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江西吉安县中新余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荀子说: “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 ( ) A认为法律应当由君子制定 B强调良吏执法的重要性 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 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我们可知法制是政治的开头;君子是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即使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了;如果没有
2、君子,法律即使完备,也会失去先后的实施次序,不能应付事情的各种变化,足够形成混乱了。由此可以分析出荀子重视法治,但是更强调良吏执法的重要性,所以本题选 B。 A、 C、 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荀子。 下图是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 于西方 B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 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中国科技的曲线图可以看出 A错误; B项符合中国科技曲线
3、的走势图;中国科技最高分是在 13世纪左右,所以 C错误; 15世纪以后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所以 D错误;本题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科技的演变。 明代王骥德曲律 杂论载: “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 填词 。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
4、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 ”可以看出文学发展呈现出世俗化趋势,本题答案:选 A,B、C、 D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元曲。 在 19世纪后期的西方社会,上、中等阶层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他们论证说,他们应得到幸福的成功,因为他们已证明自己较无能的穷人更 “适合 ”,而且,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 “生存斗争 ”的一部分。这种观点( ) A由达尔文提出 B受到了进化论的影响 C由凯恩斯提出 D受到了相对论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
5、并是 “生存斗争 ”的一 部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以本题选 B,社会进化论并不是达尔文提出的,所以 A错误。 C和 D与题干不符。 考点: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 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
6、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社会转型中应该是按照思想 制度 器物的顺序进行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正好与此相反,所以本题选 A,B、 C、 D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美国学者罗斯 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 “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答案: D 试题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毛泽东 “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 ”说明了他将马克思主义学说用于指导中国农民革命运动,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也是对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有了准确把握的结果,所以 D项符合题意, A、 B 、三项本身说法错误,答案:选 D项。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这样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这里的 “它 ”是指 ( ) A蒸汽机
8、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 ”“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蒸汽机,推动了机械的普及,所以本题选 A,B、 C、 D与题干不符。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蒸汽机。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
9、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 A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 “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可以分析出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所以本题选 D,A、 B、 C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文学革命。 李大钊说: “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
10、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 ”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 ) 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李大钊的整段话来看,他指出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但更多地指出了东方文明的缺陷,很显然,这是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时的观点,即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形式主义的偏向。所以本题选 C,A、 B、 D不符合材料信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孙中山在 1925年 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 “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
11、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为了这场 “民族革命 ”,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 ) A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D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可以看出时间 1925年,由材料 “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且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所以本题选 D,A是
12、孙中山早年的变化; B是 1911年,不符题干时间; C是 1912年不符合题干时间。 考点: 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在他的作品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中写道: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层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这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 ) A 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荒诞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层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可以看出是对工人们的对资产阶级剥削的愤恨的真实描写,所以本题
13、选 B,A、 C、D与材料不符。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文学 现实主义。 韦勒克将某一文学流派的风格总结为: “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德国作家席勒也认为这一文学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下列美术作品中与之具有类似风格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 ”“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种风格是浪漫主义风格, A是现实主义风格; B是印象主义风格; C是现代主义风格; D是浪漫主义风格。所以本题选 D。
14、考点: 19世纪以来 的文学艺术 绘画艺术 浪漫主义。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 ”以下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可以看出此观点强调在社会观方面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应 强求一致。与智者学派普罗他戈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一观点一致,
15、故正确答案:为 A。 B、 C、 D与材料信息不符合。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智者运动 人是万物的尺度。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及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 A君主立宪 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由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所以本题选 C,A、 B、 D与材料信息不符合。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社会契约论。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 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朱熹
17、反复强调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故选 A。 B、 C、 D与题干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 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 “中国的马丁 路德 ”。主要是因为二人( )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王阳明主张 “致良知 ”“发明本心 ”,强调人的主体作用;马丁 路德主张 “信仰
18、得救 ”也是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所以本题选 A,B中国没有教权的束缚; C王阳明是对正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王阳明心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能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阳明。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 “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下列对此信息的 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 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
19、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 “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 ”可知李贽认为焚书乃是势之必然,即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所以本题选 B,A、C、 D与材料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李贽。 钱穆说: “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 ,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 崇尚文治的政府 ,即士人政府。 ” “士人政府 ”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科举制度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
20、干信息 “一个 崇尚文治的政府 ,即士人政府。 ”士人是指知识分子,联系所学知识应是指儒家学者地位的提高 ,并上升为正统地位,所以本题选 C。 A是秦朝的; B黄老之学被推岽是在汉初; D科举制度的形成是在隋唐,因此都不符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 夷务 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
21、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 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能分析出理学的博大精深,由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 夷务 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能分析出理学的封闭性,所以本题选 B,A、 C、 D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的特点。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
22、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 “尚法尊儒 ”,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 “独尊儒术 ”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 “仁政 ”思想被剔除出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尽管接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实际上依然重视法家思想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所以 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 D项说法错误,此时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不可能沦为法家的附庸,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
23、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文艺复兴被称为 “打破神学枷锁,高举 人文主义 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 ”。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 ”!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的思想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打出人文主义旗帜,大量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的美术作品中的宗教人物是充满浓郁现实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作品更多反映
