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广东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A道家、墨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的思想流派是儒家,而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则是道家,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歪歪
2、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这部作品 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 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吃人! 、 仁义道德 等字眼显然是在猛烈抨击儒家的传统道德,狂人日记这部作品又属于新文学,所以,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另外,狂人日记这部作品并没有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和全面肯定了
3、西方的思想文化。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狂人日记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 的理性认识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并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而不是 “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因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所以
4、,评论是不妥当的就是选项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 东方杂 志某年 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 (思 )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 (什 )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 雄鸡一鸣天下晓 的情景。 ”文中所说的 “一年 ”是指 A 1915年 B 1917年 C 1920年 D 1924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
5、难发现,李大钊是第一个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1919 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结合材料中的 “一年以来 ”当然是指 1920年,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社会主义思潮 孙中山留下遗嘱: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B反帝反封建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
6、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必须唤起民众 ”指的是联共、扶助农工,而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指的则是联俄,所以,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指的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平均地权 反对民族压迫 节制资本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三民主义在政治方面增加了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的内容,在经济方面增加了 “节制资本 ”的内
7、容, “ 平均地权和 反对民族压迫 ”是属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 : “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 ”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毛
8、泽东思想本来就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材料的主旨也是说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另外, ABD三项尽管都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的描述,但是,这三项均是和材料的主旨是毫无关系的。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近代以来,优秀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优秀的中国
9、人把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 “民主革命 ”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 “ 三民主义和 毛泽东思想 ”,而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均不属于中国 “民主革命 ”这个范畴,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 践相结合的产物 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 “毛泽东思想研究 ”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 “X”里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
10、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毛泽东思想其实主要包括三块,第一块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第二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第三块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以链接项 “X”里应该是指新民主主义理论,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C十二大和十五大 D十三大和十四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11、发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际上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则是指十五大,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 改革开放 30年,我国取得伟大成就关键是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进程,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
12、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显然 “ 毛泽东思想 ”并不属于改革开放 30年,所以本题凡是含 均是错误的,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当然也就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是 2004年 “感动中国 ”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13、”请问这位当选者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杨利伟 D马寅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真正的耕耘者、专注于田畴、一介农夫、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等等字眼指的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所以这位当选者只能是指袁隆平,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袁隆平的主要成就 19561966 年被称为 “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 ”,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原因是 A “双百 ”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 富多彩,文艺创
14、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9561966 年被称为 “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 ”,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原因只可能是因为 “双百 ”方针的贯彻,本题属于简单的问题,变相的考察了 “双百 ”方针的巨大意义。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双百 ”方针的贯彻 20世纪 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 “人文学科受到了 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 1960 年,中国的 25万
15、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 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 ”这一史实说明 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B “双百 ”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D “三个面向 ”和 “科教兴国 ”战略得到贯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许多所 “工科 ”学院创办起来, “工科 ”学院创办只能反映出国家 “工业化 ”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工科 ”学院和 “工业化 ”建设当然也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调整
16、大专院校 从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到康有为 “托孔改制 ”,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 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主流思想,适合中国古代的国情,而到了 “近代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以儒家思想为
17、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也必然会不断的下降,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有人用 “观念转变,黄金万两 ”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释 A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因为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封建顽固势力沉重打击了维新派并不是维新派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所以不能选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18、观念转变指的就是思想上的启蒙和思想上的解放,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思想启蒙的作用 百日维新颁布的变法令中的内容,在此以前已经出现的有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 翻译外国书籍 创办报馆、学会 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 翻译外国书籍和 创办报馆、学会 ”均是在百日维新颁布的变法令以前就已经出现的,例如,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很早就派人翻译外国书籍,在百日维新颁布的变法令之前,康有为和梁启超就已经
19、创办了报馆、学会,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颁布的变法令 下列观点,与儒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D爱人如己 , 省事节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儒家思想,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另外,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是道家,善用权术,建立权威是法家,爱人如己 , 省事节用是墨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赵鼎新
20、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 “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 天子 ,而 天命 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 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 ”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 、 天命 等等字眼很显然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核心思想观点,所以材料反映的就是 C。另外,董仲舒的新儒学正是因为神化皇帝的封建统治才被被汉武帝所采纳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
21、新儒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其内容看是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思想 D知识即美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王阳明心学有一个核心主张就是致 “良知 ”,和材料中的 “知善知恶是良知 ”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本题就是一个典型的考查陆王心学的简单题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 “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 B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C “穿
22、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D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是明末清初时期李贽的典型的思想观点,当然也就是不符合宋明时期理学思想观点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另外三个选项都是典型的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思想观点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 D
2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是明清之际的黄宗羲的反封建思想,所以也就是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主张,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另外,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符合 “后世 ”不断发展的特征。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民主启蒙思想 某学习小组以 “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雕版印刷品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 “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 敬造 ”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已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
