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吉林省四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分析回答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 A 0, 30E B 0, 60E C 30E, 30W D 0, 120E 【小题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 O, 180 C 0, 150W D 150W, 180 【小题 3】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 10时, 12时 B 12时, 16时 C 14时, 16时 D 18时, 18时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2、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赤道,图示晨线与 60W经线重合,即时间为 6时,太阳直射的经线即 12时所在经线,计算为 30E。 【小题 2】日期分界线为日界线(为 180经线)和 0时经线,结合上题计算, 0时经线的经度为 150W。 【小题 3】根据 60W为 6时,计算北京时间 120E地方时为 18时;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日落时间均为 18时。 考点:光照图综合判读 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 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东经 120经线的地方时 北京所在东 8区的地方时 北京所在东 8区的区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
3、国使用的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而每一时区的区时都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因此北京时间也指 120的地方时。 考点:北京时间 一条河流沿北纬 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 B都很强烈 C北岸受冲刷最强烈 D都不强烈 答案: A 试题分析: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其运动方向向右偏转,因此,沿北纬 35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向南偏转,其南岸冲刷强烈,北岸可能有泥沙堆积。 考点:地转偏向力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纬线的长度各自相等 B经纬线都是一个个圆 C经度和纬度的总数都是 360 D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向 答案: B 试题分析: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随纬度增高而缩短;纬线均为圆,经线形状呈半圆形,同一经线圈构成圆;经度总数为 260,纬线总数为 180;在地球上经线指示东西方 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考点:经纬线特点 读下图( 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 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q线为山谷线,集水线 B pq线为山脊线,分水线 C mn线为山脊线,集水线 D mn线为山谷线,分水线 【小题 2】若图中曲线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分布图,且 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q对应的近地面天气多晴朗 B n对应的近地
5、面天气多晴朗 C 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一定比 n地近地面气压高 D q点气压一定比 m点气压低 【小题 3】若图中曲线为近地面等温线, abc,且图示地区为大范围的、海陆兼备的地区, pq位于陆地, mn位于海洋,则此时( ) A m地可能有寒流通过 B地中海表层海水盐度为一年中最低 C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D p地可能盛行冬季风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 a b c, pq线所在地海拔高于周边地区,为山脊线,作为分水岭; mn线所在地海拔地域周边地区,为山谷线,形成集水线。 【小题 2】图中曲线为高空等压面且 a b
6、c,根据等压面凹凸状况可判断, q地高空压强高于 n地, q地气流上升为主,多云雨天气; n地气流下沉为主,多晴朗天气。 【小题 3】图中曲线为近地面等温线, pq为陆地, mn为海洋,图示地图为大范围的海陆兼备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海陆差异性小,且 a b c,因此可判断 m地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可能有寒流经过,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考点:等值线综合判读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天柱山的超高压变质带中主要包
7、含下图中哪些类岩石( ) A B C D 【小题 2】下列地质现象与使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暴露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黄山怪石 B汾河谷地 C沧海桑田 D东非裂谷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 来自于地幔,为岩浆, 分别形成 和 ,说明 和 均属于岩浆岩,其中 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形成 ,说明 、 分别为沉积物和喷出型岩浆岩, 是侵入型岩浆岩; 形成 ,说明 是沉积岩,则 是变质岩。天柱山的超高压变质带中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等,分别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和变质岩,即 、 。 【小题 2】题干中的 “暴露 ”说明这些岩石由地下上
8、升到地表,是在地壳上升过程中形成的。黄山怪石是花岗岩风化而形成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汾河谷地是地壳下沉形成的;沧海桑田是地壳上升的结果;东非裂谷是地 壳水平张裂作用形成的。 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山脉 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小题 2】关于图中 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
9、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小题 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 A处气候资料的是( ) 【小题 4】关于图中 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叙述是( ) A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B大牧场放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C商品谷物农业,经营的规模很大 D季风水田农业,水力工程量大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该图陆地轮廓可知为南美洲,图中 D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其形成主要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小题 2】图中 C处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安第斯山脉东侧,是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气流沿山坡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形成温带荒漠带,
10、属于地形因素引起的非地带性分布。 【小题 3】 A处位于 30到 40之间南美洲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A图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图 7月气温低,且雨热不同期,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C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 D图 7月气温高,且雨热不同期,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正确答案:为 B。 【小题 4】 B处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商品主要出口到 国际市场,因此对轨迹市场依赖性大。 考点:南美洲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征 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轴北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B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
