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29033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 “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 ”又说: “一则治,异则乱。 ”乃 “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礼乐与法治并举 B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 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答案: C 图像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图一上的动物纹饰,商人认为可以沟通神灵 图二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图三记载的所有内容已被证明是确实可信的 上述三图所代表的史料互相印证,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

2、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史记部分内容是司马迁对口耳相传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并非都是确实可信的, 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带 的选项;商人崇敬鬼神,比较迷信,作为祭祀用的礼器,通过鼎上的动物纹饰,商人认为可以沟通神灵;龟甲和兽骨记载的文字大都与占卜有关;鼎和甲骨都是第一手史料;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可以相互印证,有助于研究商朝历史。因此 都是正确的。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的古代艺术 甲骨文 唐代御史李舟说: “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 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 ”这表明李舟

3、 A要求严加查禁怀素的书法 B认为怀素的行书笔画新奇 C认为怀素的书法过于癫狂 D对怀素的书法有赞赏之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舟虽为御史,但是其监察范围是官员的不法行为,张旭和怀素只是在书法上有造诣,因此材料并未体现李舟要求严加查禁怀素的书法,排除 A;材料强调怀素的书法 “狂 ”而不是 “新奇 ”,排除 B;张旭的书法造诣很高,李舟认为怀素的书法 “以狂继颠,谁曰不可? ”,也就是说和张旭书法同样有很 高的造诣, D符合题意。过于癫狂是对怀素书法的否定,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的古代艺术 书法 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

4、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 A风格多样化 B文人画流行 C宫廷画活跃 D趋向世俗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并结合图片信息可知,芙蓉锦鸡图是宫廷花鸟画,杂技戏孩图是风俗画,西山清远图是文人山水画,六君子图中诗书画印一体,是文人画。由此可知宋元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风格多样, A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的古代艺术 古代绘画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上述认识的产生是由于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

5、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该科学适用于 “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 ”;且根据 “按某种法则运转 ”可知该科学成就表明自然界运动存在某种客观规律; “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可知其作用是否定了上帝的作用,人们从此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而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其 深刻的影响。 B符合题意,其他几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近代

6、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牛顿力学体系的贡献 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这种做法的是 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 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 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力学是牛顿创立的,与达尔文无关,并且达尔文的研究领域不涉及物理学,所以排除 A;二者研

7、究的领域不同,因此不能说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排除 D;人们敬仰的主要不是探究精神,而是科学贡献,排除 C;人们把达尔文葬在牛顿墓旁,说明两人在不同的领域为都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个是经典力学,一个是生物进化论。而科学的发展是 对宗教神学的冲击,因此 B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追寻生命的起源 达尔文进化论 在 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 “史蒂姆( 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 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蒸汽机的出

8、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到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已经从英国扩展到欧美,因此 当时 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的说法过于绝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还包括美国人的发明,因此 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说法过于绝对;人们之所以把蒸汽机与英国联系起来,说明蒸汽机已经广泛使用,人们把它看做工业革命的象征性标志。 正确, 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人类文明的引擎 蒸汽机 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大卫 克拉克曾经这样说过: “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

9、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 ”这段话着重强调的是 A互联网的技术含量低 B电子邮件并非先进技术 C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对人的重大影响 D电子邮件只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 “互联网的最大成功 在于对人的影响 ”和 “电子邮件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 ”可知,材料强调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影响,因此 C符合题意;互联网代表高新技术,材料也未体现其技术水平高低,因此排除 A;B项没有体现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D项忽略了电子邮件的技术,电子邮件不只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模

10、式。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向 “距离 ”挑战 改变世界的网络 科技史专家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 “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 ”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前面,并且启发了 “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的有 蒸汽机 飞机 汽车 磁悬浮列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 “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说明技术发明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科学与技术并未紧密结合,这符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1、,排除带 的选项;科学理论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实现了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飞机和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 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磁悬浮列车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也体现了科学理论对技术的支持。因此 正确, C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人类文明的引擎 科学与技术结合 马丁 路德曾称印刷术为 “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此语实际上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B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C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 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

1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引用马丁 路德的话来评价印刷术,而马丁 路德又是宗教改革的代表。因此本题应从印刷术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来分析。 A只是 单纯强调是伟大发明,未体现与宗教改革的关系,且表述过于绝对; C没有体现印刷术这一信息,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材料强调印刷术传播了上帝的福音,而不是中华文明,排除 D;综合材料和上述分析,可知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这一点得到了马丁 路德的认可,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印刷术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

