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2904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 “第一个王朝 ”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 “第一个王朝 ”应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词是 “第一个王朝 ”、 “黄河流域北部 ”(都城是阳城,今山西晋城) “陶器和青铜技术 ”可知是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学生有的可能选

2、D秦朝,一是兴起的地域不符(咸阳,位于关中地区,渭河流域),二是文字系统成熟,三是已经进入铁器时代而非青铜。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 美国学者罗斯 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 :“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 ;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 的关键 ,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准 C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D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关键词是 “农民 ”是革命

3、的中心, “孪生支柱 ”即发展了列宁主义。 A项表述错误,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不是领导者。 B项表述错误,全面超越不对,是继承发展。 D项错误,不是全盘吸收,而是结合国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正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选 C项。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该报告发表于(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4、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熟悉教材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即论联合政府的发表时间,关键信息即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根据时间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本题难度较低。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论联合政府 这是一次被称为 “强国序曲 ”的会议 ,法国世界报对此评论道 :“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 ,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说 :“这个党正在缓慢地 ,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 ,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 ”这次会议 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答案: C 试题分

5、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熟悉教材基础知识。关键词 “强国序曲 ”说明中国已成为独立的国家。 “领导着 ”说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 ”说明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发展经济,建设工业强国。 A项七大抗日战争还未结束。 B项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全国还未解放。 D项发展路线发生转折,开始 “左 ”倾错误。 C项八大正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尽快将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张 。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中国八大 “不管黑猫黄猫 ,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1992年

6、 ,邓小平 “南方谈话 ”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 ,家喻户晓。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并得出结论的能力。邓小平同志用形象的比喻论述改革开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黑猫黄猫 ”是方式方法手段,体现解放思想,不要墨守成规。 “捉到老鼠 ”是发展经济,共同富裕,是目标,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题干不体现 ,故选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南巡讲话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 “十一大 ”( 1977

7、年)至 “十八大 ”( 2012年)八个报告中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 ) “中国特色 ”和 “市场经 济 ”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 ”“对外开放 ”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 “毛主席 ”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报告中 “美丽中国 ”成为最受欢迎的政治词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的能力及掌握基本知识。通过党的大会重点词汇变迁把握改革开放的脉络。 应该是 92年十四大以后。 应是 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应是文革期间。 美丽中国应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这样排序应选 C

8、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代表大会 改革开放 1956年关于中国的军事发展方向在中国高层中是有分歧的 ,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 ,所谓 “你打你的原子弹 ,我打我的手榴弹 ”,而张爱萍将军有一句名言 :“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高层军事发展路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当时中国因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核武器阻力重重 C经过之后十年奋斗中国即将拥有第一根 “打狗棍 ” D事实证明张爱萍将军的 “打狗棍 ”战略已被否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学生也要对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国内 1956年社会主义刚刚建

9、立,经济文化科技一穷二白,国际上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封锁敌视包围。此题的关键是 “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 ” 有张爱萍将军见识的人不多,可见发展核武器有阻力。 A项表述有误。 C项时间错误。 D项表述错误,而是实施了该战略。故选 B项。 考点: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军事科学的发展 原子弹爆炸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 “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 (俄罗斯国旗 ),一条红 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 !”这条 “红色巨龙 ”最有可能是指( ) A “东方红 l” 号卫星 B中国自行设计导弹 C “神舟 ”五号载入飞船 D “嫦娥一号 ”绕月卫星 答案: C 试题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熟悉教材基础知识。关键词 “太空 ”即指航天技术。 “红色巨龙 ”即中国。 “太空轨道 ”即载人宇宙飞船。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能载人航天的国家。以上信息可知是 C项。 A、 D项发射卫星,英、法等发达国家国也能, B项不属于太空技术。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新中国航空航天 事业的发展 载人航天的发展 刘少奇在 1964年指出: “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读书,或者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 ”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变化从

11、根本上说明了( ) A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熟练掌握历史发展线索和发展规律。 A、 B、 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还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1964年是计划经济体制,工业不发达,投入劳动力较多。1984年改革开放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促使教育体制改革。选 C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十年探索建设时期的教育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美学家朱光潜说: “在 百家争鸣

