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29050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学年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学年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学年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学年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即宗法制的 “宗 ”本意是指宗庙,可见西周宗法制是以什么关系为纽带 A财产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时候,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

2、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于 8月 1日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起义。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南昌起义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说井冈山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是在这里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创建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3、D根除了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的斗争。依据所学可知, A是在江西瑞金; B是在江西南昌; C是江西井冈山,符合题意井冈山 “历史红 ”; D是延安整风。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井冈山斗争 从 1927年到 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 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B开展反 “围剿 ”斗争 C纠正 “左 ”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地建设。依据所学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迅速的发展,其原

4、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毛泽东等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并推向全国。所以应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根据地建设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 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 “左 ”倾错误路线 C发表 “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革命。解答此题注意时间 “长征期间 ”,即1934-1936年。依据所学, A是 1927年 8月 7日,八七会议,中共确定

5、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自此开始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革命道路,故排除A; B项是在长征期间发生的,即 1935年 1月,但针对的是中共自身的方针政策,没有体现民族矛盾,故排除 B; D是 1937年 9月,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的方针,故排除 D。 1935年 8月 1日,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主要矛盾的变化 这里因为 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 ”。 “这里 ”指的是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C

6、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解答此题注意时间 “1935年 ”。依据所学可知, 1935 年长征途中,中共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方针路线问题,标志着中共的成熟。 A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政权的中心; B项是中共抗战时期的总后方; D项是长征会师地点。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遵义会议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八一宣言的发表 B一二 九运动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 宣言的发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

7、民族统一战线。依据所学,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一二 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6年 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打破了日本 3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淞沪会战。 1937年 8月 13日,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会战虽以中国失败而

8、宣告结束,但粉碎了日军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所以应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淞沪会战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时间(年) 阵亡人数(人) 1937 125130 1938 249213 1939 169562 1940 339530 1941 144951 1942 87719 抗日战争研究 1997年第 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答案: B 试

9、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的的抗战。从表格可以看出, 1937-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每年都有大量的将士阵亡,反映了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A、 C项与史实不符; D项与材料无关,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国民党抗战 毛泽东对晓勇善战的彭德怀评价甚高,曾经赋诗颂扬: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40年 8月,彭德怀亲自指挥的重大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敌后抗战。为粉碎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游而不击的谣言, 1

10、940年 8月,彭德怀亲自指挥了华北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发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A是 1937年 9月林彪指挥的; B是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 C符合题意; D是 1949年林彪、聂荣臻等指挥的。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百团大战 1940年 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他为 “全国军人楷模 ”。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抗战。依据所学可知,枣宜会战,是 1940年 5月至 6月中国第 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对

11、日军华中派遣军第 1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国民党爱国将领 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成为全国军人的楷模。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国民党抗战 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B北平的和平解放 C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D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 1949年 4月 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23日,占领南京。南京的占领,标志着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的标志。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

12、华民族的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抗战的胜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依据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赶走了列强侵略者,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标志 图 1和图 2反映了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革命。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13、,故排除 A、 B两项;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新中国的成立是在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以后,故 D项排除;二者都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共同意义 看到 “1921”、 “上海 ”、 “嘉兴南湖 ”这些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 产党成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的成立。 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故 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

14、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 “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 ”条陈中 “罢学风潮 ”和 “政治问题 ”分别指 A上海学生运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日本提出 “二十一条 ” 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D上海学生运动,日本提出 “二十一条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依据所学结合时间 “1919年 ”可知, “罢学风潮 ”应该是五四运动,而导致五四运动产生的 “政治问题 ”即其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中华民国临时

15、约法第一条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 A 试题分 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依据所学及材料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可知,国家的主权掌握在国民手中,从而否决了君主掌握国家主权和君权神授的理念,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故选 A。 B、 C项与史实不符; D项材料未体现。所以应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西周分封制,诸侯必须 定期向周天子朝贡 随从周天子作战 服从周天子命令 按田亩向周天子纳税

16、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的时候,为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受封的诸侯要服从周天子命令,派兵随从周天子作战,定期向周天子朝贡,故 符合题意。按田亩纳税是春秋时期的初税亩,故 错误。所以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史记载: “始皇 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 ”这表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C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答案: C 试题分析:

17、本题主要考查皇帝制度。由材料 “倚辨於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 ”可知,秦始皇大权独揽,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故 C 符合题意。 A、 B、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的特点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 “制 ”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 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西周实行的的分封制在后期随着诸侯势力强大,出现诸侯诸侯势力坐大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严重削弱,故 “周之失,在于制 ”的

18、 “制 ”指的是分封制。 秦朝实行暴政,导致秦的迅速灭亡。但秦的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故 “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的 “制 ”指的是郡县制。所以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 “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这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使 “学而优则仕 ”由理想变为现实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依据所学,科举制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这样使一般平民可以通过

19、考试进入到统治阶级的行列。故科举制一方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扩大了统治基础。材料 “社会直接参加政府 ”,指的是扩大了统治基础,故 B 符合题意。 A、 D 表述错误, C 不符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 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中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中国社会

