二4三、 主二不低于主三优11. 5 2. 5 7: 3: 0: 0 17.0 30 50 11 13 10. 3 16. 0 3. 7 0: 7: 3: 0 20.0 65 100 (55 44) (10. 5) 20.5 5. 0 0: 0: 7: 3 23.0 100 140 优11. 0 2.

12、 5 7: 3: 0: 0 16. 5 30 50 14 15 10. 5 15. 5 3. 7 0: 7: 3: 0 19. 5 65 100 (43 37) (10. 7) 20.0 5.0 0: 0: 7: 3 22.5 100 140 优10. 5 2. 5 7: 3: 0: 0 16.0 30 50 16 20 10.7 15. 0 3. 7 0: 7: 3: 0 19.0 65 100 2. 5 (36 29) (10. 9) 19. 5 5.0 0: 0: 7: 3 22. 0 100 140 40 优10.0 2. 5 7: 3: 0: 0 15. 5 30 50 21 30

13、10. 9 14. 5 3. 7 0: 7: 3: 0 18. 5 65 100 (28 19) (11.1) 19.0 5.0 0: 0: 7: 3 21. 5 100 140 一优9. 5 2. 5 7: 3: 0: 0 15.0 35 65 31 35 10. 7 14. 0 3. 7 0: 7: 3: 0 18. 0 70 110 (18 17) (10. 9) 一18. 5 5.0 0: 0: 7: 3 21. 0 105 150 一优9. 0 2. 5 7: 3: 0: 0 14. 5 35 65 36 80 10. 5 一13. 5 3. 7 0: 7: 3: 0 17. 5 7

14、0 110 2. 8 (16 7) (10. 7) 一18. 0 5. 0 0: 0: 7: 3 20.5 105 150 一3 FZ/T 12010-2001 表1(续)质量指公称等线密度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tex 个3000 m 个3000 m (英制支数别二二优。1 11 13 一3 5 (55 44) 一5 10 一优。1 14 15 3 5 (43 37) - 5 10 一优。1 16 20 一3 5 (36 29) 5 10 优。1 21 30 一3 5 (28 19) 5 10 优。1 31 35 一3 5 (18 17) 一5 10 优。1 36 80 3 5 (16

15、7) 一5 10 5.2 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见表2。4 个3000 m z三。3 5 。3 5 。3 5 。3 5 。3 5 。3 5 标氨纶纤维含量实际捻差异绝对数系数% 范围o. s 360 530 士1.0 0. 5 350 520 士1.0 土0.5350 520 1. 0 o. 5 350 510 土1.0 土0.5340 500 土1.0 土0.5 340 500 士1.0 FZ/T 12010-2001 表2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的技术要求质量指公称等条干均匀度线密度单纱强力百米重量黑板棉变异系数变异系数黑板条干条干均匀结粒数tex CV CV 均匀度10块度变异系数粒

16、g(英制支数别% % 板比例CV 4二二运二(优:二三)% 不低于二优10.5 2.5 7: 3: 0: 0 14.5 20 10 13 一15.0 3. 7 QI 7 I 3 IQ 17. 5 40 (56 44) 一一19. 5 5.0 0: 0: 7: 3 20.5 60 优10.0 2.5 7: 3: 0: 0 14.0 20 14 15 14. 5 3. 7 0: 7: 3: 0 17. 0 40 (43 37) 20.0 60 一19.0 5.0 0: 0: 7: 3 优9. 5 2.5 7: 3: 0: 0 13. 5 20 16 20 14. 0 3. 7 0: 7 .: 3:

17、 0 16. 5 40 (36 29) - 5.0 0: 0: 7: 3 19. 5 60 一18.5 优9.0 2.5 7 I 3: 0 I 0 13.0 20 21 30 一13. 5 3. 7 0: 7: 3: 0 16.0 40 (28 19) 18.0 5.0 0: 0: 7: 3 19.0 60 一31 40 优8. 5 2. 5 7: 3: 0: 0 12. 5 20 一13. 0 3. 7 0: 7: 3: 0 15.5 40 (181日一17. 5 5.0 0: 0: 7: 3 18. 5 60 质量指公称等线密度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tex 个3000 m 个3000

