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28976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 5分 ) 新华网北京 2月 16日电(记者赵悦 刘莉莉)朝鲜日前进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后,少数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称,朝鲜的举动是中国对朝政策的失败,这种 “泼脏水 ”的说法遭到中国专家学者的一致批驳。 中国专家学者指出,在朝鲜核试验问题上,美国应该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历史经验证明,武力和制裁威胁不但无法让一国屈服,反而令其更加注重发展和维护自己的军事力量。 【小题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6个字)( 2分) 【小题 2】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小题 3】

2、请你谈谈对材料中事件的看法。( 3分) 答案: 【小题 1】新华社播中国对朝鲜政策失败论。 【小题 2】将 “发展 ”和 “维护 ”调换顺序 【小题 3】朝鲜进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的举动不是中国对朝政策的失败,中国的一贯政策是不提倡使用武力和制裁,因为这样只会激化矛盾,对双方都是不利的。至于朝鲜,应该从大局出发,做出有利于和平的选择。 试题分析: 【小题 1】新闻的题目一般高度概括新闻的内容,新闻的内容概括一般在导语中,导语一般为第一段或第一句,找到导语,将主要 信息提取出来即可。本新闻可拟题为:中国对朝鲜政策失败论遭批驳等。 【小题 2】 “发展、维护 ”语序不当,应把 “发展、维护 ”调换,

3、这样才符合认知的规律。 【小题 3】针对 “在朝鲜核试验问题上 ”中国和美国的态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可反对美国的态度,也可赞同中国的作为,主要表达处理两国关系不能一味的使用武力和制裁等观点。 考点: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点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善于进行各类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做到触类旁通,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 为了打造 “书香校园 ”,某校园开展了 “阅读名著,品味 经典 ” 的读书活动,同学们纷纷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请你也来参与吧。( 4分) 【小题 1】下面是某班同学写的有关论语的推荐词,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论语推荐词】 论语是记录孔

4、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他是散文的典范,文化的经典,智慧的宝库。 他用智慧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用教诲凝聚了一柄柄锋利的斧 ;于是,千百年来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总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小题 2】请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你最喜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名人传骆 驼祥子)写一则推荐词,向同学们推荐一下吧。(可从作品的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后世影响、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要求必须涉及两个方面,采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50字。( 4分) 答案: 【小题 1】 “凝聚 ”改为 “铸造 ” 【小题 2】示例: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

5、章回体小说,它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手法灵活,塑造的人物形象各有特色,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试题分析: 【小题 1】 “凝聚 ”与后面的宾语 “锋利的斧 ”搭配不当 ,应把 “凝聚 ”改为 “铸造 ”。 【小题 2】具有极大的可选性,不管 选哪一部,都要注意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即 “涉及两个方面,采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50字 ”。如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手法灵活,塑造的人物形象各有特色,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及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要注意常见的语病,如缺少成分、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

6、。对于名著,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对于 课本上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可以有关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内容,与同学们多交流,同学之间多讲一些里面的故事。这样,不仅提高了读名著的兴趣,做题时还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 望 /料 想 角 逐 角 色 襁 褓 强 聒不舍 和 颜悦色 / 曲高 和 寡 B 缜 密 慎 重 剽 悍 肥 膘媲 美陟罚臧 否 颓 垣 断壁 亘 古不变 C机 械 亵 渎 诅 咒 咀

7、 嚼烧 灼 弄巧成 拙猝 不及防鞠躬尽 瘁 D 陨 落 吮 吸分 歧 祈 祷对 峙 脍 炙 人口 韬 光养晦 滔 滔不绝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和 颜悦色 (二声 )/ 曲高 和 寡(四声) B缜 zhn 慎 shn 剽 pio膘 bio 媲 p 否 p 垣 yun亘 gn双 C诅 咒 (z)咀 嚼 (j)猝 不及防( c)鞠躬尽 瘁 (cu) D陨 落 (yn) 吮 吸 (sh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

8、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威尼斯商人 (节选 )通过写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关于 “一磅肉 ”的矛盾冲突及鲍西娅机智地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塑造了夏洛克这个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以及安东尼奥等一组崇尚正义、慷慨仁爱、忠于友谊的人物形象。 B戏剧利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因素,共同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D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多余人的形象,揭露 了科举制度的毒害。变色龙是俄国

