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29043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4年 9月 19日 iPhone6在美国正式发售,为迎接抢购热潮, 9月 6日与10日先后将 930吨的 iPhone6由中国运往美国。 iPhone6的手机产业链供应商来自全球, 2013年苹果全球有 748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占据了 331家。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将 iPhone6运往美国迎接发售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小题 2】 iPhone6手机产业链供应商分布显示( ) A美日等供应商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B中国供应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C手机

2、生产各组件具有投入产出联系 D手机生产体现了产业集聚现象 【小题 3】 iPhone6 手机摒弃了之前的小屏,第一次采用 4.7、 5.5 英寸大屏制造,最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屏幕成本的下降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劳动力成本下降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iPhone6属于高科技电子产品,具有质量轻、体积小,价格昂贵的特点,适宜采用航空运输方式。 【小题 2】图中显示,美国等供应商主要负责关键芯片的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供应商主要负责组装和一般零部件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手机生产各组件供应商和美国总部之间

3、具有投入 -产出的联系,而各组件之间没有投入 -产出联系;手机生产体现了产业的分散现象。 【小题 3】随着大屏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屏手机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使得iPhone6手机摒弃了之前的小屏,第一次采用 4.7、 5.5英寸大屏制造。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工业联系、工业区位因素 晨线与某两条固定的经线分别相交于 P、 Q两点, P、 Q经度相差 90, P点位于北 半球且当日无极昼极夜现象。关于两点的叙述,一定是( ) A春分至夏至, P点南移, Q点北移 B秋分至冬至, P点西移, Q点东移 C夏至日, P点南移, Q点北移 D冬至日, P点西移, Q点东移 答案: A 试题分析: P、

4、Q经度相差 90且均位于晨线上, P点位于北半球,则 Q点一定位于赤道上或位于南半球,若 Q点位于赤道上,该点地方时为 6: 00,那么 P点地方时为 0: 00或 12: 00,则当日 P点肯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根据材料中 “P点当日无极昼极夜现象 ”可知, P点一定位于南半球。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长,晨线和经线夹角逐渐增大, P 点南移,同理,南半球的 Q点北移。秋分日到冬至日相反, P点北移, Q点南移。因 P、 Q两点分别位于固定的两条经线上,不会出现东移和西移现象。 考点:晨昏线的季节移动 下图为位于同一大洲的同一气候类型区的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5、。 【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位于亚马孙平原 B乙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 C甲地热带雨林广布 D乙地河流汛期较甲地短 【小题 2】关于丙、丁两地降水异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丙地雨季较长,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时间更长 丁地降水较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更长 丙地 4 10月主要受东北信风控制 丁地 11 2月主要受东南信风控制 A B C D 【小题 3】图中四地的人文地地理特征,共同的是( ) A农业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B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C农产品商品率都高 D以白色人种为主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

6、分析: 【小题 1】四地均位于低纬度地区,且四地降水均 有显著的季节差异,说明为热带草原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乙地 7月份前后为雨季,其余三地 1月份前后为雨季,说明乙地位于北半球而其余三地均位于南半球,因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因此,该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 A、 C错误;乙地位于北半球, 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雨季持续时间比甲地短,则该地河流汛期较短, D正确。 【小题 2】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丙地纬度较低,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长,雨季较长;丁地纬度较高,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丙 地位于南半球,

7、4-10月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形成旱季;丁地位于 26S, 11-2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南信风带控制,风从东侧海洋上吹过来,降水较多(该地位于大陆东岸)。 【小题 3】四地均为热带草原气候,水热较为充足,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考点:气候判读 下图为冬季某日某时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以 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此时甲城( ) A位于低压槽,为阴雨天气 B位于高压脊,为晴朗天气 C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 D位于暖锋锋后,为阴雨天气 【小题 2】甲城市在未来 30小时内( ) A风向由偏北风转为东北风,最后转为西南风 B风力略有增加,气温略有下降 C空气湿度由较

8、干燥转为较湿润 D天气由晴朗转阴雨,再转晴朗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等沿线弯曲方向和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可知,图中北部为高压中心,甲城位于高压脊,为晴朗天气;高压脊上气流分散,不易形成锋面。 【小题 2】随着该天气系统东移,未来 30小时内,高压脊将移动到甲城东部,甲城风向将出现由偏北风向东北风的转变;由于图中所示高压系统西侧等压线较为密集, 30小时后甲城即位于该处,则其风力略有增加,该风来自于较高纬度方向,受其影响甲呈气温略有降低;空气湿度依然干燥,以晴朗天气为主。 考点:天气系统 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山地( ) A