24、法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朝并没有活字印刷术,所以不能选 A。但是此题材料所反映的一个主旨却是唐代已经开始对活字印刷术进行发明与研究,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当然,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本身的说法就是错误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印刷术的发明 “写字迅速,往往上下字连写,末笔与
25、起笔相呼应,每个字一般也有简化的规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时不易辨认。 ”这是指 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书写风格上来看,写字迅速,上下字连写,末笔与起笔相呼应,并且不太熟悉的人有时不易辨认,应该是草书的书写风格,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草书 郑板桥的墨竹图 ,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充分表达了作者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思想。该画应属于 A
26、宫廷画 B中国文人画 C风 俗画 D民间绘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文人画往往是既有画又有诗歌,充分表达作者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思想,本题中材料所反映的绘画类型也正是属于此类绘画的类型,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人画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 “诗经不是按照 上头 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
27、呼声。 ”这可以看出 ( )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诗经只可能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其他几个选项都不属于诗经的风格特点,例如,中国古代当然也没有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诗经 “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 答案
28、: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 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儒林外史显然是在批判封建社会的一些现象,指谛时弊,所以,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只能是儒林外史,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林外史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
29、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都是固定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都是已经完全定了 “型 ”的,所以,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的影响只能是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本题答案:就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脸谱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评论三: “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 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30、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是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所在,和材料中的欲制 “夷 ”患,比筹 “夷 ”情,尤为有用之书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海国图志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 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31、。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可以富国强兵指的是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而材料中的 “或恐不利于社稷 ”指的则是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做法不能维护封建统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综合题 下表是 1913年 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对三百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题为 “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 ”的问卷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认真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被崇拜者 崇拜者人数 1 孔子 157人 2 孟子 61人 3 孙中山 17人 4 颜渊(孔子弟子) 11人 5 诸葛亮、范仲淹 8人 6 岳飞 7人 7 王守仁(王阳明) 6人 8
32、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各 4人 9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3人 10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各 1人 11 无崇拜者 23人 请回答: ( 1)请根据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各自简要地说明他们为什么会被崇拜?( 9分) ( 2)孙中山在当时被崇拜的人物中高居第三,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原因又是什么?( 2分) ( 3)在约 6年以后( 1920年) 的另一份类似的调查问卷中, 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者人数大大下降,开始低于孙中山等人; 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 马克思和列宁也榜上有名。结合当时
33、的一些重大史实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分) 答案:( 1)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和整理文献,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分)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3分)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对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3分) ( 2)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在当时深受崇拜。( 2分) ( 3) 新文化运动中反对 “尊孔复古 ”逆流,提倡民主科学,儒学的权威被打倒,孔孟思想被全盘否定;(
34、 3分) 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牛顿、培根、卢梭等西方科学家、思想家的影响在扩大;( 3分)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和列宁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崇拜。(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叙述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同时,也就能够解释清楚了他们为什么会被崇拜的原因。孔子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强调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即可。朱熹在 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强调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即可。而王阳明在儒学发展史上的
35、地位主要是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即可。如此崇高的地位当然也必然会被崇拜。 ( 2)在回答孙中山在当时被崇拜的人物中高居第三,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的原因时一定要明确 “当时 ”指的是 1913年这个独特的年代,这个独特的时间。 1913年辛亥革命已经胜利结束,中华民国已经建立,临时约法已经颁布,辛亥革命也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也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切居功至伟的孙中山当然也会被崇拜,本题就是变相考查辛亥革命的积极方面的意义。 ( 3) 在回答本题是一定要注意 “1920年 ”这个时间, “1920年 ”中国正在开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否定原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对 “
36、尊孔复古 ”逆流,当然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者人数大大下降,开始低于孙中山等人也就非常正常了。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主要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提倡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马克思和列宁也榜上有名只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在宣传马克思主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思想解放 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教育的发展,展示着社会的律动,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思想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修身
37、之要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1)北宋时,书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4分 )据材料一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4分 ) 材料二:明代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持东林书院,聚众讲学 。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书院内顾宪成撰写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影响深远。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将自由讲学改成时文 (八股文 )训练,与官学一样,完全
38、成了科举的附庸,完全改变了书院传经讲学的初衷。 (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 材料三:京师同文馆和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 ( 3)据材料三,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分 ) 材料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作人才。 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4)据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39、,列举史实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 (4分 ) 答案:分 ) ( 1)原因: 北宋重文轻武; 私人讲学传统的影响。 (4分 ) 目标: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 (4分 ) ( 2) 倡导经世致用,有浓郁的爱国意识; 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干预,趋向应试功名。 (4分 ) ( 3)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种实用人才; 留学教育,开近代教育先河。 (4分 ) (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实施“2ll工程 ”计 划;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4分。至少举两例。所举史实只要是1985年以后即可。 )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40、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不难发现,北宋时,书院兴起的原因主要从国家的治国理念、治国政策和历史传统等角度展开论述即可。北宋时期国家的治国理念、治国政策当然是指重文轻武,重文轻武是导致北宋时书院兴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中国本来早就有私人讲学传统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也可以从 “理学的兴起 ”也会导致北宋时书院兴起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 2)材料二中的 “讽议朝政、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等等字眼是意在说明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倡导经世致用,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大事,当然也就具有了浓郁的爱国意识
41、。而材料二 中的 “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将自由讲学改成时文 (八股文 )训练,与官学一样,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 ”则意在说明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已经被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干预,书院教育也不再是单纯的传经讲学了,书院教育也变得趋向应试功名,书院教育也充满了浓厚的官场意识。 ( 3)材料三有两幅图片组成,一副是京师同文馆,另一副是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京师同文馆是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的创办新式学堂,通过新式学堂来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各种实用人才。而 “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 ”这个图片则是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的留学教育,而留学教育在中 国则是开创了一个先河,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新的重大变化。 ( 4)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本题材料的出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一定要注意所列举的事实必须是 1985年之后的事情即可。例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施 “2ll工程 ”计划, 985工程,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等等均可,本题其实就是换个角度,变相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