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湖南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礼记中说: “山川神祗,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看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 ”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 ) A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B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C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要列举了君主惩罚的几种越礼行为,说明当时西周实行的礼乐制度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有利于形成较统一的文化,所以答案:选 B; A项表述不恰当,因为当
2、时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C项持久性不正确,因为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强,周天子也不能管制; D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礼乐制度 著名历史学家王奇生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引入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他把新青年杂志的文章录入电脑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他发现,该杂志自1915年 9月创刊至 1926年 7月终刊,总计发表各类文章 1529篇,其中专门讨论 “民主 ”的文章只有 3 篇,专门讨论 “科学 ”的文章多了一点,也不过十五六篇。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民主与科学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题 B信息技术的运动颠覆了传统史学的研究模式 C现代信息技术的运动使历史研究更
3、加精确 D历史创造者成为研究参与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采取了新的研究方法,这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方法使我们更直接明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 A项从题中并未能得出, B、 D项说法错误,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新研究方法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的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 (18211861 年 )以后之学新。这里的 “新 ”指的是 ( ) 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 C西方的 “长技 ”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4、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 “ 道咸( 18211861 年) ”这个信息可知,题目里的 “学新 ”应是指 60年代以后中国人研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思想等方面,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国研究西学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思想 李大钊认为 ”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总人口中他们占据厂重要地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看法对中同民主革命的直接影响是 ( ) A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提高厂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导致了共产党内右倾错误
5、的发生 D促进了正 确革命道路的选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李大钊意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重要位置,所以要注重农民的作用,在估计革命力量时要考虑这一特殊的情况,制定正确的方针,所以答案:选 D。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 “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 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 1919年 5月 4日前后的 抗议运动。但在我看,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 ”
6、关于材料中 “两回事、两个事件 ”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前期是文化启蒙,后期是政治运动 B前期是思想解放,后期是民族救亡 C前期是爱国主义,后期是民族主义 D前期具有反封建性质,后期具有爱国主义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落后愚昧封建专制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根据题干的要求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影响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问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
7、济基层民主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八大主要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四大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根据题干的要求所以答案:选 D。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共八大;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8、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95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对汉字进行简化,并要求所有报纸杂志立即遵循这一要求。其中规定 “群 ”字写法从上君下羊转变到左君右羊。这反映出 ( ) 汉字书法艺术的方向 平等思想的大力传播 文化教育的平民倾向 贯彻“双百 ”方针的需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的时间可排除 , “群 ”字写法从上君下羊转变到左君右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与民的关系逐渐平行化,根据题干的要求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的古代艺术 汉字的发展 毛泽东说:
9、 “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这一主张 ( ) A体现了 “双百 ”方针 B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 C不利于文艺繁荣 D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 “双百 ”方针, “双百 ”方针是指在文学艺术领域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上百家争鸣,材料中毛泽东的说法实际上把学术政治化了,不利于文化事业的正常发展, A、D 项明显错误; C 项正确,但不能确切表 达,根据题干的要求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
10、展 双百方针 对下面的 19601997 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解读正确的是 ( ) 统计年份 1960年 1965年 1971年 1997年 学校数目 11 289所 434所 328所 2170所 19601971 年、 19711997 年两阶段高校数量的变化趋向相反 19601971 年发展状况体现了 “文化大革命 ”对高等教育的严重破坏 19711997 年的发展情况受恢复高考、 “科教兴国 ”战略、 “希望工程 ”等因素的影响 该表启示我们社会进步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要尊重规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中主要是展示 1960
11、-1997年的高校教育发展的数据,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在文化革命时期遭到破坏,特别是高校急剧减少,随着 1977年恢复高考、 “科教兴国 ”战略等政策的出台,使高校教育得到恢复并发展, “希望工程 ”主要是救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和援建希望小学,根据题干的要求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教育的发展 存在主义哲学在 20世纪四五十代的法国十分流行,它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让 保罗 萨特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明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令人恶心,生活中充满恐惧,下列作品中,在美学风格上与萨特的哲学主题相呼应的是 ( )答案:
12、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 B、 C两项都是浪漫主义美术, D项是毕加索立体理念的一个代表作,图中女人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根据题干的要求所以答案:选 D。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打破隔离的坚冰 现代主义 罗素指出: “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 生意 里发了财的人 (在他们认为 )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 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