18、 m 个3000 m (英制支数)别主三二主二优。1 。10 13 一3 5 3 (56 44) 5 10 5 优。1 。14 15 3 5 3 (43 37) 一5 10 5 优。1 。16 20 一3 5 3 (36 29) 5 10 5 优。1 。21 30 一3 5 3 (28 19) 一一5 10 5 31 40 优。1 。3 5 3 (18 15) 一一5 10 5 5,3 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见表3.标黑板棉优等纱单纱断裂结杂质纱疵强度百米重总粒数cN/tex 量偏差个105m 粒g运二(gf/tex) % 二二主25 11. 8 50 75 02. 0

19、) 25 11. 8 50 75 02. 0) 25 11. 8 50 30 土2.5 75 02. 0) 25 12.0 50 75 02. 2) 25 12. 0 50 75 02. 2) 标氨纶纤维含量实际捻差异绝对数系数% 范围士o.5 土1.0 360 520 士0.5360 520 士1.0 士0.5士1.0 350 510 o. 5 土1.0 350 510 0.5 350 510 土1.0 5 FZ/T 12010 2001 表3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tex 标准样照编号(英制支数)11 15 优等010 (55 37) 一等011 16 20

20、 优等020 (36 29) 一等021 21 30 优等030 (28 19) 一等031 32 60 优等040 (18 10) 一等041 61及以上优等060 (9及以下一等061 5,4 精榄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见表4。表4精梳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tex 标准样照编号(英制支数)8 15 优等210 (70 37) 一等211 16及以上优等220 (36及以下)一等221 5. 5 分等规定5. 5. 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规定以同品种(氨纶长丝品牌、产地、批号、规格相同)一昼夜三个班的生产量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

21、方法进行试验,按其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5. 5. 2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评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指标者为三等品。5. 5. 3 优等品纱以单强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空芯纱疵数(个3000 m)、包覆不良纱疵数(个3000 m)、露芯纱疵数(个3 000 m)、氨纶纤维含量差异绝对数(%)、十万米纱疵十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5. 5. 4 一、二等品纱以单强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空芯纱疵数(个3000 m)、包覆不良纱疵数(个3000 m)、露芯纱疵

22、数个3 000 m)、氨纶纤维含量差异绝对数(%)九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5. 5. 5 单纱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在单纱强力变异系数!(%)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两项指标原评定的基础上作顺降一个等处理。如单纱断裂强度和百米重量偏差都超出范围时,亦只顺降一次,降至二等为止。5. 5. 6 检验条干均匀度可以由生产厂选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发生质量争议时,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为准。5.6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重量偏差月度累计,应按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全月生产在15批以上的品种,应控制在士0.5%及以内。6 F

23、Z/T 12010-2001 6试验方法6. 1 试验条件6. 1. 1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6. 1. 2 由于生产需要,要求迅速检验产品的质量,可采用快速试验方法。快速试验可以在接近车间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但试验地点的温湿度必须保持稳定。6.2 试验周期一般为两天试验一次,以一次试验为准,作为该批纱的定等依据。节假日的生产量,可与相邻批并批,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6.3试样6. 3. 1 纱的黑板条干均匀度、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十万米纱疵的检验皆采用筒子纱(直接纬纱用管纱),其他各项指标的试验均采用管纱。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

24、6. 3. 2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偏差的管纱取样数和试验次数见表5。表5管纱取样敢和试验次数生产同一品15 16 29 30及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以上种的开台数1 每机台上采10 7 8 6 5 4 5 3 4 3 2 3 2 l 2 1 取管纱数30 15 每个管纱上1 1 1 1 1 1 1 1 1 1 1 摇取缕数1 1 全部机台总30 30 30及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以上试验次数30 生产厂为减少拔管数,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的品种,可拔取15管,每管摇取2缕。6.4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潮百米重量偏差的试验