13、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 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 ”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马丁 路德 C莎士比亚 D伏尔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即可明确这是指启蒙运动,因为在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只有启蒙运动才对原有的国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对未来社会构建了政治蓝图。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排除 AC两项;马丁 路德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

14、D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伏尔泰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 “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信徒皆为祭司 用理性的武器扫荡一切权威 回到圣经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强调人性和追求现实的幸福,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宗教改革强调人们有灵魂自救的权利,信仰即可得救,反对天主教会的 权威;启蒙运动提倡理性主义。因此 符合宗教改革的特征, D符合题意; 符合文艺复兴, 符合启蒙运动,排除带 和 的选

15、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神权下的自我 宗教改革 中国古代某位学者被称为 “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该学者主张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答案: C 朱子语类中记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之类,无非这理 ”。其要说明的是 A良知即天理 B理为宇宙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 C格物以求理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B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 ”主要是

16、指 A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指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排除 B;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是先秦儒学的特征,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排除 C;理学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是对董仲舒曾 “三纲五常 ”的继承,不是全新的创造,排除 D。理学是以儒家的

17、纲常名教为核心,吸收佛教和道教观点,经过改造后的哲学思辨化的新儒学。因此 A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的形成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 “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其 “时代性的缺陷 ”主要表现为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B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C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渗透 D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早期启蒙思想。但是因其发展缓慢,力量较小,早期

18、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反映在思想层面上就是这些思想家们提不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因此 A 符合题意。BC不能体现材料中的 “先天不足 ”,因为二者均不是从启蒙思想角度而言的;当时中国尚未形成资产阶级,排除 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思想 活跃局面背景 公元前 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 “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 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表明色诺芬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

19、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并没有批判有神论,没有关于否定神的信息,排除 A;公元前 6世纪时还没有天主教会,排除 B项;材料的内容应该是主观思想的表现,所以并不是宣扬唯物主义思想,排除 C;由材料中的 “人认为神也是生出 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 ”可知是人把神描绘成了自己的模样,因此 D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蒙昧中的觉醒 古典人文主义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 “(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

20、切的尺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的,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排除 A;文艺复兴早期,还未形成君主专制,矛头指向的是封建神学,排除 C; D 项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追求现实的幸福。 B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神权下的自我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 “人曲 ”。这是因为它 A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

21、话 B猛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主张 “教随国定 ” C宣扬 “幸福在人间 ”的人文主义观点,提倡 “人性 ” D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而 “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和主张 “教随国定 ”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排除 AB;文艺复兴早期,欧洲还未形成君主专制, D是 1718 世纪启蒙运动的主张。 两部作品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都宣扬人文主义,因此只有 C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神权下的自我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

22、表面上看起来,它仿佛是古代文化的再现,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抄袭旧文化,而是一种创新,它有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展。 ”下列事件或作品最能体现文中精神的是 A十日谈 B “九十五条论纲 ” C哲学通信 D理想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 “它仿佛是古代文化的再现,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抄袭旧文化,而是一种创新 ”,可知符合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而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这一特征。所以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即可, A符合题意。 B是宗教改革时期; C 是启蒙运动时期; D是古希腊时期。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3、与发展 神权下的自我 文艺复兴 综合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与董仲舒的伦理思想是对他们生活时代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 在孔 子生活的春秋时代 周王室衰微以及血缘关系的淡化,贵族间攻伐、僭越之事屡有发生,出现了孔子所谓 “礼崩乐坏 ”的天下大乱的局面。董仲舒生活在西汉鼎盛的汉武时期,虽然那些 “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的势力迭遭打击,但尚未彻底铲除而继续威胁着皇权的巩固。另一方面,小农也面临着被兼并而破产的境地。某些封建官僚贵族 “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蓄其积委 ”,使劳动人民 “日削月胺、寝以大穷 ”。 马国华孔子与董仲舒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为仁由己。 ”“仁远

24、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 仁。 ” 论语 材料三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四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再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孔子与董仲舒的 “生活时代 ”所面临的 “挑战 ”。并以此说明两位思想家作出 “回应 ”的各自的目的。 (5分 ) ( 2

25、)据材料二,孔子认为实现 “仁 ”的途径有哪些? (3分 ) ( 3)据材料三、四,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分别指出其目的。 (4分 ) 答案: (1)挑战:春秋时代:出现 “礼崩乐坏 ”的局面。 (或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1分 )汉武时期:皇权受到威胁;小农破产。 (2分 )目的:孔子:恢复礼乐制度。 (1分 )董仲舒:维护皇权和小农经济。 (1分 ) (2)途径:通过自身努力;宽容待人;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 (3分 ) (3)材料三思想:天人感应。 (1分 )目的:用上天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 (1分 ) 材料四思想:春 秋大一统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分 )目的:以思想上