9、山麓自然带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为背风坡和阴坡 C南北坡自然带高度的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 D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阿尔卑斯山位于地中海北部,山麓地带自然带和该地水平自然带类型相同,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坡自然带高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两坡坡向,属于地方性分异;各自然带的界线不会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考点:地域分异规律 人口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指某一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下图为 1994 200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图,读

10、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 1】 1994 2008年我 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 ) A都在 2002年速率达到最大 B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C都先持续上升,后持续下降 D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 【小题 2】根据材料信息推断的结论,正确的是: 1993 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 ) A农业人口比重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B建成区土地规模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C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不断下降 D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占据主导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地城市化速率在 2002年达到最大,人口城市化速率在 2003年达到最大;两种城市化速率均先

11、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 【小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城市化速率一直大于 0,说明农村人口比重一直减少;同理,城市建成区土地规模一直增大;土地城市化速率始终大于人口城市化速率,说明建成区非农业人口密度在不断下降。从图中无法推断产业结构。 考点:城市化 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 GPS),每 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己的海拔为 500 米),回答第以下问题 。 【小题 1】该骑乘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坡度相对较平缓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12、D丁戊 【小题 2】自行车骑行的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 B丘陵 C低山 D高原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相邻黑点所用时间相同,间距不同,间距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行驶距离越长,车速越快,说明坡度越缓或者是下坡行驶。四段中乙丙段、丁戊段间距长,车速快。乙、丁海拔均为 500米,其间车速先快后慢,说明先下坡后上坡;丁、己海拔均为 500米,其间车速先快后慢,说明先下坡后上坡。两段中下坡段丁戊车速比乙丙快,说明坡度较缓。 【小题 2】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海拔高度一般低于 500米,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 考点:地形判读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13、的某河谷。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 1】该河谷( ) A岩层 比沉积物形成年代晚 B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山区 C因岩层断裂陷落,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 D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小题 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最可能是( ) A甘蔗制糖 B棉花纺织 C葡萄酿造 D大豆加工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地河谷中沉积物较多,河流沉积作用强,说明流速缓慢,地势平坦,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山区;从图中岩层弯曲方向判断,该地为背斜构造,然而,河谷宽而浅,不可能是流水侵蚀作用而成,最有可能的是背斜顶部受张力而岩层断裂陷落,在泥沙沉积作用下所

14、形成;因此河流所形成的沉积物晚于形成背斜的岩层 。 【小题 2】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典型农产品可能是甘蔗,可发展工业为甘蔗制糖。棉花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平原地区,以长江中 下游平原为主,而图中区域为山地;葡萄和大豆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考点:地质作用、我国的工业和农业 油橄榄盛产于地中海沿岸,有 4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的橄榄油产量占有全球 90的市场份额。 1964年开始我国引入种植油橄榄,目前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下表为国内外部分油橄榄产区气候因素比较表。读表,回答以下问题。 地区 年均气温 7 月气温 1 月气温 年降水量 mm

15、日照时数 h 年均湿度 % 地中海 13.6 15 22 30 3.8 9.2 600 800 2439 2783 47 65 甘肃武都 14.7 24.9 4.5 474900 1911.7 4065 四川广元 17 26.1 4.9 800 1000 1300 1400 69 四川三台 16.7 26.9 4.7 882 1134 1356 79 四川达州 14.7 17.6 26.0 4.9 1076 1270 1355 72 80 【小题 1】上述中国四个地区中,属于油橄榄的最适生区的是( ) A甘肃武都 B四川广元 C四川三台 D四川达州 【小题 2】与地中海沿岸橄榄油生产国相比,我

16、国主产区的优势( ) A气候条件优越 B消费市场广阔 C生产工艺先进 D劳动力成本低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材料中 “油橄榄盛产于地中海沿岸 ”可以推断出油橄榄适宜生长环境是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说明油橄榄需水量少、对光照条件要求严格,比较接近这种气候特征的是甘肃武都。 【小题 2】和地中海沿岸橄榄油生产国相比,我国主产区(主要是四川盆地)光照不足,气候条件不具有优势;地中海沿岸临近经济发达的欧洲,市场广阔,且该地生产历史悠久,生产工艺先进;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低。 考点:气候、工业区位因素 2014年 6

17、月 20日以来,国际油价开始下滑,至 11月 15日国内油价迎来“八连跌 ”。下表为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 2013年的一次能源消费状况,表中数字的单位为百万吨石油当量。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国家 原油 天然气 原煤 核能 水力发电 水能以外的再生能源 合计 甲 132.6 33.8 13.6 3.4 87.2 13.4 284 乙 80.2 38.5 12.2 95.9 14.6 7.0 248.4 丙 112.1 75.4 81.2 22.1 4.6 29.6 325 丁 153.1 371.9 93.7 39.1 40.5 0.7 699 【小题 1】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为( )