11、心的运动 C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D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A正确;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 B 错误、 C 正确;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 正确。因此选 B。 考点:地球自转特点 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内向外的顺序时( ) A日冕,色球,光球 B光球,色球 ,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 D色球,光球,日冕 答案: B 试题分析: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考点:太阳大气层 下表为 12月 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
12、间 5小时 30分 9小时 09分 12小时 13小时 56分 【小题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 2】甲、乙、丙三地所处纬度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小题 3】 12月 22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 90 B 66.5 C 47 D 23.5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12月 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平分,故结合表格中四地的昼长判断,只有丁地出现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 【小题 2】纬度
13、越高,则昼夜长短的差越大,故根据表格中各城市的昼长计算其夜长,再计算昼长与夜长的差即可排序四城市的纬度位置。 【小题 3】该日丙地昼长为 12小时,昼夜等长,说明该 地位于赤道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纬度差 ”计算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66.5。 考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 1】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的海拔可能为 500米或 400米 B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丙处设火情 望台可通视全区域 D丁处宜建居民区 【小题 2】图中 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400米 B 500米 C 700米 D 600米 答案
14、:【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等值线图上,数值变化总是符合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根据左侧或右侧递变顺序,甲处可能是 400米,也可能县局相邻等值线数值相同,为 500米, A对。根据等值线凸出情况,乙处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 B错。丙处是山谷;西面或东南面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全区, C错。丁处是山脊,等高线密集,面积狭小,不适宜建民居, D错。 【小题 2】结合前面分析, 处高度取值范围是 800-900米之间, 处高度范围是 200-300米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取值范围是 500-700米之间, C对。也可以根据公式, (n 1)d H (n 1) d
15、计算,计算结果相同。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 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 1】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小 B乙图所示地区在甲图所示地区的东方 C甲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 D甲到乙地区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先东南,后东北 【小题 2】有关甲、乙两区域气候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亚热带气候分布的北界比乙区域偏北 B甲区域温带气候分布的南界比乙区域偏北 C乙区域一月更加温暖的原因是该区域此时不受来自大陆冷空气的影响 D甲区域一月更加寒冷的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的影响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见两图的图幅相
16、同,虽然两图经纬度间隔都是 100,但甲图100 之间的间隔大于乙图,因而甲图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图,比例尺甲大于乙图,A C错;两图中的经度数字和大于 1800,从东西方向上看西经应放在东面, B对;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从甲到乙图最短距离应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错。 【小题 2】亚热带与温带分界从气温上主要看 1月等温线,大于 0 为亚热带,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 0 等温线分布位置偏南, A B错;乙地为北美大陆,冬季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 C错。东亚季风比北美洲季风气候明显的根本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有最大的大洋和最大大陆), D对。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比较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17、( ) A一个太阳日 B 23小时 56分 C一个恒星日 D夏季长,冬季短 答案: A 试题分析: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 考点:昼夜交替周期 读下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甲地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 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乙、丙分别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 【小题 2】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 C丙地盛行西北风
18、D乙地高温多雨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河流往往形成在山谷中,山谷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河流往低处流的特点,得到甲图中的河流以湖泊为源地,自西向东流,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北岸侵蚀严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该地位于南半球,该是位于 40S以南的大陆西岸地区,应该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同理得到乙图中的河流从东往西流,该地河流北岸侵蚀严重,说明乙图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乙图位于 35N以南的大陆东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同理得到丙图中的河流自东向西流入湖泊,河流北岸侵蚀严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该地位于 40N以南的大陆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因此本
19、题正确答案:为 D。 【小题 2】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因此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应是北半球冬季。甲地属于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A选项错误;乙地是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 B项正确;丙地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南风, C项错误;乙地是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 D项错误。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比较 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循环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 1】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乙丙为近地面,则 ( ) A乙处气温比丙处高 B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 C b可示意成都多夜雨 D白天,