9、作家契诃夫的讽刺幽默小说,它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对一 条狗的态度的几次变化,刻画了一个对上献媚、对下欺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官僚的形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的说法不对,作者应是罗贯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主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心中有数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 和素养得到提高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2分 ) A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 有例可

10、援 ,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 B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 马革裹尸 的战场。 C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武则天 栩栩如生 ,演得真绝了。 D当它 戛然而止 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栩栩如生 ”意思是像活得一样,一般指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用来形容 “扮演的角色 ”,用词不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所学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俗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 A自诩

11、砭义词力行节约徇私枉法 B疮痍万户侯美伦美奂恃才放旷 C影碟划时代敷衍塞责浮想联翩 D睿智棉里针大厅广众连篇累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砭义词 贬义词 力行节约 厉行节约 B美伦美奂 美轮美奂 D棉里针 绵里针 大厅广众 大庭广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现代文阅读 鹦鹉流浪汉 1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 2 室内的暖气烧得很热,我开了阳台的门

12、透气。过了一会儿,我想去把门关上。就在我把门往回带的那会儿,我的手碰到了一个软沓沓的东西,把我吓了一大跳。那东西黑糊糊凉飕飕的,就蹲在外面的窗台上,不停地颤抖。看仔细了,却是一只小鸟,好像是冻僵了。壮 壮胆伸出手一把抓住它。它温顺乖巧,绝无反抗之意。用掌托着,举在灯下,才看清是 一只绿颈黄翅的虎皮鹦鹉,身子小小的,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微微有一丝气息。两只脚爪,一个只剩下两枚脚趾,另一个,一枚爪子也没有,只留一坨光秃秃的脚掌,立在桌上,站都站不稳。 3不知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样一个北风呼啸的黑夜里。它必是已经筋疲力尽了,为着寻找一个温暖的栖息地。而它居然能在黑暗中用最后一点儿气力,奔向

13、一扇透出热气的门缝,可见它是一只生存力顽强的鹦鹉。 4阳台没有封闭,只好先把 “鸟笼子 ”挂在厨房里。垫上接鸟粪的纸板, 拴上仿树枝的竹筷,系好米盅和水杯,为收留这位气息奄奄的入侵者。 5这小家伙实在是饿坏了。吃相像个饿死鬼。 6第二天一大清早便被它喳喳的叫声吵醒。又喂它米和水。它扑过来,吃得贪婪而疯狂,犹如风卷残云,顷刻间一扫而光。 7 大吃大喝了几日,它变得身子浑圆,羽毛锃亮。常用那两根脚趾,金鸡独立,牢牢地攀在筷子上,走钢丝一般,小眼睛警觉而锐利地洞察四方。叫声一日比一日地高亢嘹亮,虽然音律音调全无,一片聒噪之声而已,它却自我感觉极佳,傲慢得像只老鹰。 8吃也容忍了,叫也容忍了。想着外面

14、世界的无奈,只希望它从此在我的笼子里 安分守己。可它却几乎一刻不停地在笼子里跳上跳下,尖尖的小嘴急促而猛烈地啄着笼边的钢丝以及笼子里一切可以啄出响声的东西, 试图诉说它某种未竟的愿望。 胸脯上白色的细绒毛,一片片飘落下来,在空气里浮荡着,如同一份份难以阐释的宣言或是传单。有时它就在笼子里长时间地兜着圈圈,像是一只失控的钟表。 9丈夫被它吵得坐不住,说它一定是想晒晒太阳了,它本来就是天上树上的东西。 就把笼子挂在阳台的钩子上。阳光洒在它翠绿的羽毛上,它昂起小脑袋仰望着蓝天,忽然停止了连日不断的哀鸣,变得非常非常安静。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温柔的光泽。 11如果那时我能感到,在它这短暂的宁静中,一个天赐

