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29057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2年 6月 16日 18时 37分我国在酒泉成功发射神舟九号飞船。 6月 24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分离,在航天员刘旺的操作下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人工操纵交会对接,完成人工对接锁紧成一体状态。 29日 10时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升空后的 “神舟九号 ”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 【小题 2】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太阳辐射 C流星 D太阳活动 【小题 3】家在纽约(西五区)的杰克,通过电视直

2、播观看 “神舟九号 ”发射的时间是( ) A 6月 16日 15时 37分 B 6月 17日 3时 37分 C 6月 16日 5时 37分 D 6月 17日 7时 37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 “神舟九号飞船 ”围绕地球飞行,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总星系的一部分,因此 “神舟九号飞船 ”不属于河外星系,所以本题 B正确。 【小题 2】太阳活动产生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所以本题 D 正确

3、。 【小题 3】 2012年 6月 16日 18时 37分我国在酒泉成功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此时间为北京时间,所在的时区为东八区,家在纽约(西五区)的杰克所用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相差 13小时,且位于北京的西部,则根据区时的计算公式可得:纽约(西五区)的杰克通过电视直播观看 “神舟九号 ”发射的时间是 2012年 6月16日 18时 37分 -13时 =2012年 6月 16日 5时 37分,所以本题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 考查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无河流标示的山谷(干谷)谷底和谷顶的高差至少是

4、( ) A 40米 B 30米 C 20米 D 10米 【小题 2】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点处的纬度和经度差分别约为( ) A 0.5和 1.5 B 0.25和 0.5 C 0.5和 0.25 D 1.5和 0.5 【小题 3】地球仪上, 0经线和 0纬线相比 ( ) A正好相等 B 0纬线约是 0经线长度的 2倍 C 0纬线稍长 D 0经线稍长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谷底和谷顶相隔三条等高线,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 10米,则谷底和谷顶的高差至少为 20米。 【小题 2】据图可以读出支流汇入干流处经纬度

5、大约为 128.55E, 43.45N,甲点的经纬度约为 129.05E, 43.2N,则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点处的纬度和经度差分别约为 0.5和 0.25,所以本题 B正确。 【小题 3】纬线是垂直于地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相互平行的圆圈,纬线长度不等,赤 道最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经线是连接南北两个极点并且与纬线垂直的半圆,经线的长度相等,每相对的两条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经线圈的长度跟赤道长度相同,且平分地球。因此 0经线和 0纬线相比: 0纬线的长度是 0经线长度的 2倍,所以本题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与东经 120度线构成经线圈

6、的另一条经线是 ( ) A 60E B 60W C 120W D 80W 答案: B 试题分析: 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另一条经线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 180,东西经度相反,所以与 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60W经线,所以本题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轴经过地心 B和纬线所在平面垂直 C和经线所在平面垂直 D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轴是我们为了研究地球的方便,假想出来的与所以纬线所在平面垂直的一条线,该线经过地心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南端的交点为南极点,北端的交点为北极点,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7、,其北端无限延伸始终指向北极星,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 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纬线的特征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B纬线等长 C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 D所在平面和地轴垂直 答案: B 试题分析: 纬线是垂直于地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相互平行的圆圈,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本题 B 错误,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经线的特征有( ) A经线和赤道长度相同 B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C同一经线上只有东西方向 D每个经线可以平分地球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个极点并且与纬线垂直的半圆,经

8、线的长度相等,能够指示南北方向,每相对的两条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经线圈的长度跟赤道长度相同,且平分地球,所以本题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 A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 66o34N S B东西半球分界线为 0o, 180o C南北半球分界线为 0o D中高纬度分界线为 60oNS 答案: B 试题分析: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 66o34;东西半球分界线为 20oW, 160o E; 0o纬线即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