20、 a可示意陆风 【小题 2】若图示为某大洋环流模式图,则( ) A a可示意北赤道暖流 B b可示意日本暖流 C c可示意西风漂流 D d可示意厄加勒斯暖流 【小题 3】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乙丙表示近地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 a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B影响 b的主导因素是洋流性质、海陆位置 C影响 c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 D影响 d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高低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乙地气流下沉,说明该地气温低,丙地气流上升,气温高;丙地气流上升,气压低,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 b气流上升,
21、水汽以凝结而形成降雨,可示意成都夜雨;白天,陆地升温速度快,海洋升温速度快,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气流上升,气压低,海洋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小题 2】该洋流系统呈逆时针,为北半球中高纬度或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系统。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排除 A、 B选项;西风漂流是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所形成的自西向 东的洋流, C 错误; d自北向南流,若在南半球则为暖流,可示意厄加勒斯暖流。 【小题 3】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乙丙表示近地面,则 a 是地表径流,主要受气候(降水)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b是蒸发,主要受温度(太阳辐射)影响; c是水汽输送,主要受大气
22、环流、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 d是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 考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综合题 ( 14分)下图中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轨迹,读图回答问题。 ( 1)当太阳直射点移至 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期是 前后;当太阳直射点移至 C点时,北半球的节气 为 ,日期是 前后。 ( 2)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 点和 点之间,并继续向 (南、北)方向移动。 ( 3)北京( 3954 N, 116E)正午太阳高度为 7332 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点,此时开普敦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 4)北半球 (节气)至 (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从 C移到 A。 ( 5)从 E到 C的时间 (长于、
23、短于、等于)从 C到 A的时间,原因是 。 答案:( 1)冬至; 12月 22日;秋分; 9月 23日 ( 2) B; A;北 ( 3) D;昼短夜长 ( 4)秋分;第二年春分 ( 5)长于;从 E到 C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运行时间相对较长。 试题分析: ( 1) 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点移至该点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每年的 12月 22日前后。 C点位于赤道上,太阳直射该点时是在冬至日之前,说明此日为秋分日,日期是每年的 9月 23日前后。 ( 2)图中 E、 D、 C、 B、 A 依次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依次从
24、E向 A移动。元旦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因此此日太阳直射点在 B和 A之间且向北移动。 ( 3)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纬度差 ”可以计算 出当北京( 3954 N, 116E)正午太阳高度为 7332 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图中 D点,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夏至日),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季,温和多雨。 ( 4)从上面分析可知,太阳直射点从 C移动到 A时,正值北半球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期间。 ( 5)从 E到 C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而从 C到 A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因此从 E到 C的时间长于从 C到 A的时间。
25、考点:地球运动 ( 10分)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字母表示的 地质构造是:甲 _;乙 _;丁 。 ( 2)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 地找到地下水。 ( 3)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 _。 (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 1)背斜 向斜 断层 ( 2)甲 乙 ( 3)顶部岩层受张力易被侵蚀 ( 4)不合适。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 试题分析: ( 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 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
26、丁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 ( 2)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甲处为背斜,可能有石油或天然气分布;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乙处为向斜,可能有地下水。 ( 3)背斜顶部的缺失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从上面分析可知,甲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而缺失。 (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处有断层,修建水库易出现渗漏;水库储水后区域地壳压力增大,使地层不稳定,可能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且工程难度较大,因此此处不适合修建水库。 考点:地质作用及其应用 ( 16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 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
27、意图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 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 。( 4分) (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4分) (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8分) 答案:( 1)南 热带雨林气候 ( 2)地震 火山 ( 3)原因: 地处热带; 周围水域广阔; 地形复杂; 空气对流强烈 试题分析: ( 1)根据印度尼西亚的位置,判断其大部分区域在南半球,靠近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根据其所处的海陆位置,可以判断其位于三大板块边缘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板块碰撞挤压、断裂,所以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 3)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降水时间一般在午后,特别是在赤道地区,降水时间非常准确。早晨天空晴朗,随着 太阳升起,天空积云逐渐形成并很快发展,越积越厚,到了午后,积雨云汹涌澎湃,天气闷热难熬,大风掠过,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而下,降水延续到黄昏时停止,雨后天晴,天气稍觉凉爽,爪哇岛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形成雷雨。 考点:气候类型判读、雷雨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