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四川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29018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四川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四川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四川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四川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四川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四川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意思是夏商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只是联盟的关系,还没有君臣之分,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改变这种政治状况,西周实行了分封制,故 B项正确;题干主要涉及的是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A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2、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公元 1912年 1月 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此后中国开始废止阴历实行公历 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D孙中山甘心为了革命事业 弃个人名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

3、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的信息可以看出,孙中山愿意为了推翻专制,建立民国的革命事业辞去大总统一职,故 D项正确;清帝退位是在 1912年 2月,故 A项排除;阴历在我国并未废除, 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当凡尔 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列、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

4、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指的是巴黎和会把中国山东主权转交给日本,从而导致了北京的学生运动,即五四运动,故 B项正确, AC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毛泽东的诗词,形象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A

5、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指的是长征 ;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指的是抗日战争;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指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政权的建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指的是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故 C项正确, AB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 ”“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 ”为此,新中国政府 ( ) A确立了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 ”等信息可知,该制度与少数民族有关,观察选项可知 B项正确; A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国两制 ”的构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B

7、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国两制 ”的构想属于祖国统一的政策,与人民民主没有直接关联,故 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项都属于我国当今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故 D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三大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具有深远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下列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粉碎了 “四人帮 ”的统治,结束了 “文化大革命 ” B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

8、能力,是在 1976年,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1978 年底,故 A 项错误,答案:为 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故BCD项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冯骥才在关于 “文革 ”博物馆一文中写道: “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 “教训 ”主要是指 ( ) A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B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加强国内民族团结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 “文革 ”使社会主义

9、民主法制受到践踏,因此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故 A项正确; BC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D项民族关系上的教训,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化大革命 ” 文革的教训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话: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这表达了 ( ) 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台湾人民思念大陆的亲人 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D “一个中国 ”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可以看出作者强调原乡人的祖国情怀是与生俱来的,只要身上流动着原乡

10、人的血,就会有向往回到祖国的热血在沸腾,这说明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故 A项正确; B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 “一国两制 ”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 “一国两制 ”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下列关于 “一国两制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国共两党为实现第三次合作而提出的基本方针 B它是维护边疆地区团结稳定的民族政策 C港、澳的回归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D它标志着中国顺利完成了统一大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11、信息的能力, “一国两制 ”是中共针对国家统一而提出来的战略构想,与国民党没有关系,故 A项错误; “一国两制 ”是关于国家统一的政策,不属于边疆的民族政策,故 B项错误;香港、澳门的回归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故 C项正确;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故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 2011年是周恩来诞辰 113周年,在纪念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 “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 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 ( ) A提出不结盟的外交方针 B 1

12、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C倡导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D 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不结盟的外交方针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外交方针,故 A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故 BCD项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 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在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是针对 ( ) 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破坏 一些国家对新中

13、国怀有误解和疑惧 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印度支那问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可知 项都符合史实,印度支那问题时日内瓦会议探讨的主要内容,故 排除,故 B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20世纪 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

14、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C项正确, AB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不是联合国框架下的活动,故 排除;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成立,是一个区域性组织,和联合国没有关系,故 排除,因此答案:为 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

15、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辛亥革命 “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这主要是由于它 (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 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项正确; BD不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 C项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功绩,故排除 BC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

16、,这一历史事件是 : ( ) 战役时间 指挥者 组织兵力 破坏交通线 摧毁日伪军据点 1940年 8-12月 彭德怀 100多个团 2000多千米 近 3000个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 “1940年 8-12月 ”“100多个团 ”“破坏交通线 2000多千米 ”等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百团大战的特点,故 B项正确, AC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百团大战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是 A卢沟桥事变 B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C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

17、员长 D中央社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37年 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 D 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主要是指 A规定皇位世袭 B建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的信息可知这指的是秦朝的建立,从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的信息可知这指的是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故 C项正确, AB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朱子语类记载: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 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 奉行 而已。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19、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B门下省负责审议 C三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 D尚书省负责执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书草拟,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故 BCD项表述正确,排除;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故 A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为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的官衔 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行省 ”以 “行中书省 ”得名,巡抚则以 “巡行天下,扶军安民 ”而名 ,“刺史 ”有 “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

20、 “刺史 ”应是 A地方的封疆大吏 B中央朝廷的重臣 C皇帝的内侍人员 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 “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的信息可以看出刺史应该属于监察官员,故 D项正确, 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刺史制度 有学者认为: “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 “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

21、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 “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开创了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它体现了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理念,故 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下列对丞相的职权表达错误的有( ) A秦朝的丞相有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的权力 B汉朝的丞相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且权力集中 C唐朝的丞相权力比较分散,办事效率高 D明太祖废丞相,导致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秦朝的丞相是百官之长,协助皇