13、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 “理性的胜利 ”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 ”和 “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等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使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所以正确答案:为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兴起的原因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人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 在一起说,引起了 “外国文化入侵 ”之类的批评。但是到 20世纪 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问彼此更
14、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音乐电视对拉美地区文化的影响,但只是单方面的, A 项中的 “相互促进 ”表述错误;音乐电视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同时音乐电视又促进了文化交流,故 B项可以体现;材料中 “音乐电视刚传入拉美时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可体现 C项; 20世纪 90年代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的文化共享程度增加了,可以得出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故 D项能体
15、现 ;根据题干要求所以正确答案:为 A。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兴起的原因 从 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 “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 ”,所以 “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 “因为 ”到 “所以 ”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沦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完整 (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B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 C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内容,由于蒸汽机的发改造并用于工业,大批工
16、厂的兴建,新型工厂制度产生,使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市,引起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城市化,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 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工业革命的影响 1923 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 “革命成功将近 10 年,所希望 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洄渐要求全人格觉醒。 ”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不符的是( ) 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B任何局部变革从长远看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 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
17、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得出梁启超的意思是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必须从社会思想文化诸多方面进行变革,并不能说明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梁启超 “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 ”,下列各项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佛道两教,同归于善 C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D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 ”是唐贞观十二年皇帝 书说的一句话,其意体现了无论是哪种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使人向善,所以答
18、案:选 B, A、 C 项与题意无关 ,D项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 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三教归一 古代中国 “无论士农工商,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 ”。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 “言必称三代 ”说明秦朝和两汉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B “子曰诗云 ”强调诸子百家和唐朝诗歌对中国文化影响长远 C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D古代文学呈现古典与高雅的趋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说无论是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还是经商的人,提出自己的论点见解时,每每要到三代去寻找理论依据,作文章开头必定是子曰诗云。而
19、子曰诗云中的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影响 朱熹借用佛教 “月印万川 说: “本只是一个太极 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朱熹的 “扇子之理 ”说,扇子之物出现之前,已有扇 子的道理;据此制作扇子。朱熹以此论证 ( ) A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B格物致知 C道家和儒家相容 D理是万物的本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不论佛教的 “月印万川 ”还是朱熹的 “扇子之理 ”都说明了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本体,所
20、以答案:选D, A B C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朱熹的理气论 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 “万物皆为水 ”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 “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 ”。柏拉图认为 “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自于理性世界 ”。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以隐晦的神喻解释各事物的原因 C不相信表象,转而探索背后的真相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
21、解读材料信息 的能力,根据题意得出无论是泰勒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他们都试图通过表象去探寻背后的规律真相,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蒙昧中的觉醒 哲学家的共性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A是否由 “哲学王 ”来做统治者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罗塔戈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要是强调人的感受,主张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
22、项不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蒙昧中的觉醒 智者运动 2010年 9月 2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台北孔庙参加孔子 2560周年诞辰大典,以古代天子祭孔专用的八佾祭祀孔子。他引用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勉励为政者要以身作则。材料说明 ( ) A两岸华人具有相同的文化心理 B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C马英九思想里有严重的封建残余 D这是袁世凯 “尊孔复古 ”在当代的复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主要意思是孔子及其思想在台湾也受到重视这并不能体现马英九思想里有严重的封建残余和 “尊孔复古 ”
23、在当代的复活,因此排除 C、 D选项,台湾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 B选项不正确,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马克思在评论欧洲的某一历史史实时说道: “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相关史实应是 ( ) 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B资产阶级倡导的实质是反封建斗争的宗教改革运动 C文艺复兴突出人性,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 D欧洲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构建理性王国的蓝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 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僧