24、的人类现实生活的幸福而非表达对宗教来生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答案:选 D,A项出现与宗教改革运动中, B C两项反映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 “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 有统治知识的人。 ”这表明苏格拉底 ( ) A提倡以德治国 B反对直接民主 C主张人民主权 D主张君主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统治知识的人才可以统治国家,这与当时雅典的原始的直接的民主相违背
25、,所以本题选 B, A、 C、 D不符合材料信息。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主义的起源 苏格拉底。 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取仁曾有一个判断: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 ”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印刷机器的技术革新,而第二句话可以看出中国新
26、闻发展,结合起来可 以推断出本题答案:选 C,A、 B、 D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 技术革新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先促进思
27、想解放然后又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而中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现代化已成时代潮流;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等因素推动的,所以中西方出现这种反差的根源在于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所以本题选 C, A、 B、 D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思想启蒙 中西启蒙的差异。 “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 思想创新的世纪 ”。材料所述的两个 “精神符号 ”的内在联系是 ( ) 都带有理性和自由的色彩 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 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 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 B C D 答
28、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西方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本题最佳解题方法是排除法, 说法错误,只有启蒙运动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所以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A、 B、 D说法有错误的选项。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 展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两者的联系。 综合题 18分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 “人生而是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
29、,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之中最重要的一条脉络,从先秦孔孟的创立形成到宋明朱王的继承发展再到现当代中国新儒学的兴起,儒家思想一直都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起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思想是西方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从古希腊文明到文艺复兴再到现当代西方各个思想流派,人文思想都是贯彻始终。 摘自文明之旅 ( 1)归纳材料一中两国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产生源头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 的差异?( 12分) 答案:( 1)
30、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分) 不同影响:法国的启蒙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 4分) ( 2)产生源头不同:中国先秦儒家思想;西方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4 分) 内容关注点不同: 人的属性。中国强调人是 “社会 ”的人;西方强调人是 “个体 ”的人。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中国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西方强调人的平等。 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中国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性是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的力量。( 8分,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第( 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
31、料和归纳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中的相同点:由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可以概括出黄宗羲主要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的君主专制。卢梭认为人生而平等,也是反对专制主义倡导自由平等。不同影响可从当时两国思想解放和推动民主革命的两个角度组织概括。 第( 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归纳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 “春秋战国时期形 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之中最重要的一条脉络,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思想起源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由 “起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思想是西方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 ”可以分析出西方思想的源头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至于两者内容的差异性主要从两者的几个关注点来
32、分析:从对人的属性、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这几个角度来组织概括。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 黄宗羲;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 5世纪雅典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认为: “人是 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则倡导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材料二 诗人但丁说: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人文主义鼻祖彼特拉克也认为: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 材料三 马丁 路德是 16世纪宗教
33、改革的倡导者 他的神学思想强调 “因信称义 ”: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 “义 ”,要想称 “义 ”,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材料四 卢 梭认为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创立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 6分) ( 2)材料二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6分) ( 3)马丁 路德强调的 “因信称义 ”的实质是什么 路德的宗教改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
34、据材料三你认为他的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 6分) (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2分) 答案:( 1)同: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 。异: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2)人文主义,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威,追求现实的幸福和物质享受。 ( 3)实质: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含义:反对盲从盲信,倡导个性解放,是对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尊重(或相信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 ( 4)起源 -复苏 -成熟 试题分析:第( 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由“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和 “苏格拉底则倡导 “有思想力
35、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可以分析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都肯定人的作用。至于不同点分别列举 两个人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 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归纳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和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可知两人都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第二问只需根据所学的知识组织概括即可。 第( 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归纳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要想称 “义 ”,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
36、而在于上帝的恩 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可以分析出 “因信称义 ”的实质是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第二问根据材料三中对 “因信称义 ”的解释进行概括即可。 第( 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概括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是人文主义的起源;材料二和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的复苏阶段;材料四卢梭的思想主张属于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的发展并且走向成熟的阶段。回答此问时只需抓住关键词来概括人文主义的阶段特征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主义的起源 智者运动;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 主义的复苏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37、人文主义的成熟 启蒙运动。 12 分 )材料一: “中体西用 ”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 “中体西用 ”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 “中体 ”作为前提, “西用 ”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 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38、新文化运动是 “情绪主义 ”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概括材料一陈旭麓是如何评价 “中体西用 ”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分)按照这一原则,任选表格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 6分) 答案: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中体西用 ”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4分)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2分) 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 “新政 ”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
39、会现实,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任选一种进行评价, 6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 “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 “中体西用 ”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的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运用 “中体西用 ”的原则是十分赞成的。第二问从 “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 ”可知作者在评价 “中体西用 ”所遵循的原则是 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第三问依据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原则可以看出表格中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都是错误的,都离开了当时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回答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进行评价。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的评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辛 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评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