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北开滦二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29038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河北开滦二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河北开滦二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河北开滦二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河北开滦二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河北开滦二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河北开滦二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制度与成语 “数典忘祖 ”“不肖子孙 ”相关联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成语的意思是对不起祖先,是不肖子孙,这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故选 B。 A项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C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行政体制; D项是权力的继承制度,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 “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 ”。此人的观点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B具有主观臆断性 C站在地主阶级

2、立场说话 D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洪秀全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后者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如果太平天国不失败洪秀全也会成为封建君主,而实行君主专制,仍然会阻碍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这一切都是由于洪秀全所代表的阶级性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此题正确选项是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 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 能看到出路, 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3、。 ”下列能够反映 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问题中时 间特征 “20世纪 ”可知备选项中只有 D选项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和辛亥革命( 1911)发生是发生在 20世纪 , A B C三项发生的时间特征与上述题意不相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有学者认为: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

4、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这位学者眼中的大树应当是指 A君主专制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清王朝的统治 D帝国主义在中 国的侵略势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 “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故 A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直到现在依然存在,故 B项错误; CD两项与题干信息 “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 ”(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 “残

5、酷的一课 ”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答案: A 试题分析:大革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得到的经验教训是 :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故选择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A无产阶级领导革命 B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C建立起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D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1949

6、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故选择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从 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制定 “这样的宪法 ”的大会应该是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7、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1954 年宪法,根据所学知识,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954 年宪法,结束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们国家的国体与政体。故选择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年宪法 自 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是 A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B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大跃进阶段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要求 “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 ”,结合所学可知,文革是我国

8、一次空前的浩劫,它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故 C项正确; ABD项都不符合 “最动荡不安 ”的要求,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2013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表示:这几年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得以逐步落实,得到两岸人民支持。双方应在反对 “台独 ”、坚持 “九二共识 ”的基础上, “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一国两制 ”得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支持 B国共双方积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C连战认同和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 D国共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

9、国统一大业。 A 项材料不能体现; B 项不符合史实;D项表述错误;从材料 “坚持 九二共识 的基础上, 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 ”可知 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 台湾问题 “海基会 ”与 “海协会 ”会谈达成 “九二共识 ”之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立即宴请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先生并亲自设计了菜单的菜名:情同手足、龙族一脉、琵琶琴瑟、喜庆团圆、万寿无疆、三元及第、燕语华堂、兄弟之谊、前程似锦。这不能反映 A海峡两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础 B两岸统一的障碍已消除 C双方求同存异,争取互利双赢 D两岸同胞血脉相连 答案: B 试题分析: “九二共识

10、”表明,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双方求同存异,争取互利双赢;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这说明 A、 C、 D三项正确。 “海基会 ”与 “海协会 ”属于民间组织,没有消除两岸统一的障碍的作用, B项说法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 台湾问题 有学者说: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 反西化 现代化 ”。下列符合 “反西化 现代化 ”两个阶段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西化 ”指的是向西方学习。 “反西化 ”指的是排斥西方

11、。 “现代化 ”是指经济上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四个选项中只有义和团运动是排斥西方的。故 D项是正确答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革命口号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下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口号发生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打倒列强,除军阀 ” “将革命进行到底 ”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 新进攻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打倒列强,除军阀 ”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 “将革命进行到底 ”是解放战争时期,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是抗日战争时期, “星星

12、之火,可以燎原 ”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因此,排列顺序是 ,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文化大革命 ”深刻的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它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答案: A 试题分析: “文化大革命 ”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场浩劫, “文化大革命 ”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导致个人崇拜严重,脱离实际,法制被践踏,民主被破坏等。它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所以答案

13、:为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化大革命 ” “文化大革命 ”影响 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 “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 ”对 联中的局面直到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79年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是中国大陆政府结束炮击台湾的文件,并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所以排除 A 项。 C 项与史实不相符合,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是在八十年代后才结束的, D项也是无关项,

14、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台湾问题 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 ”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A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在太平天国的斗争中,依靠的就是人民,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沉重的打击, CD表述错误。由此选择 B。 考 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