26、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1分 )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论语 为政 材料二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 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

27、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 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孔子和苏格拉底基本主张,并指出他们思想的相通之处。( 4分) (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与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相似背景。( 2分)

28、 ( 3)结合材料三、四,依据时代背景分析孟德斯鸠的思想与黄宗羲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4分) 答案:( 1)基本主张:孔子:以德治民;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相通之处:强调伦理道德。 ( 2)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 2分)相似的背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资本主 义萌芽或发展。( 2分) ( 3)进步之处:孟德斯鸠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侧重于提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的设想。而黄宗羲则侧重于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本身,并未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构想。( 4分) 12分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9、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 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 (或正当性 )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 才有 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 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 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 “唯信称义 平信徒皆为教士 ” 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

30、 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 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 在宗教方面 伏尔泰说: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 在政治方面 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 “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 (人民 )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 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31、1)材料一中的 “个人主义 ”指的是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了 “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 ”的重要意义。 (3分 ) (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 路德的思想 “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分 ) (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分 ) (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分 ) 答案: (1)个人主义就是人文主义。 (1分 )重要意义:冲破传统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2分 ) (2)“印记 ” 其主张

32、因信称义明显带有人文主义倾向; “深化 ” 主张由各国政府管理教会。 (2分 )意义: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1分 ) (3)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政治方面主张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 (3分 ) (4)古代希腊 萌发 (起源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复兴和发展;启蒙运动 成熟。 (3分 )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 (学 )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 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 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

33、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时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 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在当时文人看来, “这种文学形式 ”是 “小道 ”,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 “雅正 ”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 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苏轼 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34、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 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 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 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 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宋朝是 “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 ”,但是 “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 马克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 1)材料一认为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原因何在? (4

35、分 )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主流文学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 “兴旺 ”的主要原因。 (4分 ) ( 3)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 难以 “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 ”? (2分 ) (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 “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的 “不利因素 ”。 (2分 ) 答案:( 1)不同:理学压抑人性 (思想被束缚 );文艺复兴提倡思想自由。(2分 )原因:中国理学服务于官僚体制,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文艺复兴服务于资产阶级,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2分 ) ( 2)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 2分。 )原因

36、:更能表达个人情感 (更适合市民的需要 );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 (文人对文学艺术的创新 )。 (2分 ) ( 3)原因:农 耕经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商业的影响力小。 (2分 ) ( 4)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农业经济的落后;科技发明 (成果 )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 (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 2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理学家主静和主敬 一个是个人修养上的存天理灭人欲,一个是遵守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这两点都是对人性的扼杀,而西方则主张 “自由思想 ”。关于理学和人文主义不同的背景,可依据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

37、一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 ”来分析。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可知 中国的理学家 “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表明其服务于官僚体制,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封建自然经济;而文艺复兴服务于资产阶级, “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时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表明其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2)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概括特征的能力。结合材料宋代、苏轼等信息可知这一文学形式为词;从 “娱乐艺术的性质 ”“ 较少拘谨的地位 ”“ 不够堂皇正大 ”可知词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的特点。词兴旺的背景与 “诗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 ”的局限有关,也和 “士大夫 集团的

38、成员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有关。因此可以归纳为:词相比较诗歌更能表达个人情感 (更适合市民的需要 );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 (文人对文学艺术的创新 )。 (3)本题考查阻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意在考察学生论证事物的能力。材料从侧面也就是西方的角度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阻的原因。 “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 ”。根据所学可知,尽管宋代商业较前代有了重大发展,但是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宋朝的商业 平铺在亿万 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 ”说明商业的影响力较小。 (4) 本题考查学生整理信息的

39、能力。通过前后一系列问题,可知宋朝的特征是:思想上理学对人性、思想的禁锢与束缚;经济上农业占优势,商品经济的影响力不足以推动科技的发明的推广;政治上可结合所学归纳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而这些都导致宋朝 “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宋代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代理学成就;古 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影响古代科技的因素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

40、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二 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 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 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 “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

41、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但由 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所说的伽利略的发现是什么?分析这一发现的意义。 (2分 ) (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4分 )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42、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 (1分 )结合其内容分析为什么说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出现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5分 ) 答案:( 1)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分 )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分 ) ( 2)影响:为天文学和宇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树立了楷模;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机械决定论对启蒙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分 ) ( 3)背景: 19世纪,物理学的新发现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挑战。 (1分 )原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普朗克的量子论发现了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两者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5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