9、o, 60o 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中高纬度分界线为60oN和 60oS,所以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 区域 B 区域 C 区域 D 区域 【小题 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但纬线圈长度赤道最长,向高纬长度渐短。故经纬网组成的度数相同的图幅中,纬度低的图幅面积最大。 区域是以赤道

10、为中心的图幅,面积最大,所以本题 A正确。 【小题 2】赤道长度大约与经线圈长度一致, 区域中两条粗短线跨的度数相同,分别在赤道、经线上,则长度相同; 区域中横线在 60N上跨 20经线,相当于赤道上跨 10经线,竖粗线为经线,跨 10纬线,与赤道上跨 10经线长度一致;故 区域和 区域,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所以本题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若 a、 b、 c、 d、 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 若 a、 b、 c、

11、d、 e 为不同温度值,按对流层温度分布规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a b c d e,再根据等温线的分布,乙为热源,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甲为冷源,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则气压值由大到小是甲乙丁丙,所以本题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 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 B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 C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 D近地面受冷多的地方,高空形成高压 答案: A 试题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近地面受热,气体体积膨胀,盛行上升运动,近地面空气减少,密度减少,形成低

12、压,高空气体不断积聚,密度增加,形成高压;近地面遇冷,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气体由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了热力环流,所以本题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应( ) A与等压线平行 B垂直于等压线 C与等压线斜交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于地面摩擦力的影响,近地面的风向不能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而是偏转到与等高线斜交成一个夹角时,三个力就达到了平衡,风向将沿这个方向继续做匀速运动,所以本题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 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

13、并不能产生运动 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 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直接改变风的方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大气运动过程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摩擦力阻碍空气的运动,减少风速,可以改变风的方向;高空大气摩擦力很小,可以沿等压线运动,所以本题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等高线 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 A 100m B 150m C 200m D 250m 【小题

14、 2】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 A 200m B 250m C 300m D 400m 【小题 3】图中 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 A B C D 【小题 4】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 西南走向 D西北 东南走向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 50米,又根据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这一规律可知:图中等高线 X与 200米等高线间隔一条等高线,根据河流流向和等高距可知: 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100米,所以本题 A正确。 【小题

15、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可以判断:丁地海拔可能为 250-300 米,丙村的海拔可能为 0-50 米,所以其相对高差在 200-300 米之间,250米在此范围内,所以本题 B正确。 【小题 3】用地形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实际地点的通视情况,如果两点之间没有山脊和高大地形阻挡则可通视,否则不可通视。图中的 四地中因为 与该村间有一个山脊阻挡,不能看丙村,所以本题 D正确。 【小题 4】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 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16、据指向标可知:甲河流处的等高线凸向东北,则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所以本题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 a辐射 B增强 b辐射 C增强 c辐射 D改变 b的辐射方向 【小题 2】关于图中 a、 b、 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 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燃烧柴草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

17、碳的含量,加强了 c大气逆辐射,使得夜间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所以本题 C正确。 【小题 2】据大气受热过程图可知: a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表示地面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c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A错;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B正确;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错; c大气 逆辐射主要受云量的影响,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D错,所以本题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5月 1日

18、B 7月 1 日 C 8月 1日 D 10月 1 日 答案: B 试题分析: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日出时刻也在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点越接近北回归线,北半球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据选项可知:只有 7月 1日离 6月 22日最近,日出最早,所以本题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于地球在公转时,黄赤交角和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约为每

19、年的 6月 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秋分日,约为每年的 3月 21日和 9月 23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约为每年的 12月 22日前后。元旦为每年的 1月 1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并且向北运动,所以本题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 A春分日至秋分日 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 D冬至日至夏至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 北半球夏至日 6月 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最北端,北半球各地昼最长,这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则北半球各地昼开始渐短、夜开始渐长,直至 12月 22

20、日,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南端,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这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半球各地昼开始渐长,所以本题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 A 9月 24日 2时 B 6月 22日 8时 C 3月 21日 0时 D 12月 22日 12时 答案: A 试题分析: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位于赤道时,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时间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都是 6 点日出, 18 点日落,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则 0经线为地方时 18点,北京时间与 0经线间隔 120,即时间差 8小时,所以此时北京时间为