18、A巴西、法国、德国、俄罗斯 B法国、德国、俄罗斯、巴西 C德国、巴西、法国、俄罗斯 D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 【小题 2】 2014年 6月 20日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滑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B主要产油国产量增加 C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减弱 D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小题 3】下列关于油价下滑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航空、物流业将受益 相关制造业成本下降 是中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机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四国中甲国水力发电量最大,为巴西,该国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

19、丰富;乙国核能消费量 最大,为法国;丁国原油和天然气消费量最大,且能源消费总量最大,为俄罗斯;剩余的丙为德国。 【小题 2】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能源需求总量下降,可能导致油价下滑;主要产油国产量增加,国际市场石油充足,竞争加强,可能导致油价下滑;新能源从开发到大规模利用需要较长的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取代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 【小题 3】航空、物流业及大部分制造业能源消耗较大,油价下滑有利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机。油价下滑可能是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新能源产业发展受阻。 考点:能源 问题 少年儿童 (老年 )抚养比指某一人口中少年儿童 (老年

20、 )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是中国某城市 1982 2000年人口抚养比(单位: %)的变化。读图,该城市 2000年后老年抚养比的变化,最主要是因为( ) A人口出生率上升 B人口死亡率下降 C人口大量迁入 D晚婚晚育的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显示该城市 2000年后老年抚养比下降,根据老年抚养比的概念可知,导致下降的因素可能是青壮年人口的增加或者老年人口的迅速减少,大量人口迁入,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使得该城市老年抚养比下降。 考点:人口问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2分) 材料一 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 材料二 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

21、 “无雨之城 ” 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 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 1)简述影响秘鲁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6分) ( 2)分析利马成为 “无雨之城 ”的主要原因。( 6分) ( 3)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6 分) ( 4)比较图中 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8分) ( 5)推测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1)有利:矿产资源丰富;森林和水

22、力资源丰富 不利:山地崎岖;火山地震较多(四选三)( 6分) ( 2)常年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沿海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6分) ( 3)四周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丰富;( 2分)湖面面积大,水量大;( 2分);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侵 袭;地处低纬度地区(二选一)( 2分) ( 4) 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原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流速快。 以堆积作用为主;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流速缓慢( 8分) ( 5)以公路运输为主;矿产分布在安第斯山区,山区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工程难度较小;离海港近,运输距离短( 6分) 试题分析: ( 1)影响

23、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资源、地形、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其中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为重要,分析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利马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该处盛行东南信风,风从陆地吹向海 洋,加上其东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东部大西洋水汽的达到,因此水汽含量很少。西部海洋上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也是该地降水稀少的原因之一。 ( 3)湖泊盐度大小主要受到蒸发量和淡水补给量的影响,的的喀喀湖四周高山围绕,冰雪融水丰富,淡水补给多,加之湖面面积大,水量大,因此盐度低,形成干旱地区的淡水湖。该湖虽然海拔较高,但位于低纬度地区,水温较高,终年不冻。 ( 4)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24、图中 分别位于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河流上游的 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流速快,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游的 处地形 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水流速度较慢,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 5)地形影响交通运输方式,该地矿产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区,修建公路成本比铁路成本低,工程难度较小,因此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 考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降水的影响因素、河流地貌的发育、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和图中乙地丘陵地区夜间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大量外销。苹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

25、-12 ,生长期一般为每年的 4月 10月。甲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但乙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口感更清脆。 ( 1)与甲地相比,简析乙地发展苹果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6分) ( 2)从环境角度指出在甲省大力种植苹果树给河流带来的有利影响。( 6分) ( 3)乙地丘陵地区的果树通常种植在山腰地带而不是谷地,以保证果树的安全越冬和早开花。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6分) ( 4)说明依托苹果发展浓缩苹果汁产业对甲、乙两地所在省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6分) 答案:( 1)据海近,降水较多。( 2分)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陆交通更便利;更接近消费市场; 种植技术更成熟(三选二)(

26、4分) ( 2)径流量增加;含沙量减小;水质改善( 6分) ( 3)冬春季节的夜间,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 2分)谷地底部冷空气集聚,气温低,易产生冻害( 2分),半山坡气温较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开花早( 2分) ( 4)促进苹果专业化、产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有利于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高苹果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5选 3) 试题分析: ( 1)本小题考查农业的区位优势,可从气候、地形、水源 、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中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面加

27、以分析。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省位于黄土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种植苹果树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使得河流径流量增加,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小,水质得以改善。 ( 3)从材料 “苹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 -12 ”可知苹果对气温的要求较高,冬春季节的夜间,山坡降温速度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冷空气集聚,气温低,易产生冻害,而半山坡气温较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开花早 。 ( 4)本小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考点:农业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