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学期七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8906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学期七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学期七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学期七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学期七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学期七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学期七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的加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绯 红( fi) 诘 责( j) 虐 待( n)深 恶 痛疾( w) B禁 锢 ( g)鞭 挞 ( t)污 秽 ( hu)相形见 拙 ( ch) C家 醅 ( pi) 黝 黑( yu) 炽 热( zh) 颔 首低眉( hn) D 滞 留( zh)折 戟 ( j)轩 邈 ( mio)如法 炮 制( p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诘 责( ji) B.相形见 绌 ( ch) C.炽 热( ch) 考点: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点评: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是 不容置疑 的。 B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 处心积虑 地为他们辅导。 C对于中国的迅速崛起,一些西方国家竟有一种 不可名状 的恐惧感。 D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

3、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B处心积虑: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常误解为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力),这句话说老师处心积虑,用词不当。 C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D.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考点: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辨析。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 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 注 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和看到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

4、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 PM2.5的首台空调。 C网速能否真正的提升,关键在于网络运营商是否有提高优质服务的意识。 D北京时间 10月 11日大约晚上 7点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前后矛盾,应改为: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 这是我所听过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 B. 语序不当。应改为: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首台可去除 PM2.5的空调。 D. 语意重复:把大约或左右去掉一个。 考点:本题考查语病辨析能力。 点评:病句类型的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

5、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蓬,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画以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

6、分析:这几个句子主要讲中国画的特点, 是中心句,领起下文,所以应该放在首位,排除答案: AD。紧接着讲中国以线条为主的特点, 放在第二句, 举例说明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特点,所以应放在 后。 讲李白行吟图线条的特点,应该放在 后。 是总结句,放在最后。所以答案:应该是 B。 考点: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点评:语句衔接连贯要做到的是: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前后照应。这类题的做法是: 找起始句和总结句。 注意关联词。 串句子。按照句子间的关系,揣摩逻辑关系,将一个一个的句子连好,就完成了任务。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 兰

7、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 B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作者通过非凡的想象,将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呈现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 C他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之后又推出了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他的名字叫列夫 托尔斯泰。 D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 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他就是米开郎琪罗。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幻想 小说家凡尔纳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考点: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点评:对于名著的常识进行识记,名著

8、的主要内容、人物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熟知,要认真读名著。 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2012年中秋、国庆相连放假时间长达 8天,加上首次实施七座以下小客车收费公路免费政策,导致客流量暴增,长假首日全国各主要高速公路迎来了出行高峰,不少省份都出现了交通大拥堵。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窦店收费站附近连续发生 20多起事故,致使车辆从杜家坎收费站一直堵到窦店收费站附近,绵延28公里。杜家坎收费站附近的拥堵现象持续到下午 5时左右。广州周边的最大收费站广深高速大村收费站附近堵车现象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停车场,记者一公里路开车竟用了 50分钟。 A八天长假小客车首尝免费新政。 B京港澳高速事

9、故频发导致堵车。 C长假首日各地出现交通大拥堵。 D文明行车助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答案: C 试题分析:抓住 “2012年中秋、国庆相连放假时间长达 8天,加上首次实施七座以下小客车收费公路免费政策,导致客流量暴增,长假首日全国各主要高 速公路迎来了出行高峰,不少省份都出现了交通大拥堵。 ”这一句,它表达了语段的中心,对其进行概括,可选出答案: C。 考点: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概括能力。 点评: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注意抓住中心句进行概括,如果没有中心句,就看文段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现代文阅读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 12亿

10、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80个国家水源不足, 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 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 28 至 33 亿。世界银行的官 员预测,在未来的 5 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 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 1 4,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淡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 13个贫水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 1 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

11、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 导致 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 “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 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 “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 ”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2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 1997年断流 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也曾断流了 90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虽然存在如此严重的水贫穷现象,但是广大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窘境! 就农业用

12、水来说,在宁夏的一 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 2000多立方米水,每亩小麦要浇 1200多立方米水。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 40左右。 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 1 3。 生活用水方面, _。 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那一天必会来临。 (本文有删改) 【小题 1】联系全文,谈谈文 章题目中的 “贫穷 ”与 “挥霍 ”是否矛盾?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 3分) _

13、_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子中的 “有些 ”“有的 ”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_ _ 【小题 3】联系上下文,试分析第 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2分) _ _ 【小题 4】请在下面补写文章第 段,要求至少使用 1种说明方法,字数在4060 字之间。( 2分) _ _ 【小题 5】面 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请你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向市委市府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3分) _ _ _ 答案: 【小题 1】( 3分)不矛盾,说 “贫穷 ”是因为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 1分),说 “挥霍 ”是因为我国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1分),用这样看

14、似矛盾的题目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 【小题 2】不能( 1分),删去后变成所有的城市都存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的现象,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分)。 【小题 3】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我国面临的如此严重的水贫穷现象,转入说明广大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窘境,对我国存在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的说明,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完整。 【小题 4】略。 【小题 5】示例:严禁过度开采地下水;严禁向河流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在市民中进行节约用水的宣传;鼓励市民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每条 1 分,共 3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先定性,说不矛盾,再说贫穷的原因是什么?