22、帝处理政务,故 A项表述正确,排除;汉武帝建立中外朝,中朝的官员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宰相属于外朝官员,故 B项表述错误,答案:为 B;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故 C项正确,排除;明太祖废宰相,导致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D项表述正确,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外朝制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 ,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 ,自应给予沿海一处 ,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任便立法治理。 ”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2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的信息,可知符合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的内容,故 A项正确, BC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 某条约规定 :“(一 )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二 )从上海驶进吴淞口沿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

24、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信息反映的是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也反映列强的侵华势力深入长江中上游地区,这与马关条约的内容相符,故 C项正确, AB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马关条约 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仍需扶植清政府 “以华治华 ” 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精神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瓦德西的言论是针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

25、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精神,迫使列强改变了侵华方针,实行 “以华治华 ”,故 符合题意, C项正确;瓦德西个人的言论不代表列强都放弃乐灭亡中国的企图,如日本,故 错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义和团运动 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的新时代特点是 A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 B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土地制度 D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新时代 ”的含义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因此其新特点主要表现

26、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故 D项正确;以往的农民战争也曾利用过宗教,建立过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故 A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 清王朝,即封建政权,故 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 度与资政新篇的相同之处是 A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 B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由于形势未能真正实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这不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故 A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追求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故

27、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并没有真正实施,故 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晚清时期曾有人上奏朝廷 :“万民誓不从日 ,割亦死 ,拒亦死 ,宁先死于乱民手 ,不愿死于倭人之手 ” 这一奏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提交的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有关,故项正确, AC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

28、祠堂,悬挂一幅楹联: “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 ”,结合所学可知,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成,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尊敬,因而建立祠堂,故 B项正确; ACD项中的人物与新疆关联不大,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下图为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田凭,据此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有关 “分田 ”规定的实质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 C否定封建

29、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田 ”即没收地主的土地,再分给农民耕种,这实际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故 C项正确;AB属于分田的原则, D项属于分田的目的,都不属于实质,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综合题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 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 ”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

30、秦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 6分) 材料二 卢商,早孤,家窭( 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 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 2)材料二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政治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观念的变化。( 6分)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

31、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2分) 答案:(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6分) ( 2)变化: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2分) 政治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答对 1点即给 2分) 社会观念的变化:形成了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俗,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崇尚 “学而优则仕

32、”,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答对 1 点给 2 分) ( 3)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2分)特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或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中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主要差别围绕宗法制、分封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差别来分析,可得出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

33、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 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 料二中 “家窭( 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 ”的信息可得出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政治影响和社会观念的变化,直接联系课本知识科举制的影响来作答即可,政治影响从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来归纳;社会观念的变化从重学风气的形成;崇尚 “学而优则仕 ”等角度来归纳即可。 ( 3)第一小问职能依据材料三中 “地近宫廷,便于宣诏 ”的信息,联系课本知识军机处跪受笔录、承旨遵办的职能来归纳,可得出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第二小问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4、,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 佩弗远东 材料 2: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

35、几个党好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 3: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 结合起来 “ 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 ” (1)材料 1中的 “仿制品 ”指什么?对于 “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你是怎么理解的? (4分 ) (2)材料 2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 3分析这项政治制度有何优越性? (4分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

36、,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4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外交 ”和 “屈辱 ”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 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材料 5 尼克松在回顾 1972年访华时说: “我知道,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 杜勒斯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 )拒绝同周 (周恩来 )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 材料 6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

37、易组织。 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 5月 29日,是 “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 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 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请回答: (3)“跪在地上办外交 ”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 (6分 ) (4)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 “握手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6分 ) (5)依据材料 6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

38、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 (4分 ) 答案: (1)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的民主共和政府。( 2分)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 由于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2分) (2)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分)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分) (3)新中国成立后( 2分)。中苏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4分 ) (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霸

39、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开始 走向正常化。(每点 2分,任答 3点 6分 ) (5)推行 “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外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分 )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中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 ”的信息,联系中华民国的相关知识,可知 “仿制品 ”指模仿美国建立的民主共和制;第二小问理解可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这一角度来分析。 (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的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

40、建设的成就,可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小问优越性依据材料三中 “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的信息,可得出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3)第一小问 “跪在地上办外交 ”指的是屈辱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这一状况;第二小问建国初期,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直接联系 课本知识来归纳,可得出中苏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 4)第一小问原因实际上就是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联系课本知识,从中美两方面来

41、分析,可得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第二小问可从中美关系缓和的意义来理解这句话, “一个时代结束了 ”即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即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5)抓住材料六中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 ”“对联合国安理会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等信息,联系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成就,可得出推行 “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外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苏建交、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现 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