12、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 百家争鸣 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 福音 ,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 ”这说明 “百家争鸣 ”的提出( )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答案: B 试题分 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熟悉教材基础知识。 “百家争鸣 ”是 1956 年提出的在学术上百家

13、争鸣,侧重于学术,在艺术上百花齐放。 A项应该是文学,不是学术。 C项与题干关系不大,不属于思想解放。 D项不属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是政治环境。应选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双百方针 1983年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 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条都 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乡恋的解禁表明( ) A流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 B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 D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起决定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14、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的变化来体现中国社会的变化。 A项不能表明。 C项表述错误。 D项无从谈起,大众传媒怎能影响政府决策。 B项恰恰说明人们思想上的解放。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新中国文学的发展 新时期文学艺术 在午后之死老人与海等作品中 ,作者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 ,他说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从中可见作者认为文学应该( ) A揭露社会黑暗并对之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 B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社会 C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批判和不满 D在表现社会实现中

15、寓含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此题考查海明威 “冰山原则 ”,从文学流派看, A、 C项属批判现实主义, B项属于浪漫主义, D项属于现代主义 。从时间和风格上应选 D项。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现代主义 海明威和冰山原则 某种绘画流派的特征是 “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 ”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并比较的能力。近代画派的发展由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而 A项与题干中描

16、写的特征一致,属于古典主义画风。 B项属于浪漫主义。 C项属于现实主义。 D项属于现代主义。选 A。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绘画艺术的发展 古典主义绘画 “在这部作品中,贯穿全曲的是贝多芬理想化了的英雄形象,音乐在充满矛盾冲突的发展中体现了这些英雄人物在为自己的革命目标斗争中的豪迈、自信、英勇,他们的牺牲在人们心中所引起的沉痛哀悼,以及他们胜利凯旋时的壮丽情景: ”材料所体现出的 “这部作品 ”的艺术特点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并能比较主要音乐流派的区别。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

17、的先驱,他创作的作品充 满着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色彩。题干中的描述符合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故选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音乐艺术的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 从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到康有为 “托孔改制 ”,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熟练掌握历史发展线索。西学的传入冲击中国传

18、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思想,也冲击封建专制制度,求民主、反专制是近代政治潮流。而儒家思想维护的是没落的封建专制思想。 A项与题干关系不大。 B项有点关系,但只是皮毛,不能反映本质。 C项也不是根源。只有 D项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与转型,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逐步深入。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向西方学习 儒家思想地位下降(课标外)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 “像今天我们常说的 国家 社会 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 的观念。旧用 国家 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 ”材料表明( ) A

19、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B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D旧用 “国家 ”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词 “海通 ”即近代门户被打开, “朝廷或皇室 ”即封建王朝, “国际侵略 ”即西方列强入侵, “新观念 ”即西方国家 观念, “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 ”即国人已明确自己的国家责任。理清这几个关键词,即在近代西方国家观念影响及民族危机下,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发生更新,不在效忠于朝廷,而是维护国家利益,成为真正公民。 D项错误。 A项早已形成。 C项未体现。故选

20、B。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方政治思想的传入 国家观念的变化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 “天下为公 ”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 “民有、民治、民享 ”,这一思想( )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区别 B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 C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D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民有、民治、民享 ”实际上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是西学的产物。 A项与儒家思想并无区别显然错误,无区别还革什么命。 B项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而民权主义则要推翻君主专制。 D项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政权理论,显然不一致。 C项卢梭主张人民主权说,属启蒙思

21、想,而孙中山恰恰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故选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 佛教在经新疆传入中原的过程中,沿途修建了许多石窟,形成了艺术史上独具特色的石窟艺术。新疆克孜 尔石窟壁画中的飞天和菩萨是全裸的;而在敦煌莫高窟中全都穿上了裙子,至多半裸上身;在洛阳龙门石窟中就全穿上宽袍大袖的衣服了。这种服饰上的变化反映了( ) A沿途气候逐渐变得寒冷 B洛阳地区社会风气最为保守 C中原地区的经济较之边疆地区更为发达 D越接近汉文化中心,本土化特点越显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高考中经常出现。佛教产生于印度,西汉末逐