15、是因为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接着再说 ”挥霍 ”的原因是什么, “挥霍 ”是因为我国农业、工业、 生活用水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用这样看似矛盾的题目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小题 2】先回答不能删去,再说明原因。用有些、有的都是起限制性的作用,删去后变成所有的城市都存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的现象,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有些、有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3】第 段在文章中是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又引起下文对我国存在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的说明,这样文章的结构浑然一体,更加严谨。

16、 【小题 4】围绕生活用水方面补写,注意使 用至少一种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等。 【小题 5】建议要合理、可行,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严禁过度开采地下水;严禁向河流排放废水、污水;在市民中进行节约用水的宣传、多次利用水等。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阅读。 点评:做说明文阅读要注意说明方法、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顺序等方面的试题,回答一些矛盾与否,词语能否删去的题目,要先定性,再具体回答。 独对夕阳美好 邓皓 从什么时候起,我便钟爱了夕阳呢? 一幕高挂的天空里,一轮夕阳托举在云层里,恬静而美好, 那光泽绚烂而不炽热,如淬了烈焰的钢。而周遭的

17、云霞蔚为壮观,编组成一块五彩的画屏。你专注于看那画屏时,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浩然的天宇许多的时候是单调而苍白的,无数的日子太阳就一整天不肯露出脸来,所以,你去看天,没有一个时光比夕阳叠挂于蓝天更美好。哪怕日出时的那种辉煌,也远远比不过夕阳隐退时的那份沉静的壮观。何况,欣赏美丽要有一份清静、怡然的心态。在观望日出和日落之间,谁会拥有更多的怡然,还用说么? 小的时候,家乡有一条河,是河却唤作沱江。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那时,我们 喜欢去沱江边戏耍,打水漂,捉螃蟹,几个人一块的时候,还能划船呢!尤其是秋天,汛期之后河水退去,整个的沱江静若处子。站在沱江岸边,极目远

18、眺,弯弯曲曲的便是一条白白的练带。你的思绪就要随着这素洁的练带翔舞开来。而黄昏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一只只白色的水鸟在亮翅斜飞,时而掠过水面画出一圈圈涟漪,无穷的自在。而这时夕阳总是倒映在清澈而静寂的沱江里。远远望去,便函是一团火球在五彩的光波里沐浴。我们心里感受着这无穷的美好,却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王勃就吟诵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佳句了。那时,小小的我只知夕阳的美 丽,却无论如何不知道在夕阳里寻觅一份美好的心境。犹如那时候生活在乡下的我,看着父母从田间归来,脸上总挂着幸福而满足的神情。我以为是他们自己心里有什么快乐了,却不知他们的快乐来自于他们踏着夕阳归来的那份心情。 待我慢慢

19、长大,我才知道人类生命中一半的美丽来自于对自然景观的留意和欣赏。我不敢想像天空没有日月星辰的轮回会是什么模样?季节没有春夏秋冬的变迁会是怎样的萧索?树木没有春华秋实的更替会是怎样的荒凉?我于是开始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一切!而这份留意让我发现了人生原本充满着好丰富的情趣!也许是作家大都喜欢孤独和宁静 ,我是极其喜欢在夕阳里沉思遐想的。面对一轮夕阳,端坐在阳台上,或者散步在郊野,让桔红色的光波在周身沐浴,摊开手来,握一把暖暖的夕阳,你便能找到 “悠然见南山 ”的心境了。而正是在这种恬然的心境下,你的思绪便纷纷扬扬地散开来,那份情境沉浸而美好。你呆以想像卢梭的名著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或许其中最奇谲的

20、灵感和哲思就来自于夕阳下的思考呢! 有时候,我会被人生的一些不如意弄得情绪低落,而这时候最是我独对夕阳沉思的时候。那夕阳虽然静默不语,却以她博大和壮观的内蕴扩展着我的心胸。人生难免有失意和挫折,就像这夕阳如 此美好,也有消融在天际的时候。而自信的人儿不是乐观地道出了一句 “夕阳今朝落下去,明朝依旧爬上来 ”么?我于是更加喜欢在夕阳里审读人生,去用心感触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我把独对夕阳的静思看成是对人生的一种参禅。 是的,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所以有人说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何况,我真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还可以在自己的居室里独对夕阳的美好。甚至,我可以对那轮夕阳说