24、侣 俗人 ”等关键词语凸显了宗教改革的内容,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神权下的自我 宗教改革 顾炎武认为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他提出 “众治 ”的主张: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而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相互结合的行动,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相同之处有 ( ) 实质都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都反对君主专制 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利益 都为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于思想基础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中的意思顾炎武和卢梭都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和权力
25、是人民的,顾炎武生活在明末清初,虽然那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形成资产阶级,也没爆发过资产阶级革命,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顾炎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制下的启蒙 卢梭 对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 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明朝、清朝及梁启超都对
26、“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即信口而说,言谈无据)进行批评,由此观之当时主要提倡务实之风,反对空谈,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时思想家主张的,并不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B选项不正确, D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神权下的自我 宗教改革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 是 ( )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 “徽汉合流 ”的特征 D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7、,图一是顾恺之的作品,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并非吸收外来文明;图二并不属于风俗画;图四的京剧产生于道光年间。只有 D项符合史实,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元曲;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古代的绘画;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的戏曲 京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至今仍在惠及我们 以下在历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中,历经百年以上且至今仍为我们广泛运用的有 ( ) 蒸汽机 电活 汽车 电视机 电灯 电子计算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28、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电视机和电子计算机分于 1925年、 1946年发明,蒸汽机由于电力的广泛推广已经失去了之前的作用,所以根据题干的要求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正确。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 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科技革命发展历史的影响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 摘自孟子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君主应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仲天 ”,君主要 “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
29、。 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 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如 余皆可见,然未有大本不立,而可以与此者,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 摘自朱文公文集 答张敬夫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董仲舒与朱熹对 “正君心 ”看法的一致之处 (2分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孟子、董仲舒观点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6分 ) ( 3)朱熹的著作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在新文化运动时又成了封建主义的代表,中国进步的思想
30、障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分析。 (6分 ) 答案:( 1)答案:他们都将 “正君心 ”看作政治生活中的首要大事。( 2分) ( 2) 答案:孟子主张民本,而董仲舒则认为君主比民众更加重要。原因孟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他感到并且同情民众的痛苦,发现民众的支持对于国家的重要,因而提出 “民为贵 ”的思想。董仲舒生活在 相对安定,而且力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汉武帝时代,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6分) ( 3)答案:朱熹的思想中不再具有孟子那样强烈的民本色彩,完全将君主看作政治活动的中心。在明清封建专制权力不断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因为符合统治者的需要而成为统 台思想;但在以
31、“民主 ”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中,朱熹的思想就显得格格不入,因而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6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二、三中我们看到孟子、董仲舒与朱熹他们三人都强调 “正君心 ”,再结合所学他们三人都是儒学的主要代表人,都肯定君王个人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所以希望 君主要注意个人修养树立良好形象,使民乐国安,所以可得出他们都将 “正君心 ”看作政治生活中的首要大事。 ( 2)根据材料一孟子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可得知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材料二中董仲舒认为,君主应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仲天 ”体现了董仲舒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和民服从上天的意志的思想。原因主要是分别从两
32、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分析。 ( 3)结合所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经过朱熹的总结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理学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而在明清时期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因此他的著作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 必读书。随着历史的发展,扫除落后的愚昧的专制的封建思想和传播民主思想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朱熹的思想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的思想; 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
33、代书院 (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 )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世纪 60年代起 ,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清代学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 ) 材料二 1912年 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 “壬子癸丑学制 ”,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 “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 ”, “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 (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具各自目的是什么 (4分 )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
34、满 38岁,胡适 26岁,钱玄同 30岁,刘半农 28岁,鲁迅 36岁,李大钊 29岁,蔡元培 41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已经 63岁,奉鸡铭 60岁,段祺瑞 53岁 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 (1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1分 ) 材料四 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 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的目标,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1907年就学率达到了惊人的 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 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