22、渐传入中国,西域地区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在佛学东传的过程中,于中国传统的儒学发生碰撞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力,西方来的学问往往为了传播只能与中国文化妥协而中国化,古代的佛学,近代的西学及马克思主义。 A项表述错误,从新疆到内地不是越来越冷。 B项 “最为 ”表述不妥,且南北朝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C项与经济无关,只是雕刻艺术的变化。故而选 D。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佛教的传播 石窟艺术 李约瑟指 出: “中国的计算人员和星官为印度人发展只需要九个符号的计算方法开辟了道路 ”。该项数学成就是( ) A九九乘法表 B勾股定理 C十进位记数法 D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答案: C 试

23、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词是 “九个符号 ”“计算方法 ”,难度较低。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及计算方法与中国古代科技密切相关。 A项、 B项、 D项是中国最早发明的。故选 C项。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古代数学成就 十进位计数法 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 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 在苏轼看来,文人画和工匠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画风是否工笔重彩 B是否寄托画家情感 C画面是否气势磅礴 D实景描写是否突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比较能力,苏轼在

24、文章中以看马为喻指出了文人画和工匠画的各自特点,文人画即材料中的士人画看马的 “意气 ”,即精气神、意境,以物寄情,而工匠画只注重具体物件、皮毛的描绘。 A、 C项材料没有体现, D项虽然也是区别,但文人画重点写意趣,但也离不开写景,只是以景写情。因此 B是最大区别。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绘画艺术的发展 文人画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市民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迷离的诗情,而是醉心于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艺术样式,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 A汉赋 B唐诗 C理学 D元杂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 A项汉赋的主要特征是有韵的散文

25、,是两汉文人士大夫醉心的文体。 B项唐诗离市民也很远。 C项理学是宋明时期统治思想。而 D 项元杂剧适应商品经济的需求,直接表达情感,且将舞台、歌唱、念白、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满足感官享受。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戏剧艺术 元杂剧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 “文不谈商贾 ”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 ,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C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26、通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高考中经常出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商人成为社会重要的阶层。由于明清封建专制的加强,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所以社会主流思想仍然是入仕科考,社会主流价值观并未改变。 C项社会生活影响文学内容,但并非起决定作用。 D项不能体现。 B项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说明社会对商人的看法发生了转折,体现时代特征,但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明清小说 小说中明清价值观的变化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 研究成就是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他指的应是( ) A哥白尼的 “日心说 ”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 “

27、地心说 ”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是 2013 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试题。关键词是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独立是指从神学垄断中独立出来,原来的自然科学是神学附庸。近代最早挑战神学,并将自然科学独立出来的应是 A项哥白尼 “日心说 ”。此后的布鲁诺、伽利略、牛顿、达尔文层层深入,向神学冲击。故选 A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近代天文学的发展 哥白尼 “日心说 ”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

28、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关于 “这一发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打开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它揭示了时空的属性,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 C它解决了热辐射理论的疑点,有助于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D它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准确把握历史概念(量子力学)的能力。关键词 “二十世纪 ”“分子原子 ”。二十世纪物理学两大理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量子论物理学家们在研究微观世界(分子、原子、原子核 )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过

29、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故而 B项说法不符合量子论。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物理学的发展 量子力学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 “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 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 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 “万物之灵 ” C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 “尊贵 ” D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核

30、心思想,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丹皮尔用了一个比喻的说法,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入,地球不在是宇宙的中心,这样地球上的人类也就不是万物的中心,随着进化论的出现,人类与灵长类生物关联密切,所以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A 、B、 D三项与题干关联不大。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生物学的发展 进化论 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 “摩天大楼 ”。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 “摩天大楼 ”大量出现,主要由于( ) 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炼钢技术的改进 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