21、:你整个儿就是我的呢!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于是,一些简简单单的日子里,我不惧怕贫穷的劳碌,我庆幸,我能 以一颗丰盈的心小心地爱着我拥有的生活。 【小题 1】通读全文,概括 “我 ”所钟爱的夕阳有哪些特点。( 3分) 答: 【小题 2】阅读第 段,简要概括 “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 ”的原因。( 3分) 答: 【小题 3】请从修辞和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答: 而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答: 【小题 4】写出文章结尾画线句的含义及作用。( 3分) 答: 【小题 5】 “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

22、,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恬静而美好; 沉静而壮观; 博大而有内蕴。( 3分) 【小题 2】抓住关键句子: “那时,我们喜欢去沱江边戏耍, 你的思绪就要随着这素洁的练带翔舞开来。 ”这是 “我 ”在夕阳映照下的沱江边戏耍,感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而黄昏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一只只白色的水鸟在亮翅斜飞, 我们心里感受着这无穷的美好,却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王勃就吟诵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佳句了。 ”可概括出 ”“我 ”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沱江和亮翅斜飞的水鸟,感到了无穷的美好; 我从夕阳中劳作归来的父母脸上那种幸福和满足的表

23、情中,感受到了快乐。(答对一点 1分,共 3分) 【小题 3】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夕 阳比喻成禅者,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在五彩云霞的烘托下夕阳安详沉静美好的景象;( 2分) 贪婪,本义是贪得无厌,这里是贬义词褒用,写出了我对夕阳的极度喜爱之情。( 2分) 【小题 4】含义:要用坦然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作用:收束全文,深化主题。( 3分) 【小题 5】示例: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留意,就会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比如,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只要拥有达观平和的心态,就会坦然面对困难,就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4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抓住 “

24、一幕高挂的天空里 ,一轮夕阳托举在云层里,恬静而美好,那光泽绚烂而不炽热,如淬了烈焰的钢。而周遭的云霞蔚为壮观,编组成一块五彩的画屏。 ”“那夕阳虽然静默不语,却以她博大和壮观的内蕴扩展着我的心胸。 ”等语句,筛选概括出能体现夕阳的特点的词语。 【小题 2】 我在夕阳映照下的沱江边戏耍,感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我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沱江和亮翅斜飞的水鸟,感到了无穷的美好; “犹如那时候生活在乡下的我,看着父母从田间归来,脸上总挂着幸福而满足的神情。我以为是他们自己心里有什么快乐了,却不知他们的快乐来自于他们踏着夕阳归来的那份心情。 ”“我 ”从夕阳中劳作归来的父母脸上那种幸福和满足的表情中,感受到了

25、快乐。 【小题 3】 “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夕阳比喻成禅者,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在五彩云霞的烘托下夕阳安详沉静美好的景象。 而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贪婪 ”在这时里是贬词褒用,本义是贪得无厌,这里写出了我对夕阳的极度喜爱之情。 【小题 4】重点是抓住 “我庆幸,我能以一颗丰盈的心小心地爱着我拥有的生活 ”这句话进行理解:要用坦然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结尾句的作用一般是收束全文,深化 中心。 【小题 5】 “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 ”这句话关键是理解“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 ”,主要的意思是:生活的

26、美好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留意,就会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举例时,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比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只要用心去克服困难,就会发现学习的美好。 考点:本题考查散文阅读。 点评:散文阅读要注意赏析型的题目,注意从修辞方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去答题。对于文章中的情感也要仔细体会。对于考查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的题,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关的语段、语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从中概括出信 息回答。 文言文阅读 曾叔卿,建昌 南丰人,巩 族兄也。家苦贫,即心存不欺。尝买西江陶器,欲贸易于北方,既而不果行 。 有从之转售者,与之。 既受直矣,问将何之,其人曰: “欲效君前策耳。 ”叔卿曰: “不可

27、。 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此物必不时泄 ,故不以行。余岂宜不告以误子。 ”其人即取钱去。居乡介洁 ,非所宜受,一介 不取。妻子困于饥寒,而拊庇孤茕 ,唯恐失其意。起家进士,至著作佐郎。熙宁 中,卒。 (节选自宋史) 【注释】 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巩: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 不果行:没有成行。 泄:畅销。 介 洁:耿介高洁。 介: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拊庇孤茕:安抚孤独者。拊, f,同 “抚 ”,安抚。茕, qing,孤独,无依靠。 熙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小题 1】用 “ ”给文中画横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 2分) A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B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28、 C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D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小题 2】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2分) ( 1)既受 直 矣( ) ( 2)余岂宜不告以误 子 ( ) 【小题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2分) _ 【小题 4】曾叔卿为什么要告诉对方 “北方新有灾馑 ”呢?( 2分) _ 【小题 5】文段是写曾叔卿的,为什么还要写妻子 “拊庇孤茕 ”?( 2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1)通 “值 ”,价钱 ( 2)你 【小题 3】有人 从他那里转卖,便(将陶器)给了那人。( 2分) 【小题 4】因北方刚刚发生灾荒,那些瓷器在北方不好卖,曾叔卿不想让对方亏本。( 2分) 【小