15、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 1840年 1842 年间 B 1927年 1936 年间 C 1937年 1945 年间 D 1946年 1949 年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鬼子的末日 ”表明此材料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于是 1937年,结束于是 1945年,所以答案:选择 C 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是因为 A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

16、的彻底胜利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 C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 D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面的解放战争就证明了这一点,故 B项正确; A项表述错误,社会性质仍是双半社会, CD项不是主要表现,故 AC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三字经写道: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 “最长久 ”的制度保障是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周时期采用的

17、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并制定礼乐制度来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故选 A。 是在秦朝建立的制度,排除有 的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一般称谓 妻 (正配 ) A.三哥 (20岁 ) B.四哥 (14岁 ) 妾一 (侧室 ) C.大哥 (25岁 ) 妾二 (侧室 ) D.二哥 (22岁 )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周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统治秩序正常运行,实行了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包括两点内容:嫡出、长子。即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因此只有 A项符合题意。 考

18、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秦朝开始使用的 “皇帝 ”称号和夏、商、周的 “王 ”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B、 C三项是其相同之处,可排除。另外,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并未实现高度的集中, “王 ”仅是天下的共主,而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始皇为了与以前有所区别,开始使用 “皇帝 ”称号,这是本质的不同。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

19、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 “中国梦 ”,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秦始皇当时的 “中国梦 ”是 A希望皇权至高无上,强化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B开始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君权专制 D废除丞相和中央及地方官员世袭制,选贤任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选项开始推行郡县制的表述错误,因为郡县制在战国商鞅变法中就已推行; C实行三省六部制属于唐朝的制度,排除 C; D废除丞相是在明朝时期,不符合题意。 A 选项反映了秦始皇希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20、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 “参知政事 ”、 “参预朝政 ”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 “同中书门下三品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 A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缩小了 B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仅限于三省长官 C宰相成员增多导致皇权旁落 D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 三省长官 ;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 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 ;三省把中央机构的职能主要分为参与决策 (包括立 法 )和行政两大部分

21、,分工同时又合作,有很大的合理性。这样,大大加 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 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 ;中央机构职能合理分工,加强了皇权。故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刘邦认为 “(秦始皇)为皇帝 ,而弟子为匹夫 ,内亡(通 ”无 “)骨肉根本之辅 ,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故刘邦采取的新举措 A废除了郡县制 B分封同姓诸侯王 C实行察举制 D设置了刺史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刘邦错误吸取秦亡的教训,认为秦没有分封子弟为王,以致孤立而亡,因此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A与事实不符; C是在汉武帝时

22、期; D是西汉监察制度;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 A完善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弥合君相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再到清朝设立军机处,中央政治制度变迁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君主专制的强化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 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

23、本输出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午中日战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空前严重。 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的影响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中法新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

2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下列中国近代出现的爱国主义口号的先后顺序是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抗美援朝为朝鲜战争时期,时间是 1950-1953年, 保卫华北、保卫黄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时间是 1937-1945年, 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时间是 1895年后, 五四运动口号,时间是 1919年,所以时间先后为 ,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5、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伟大的抗日战争 史实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 ”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不畏强暴的精神 团结一心的精神 敢于造反的精神 抵御外侮的精神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题干中可以得知是三元里抗英的事迹, 因此结合材料能够归纳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精神。而敢于造反与题干精神不符。 故 正确,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元

26、里人民抗英 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给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方向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国民党一大是国民党的会议,与中共的思想问题解决无关。 C项中共七大是迎接抗日战争胜利的会议,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 D项更是错误,中共八大是建国后 1956年的会议,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八七会议 当代学者提出了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的观点。此观点主要认为 五四运动是 A中国的 “文艺复兴 ” B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

27、革命转变的开端 C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中国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起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给了五四运动一个全新的评价,要求围绕这一评价答题,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指新中国成立, A项不符合题意, C项不符合史实,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仍然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B项正确, D项表述错误,政治制度早在维新变法时就已经是向近代转变的尝试,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领导阶级不同,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答案:为 B。