25、方法按照GB/T4743-1995执行。其中百米重量变异系数1(%)采用方法l,线密度采用方法3,摇纱张力为(1.2士O.2)cN/tex。百米重量偏差的计算见式(4):D m-md 一一一一一100md 式中zD 百米重量偏差,%;m 一一试样实际干燥重量,单位为克每100米(g/100m); md一一试样设计干燥重量,单位为克每100米(g/100m)。6.5 单纱断裂强度及单强变异系敢口气%的试验方法按照GB/T3916-1997执行。 ( 4 ) 6. 5. 1 单纱断裂强度如不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其测试强力应按FZ/T10013. 1-1999进行修正。棉氨纶包芯本色纱断裂强力

26、的修正系数按FZ/T10013. 1-1999(附录AAl.1)执行。6. 5. 2 单纱断裂强度和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1(%)的试样可与百米重量偏差用同一份试样,单纱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6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可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4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为20个管纱,每管测试5次,总数为100次。试验条件中预张力为(1.00. l)cN/tex。试验报告应注明所用的强力试验仪类型。6. 5. 3 单纱断裂强度的回潮率可采用百米重量偏差试验的同一份回潮率数据。但如两种试验不在同一条件下测试时,其回潮率应另行测试,每份试样重量不少于50g. 7

27、 FZ/T 12010-2001 6.6 黑板条干均匀度和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试验方法按照GB/T398-1993中附录AC补充件)执行,摇黑板时纱的张力为(1.20. 2)cN/tex。6. 7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窑芯纱疵擞(个13000m)、包覆不良纱疵数(个13000 m)、露芯纱疵数(个3 000 m)试验方法按附录AC规范性附录)执行。6.8 氨纶纤维含量(%)可以由生产厂选用化学分析方法或物理分析方法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发生质量争议时,以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的纤维含量为准;化学分析试验方法按附录BC规范性附录)执行,物理分析试验方法按附录cc规范性附录)执行。6.9

28、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试验方法按GB/T3292-1997执行。6.10 十万米纱班(A3+B3+C3+D2)的试验方法按FZ/T01050-1997执行。6. 11 捻度试验方法按GB/T2543. 2-2001规定执行,测定参数中预加张力为co.5士0.05 )cN /tex。纱的捻度试验取样规定:各品种各机台每月至少轮试一次,试样应在各机台上均匀随机拔取,每台2个管纱,但不得在同一键带上拔取,每管测试2次,总数40次。捻度齿轮调换或其他机械工艺上的调整影响捻度时,都应随时试验,使实际捻系数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范围。6. 12 纱成包重量6.12.1 在确定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时,应进

29、行回潮率试验,然后计算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测试回潮率的仪器,筒子纱、管纱和绞纱用电热烘箱。6. 12.2 管纱或筒子纱的取样,每批量在2t及以下,每0.2 t取样一个,但不得少于六个,批量在2t以上,其超过2t的部分,每o.5 t取一个,取样应随机均匀,并注意生产班次的代表性。管纱或筒子纱采用烘箱试验方法时(筒子纱应采取距边纱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处,可采用间接称重法或直接称重法。6. 12. 2. 1 间接称重法z采样前将管纱或筒子纱称重,然后摇取试样,采样后再将管纱或筒子纱称重,两次称重的差数即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将试样放人烘箱中烘干,称重,再计算回潮率。6. 12. 2. 2 直接称重法:先将

30、筒子纱外层去除到约三分之一厚处用刀子划断内层纱线,并将其剥下称重,作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放人烘箱中,烘干称重,再计算回潮率。6. 12. 3 绞纱的取样,每批量在2t及以下的取样总重量不少于_75g,2 t以上取样总重量不少于150g. 6.12. 4 烘箱测试回潮率按照GB/T4743-1995执行。6. 12. 5 在成包过程中,如因温湿度升降而影响回潮率变化时,可按温湿度情况,分阶段进行回潮率试验,根据不同阶段的试验回潮率,分别计算不同阶段的成包干燥重量,不得混淆。6. 12.6根据实际回潮率,按式(5)计算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w-R 一、Jnunv一o M 一一凡 ( 5 ) 式中

31、zMk一一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单位为千克(kg);M一一取样时该批纱的实际重量,单位为千克(kg);W一一公定回潮率,%;R一该批纱试样的实际回潮率,%。6. 13 试验结果的表示一批纱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度,除已规定者外,按表6规定。8 项目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黑板条干均匀度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黑板棉结粒数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十万米纱疵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氨纶纤维含量捻系数百米重量(每批平均平均线密度修正强力用回潮率折算重量用回潮率线密度开方7 检验规则按照FZ/T10007规定执

