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湖南省新化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的是 ( ) A地月系 B总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 【小题 2】与地球相比,天体 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 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没有坚硬的地表 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体积和质量很小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图中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地月系,最低一级的是地月系, A对。没有总星系和银河系, B、 C、 D错。 【小题 2】天体 M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对
2、。天体都有坚硬的地表, 错。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对。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相差不大, 错。 C对。 考点:天体系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 4N, 116E B 20S, 75W C 68S, 20E D 40N, 10W 答案: D 试题分析: 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温带地区。根据纬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是温带, D对。 A、 B、 C错。 考点:温度带划分,各带的天文特征。 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及判断理由都正确的是( ) A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B纵波传播速度较慢 C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D横波
3、传播速度较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图中地震波传播深度超过 33千米,应是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C对, B错。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在 2900千米处消失, A、 D错。 考点:地震波的特征。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岩石圈指地壳部分 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 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为岩石圈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 对。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为岩石圈 , 对。 、 错。所以 D对。 考点:地壳、岩石圈概念。 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球上岩浆
4、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软流层, C对。软流层只是上地幔的一小部分, D错。 A、 B错。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软流层。 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壳中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 33千米,大洋地壳约 6千米,平均厚度约 17千米,最薄的地方在海洋, C对。 考点:地壳的分类和厚度。 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 A岩石 B矿物 C矿床 D矿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 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矿物, B对。矿物组成岩石,有用矿物富集形成矿床,达到一定的开采价值,成为矿产。 A、 C、 D错。 考点:化学元素,矿物、
5、矿床、矿产、岩石等概念。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汞 D石英 答案: D 试题分析: 自然界中主要矿物各类是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D对。矿物必须是均匀的固体,所以水银不属于矿物, C错。矿物必须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具有特定的结晶构造,矿物必须是无机物,所以石油、天然气不属于矿物, A、 B错。 考点:矿物的种类和特征。 下列事物在地球圈层结构中属同一圈层的是( ) A岩浆、地下泉水 B南极冰盖、黄山云雾 C岩石与表面的苔藓 D瀑布溪流、天山积雪 答案: D 试题分析: 岩浆位于上地幔软流层,地下泉水位于地壳蓄水岩层中, A错。南极冰盖属于
6、水圈,黄山云雾属于大气圈, B错。岩石是地壳,地面的苔藓属于生物圈, C错。瀑布溪流属于水圈,天山积雪属于水圈, D对。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 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 A B C D 【小题 2】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根据板块构造图分析,图中 、 、 处依次是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处是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对。 【小
7、题 2】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与图中的 b相关, B对。 A、 C、 D错。 考点:板块构造及分布。 下图所示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分别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谷地、断层 答案: B 试题分析: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判断,中部高,四周低,是山岭地形,所以是向斜山, B对。 考点:岩层新老关系,等值线图,地质构造的地貌。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读图,图 是褶皱构造,内力作用形成。图 是干旱区风力侵蚀
8、形成,属外力作用。 是流水沉积形成,属于外力作用。 是断层,是内力作用形成。所以A对。 考点: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类型。 下列成语的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 A积沙成滩 固结成岩 B水滴石穿 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 搬运和堆积作用 D山崩地裂 风化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 积沙成滩是外力沉积作用,是沉积物堆积。固结成岩是沉积物固结成岩石的作用, A错。水滴石穿是流水侵蚀作用, B对。泥沙俱下是流水的搬运作用,没有堆积, C错。山崩地裂是内力作用,风化作用是外力作用, D错。 考点:地质作用类型,外力作用的主要外力。 6月 22日至 9月 23日:(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
9、 长 短 B汕头地区正 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 高 低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 D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 6月 22日至 9月 23日,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由长变短, A错。汕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高 低 , B错。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 C错。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间约在 7月初, D对。 考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地球运动的特征。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 A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区时正好是正午 12点 B该日是全年中的白昼最长,气温最高的一天 C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等于 70的地点有两个 D地球表面太阳高度等于 60的地点只有一个 答案: C
10、 试题分析: 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方时正好是正午 12点, A错。该日不一定是全年中的白昼最长,气温最高的一天, B错。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等于 70的地点有两个,关于直射点纬度对称的地方, C对。地球表面太阳高度等于 60的地点有两个, D错。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答案: C 试题分析: 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主要是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物影长, C对。与地形平坦
11、无关, A错。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 B错。与气候湿润无关, D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日珥现象 B极光现象 C太阳风现象 D黑子和耀斑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太阳活动是太阳外部大气各种活动的现象。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现象, D对。日珥、太阳风是太阳活动,但不是主要标志, A、 C错 。极光现象不是太阳活动, B错。 考点:太阳活动的类型标志。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 B使地面发生地震,发生磁暴现象 C使赤道上产生极光 D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 答案: A 试
12、题分析: 太阳活动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 A对。与地面发生地震无关, B错。赤道上不会产生极光, C错。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与太阳活动无关, D错。 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当北京时间为星期三 6点时,以下四图所示区域处于同一日期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答案: B 试题分析: 当北京时间为星期三 6点时, 30E经线的时刻为 0点,另一个日期变化分界是日界线。所以从东 2区到东 12区为同一日期。根据图中经度判断,乙、丁不在范围内,属于一个日期。甲和丙在范围内,属于同一日期。 B对。 考点:日期分界线,时间计算。