28、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综合题 读图一至图四,回答问题: (13分 ) ( 1)图 1、图 2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分 ) ( 2)与图一相比,汉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采取了那些措施?( 2分) 与图 2相比,图 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2分 ) ( 3)图 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有何意义? (4分 ) (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分 ) 答案:( 1)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 2分)特征:皇权高度集中。( 1分) (

29、 2)频繁换相;设中朝,以对抗外朝。( 2分)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 2分) ( 3)皇帝:雍正。( 1分) 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1分) 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1分) 意义: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分 ( 4)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2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情况,需要结合图片内容来回答。第( 1)问结合图一中出现的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和 “郡县乡 ”可知是秦朝实行的三公九卿制;结合图二中出现的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可知是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

30、部制;这两种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体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第( 2)问结合结合所学知识,汉朝皇帝为了削弱相权,重用身边的近臣,形成中朝;图片三中的文字提示可以发现,皇帝下面直接是六部而没有了丞相一级的机构设置,因此可以判断此图反映的是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的状况,加强了专制统治。 第( 3)问结合文字提示可以知道此图是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当时的办公处所;军机处的职能主要是 “跪受笔录 ”, 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 4)问结合四部图片中中央机构官职的变化,反映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通过秦始皇设立丞相,到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31、,直至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完全成为皇帝的御用工具,说明皇权不断增加的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 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 12分)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

32、割台湾。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 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35年前,中日老一辈政治家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战略决断,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揭开双边关系的新篇章。 35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断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 温家宝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 3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钓鱼岛位于距温州市约 356千米、福州市约 385千米、基隆市约 190千米处。大陆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 385千米( 208海里)处。 ( 1)材料一的

33、诗写于哪一年?日本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 “春愁 ”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分) (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2分)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 4分) ( 4)对于日本政府 2012年的非法购岛行为,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 3分) 答案:( 1)时间: 1896年;( 1分) 条约:马关条约;( 1分) 情怀: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 1分) ( 2)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2分) ( 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

34、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4分) ( 4)方法:坚决抵制,捍卫我国领土主权;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 3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1)时间:由材料一中的 “去年今日割台湾 ”应该指的是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岛给日本,据此推断时间应该是 1896年。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就是前边提到的马关条约。情怀: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和 “四百万 人同一哭 ”可以知道表达的是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 ( 2)主要原因: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二分析 ”,所以根据材料二中的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

35、到最后的胜利 ”可知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这是以前的反侵略战争所没有做到的。 ( 3)意义: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由材料三中的 “从此揭开双边关系的新篇章 ”、 “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等信息再结合所学可知,中日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促进 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 4)方法:日本政府 2012年的非法购岛行为是指非法购钓鱼岛的事件,因为钓鱼岛是我国领土,所以我们应该坚决抵制,捍卫我国领土主权;但还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

36、家之间的分歧。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的原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 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

37、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会 议 时间(年)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5 第四届全 国政协会议 19641965 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781983 材料五 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体现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 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历史任务;, 1999年 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38、通过宪法修正案,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这一制度有何新的重大发展? (4分 ) ( 2)材料二中宪法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3分 ) ( 3)根据材料三,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4分) ( 4)通过材料四,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分) (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2分 ) 答案:( 1

3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分)。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使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分)。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2分)。 (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分)。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分) 。 ( 4)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2分 ) ( 5)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呈现出

40、制度化、法律化的特点( 2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 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后,政协职能的变化来分析,可得出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使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的信息,结合所学可归纳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小问意义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影响来思考,可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3)第一小问结合

41、所学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小问意义联系教材知识来作答即可,可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角度来分析。 ( 4)抓住时间信息和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召开 的次数,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文革期间,民主法治遭到践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 8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召开过一次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 5)特点可从三大制度的发展演变,联系第一问的问题,可归纳出不断发展,逐步完善;从 1954年宪法,到 1982年宪法,再到 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可归纳出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的特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三大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改革开放 以来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