32、行。8 标志、包装8.1 标志FZ/T 12010-2001 表6计算值的撤值修约规定单位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1 % 块整数% 1 粒g整数粒g整数个105m 整数cN/tex (gf/tex) 1 % 1 个3000 m 整数个3000 m 整数个3000 m 整数% 1 整数g/100 m 3 tex 1 % 1 % 2 2 按FZ/T10008执行,标志内容中增加氨纶长丝品牌、产地、规格、批号,标志内容按图l规定。厂名商标棉纤维含量氨纶纤维含量品种a公称线密度氨纶丝品牌商标氨纶长丝产地氨纶长丝规格氨纶长丝批号品等标准代号毛重净重生产批号成包日期体积生产地址-a品种按4.4的规定。8.2

33、包装按FZ/T10008执行。图1标志内容9 FZ/T 12010-200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试验方法A.1 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将纱摇成绞纱,用目光逐绞检验纱疵。A.2 仪器缕纱测长器,其摇纱周长应满足由整圈数摇得所需纱长,推荐周长为Cl0000. 5)mm。具有避免纱线集聚的横动导纱装置。装有定量控制张力的积极喂入系统。如果要用同一绞纱测定线密度,按6.4 执行。A. 3 试样准备A. 3.1 抽样试样应对全体具有代表性,应随机抽样,不得固定机台或锥子取样。A. 3.2 试样制备每批纱检验一份试样,每份试样取30个卷装,每一卷装摇取一缕检

34、验绞纱。A.4 检验条件检验光源以天然北光为准,必须有较大的窗户,窗户不能有障光物,以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如采用灯光检验则用40W日光灯两支并列安装,两灯管中心距1530cm,灯管离地面高度170180Cffio A. 5 检验方法按规定的试样长度及卷绕张力摇取绞纱,结头应短于1cm,应将纱框臂缩拢后取下绞纱,绞纱长度为100m,摇纱张力为(1.20. 2)cN/tex。用目光逐绞检验纱疵,检验物与垂直光线成40。45。角,检验人员应面对检验物,检验距离以检验人员的目力在辨认纱疵时不费力为原则,可使用放大镜观察。A.6 检验规定A. 6.1 根据棉氨纶包芯本色纱分等规定,空芯纱疵数(个3000

35、m)、包覆不良纱疵数(个3000 m)、露芯纱疵数(个3000 m)应分别记录,计算。A. 6. 2 纱疵长度在一圈以内(包括一圈)计一个;一圈以上至两圈计两个,余类推。A. 6. 3 将全部纱样检验完毕后,分别计算30缕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合计数(个3 000 m)。A. 6.4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的确定A. 6. 4.1 空芯纱疵:a)氨纶长丝断头,长度小于等于100cm,每一断头以一个计;b)氨纶长丝断头裸露纱条表面,不另计个数。A. 6. 4. 2 包覆不良纱疵z氨纶长丝外露不论面积大小,长度小于等于100cm为一个计。A. 6. 4. 3

36、露芯纱疵z氨纶长丝裸露长度小于等于100cm为一个计。10 A. 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za)采用本标准方法pb)试样名称、编号;c)卷装形式(管纱、筒子纱等、卷装数量;d)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空芯纱疵、包覆不良纱疵、露芯纱疵个数;e)试验日期。附录B(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方法B.1 试验通则试验室必须通风良好。FZ/T 12010-2001 B. 1. 1 试样制备z取样数不少于15个卷装。纱样经预加张力使纱条在伸直状态时,在测长器上剪取不少于lg的试样(纱头剪去)。纱的预加张力根据纱的名义线密度计算:CLZ土0.Z)cN/texo 每种试样至少两份。B.