15、的逃跑机会正在临近 我会加固那只笼子吗?我不知道。 12那天,就在中午时分,我偶然走近阳台,一抬头,发现它已撞开了笼子顶端的盖板,身子悬在笼子的出口。正挣扎着想从笼子里拱出来。我叫一声不好,忙拉开门冲到阳台上去 却已晚了一步。就在我接近笼子的那一刻,它猛地钻出了笼子, 拼命地扇动着翅膀,嘟的一声,像粒子弹似的,往天空射去 。 13它走得义无反顾。连头也不回。顷刻间就没了影儿。 14废弃的笼子在风中摇晃着。我不知它如今在哪里?也许它早已被冻死在野外了。但重要 的是,它宁可被冻死,也不愿囚于一室一檐之下。于是,寻找和回归自然,就成为它一生中不断重复的主题。(摘自张抗抗散文集) 【小题 1】本文的题

16、目该如何理解?对文章有什么作用 ( 3分) _ 【小题 2】第 2段加线句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者要表现什么?描写中暗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_ _ 【小题 3】第 8段加线句 “某种未竟的愿望 ”指的是什么?这个愿望是如何实现的?( 2分) _ _ 【小题 4】第 12段加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_ 【小题 5】文中的鹦鹉是一个什么形象?作者借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 4分) _ _ 答案: 【小题 1】鹦鹉是一只生活无着,无家可归的鸟 ;或隐含着作者对鹦鹉遭遇的同情( 1分,意思对即可);作用: 1点明了文章记叙的主要对象(或主人公,或点明

17、文章主要内容)( 1分) 2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 3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小鸟的特点( 1分)(理解 1分;作用答对 2点得 2分); 【小题 2】外貌(或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2分,各 1分);极力表现鹦鹉受伤后奄奄一息的可怜模样( 1分);表达作者同情怜悯的感情。( 1分) 【小题 3】 小鸟想从笼子里面飞出去,飞向蓝天( 1分);它用力撞开笼子顶端的盖板,挣扎着从笼子里钻出来,飞走了(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比喻( 1分);生动的表现鹦鹉急切盼望回归大自然的心情和迅疾的动作(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5】 鹦鹉是一个热爱自然、追求自由、敢于反抗、不懈努力的形象(答对

18、两处 2分);作者借鹦鹉抒发了对追求自由者的赞美之情( 1分)。运用了托物寄情(或借物抒情、象征)的写法(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题目中关键词是 “流浪汉 ”,通文章可知 ,文中的这只鹦鹉是一只受饿受冻、撞到我家里的鸟。到文章结尾可知,它还将继续这样的无家可归的生活。题目的作用结合全文可知,点明了文章主要对象及其特点,对读者具有吸引力。 【小题 2】 “一只绿颈黄翅的虎皮鹦鹉,身子小小的 ”等语句写出了鹦鹉的样子,“立在桌上 ”等语句写出了鹦鹉当时的动作,结合上文可知,这是我初见到这只流浪的鹦鹉时它的样子与动作,写出了它濒临死亡,奄奄一息,表达了我对它的同情。 【小题 3】从后文它

19、被挂到阳台上的动作和安静的表现 “它昂起小脑袋仰望着蓝天,忽然停止了连日不断的哀鸣,变得非常非常安静。眼睛里 闪烁着一种温柔的光泽 ”可知,它向往自由,向往蓝天。 “一抬头,发现它已撞开了笼子顶端的盖板,身子悬在笼子的出口。正挣扎着想从笼子里拱出来 ”“就在我接近笼子的那一刻,它猛地钻出了笼子 ”等表明,它是撞开了笼子顶端的盖板,最终逃离了笼子。 【小题 4】句中的 “像粒子弹 ”表明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结合语境可知,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鹦鹉逃离笼子时的动作之迅疾,表现出它对自由的急切渴望。 【小题 5】根据文中内容,尤其是结尾的 “但重要的是,它宁可被冻死,也不愿囚于一室一檐之下。于

20、是,寻找和回归自然,就成为它一生中不断重 复的主题 ”,我们可知,这是一个热爱自然、向往自由、不懈追求的形象,借这只鹦鹉表达了对追求 谠廾溃 粲谕形锛那榈男捶 br考点: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点评: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抓住关键语句(议论、抒情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关题目的作用,理解和赏析语句的基本方法等要熟记于心。 饮水与健康 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便一段时间可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 章。中国的先人有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 ”的