31、历史阶段特征,并从历史现象中寻找历史规律。 1884年,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兴重工业崛起,影响着人类生活。与建筑、摩天大楼方面相关的科技是钢铁技术的新发展,钢构架大楼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居住环境。 A项内燃机改变了交通事业。 B项化学工业改变日常生活用品。 D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故选 C。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第二次科技革命 重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的发展 现在有网友认为 ,“你的粉丝超过了 100,你就是一本内刊 ;超过 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 ;超过 1万 ,你就是一本杂志 ;超过 10万 ,你就是一份都市报 ;超过 100万 ,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 ;超过 1 000 万 ,你

32、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受众面广 ,渗透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比较能力,实际比较内刊、布告栏、杂志、都市报、全国性报纸、电视台对人们的影响力。实际隐含着的信息是 “如果你的粉丝超过 1亿,你就是互联网 ”,这恰恰从侧面反映互联网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A.B.D项与题干无关。故选 C。 考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学者萧功秦指出: “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 我们可以称之为 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 ,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

33、化的方向上走出第 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 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 个点向 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 ”材料中的 “第二步 ”应该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熟练掌握教材基本知识。洋务运动中 “防卫现代化 ”即军事近代化,这是第一步, “弥散效应 ”即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二步即经济近代化,创办民用企业,第三步文化近代化,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第四步创办新式海军,注重海防。一环扣一环。 考点:中国近代经

34、济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 创办民用企业 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 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 “第一次反思 ”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熟练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的能力。近代国人的第一次民族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主题是向西方学习,先学器物,即洋务运动。再学政治,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学文化,即新文化运动。第二次反思则在五四期间,由向西方学习转向向苏俄学

35、习。所以第一次反思中学习西方政治应是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选 C。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向西方学习 戊戌变法思潮 “国 ”字在书法里面有 41种写法 ,而且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图中“国 ”字被广泛使用最晚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汉字的变迁看历史变化的能力。汉字的书写往往会反映时代的特征。 A项大口里面一个王,说明整个国家是一个王的,应该是分封制时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B.D两项大口中是八土、八方,应该是统一的封建王朝,天子一统天下。而 C 项大口里一个民字,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应该是近代辛亥革命之后。所以 C项最晚。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6、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成立 综合题 ( 12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德的宗教改革学说不同于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关键在于 ,路德认为灵魂获救完全是信徒个人的事 ,而中世纪的理论则认为灵魂获救需借助中介人或代祷者。 李平晔人的发现 材料二 梁启超在引进、介绍近代资本主义价值、道德观念时 ,总是与国家紧紧连在一起 ,“欲使吾国之国权与他国之国权平等 ,必先使吾国中人人固有之权皆平等 ,必先使吾国民在我国所享有之权利相平等 ”。 梁启超新民说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 ,国民性改造的思想家普遍摆脱了民族主义情绪的纠葛 ,把国民性改造运动推向全新的 “立人 ”阶段 ,如胡适说 :“争你们的自由

37、,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争你们的人格 ,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1)概括材料二中梁启超的主要观点 ,并结合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重大史实 ,分析该观点产生的背景。 (6分 )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梁启超和胡适对人的关注分别摆脱了什么因素的束缚 在不同历史时期 ,对人文主义的追求有什么共同点 (6分 ) 答案: (1)观点 :中国的强盛需要先实现国人的解放。背景 :甲午战 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中国民族和国家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戊戌变法运动后 ,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 (2)马丁 路德摆脱了天主教会对人的束缚 ;梁启超摆脱了封建

38、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胡适摆脱了民族主义情绪对人的束缚。共同点 :符合人文精神的内涵即可。 试题分析:( 1)此问主要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核心观点,找关键词很重要。材料二中梁启超先从大的方面即国家,要使中国与其他国家平等,然后再到国人即人人皆平等,要使人人平等,须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反过来,只有人人享有平等权利,国人才会人人平等,国人人人平等,国家 才会独立富强,在国际上才有地位,才会与西方列强平等。故而得出其主要观点:中国的强盛需要先实现国人的解放。答背景要结合时间即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找题干关键词即 “中国社会重大史实 ”,重点是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东渐。 ( 2)