37、 1. 2 试验用试剂及仪器、试样准备、试验步骤、分析结果的计算、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的要求,按GB/T 2910-1997中第4章执行。B. 2 氨纶与棉纤维混纺产晶的含量分析一一二甲基甲酷腊法B. 2.1 原理从已知干重的试样中用热二甲基甲酷胶溶解除去氨纶,把不溶棉纤维洗涤、烘干、冷却、称重,计算出二组分的含量百分率。B. 2. 2 试剂99%二甲基甲眈脏。B.2.3 试验步骤把该处理后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100mL二甲基甲酷肢溶液,在沸腾的水浴上搅拌ZO min,使氨纶榕解,用已知重量的漏斗过滤后,用同温度的二甲基甲酷胶及温水洗涤漏斗中的剩余棉纤维,直至用指示剂检查呈中性为止,每

38、次洗后必须用真空抽吸排液。然后烘干、冷却、称重。B. 2. 4 计算方法按GB/T2910 1997中4.5执行。d值:棉纤维为I.00。附录C(规范性附录)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纤维含量定量物理分析方法C.1 原理棉氨纶包芯本色纱经解除捻度,手工剥离表层棉纤维,使氨纶长丝和棉纤维分离,将已分拆氨纶和棉纤维分别烘干、称重,计算出氨纶长丝和棉纤维的百分含量。11 FZ/T 12010-2001 c. 2 仪器c. 2.1 分析天平z精度为0.000 2 g。c. 2.2 电热鼓风烘箱z能保持温度为(1053)。c. 2. 3 干燥器z装有变色,硅肢。c. 2.4 称量盒(瓶)。c.2. 5 慑子。c.

39、 3 试样准备c. 3.1 抽样试样应对全体具有代表性,应包含组成纱线的各种纤维成分,试样数量应足够供试验用。c. 3. 2 试样制备取样数不少于15个卷装。纱样经预加张力使纱条在伸直状态时,在测长器上剪取不少于1g的试样(纱头剪去)。纱的预加张力根据纱的名义线密度计算:(1.2士0.2)cN/tex。每种试样至少两份。c. 4 试验步骤C.4.1 一般说明c.4.1.1 分拆将每一段试样解除捻度(手工、机械方法),用手或慑子剥离表层棉纤维,留下氨纶长丝,将棉纤维和氨纶长丝分别放入各自的称量盒(瓶)。c. 4.1. 2烘干将已分拆试样放人称量盒(瓶)内,再将称量盒(瓶放入烘箱,盒盖(瓶盖放在旁

40、边,在(1053)温度下烘至恒重(连续两次称得试样重量差异不超过0.1%)。烘干后,盖上盒盖(瓶盖)迅速移人干燥器中冷却,称重,直至恒重。c. 4. 1. 3 冷却在干燥器中冷却,干燥器放在天平边,冷却时间以试样冷至室温为限(一般不能少于30min) o c. 4.1. 4 称重冷却后,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盒(瓶,在2min内称完,精确至0.000 2 g。注g在干燥、冷却、称重操作中,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已分拆试样、称量盒瓶等。C.4.2 操作步骤把已分拆试样分别放入己恒重的称量盒(瓶内,在005土3)烘箱中烘干后,盖上盒(瓶)盖,移人干燥器中冷却、称重cc.4.1),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恒重。c.

41、5 分析结果的计算12 氨纶纤维、棉纤维的净干含量的计算见式cc.1)和式cc.2): 式中zPs一氨纶长丝的净干含量,%;Pc棉纤维的净干含量,%;P ms 只一一寸一一100me寸ms Pc= 100 - Ps ms一一己分拆氨纶长丝试样干重,单位为克(g);( C.1 ) ( c. 2) FZ/T 12010-2001 me一已分拆棉纤维试样干重,单位为克(g)。C.6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若两次试验测得的结果绝对差值大于1%时,应进行第三个试样试验,试验结果以三次试验平均值表示。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取舍为一位。c. 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za

42、)采用本标准方法;b)试样名称、编号;c)卷装形式(管纱、筒子纱等、卷装数量;d)试样各组成纤维、长丝的百分含量;e)试验日期。FCCRV-CFCRUF L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棉氨纶包芯本色纱FZ!T 12010-2001 电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春开本88012301/16 印张Ui字数31千字2002年5月第一版2002年5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000 JG 祷定价13.00网址书号:155066 2-14308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FZ/T 12010-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FZ纺织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