20、性质的变化,中国由原来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步入近代,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美望厦 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 “巡查贸易 ”;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 “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 A协定关税 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一国获得在中国的权利,其他国家同样享有。依据所学可知,这是虎门条约所规定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所

21、谓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而该国在其他国家不能享有对等的权利。这是近代史上列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特权。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下图中的史实发生于 A三元里抗英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的侵略。由图片的标题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可知,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

22、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依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显示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使得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是不可能的,故应选 A。分析选项, B项与史实不符; C项与材料无关; D项是外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孙中山在总结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时说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

23、,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C成为保路运动的导火线 D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花岗起义。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保路运动的导火线是年月日,清政府宣布实行 “铁路干线国有 ”政策。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 1912年 2月,孙中山认为 “帝制从此不存在于中国之内,国民的目的亦已达到 ”。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

24、据是 A武昌起义胜利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颁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解答此题关键要注意时间 “1912年 2月 ”,正是清帝退位的时间,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由此结束。所以应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过程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 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 8年。该观点重在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一般是指从 1937年 7月 7日 “卢沟桥事变 ”

25、到 1945年 9月。而材料认为从 1931年 9月 18日 “九一八事变 ”后就已中国开始,主要是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分析选项, A、 B、 C项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 “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 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和团运动的

26、评价。材料 “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排斥一切外洋文明,表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批判;材料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 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粉碎了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企图,表现了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肯定。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

27、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依据所学,马关条约中关于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因为列强的企业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又享有在中国的各项特权,中国的民族企业无法与其竞争。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马关条约的影响 综合题 读图 1-图 4,回答问题。 请回答: ( 1)根据图 1、图 2判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名称。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 4分) ( 2)与图 2相比,图 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3分) (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 4所设机构的主要目

28、的。综合图 1图 4,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3分) 答案:( 1)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 (2分 ) 特征:皇权高度集中。(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4分 ) ( 2)变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帝直接控制。( 3分) ( 3)主要目的:加强皇权。( 1 分)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2分 )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首先要分析图一的内容,从其官制的结构可知应是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图二应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联系所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回答。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代加强

29、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分析与理解。分析两图可知,图 3中的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制度不复存在,反映了这一时期皇权的高度 集中。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分析与理解。有所学可知,图四是清代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是清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表现。从图一到图四,中央机构不断改革,改革的结果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最后被废除。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秦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清代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三省六部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

30、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 人寡则寡分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政治上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资政新篇 请回答: (1)材料中这两个文献都出自近代中国哪一次运动 (1分 ) (2)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描述的理想社会目标。能否实现 分析其原因。 ( 5分) (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 据材料二指出,这本书的特点( 3分)

31、(4)从时代的要求来看,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哪一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 2分) 答案: (1)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分) (2)理想社会目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2分) 不能实现。( 1分)原因:这一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2分) (3)作者:洪仁 。( 1分)特点:中国近代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或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分) (4)资政新篇。(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

32、运动纲领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主要是紧扣材料,尤其是材料的注释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依据所学可知,这两个文件是太平天国运动前后的两个革命纲领。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一方面要联系所学,一方面要紧扣材料。材料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揭示了其目标。联系所学回答原因。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后期革命纲领资政新篇的分析与认识。联系所学可知,此书的作者是洪仁 。联系所学的资政新篇的内容可知其特点是:中国近代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

33、方案。 第( 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近代历史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在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中,前者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后者主张绝对平均主义,与历史发展不相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强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 1900-1901年 德国等 8国

34、 辛丑条约 材料二 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民足壮海军威。 ”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五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请回答: ( 1)填写材料一中

35、的表格( 3分) ( 2)材料二的邓世昌壮烈殉国于甲午战争的哪一次海战?( 1分) (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 分) (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2分) 答案:( 1) 英国( l 分) 马关条约)( l 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l 分) ( 2)黄海海战( l 分) (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2分) 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或者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2分) ( 4)意义: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

36、了坚实的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列强侵略的分析与掌握。依据所学可, 1840年至 1842年,英国发动了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 1894年至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1900年,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英德等八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败的 清政府一败涂地,签订了辛丑条约。故 分别是英国、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将领英勇抗敌的事迹。依据所学可知,邓世

37、昌是甲午战争时期在中日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舰海军管带。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的分析与理解。材料三 “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体现了抗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材料四 “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反映了其次要原因是世界反法西 斯力量的沉重打击。 第( 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主要联系所学回答。同时注意结合材料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全面认识中

38、国抗战胜利的意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抗日战争 概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的生路在哪里 中国的光明在哪里 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就是孙中山。 材料二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请回答

39、: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动的革命。如何理解这场革命是中国 “从君主到民主 ”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3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领导中国 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 20世纪 30年代初期,这一道路遭受重大挫折的原因。( 4分)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的会议。( 2分) 答案:( 1)革命:辛亥革命。( 1分)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 (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或者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 2分) 挫折原因: “左倾

40、 ”错误,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被迫长征。( 2分) ( 3)中共七大。(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及历程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主要联系所学回答。依据所学可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但由于 “左倾 ”错误,使第五次反 “围剿 ”斗争失败,被迫长征。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此问主要是联系所学回答,依据所学,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