35、为男学生设的 3年制高中和 3年或 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 ( 4)根据材料说明治维新以来日教育改革的特点。 (3分 ) 材料五 论语 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朱熹集注: “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 ”) ( 5)你足如何看待孔子的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思想的? (3分 ) 答案:( 1)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1分)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1分) ( 2)蔡元培:反对封建统治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2分) 袁世凯:尊孔崇儒 复古,为专制统治服务。( 2分) ( 3)特点:年龄倾向年轻化,新旧思想共存。( 1
36、分) 原因: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1分) ( 4)政府高度重视;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或普及小初教育、发展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科技教育。( 3分,答出三点即可) ( 5)答案:一:这是孔子的谦词。孔子编六经,实际上是述中有作;孔子的思想自成体系,开儒学先河。( 3分) 答案:二:这一思想不值得提倡和学习。它崇古唯书,缺乏创新精神;可以学古,但要推陈出新。( 3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主要 阐述了清代学堂与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课程设置的内容,因此其两者的变化可从分析材料一中课程设置的内容直接获取,清代书院主要以四书五经为主,而洋务运动时
37、期的新式学堂则引进西方先进的实用的学科,因此其两者的变化也可得出。 ( 2)蔡元培实行废除读经等教育改革措施,而袁世凯则规定各学校都必须加读经一科。要分析其目的要从各自的身份及阶级属性、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考虑。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倡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主要是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而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当上临时大总统,掀起尊孔复古的潮流,企图恢复 帝制。 ( 3)通过分析材料三可得知,北大教员年龄差距大,年轻教员较多且他们一般留过学或接触过新思想,在思想方面主张传播新思想反对传统思想,但年龄大的一般是保守人士,且人数相对较少;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主要由于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行 “
38、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的办学方针。 ( 4)明治维新以来日教育改革的特点可从材料四中直接获取,从 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可知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从提出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的目标可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从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可知其 重视科技教育;从材料中可知日本设有小学、中学、技术学校、大学等,说明教育体系比较完整。 ( 5)孔子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这一思想意思是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单单从句话字面意思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如果完全遵从 “述而不作 ”的原则,只对古代的东西一味继承的话,就不再会有思
39、想的创新和发展,这样就不利于我国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但孔子是儒学的开创人,编六经,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因此这也有可能是孔子谦虚的说辞。此题是开放题,可以各抒己见。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洋 务运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思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孔子的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世纪起 )基督教的牧师们更是禁绝了洗浴,达 1000年之久,因为他们使人们相信,蔑视人体本身是敬神的行为 如果说贞节高于婚姻,那么轻视肉身就高于自我整洁。 摘自 美 理查德
40、 扎克斯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 材料二 在十四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 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总计约 2500万人 !欧洲丈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薄伽丘在 1348 1353年写成的十日谈就是瘟疫题材的巨著。 摘编自死神之舞: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 材料三 在当时土流价值观念即亚当 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 工人阶级在体制外的长期抗争 而同时期法国爆发的一次又一次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也给英国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成为流行疾病的渊薮 一旦疾
41、病形成,就不只是穷人的 专利,所有的人都会感染,穷人死亡,富人照样死亡。 摘自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四 (英国 )1855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 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 1S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 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 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摘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 污染和治理 ( 1)据材料一、二、三,概括 5世纪到 19世纪前期欧洲的卫生状况。 (
42、3分 ) ( 2)据材料四,指出英国 1875年公共卫生法的特点。 (3分 ) ( 3)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促成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卫生状况改善的主要原因。 (10分 ) ( 4)上述材料反映 5 19世纪的欧洲出现厂哪些主要社会思潮?任选其中两种思潮,据材料说明它们与欧洲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 (6分 ) 答案:( 1)个人卫生长期受到教会压制;( 1分) 14世纪黑死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 1分)工业革命时期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疫病流行。( 1分) ( 2)内容系统全面;目标明确;世界领先。( 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 3)工业发展需要健康劳动力;工人运动、法国革命的推动;对疫
43、病传播的恐惧;卫生观念的改进;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国家立法,加强规范。( 10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 4)社会思潮:禁欲主义(基督教神学);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关系:禁欲主义导致卫生状况恶劣;瘟疫流行打破人们对神学的迷信,促成人文主义思潮兴起;自由主义使资本家唯利是图,政府不加干预,卫生状况恶化;社会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促使政府改善卫生状况。( 3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 1)分析材料一可知早在 5世纪时因受基督教的影响蔑视人体轻视肉身而禁绝洗浴,说明个人卫生极差,分析材料二可知在十四世纪中期因为卫生问题引发了瘟疫,分析材料三可知英国工业革
44、命时期由于当时的思想的影响工人只是被当成劳动的工具,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疫病流行,严重威胁人的生命。 ( 2)从材料中 “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 ”可得知 1875年公共卫生法内容齐全丰富详细,目标明确; 从 “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可得知此卫生法是世界最早的。 ( 3)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十四世纪以后文艺复兴等运动的兴起发展,反对禁欲主义,企图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健康强壮的劳动力成为一种保证,
45、同时工人不断运动要求改善处境和受到法国革命的影响,卫生观念的进步,社会各层人都惧怕瘟疫的发生及传播,国家重视加强规范等因素。 ( 4)从上述的材料及题干的要求我们可知 5 19世纪的欧洲出现过禁欲主义(基督教神学);人文主义;自由主 义;社会主义等思潮;它们的关系如:禁欲主义导致卫生状况恶劣,瘟疫流行打破人们对神学的迷信,促成人文主义思潮兴起;自由主义使资本家唯利是图,政府不加干预,卫生状况恶化;社会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促使政府改善卫生状况。(任选两个来阐述)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神权下的自我 文艺复兴;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人类文明的引擎 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法国大革命;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三大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