21、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需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用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人休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感冒,并使感冒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一道防线。足够的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 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出废物,使患者早愈 。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

22、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操、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 ,大体如下:胎儿90 、初生婴儿 80 、 少年 75 、成年男于 70 、老年男子不小于 65 。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那么人一天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 l % 2 。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 65

23、 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 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 2560 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 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 200 毫升,即每天约需饮 6 8 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 1 / 3 的饮水量。 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另外,饮料中含糖,喝多了会抑制摄食中枢,人

24、容易 “厌食 ”。 (选自 自然与人 有改动) 【小题 1】本文扣住饮水,说明了什么问题? ( 2 分) 【小题 2】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饮水与健康 ”之间的关系,请补充说出其它三个方面。( 3 分) ( l )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 ( 2) ( 3) ( 4) 【小题 3】文章第 段大量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4 分) 举例: 作用: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 ”“饮料中含糖,喝多了会抑制摄食中枢,人容易 厌食 ”。事实上,在我们周围,喝饮料代替喝水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读了本文,你对喝饮料代替喝水的现象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本文饮水知

25、识及身边生活现象简要谈谈。( 3分) 答案: 【小题 1】说明了饮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和饮水要注意的问题。 【小题 2】 喝足够的 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 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小题 3】示例:胎儿 90、初生婴儿 80、少年 75、成年男子 70、老年男子小于 65。作用:用数字具体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 ( 4分) 【小题 4】谈出自已的认识,能够结合本文饮水知识及生活中喝饮料代替喝水这一现象来谈的。 试题分析: 【小题 1】通读全文可知,前半部分介绍了 “饮水与健康 ”之间的关系,即水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后

26、半部分介绍了饮水要注意的事项。把两部分内容概括并连缀起来 ,组成通顺的语句即可。 【小题 2】审题后确定范围,即三至五段,每个语段都有一个中心句,如三段中的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四段中的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 ”,五段中的 “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找到这些中心句,提取出来即可作答。 【小题 3】 “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是题目的具体要求,找一个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然后结合语段分析其作用即可。如 “常用饮水杯容量为 200 毫升,即每天约需饮 6 8 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 ”具体说明了一般情况下,每天所要饮用的水的量。哪个易于分析就选择哪一 个

27、,本题的可选性很大。 【小题 4】针对 “喝饮料代替喝水 ”的现象,运用本文知识,指出饮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明不能用喝饮料代替喝水的观点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说明内容的概括、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等知识要熟记于心,根据具体文章作出分析。提取类题目,能运用原文语句的首选原文语句作答,不能运用原文语句的,可借用原文词语组成切题的答案:作答。 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28、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 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余以为妙绝。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词语:( 2分) 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 焉( ) 余以为 妙绝 ( ) 【小题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小题 3】写陶渊明 “独爱

29、菊 ”和世人 “盛爱牡丹 ”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4】读文赏荷: (4分 ) (1)赏荷,可观其形美。 乙 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 ”。(用原文填空) (2分 ) (2)赏荷,可品其神美。 甲 段称莲为 “花之君子 ”, 乙 段赞荷为 “花中仙子 ”。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分) 答案: 【小题 1】 亲近而不庄重 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小题 2】( 2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 2分。 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句:一天,(我)

30、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小题 3】用陶渊明 “独爱菊 ”和世人 “盛爱牡丹 ”衬托作者 “爱莲 ”,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 2分) 【小题 4】 (1)( 2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 1分。 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 2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 2分;表达 1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 “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 “出淤泥而不染 ”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 “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

31、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 “花中仙子 ”。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 般美丽动人 试题分析: 【小题 1】 “亵玩 ”是注解中的重点词语, “妙绝 ”是两个词, “绝 ”为 “极 ”“妙绝 ”即为 “妙极了 ”。 【小题 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 “莲之爱 ”“偕 ”, “莲之爱 ”即对于莲花的喜爱, “偕 ”应译为 “偕同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 3】陶渊明 “独爱菊 ”是正面衬托,世人 “盛爱牡丹 ”是反面衬托,都衬托了作者与众不同喜爱 -“爱莲 ”,突出

