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八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29004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八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八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八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八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八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八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 M、 N分别为 EH、 HF的中点, 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 1】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 A EM B MH C HN D NF 【小题 2】据图可推知,该地( ) A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可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 D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知该地有两次直射机会,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

2、于正南方说明该地在南回归线附近, H为冬至日,则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候为夏至日,即 E、 F为夏至日。据题干知 M、 N分别为 EH、 HF的中点,得出 M为秋分日, N为春分日。北京昼长夜短的时期为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期,即从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间,昼越来越短的时段应为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期,故两个条件都符合的时期应为夏至日到秋分日。故A正确。 【小题 2】据上题的分析得出该地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为 48,依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 式: H=90-(当地地理纬度 +太阳直射点纬度)可得,48=90-(当地地理纬度 +23.5),得出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18.5S。为热带地区,长夏无冬

3、,温带地区才四季分明 A错误;全球热带季风气候区只分布在北半球北纬 10-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典型地区为亚洲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故 B错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区域为南北纬 10之间。故 D错误;据纬度数可知该地受东南信风影响。 考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读下图中甲、乙两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 1】若甲图反映某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情况,则该地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 2】若甲图中的降水量曲线反映乙图中各风向期间的降水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 B吹北风和南

4、风时,雨量最少 C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 D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小题 3】若乙图表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则该城市建设火电厂,最佳区位在城市的(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地 1月份的气温在 0C以上,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降水少,那么该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温带季风气候 1月份的气温在 0C以下,热带季风气候 1月份的气温在 15C以上。故选 C。 【小题 2】甲图中的降水量曲线距原点距离的远近表示降水量的多少,距原点远说明降

5、水多反之则降水少。然后对应乙图中相应的方向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 3】火电厂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而该气体会随着风扩散到其它地区,而引起大气污染,该城 市的最小风频是东北风,所以火电厂布局在东北地区,能减少对城市空气的污染。故选 A。 考点: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工业区位选择。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 5895米,距离赤道 300多千米。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 1】图中自然带 分别表示( ) A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

6、叶林带、针叶林带 【小题 2】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 带和草原带南坡均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南坡却低于北坡,其原因主要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B南坡坡度较缓,积雪较多 C南坡离赤道相对较远,气候干燥 D南坡是背阴坡,气温较低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为地表的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地处非洲赤道附近的南半球,南坡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是热带雨林带;北坡是背风坡,基带是热带草原带, 的海拔较高,形成常绿阔叶林带;再往上,随海拔增加,温度降低,水分不足,依次出现 落叶阔叶林带、 针叶林带。故B正确。 【小题 2】乞力马扎罗山地处非

7、洲赤道附近的南半球,南坡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好,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均高于北坡,而雪线分布的高低与降水成负相关,降水多积雪量大,雪线较低。故 A正确。 考点: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雪线分布高低的因素。 下图为某区域人文景观素描图。据图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推测正确的是( ) A风沙漫天 B温暖湿润 C结冰期长 D多针叶林 答案: B 试题分析: 图示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且与小桥、流水相映,故判断为江南私家 园林,适应于南方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特征。 ACD均为我国北方环境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园林分布和特色。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

8、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 “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 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 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 气候变暖 温室作用加强 气候变暖 B 气候变冷 温室作用减弱 气候变冷 C 气候变暖 温室作用减弱 气候变冷 D 气候变冷 温室作用加强 气候变暖 【小题 2】图中由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导致 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 【小题 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

9、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 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示的相互关系来看,洋面封冻,会阻断洋流的热输送,封冻洋面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相互促进,二者都会导致气候变冷,所以 为气候变冷;气候变冷与封冻面积扩大又会相互促进。光合作用减弱,使 CO2吸收减少,导致大气中 CO2比例上升,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所以 表示温室作用加强;温室效应增加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所以 为气候变暖。 【小题 2

10、】对流层大气主要是靠该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云和浮尘等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所以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则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就会减少。 C选项与题意无关,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会减弱温室效应 D错误。 【小题 3】选项 D是臭氧层遭到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含量增加造成的后果。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A错误;腐蚀建筑物是酸雨的危害, B错误;当全球变暖后会影响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代农业发达的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所以 C正确。 考点:考查全球变暖及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 1】有关图中 类

11、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 用形成的 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小题 2】图示区域的地壳( )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小题 3】关于图示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域广大,水资源丰富 B太阳能丰富,风浪巨大 C蒸发旺盛,海陆间水循环活跃 D狭长海域,重要能源通道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 为玄武岩,它是岩浆喷出地表后,由于压力降低,岩浆中所含的气体挥发后留下气孔,因此 D正

12、确;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不是变质岩 C错; B错 “改为 ”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专有名词, B错;岩石圈不包括软流层, A错。 【小题 2】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该处的地壳运动以水平张裂为主。 【小题 3】红海轮廓狭长,水域面积狭窄,风浪小,且位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周围河川径流注入少,海陆间水循环不活跃。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地处世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石油运输航线的必经之地,成为重 要能源通道。故 D正确。 考点:考查岩石及地壳运动。 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 一 分别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中的某一项,图中代表沉