13、有关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天大约向东转 15度 B每小时大约向东转过 15度 C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同 D自转的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球每小时大约向东转 15度, A错, B对。除极点外,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同, C错。自转的角速度与纬度大小无关, D错。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 我们平常说的一天是指: A一个恒星日 B比恒星日多 3分 56秒 C比恒星日少 3分 56秒 D比太阳日多 3分 56秒 答案: B 试题分析: 我们平常说的一天是指太阳日,是太阳从正午到第二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 24小时。比恒星日多 3分 56秒, B对。 A、 C、
14、D错。 考点:太阳日,恒星日。 东经 121比东经 120的地方 ( )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东经 121比东经 120的地方时早, B对, D错。区时相同, A错。不一定先看到日出, C错。 考点:地方时,区时。 北京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 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 6时 40分。该岛的经度为 ( ) A 160E B 40E C 160W D 80W 答案: C 试题分析: 北京时间是 120E的时间,手机上是北京时间, 6时 40分。经度差 15,时间相差 1小时。此时某地正午 12点,可以计算出经度是 160W
15、, C对。 考点:地方时计算。 设 M( 0, 30E), N( 2326S, 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Hm和 Hn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 Hm Hn C每年约有 9个月 Hm Hn D任何时候都 Hm Hn 答案: D 试题分析: M位于赤道, N位于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Hm和 Hn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A正确。每年有某一时刻,太阳直射在 MN中间位置, Hm Hn, B正确。每年约有 9个月直射点在 MN之间中点以北, Hm Hn , C正确。每年约 3个月, Hn Hm, D不正确,选 D。 考点:正
16、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 90,那么,地球自转和公转,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 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转现象 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 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 90,那么,黄道面与赤道面重合,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全球纬度相同地方理论上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 错。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只有赤道上不存在偏转现象, 错。直射赤道时,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 对。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 对。所以 C对。 考点:黄赤交角,地球运动的特征,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
17、射的地方(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为秋季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太阳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对。昼夜不一定等长,可能是夏季,但一定不是秋季。 A、 B、 C错。 考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当东半球全部为黑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适逢我国的夏季 D适逢我国的秋(春)分日 答案: D 试题分析: 当东半球全部为黑夜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为二分日, B 错。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A错。适逢我国的秋(春)分日, C错, D对。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晨昏线与经
18、线的关系。 兰州段的黄河自西向东流,不考虑地质、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冲刷程度较严重的河岸是:(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答案: A 试题分析: 兰州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水流向右偏。右岸是南岸,所以南岸受冲刷程度较严重, A对。 考点:地转偏向力。 填空题 读图,已知 AC为晨线,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 1)此时是 月 日前后, E点时间是 时。 (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3)此时 A点的太阳高度角是 。 答案:( 1) 12 22 18( 6分) ( 2) 66.5S , 0( 2分) ( 3) 0(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 AC为晨线
19、,所以晨线以东是白昼,以西是夜,所以北极圈出现极夜象。此时是 12月 22日前后, E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是 18时。 ( 2)北极圈出现极夜时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在南回归线,读图可以判断正午 12点的经线是 0经线,所以地理坐标是 23.5S , 0. ( 3) A点是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是 0。 考点:日照图判读,二分二至日,晨昏线。 读下图分析回答。( 10分) ( 1)该图是以 _为中心的示意图。 ( 2)此日前后,南极圈内出现 _现象,该图中极点 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_。 ( 3) A点的昼长是 _小时。 ( 4)图中属于新一天的范围是 。 答案
20、:( 1)南极 ( 2)极昼, 23.5 ( 3) 18 ( 4) 135W向东到 180 试题分析: ( 1)读图,根据自转方向判断是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 ( 2)根据图中的昼夜状况,此日前后,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该图中极点是南极点,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是 23.5。 ( 3)根据图中等份,可以判断一份间隔 45,时间差 3小时。 A点是经线与昏线的交点,可以计算出日落时间是 21 点,日落时 间减去正午时间,然后乘以 2,可知昼长是 18小时。 ( 4)根据图中 0经线,可以判断与之相对的是 180经线。图中 45E是正午 12点,所以 135W是 0点。由时刻为 0点的经
21、线向东到 180,范围是新的一天。 考点:日照图,日期分界线,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计算。 读 “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假如你作为一位地质工程师,试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0分) (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 甲 _,乙 _, a、 b_。 (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_, (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 _地,( 1 分) 如果钻探石油应该选择 _地。( 1分) 答案:( 10分) ( 1)背斜 向斜 断层 ( 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 3)甲 甲( 2分) 试题分析: ( 1)读图,根据岩层弯曲的形态判断,图示地质构造类型甲处岩层
22、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 ,乙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 a、 b岩层发生措动位移,属于断层。 ( 2)甲构造是背斜构造,顶部岩层缺失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甲,背斜拱形结构稳固,不易塌陷。如果钻探石油应该选择甲地,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考点:地质构造 及地貌成因,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08年 5月 12日 14时 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 31.0N,103.4E)发生里氏 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10千米 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
23、示意图 ( 1)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2)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 A为 , B为 ,地震波通过 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 D+E 答案:( 1) D ( 2)莫霍面 古登堡面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 3)地幔 试题分析: ( 1)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所以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对。 ( 2)两个不连续面是 A为莫霍面 , B为古登堡面,地震波通过 B界面时,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 3) D是上地幔, E是下地幔, D+E代表的圈层是地幔。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