32、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莲一样的高洁的品质。 【小题 4】第一小题,理解原文大意,抓住原文中的语句提示即可提取出来,如 “忽有大雨倾盆而至 ”表明后句 “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描写的是 “雨中 ”的荷花,“少时,雨过天晴 ”表明后面 “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描写 “雨后 ”的荷花。第二小题,为开放性题,同意 “君子 ”,可从这个词概括了莲的品质的角度回答。同意“仙子 ”可从这个词语强调了莲的风采、风度、仪表等角度作答。 考点:考查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 点评:要在通读两文的基础上,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理解文章大意,题目涉及到的部分再精读,然后根据要求或提取或概括,得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诗歌

33、鉴赏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题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 的画面。 【小题 2】请你简要分析 “小园香径独徘徊 ”剧中的 “独 ”字的含义。 答案: 【小题 1】夕阳 落花 归燕 优雅闲适的生活 【小题 2】有独自、孤独之意,表达了一人在小路上踱来踱去的孤独之情。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前向后读诗歌,可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这是一幅春景图,抒写的是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 因此,所描写的生活图景是优美的,富有诗意的和哲理的。 【小题 2】

34、通读全词,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词主要写作者的优雅闲适的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抒发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 “闲愁 ”,诗中的 “独 ”有一种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孤独、惆怅之情。 考点: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点评:对于诗句的理解,要结合所写事物及其特征,联系写作背景、作者处境等综合分析。诗句赏析的角度与现代文语句的赏析相同,不管选择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默写 古诗文默写。 (共 8分 ) 【小题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 则) 【小题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小题 4】

3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 【小题 5】使用典故,含蓄委婉表达自己归来时老友已逝,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无限悲痛惆怅之情的诗句是 ,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小题 6】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 “_, _”。( 2分) 答案: 【 小题 1】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小题 3】烟笼寒水月笼沙 【小题 4】黑云压城城欲摧 【小题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小题 6】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殆、拂、沙、吟、赋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

36、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对于古诗文考查的几种题型(上下句对接题、理解型默写题、归类型默写题、理解运用型题目)要心中有数。 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 光 请以

37、 “留一点 给自己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读提示语可知, “留 ”的宾语可以有很多,如提示中的 “清醒、梦想、责任、微笑 ”等,只要是能使自己的头脑清醒的,可以使自己的道路宽广的,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的,使自己更快乐的,都可以写进作文中。审题可知,题目中的 “自己 ”一词表明要写出个人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审题后首先要想一想,自己最想写的是什么,有什么相关的素材,写出来可以反映什么主题,所反映的主题是否积极向上。当然可反映的

38、主题可以有很多,如体现亲情、歌颂真情、发出呼吁等。但不管选什么,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 “熟 ”的原则,即:素材熟、主题熟、结构熟,要选择自己易于驾驭的材料,平时擅用的结构,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这样,思考周全之后再将题目补全,最后落笔成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 补全题目常用方法: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 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

39、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 “大 ”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 “小 ”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古代神射手后羿,一次在夏王的命令下射箭,由于夏王承诺射中赏万金,射不中则收回千邑封地,结果后羿两箭均未射中,第三箭甚至脱了靶。射箭对后羿来说本是非常简单的事,可他为什么连射不中呢?究其原因在于他心有旁骛。水滴之所以能穿石,绳锯之所以能断木,原因就在于执着一念。 要求: 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

40、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我们首先要明白材料的主旨,选择出写作的角度。材料中的 “后羿两箭均未射中,第三箭甚至脱了靶 ”的原因就在 于 “心有旁骛 ”,因此,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 “水滴之所以能穿石,绳锯之所以能断木,原因就在于执着一念 ”。根据这句话可知,这则材料的主旨是告诉我们,要执着一念,心无旁骛,追求一个目标,一心做好一件事等。总之,只要是执着的经历都可以写到文章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找准角度,选择角度时一定要注意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并整体感知材料内容与主题,确立一个符合材料且适合个人写作习惯的角度。 在构思的过程中,最初的两三个想法最好是先扔到一边,再想有没有更佳的材料和内容可选 ,不要急于落笔,等到构思真正成熟后再下笔。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当然平时的练笔也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