29、题 5】作者从侧面衬托曾叔卿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君子风范。(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北方新有灾馑 ”是宾语,动宾之间应该停顿,所以划一处应该是在吾闻后面划。 【小题 2】( 1)直是通假字,通 “值 ”,价钱的意思。 ( 2)子:是你的意思。 【小题 3】翻译时要注意 “之 ”所指代的内容。第一个 ”之 ”是他,转售:转卖,与:给,第二个 “之 ”那个人 (转卖的人 )。 【小题 4】曾叔卿告诉对方 “北方新有灾馑 ”是因为北方刚刚发生灾荒,那些瓷器在北方不好卖,曾叔卿不想让对方亏本,这反映了曾叔卿品德高尚,为人善良诚实。 【小题 5】文段是写曾叔卿的,还写到他的妻子 ”拊庇孤茕

30、 ”,这是侧面描写,主要还是为了表现曾叔卿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精神。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 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客观,要结合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要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

31、 诗歌鉴赏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小题 1】词中 “绿肥红瘦 ”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叶茂花残 B红 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 【小题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浓睡不消残酒 ”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 “知否?知否? ”是 “卷帘人 ”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 “人 ”和 “旧 ”。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32、1】 “绿肥红瘦 ”绿是指叶子,绿肥是指叶子茂盛,红是指的花,红瘦是指花凋落。所以答案:是 A叶茂花残。 【小题 2】 A. “浓睡不消残酒 ”是指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不是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所以 A不正确。 B. “知否?知否? ”不是 “卷帘人 ”在追问。而是作者连用两个 ”知否 ”来纠正 “卷帘人 ”的答复。所以 B不正确。 C. 这首词押韵的字是 ”酒 ”和 ”旧 ”。所以 C也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古诗鉴赏。 点评:鉴赏诗歌要注意从诗歌意象、诗歌表达的感情、写作的背景等方面去理解,特别要注意古诗中的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 语言表达 班级开

33、展 “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诗词 集锦( 2分) 请同学们根据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古诗词句。 清明节: _, _ 中秋节: _, _ 活动二:节日探源( 2分) 端午节快到了,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三:端午采风( 2分) 端午的鸭蛋一课里,我们知道了高邮的习俗,请你写出你家乡过端午节有些什么习俗,为什么? 答案: 活动一:清明

34、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分) 活动二:现象: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 1分)原因: 媒体宣传不够 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 西方文化的影响 审美价值的多元(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答出两条即得 1分) 活动三: 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 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有在家门口挂菖蒲、蒿草、艾叶 习俗,是为了驱除瘟疫。 还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毒虫、消毒等。(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 2分) 试题分析: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1.清明时节雨纷

35、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3.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3.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材料二反映出的是一种不重视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 “洋节 ”越来越受宠,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造成这一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西方文化的影响。 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 媒体宣传不够 多元的审美价值观。 商家的炒作等。结合自己家乡端午节的习俗进行回答,要谈出民俗文化。 考点: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 点评: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平时的阅读积累,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的要求

36、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 (每空 1分) 【小题 1】怀旧空吟闻笛赋, _。 【小题 2】先天下之忧而忧, _。 【小题 3】 _,飞 鸟相与还。 【小题 4】 _,愁云惨淡万里凝。 【小题 5】登幽州台歌写出空间辽阔无垠,诗人孤单悲苦心绪的句子: “_, _”。 【小题 6】江西投巨资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了 “住有所居 ”。如果杜甫再生,就大可不必感慨 “_, _”。(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回答) 答案: 【小题 1】到乡翻似烂柯人 【小题 2】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 3】此中有真 意 【小题 4】瀚海阑干百丈冰 【小题 5】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小

37、题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试题分析:小题 1 注意 “翻 ”“柯 ”的写法,小题 2根据上句对出下句即可,小题 3注意根据下句对出上句即可,小题 4注意 “瀚 ”“阑 ”的写法。小题 5注意 ”登幽州台歌写出空间辽阔无垠,诗人孤单悲苦心绪的句子 ”的提示,小题 6注意“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回答 ”,注意 “庇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 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作文:( 50分) 刘禹锡居室简陋,却能以苔痕草色为乐;欧阳修仕途坎坷,却能以百姓安乐为乐。生活虽贫困,温馨的亲情却能带来快乐;学习虽紧张,丰收的知识却能带来快乐;家庭虽不幸,甜蜜的友情却能带来快乐。 请以 “其实我很快乐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文章字数不少于 6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