13、积岩和变质岩的序号分别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 根据图中的箭头指向可逐一判断。来自于地幔物质为岩浆,地幔中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为岩浆;由岩浆直接形成的为岩浆岩,故 为喷出岩 为侵入岩; 应为地表的沉积物, 为沉积岩,则 为变质岩。故 B 正确。 考点:岩石圈物质形成及转化过程。 下图为我国四条不同河流各月平均流量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 1】四条河流中,雨季最长的是( ) A B C D 【小题 2】 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小题 3】可能位于东北地区的河流是( )

14、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每个月都有径流量。故雨季最长。 【小题 2】 所示的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并且冬季会出现断流现象,我国径流基本出现在夏季的季节性河流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气温最高时冰雪融化量大,补给河流的水量最大。 【小题 3】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每年有两个汛期 春汛和夏讯。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春汛;夏季季风影响形成较大的夏讯。故 B正确。 考点:考查玫瑰图的判读及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判断及分布地区。 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 “处暑有雨十八江,处

15、暑无雨干断江 ”(处暑节气在每年 8月 23日左右)。据此完成下面问 题。 【小题 1】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我国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小题 2】此谚语反映了我国( ) A旱涝灾害频繁 B雨热同期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 【小题 3】 “处暑无雨干断江 ”是由于( ) A夏季风势力弱 B夏季风势力强 C厄尔尼诺现象 D拉尼娜现象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依据我国雨带的推移时间分布, 8月份雨带应分布于华北、东北地区,题目给出了处暑的时间(处暑节气在每年 8月 23日左右),故

16、选 C。 【小题 2】题目中的关键是 “谚语反映了我国的气候特点 ”,从 “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可以看出有降水时会形成洪涝灾害,无降水时会形成干旱,故选 A。虽然 BCD都是我国气候的特点,但与题意不符,不选。 【小题 3】 “处暑无雨干断江 ”说明河流中无水,根据上题的结论,东北地区降水量少,干旱说明雨带来得晚退得早,主要是夏季风势力弱形成的。 考点:考查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 题 1】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小 B乙图所示地区在甲图所示地区的东方 C甲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 D甲到乙地区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先

17、东南,后东北 【小题 2】有关甲、乙两区域气候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亚热带气候分布的北界比乙区域偏北 B甲区域温带气候分布的南界比乙区域偏北 C乙区域一月更加温暖的原因是该区域此时不受来自大陆冷空气的影响 D甲区域一月更加寒冷的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的影响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两幅图的图幅相同,虽然两图的经纬度间隔都是 10,但甲图 10间距比乙图大,所以甲图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小。甲的比例尺比乙大, AC都错误;由甲图所示地区向东到乙图所示地区,经度差小于 180,因此乙图所示地区位于甲图所示地区的东方,所以 B正确;两地均位于北半

18、球,所以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线方向应为向东北后东南, D错误。 【小题 2】据海陆轮廓或经纬度可判断甲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乙图为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所以亚热带气候分布的北界比美国的偏南, A 错误,同理我国温带气候分布的南界比美国的偏南 , B 错误;乙区域一月份更加温暖的原因是该区域受来自大陆冷空气的影响小,但不能说不受影响故 C错误;而我国甲区域一月更冷的原因是此季节大陆高压强盛,与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故 D正确。 考点:考查地图和气候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区域气候形成的原因。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 1】山顶

19、 A的海拔和陡崖 C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 990米、 301米 B 950米、 201米 C 850米、 499米 D 799米、 501米 【小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 110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 B地可见 V型峡谷, C地可见三角洲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知等高距为 100米,依次类推可知山顶 A的取值范围在900-1000米之间。陡崖处有四条等高线重合,重合处数值最小的为 300米,最大的为 600米。可得出陡崖底部的海拔为 200-30

20、0米,陡崖顶部的高度为 600-700米,则陡崖的相对高差为 300-500米之间。故 A正确。 【小题 2】有指向标的图方 向要按图中指向标来判断,河流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故河流先向西流再向西北流, A错误;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大约为2厘米多点,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得出 B正确。陡崖处在山脊部位,没有瀑布,故 C错误;河流的上游下切侵蚀严重常形成 V型谷,而在河流的入海口处会由于泥沙淤积形成三角洲,故 D错误。 考点: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 (单位: mm),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 1)图中山脉南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有何特点 试分析原

21、因。 (6分 ) ( 2)图中山脉以南有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简述过度发展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4分 )。 答案:( 1)分布特点: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凸出( 1分),数值自东向西减小( 1分)。 原因:受海陆位置影响,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减少( 2分);山脉南坡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等降水量线向西凸出( 2分)。 ( 2)山脉南部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灌溉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次生盐渍化,过度引黄河水灌溉还会导致黄河断流,影响下游生态环境(答 2点给 4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 1)分析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应从弯曲 、闭合、延伸、递变等方面分析。从经纬度可