39、此问既要精读材料,也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关键词是 “中世纪天主教神学 ”,材料二中关键词是 “近代资本主义价值、道德观念 ”与之对应的是封建道德价值观。材料三中关键词是 “摆脱了民族主义情绪 ”,这样,答案:就自然出来。 考点:欧洲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思想解放的潮流 戊戌变法思想 梁启超;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胡适 ( 12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 “中国梦 ”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

40、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礼运 (注:约成书于汉代 ) 材 料二 尽扫专制之流毒 ,确定共和 ,普利民生 ,以达革命之宗旨 ,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 ,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 ,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 ,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 ,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 ,中国国家自由了 ,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 ,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

41、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 ,认识到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 ,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 12月 ,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 华访问 ,在一次谈话中 ,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 小康战略 ”。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 ,1987年 ,中共十三大确认 “温饱 (到 1990) 小康 (到 2000) 基本现代化 (到 2050)”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 “中国梦 ”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产生“中国梦 ”的原因。( 6分) ( 2)根据材料二 ,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 (3分 ) ( 3)根据材料

42、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小康战略 ”提出的时代背景。 (3分 ) 答案:( 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 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 2分)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 4分) (任答 2点即可 ) ( 2)推翻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家的独立是个人自由人权的前提 ;革命的同时进行经济社会改革。( 3分) ( 3)时代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吸取历史教训 ,进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任答 3点即可 ) ( 3分) 试题分析:( 1)本

43、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要精读材料。关键词“天下为 公 ”“ 皆有所养 ”“ 不必藏于己 ”“ 不必为己 ” “外户而不闭 ”等,可以得出结论。天下为公、人人平等、不自私自利、有食同吃等。答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政治、经济、文化几大方面。 ( 2)此问主要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核心观点,找关键词很重要。 “尽扫专制之流毒 ,确定共和 ”即反对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国。 “个人不可太过自由 ,国家要得完全自由。 ”即国家自由了个人才可自由。 “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 ,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并举。 ( 3)答背景题要结合教材知识。熟练掌握

44、改革开 放的发展脉络。注意时间1979年、 1987年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伟大转折,从此进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小康 ”战略。1987 年十三大召开,改革开放已有近十年的经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这种背景下, “小康 ”战略丰富和完善。 考点:古代政治思想 忠君教育 大同社会理想;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改革开放 “小康 ”战略 ( 16分)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历

45、史观念。阅读下表中的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中国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的基本内容 材料 序号 名称 颁行 时间 基本内容 (摘要整理 ) 材料一 奏定中学堂章程 1903年 国史 “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 ,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 ”。 外国史当 “示以今日西方东侵危局 ”“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 ,辨文化之由来 ,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 ,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 材料二 中学校课程标准 1913年 侧重 “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 ,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与重

46、要事迹 ”。 材料三 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 (草案 ) 1956年 “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 ”“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苏联是人类解放道路上的灯塔 ”“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动的侵略的中心 ”。 材料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 2003年 “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 ( 1)根据材料一 ,概括当时国史教学的核心宗旨。归纳当时外国史教学中注重培养什么意识

47、结合背景说明当时强调培养这种意识的主要原因。 (8分 ) ( 2)材料二特别注重对 “政体之沿革 ”与 “民国建立之本 ”的学习 ,其教育意义何在 结合民国初年史实对哪些思想政治运动产生了影响。 (4分 ) ( 3)材料三与材料四在世界史教学的目标上有何差异 结合中国当时的外部环境分析产生这种差 异的原因。 (4分 ) 答案:( 1)宗旨:强调忠君尚贤。( 2分) 意识:民族危机与自强意识。( 2分) 原因:外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或答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等)( 2分); 内因: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者答封建思想影响)。( 2分) ( 2)意义:培养学生民主共和的价值观,促进青年一代思想解放。( 2分) 影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2分) ( 3)差异:材料 3:强调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 1分); 材料 4:强调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