22、判断图中山脉是阴山,南坡年等降水量线发生弯曲,向西凸出,主要受地形影响,数值自东向西递减,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2)阴山山脉以南为我国的河套平原。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过度发展农业可能带来荒漠化、盐碱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考点: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2分) 材料一: R河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 -13 -11 -4.5 6.4 14.9 18.5 20.6 18.6 12.8 4.4 -2.5 -8.7

23、3.2 降水( mm) 46.6 39.0 34.9 38.7 32.9 56.0 58.1 52.1 45.0 52.5 54.2 53.0 563 材料二:欧洲部分地区图 材料三 :沿 50E年降水量、蒸发量和 10 积温图乙 ( 1)据图甲回答,东欧平原典型的地貌特征是 ,这种地貌特征形成所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作用( 4分)。 ( 2)根据材料一,从流量、汛期、流速三方面分析图中 R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8分)。 ( 3)以 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部水分与热量条件差异较大,试根据材料三说明原因( 6分)。 ( 4)有人建议将图甲中 城冶金工业迁往 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 4

24、分)。 答案:( 1)有呈波状起伏的低缓丘陵( 2分) 冰川( 2分) ( 2)(受湿润西风的影响)降水量多,河流水量丰富( 2分);冬季(或 11月到次年 3月)气温低,降水量多,积雪量大( 2分),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2分);流经东欧平原,落差小,流速慢(水流平缓)( 2分) ( 3)北部纬度高, 气温低,热量少( 2分);但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 2 分)。南部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但受西风影响小,降水少,气候较干旱( 2分)。 ( 4)(回答下列任何一种观点,必须观点和理由一致才能给分,否则不给分) 不合理 远离资源、能源产地( 2分); 污染环境

25、; 土地租金 (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生产成本高。( 、 任答一点给 2分,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合理 水陆交通便利 (2分); 接近 消费市场; 技术力量较强。( 、 任答一点给 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 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 1)从图例中可以分析出东欧平原表面为一波状起伏的平原,也有丘陵高地,这些丘陵常和低地平原交错分布,主要的地貌特征为丘陵,欧洲地形深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改造,广布各种类型的冰川地貌。 ( 2)水文特征一般从水位、水量、含沙量和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当然做题要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本题要求从流量、汛期、流速三方面分析。从表中降水因素看, R河降水量多,河流水量丰富,

26、其原因是地处西风带,受湿润西风的影响;从表中气温因素看,冬季气温低,平均气温小于 0C,且时间长,河流有结冰期和春汛,主要是因为该地 纬度较高,冬季降雪较多。 R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所以流速慢。 ( 3)从图中可以看出, 55N以南积温较高,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说明该地区热量条件较好,气候较干旱, 55N 以北积温较低,年蒸发量小于年降水量,说明该地区热量少,气候较湿润。对于气温的影响应从纬度角度考虑,对于降水的影响应从本区受西风影响程度角度考虑。 ( 4)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时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围绕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考查工业区位因素问题。 A城位于内陆,附近资源丰富, B城位于

27、沿海,因此,选择合理的理由主要是水陆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 和技术力量较强等;选择不合理的理由主要是 B城远离资源、能源产地,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高等。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产业转移、水文特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 68 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 以上,图中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 1)简述 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4分)。 ( 2)比较乙图中 M、 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 5分)。 ( 3)试分析夏 季吐鲁番盆

28、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 3分)。 ( 4)简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6分)。 答案:( 1)河流携带泥沙流入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 2分),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 2分)。 ( 2)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的上限在 N坡分布的海拔较高( 1分);云杉林在 N坡缺失( 1分); N坡的雪线较高( 1分)。 N坡为阳坡、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水分条件较差( 2分)。 ( 3)海拔在 200米以下,地势低;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云雨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深居内陆且植被稀少, 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任答三点, 3分)。 ( 4)地形以山地

29、和盆地为主,地表起伏大;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等(任答 3点,给 6分)。 试题分析: ( 1)冲积扇属于流水的沉积地貌,属于外力作用下形成,叙述其形成过程应从冲积扇的成因从地形、流速、搬运能力、流水作用等方面分析。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冲积扇。 ( 2)影响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因素从坡向、盛行风等方面分析。图示山脉 为天山,M在天山北坡, N在天山南坡; N坡为阳坡、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水分条件较差,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的上限在 N坡分布的海拔较高;云杉林在 N坡缺失; N坡的雪线较高。 ( 3)吐鲁番盆地高温原因从海拔、地形、气候、光照、白昼时间等分析。吐鲁番盆地,海拔在 200米以下,地势低,是天山中的一断裂下陷盆地;纬度高,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云雨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空气流动性差,热量不易散失;深居内陆且植被稀少,荒漠广布,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 ( 4)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应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 文、地质、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 考点: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