21、18+8=2624,即为第二天的凌晨 2点,即北京时间可能是 3月 22日 2时或 9月 24日 2时,所以本题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G B地球外部圈层由 A、 B、 C三部分组成,其中 C为生物圈 C地球内部圈层由 E、 F、 G三部分组成,其中 G为地核 D E、 D合为岩石圈 答案: D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在地球的内外圈层中 A为大气圈, B为生物圈, C为水圈,三部分构成了外部圈层; D为地壳, 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F为地幔, G为地核,D、 F、 G构

22、成了内部圈层;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所以本题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2年 12月 14日 10时 50分,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我国的江西、重庆、湖北等省市的部分地区无线电通讯出现了一个多小时的中断。当我国上述省市通讯开始受影响时,处于 12月 13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 A大于四分之三 B大于二分之一 C大于三分之二 D小于二分之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 0(或 24)时所在的经线;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北京时间 14日 10时

23、 50分时,与 0时分界线之间的时差为 10小时 50分,根据 15每小时的换算标准,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为: 162.5,又知北京时间的经度为120E, 0时在北京时间的西侧算出 0时所在的经度为 120-162.5=-42.5,即42.5W。则 12月 13日所占的度数为 180-42.5=132.5,处于 12月 13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 132.5/360,小于二分之一,所以本题 D正确。 考点:本题 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如下图,甲楼房位于北纬 2134,欲在乙处建一新楼,如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 X最少应是:( ) A 10m B 15m C 20m D 25m

24、答案: C 试题分析: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的话,则各楼层全年都能被阳光照射,根据正午太阳高度 90纬度差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即: 90-2134-2326=45,据图可知光线、甲楼( 20m)和地面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 L hcotH( h 为楼高,H为正午太阳高度, L为楼间距)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得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最小不能少于 20m,所以本题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列几种热力环流情况画法正确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白天时,由于海陆之

25、间的比热容差异大,海洋增温慢,形成冷源,而陆地温度高,形成热源,因此陆地盛行上升气流, A错;晚上海洋降温慢形成热源,陆地降温快,形成冷源,因此陆地盛行下沉气流, B 正确;白天山坡增温快,形成热源,山谷增温慢,形成冷源,因此山坡气流上升形成环流, C错;反之,晚上山坡气流下沉形成环流,所以本题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是因为( ) A大气逆辐射弱 B太阳辐射弱 C地面辐射弱 D空气中的水汽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 晴朗的夜晚,天上的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很多大气热量都散失到宇宙空间了,大气归还给地面的热量少,导致地面温度下降的快,出现霜冻现象,所以本题

26、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下列概念; 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削弱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在穿越大气层时要被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掉一小部分,剩余的绝大多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开始增温,地面在增温的同时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被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的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能量还给了地面,起了保温效应,所以本题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日该地昼长为 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 10小时 D北京时间 12时时该地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小题 2】该地的时区是( ) A东二区 B西二区 C东四区 D西四区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据图可知:该地夜长为 8 小时,昼长为 16小时,因此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位于北半球,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北移动,也可能向南移动;当地太阳高度最大为 12时,而北京时间为 0时,两地时差为 12小时;因为两地时差为 12小时,北京时间 12时时该地时间为夜里 0时,太阳高度没有达最

28、大值,所以本题 A正确。 【小题 2】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 12时时该地时间为夜里 0时,根据时间计算的原理可知,该地的区时是 8-12=-4,即该地的时区为西四区,所以本题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填空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 , , , 。 ( 2) 、 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 2.3 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km。 (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 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 ( 4)小河流向 方。计划把水调到 C处,有虚线 AC和 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

29、合理?为什么?_ (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 _ _ 答案:( 1)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 5分) ( 2) 11 4.6( 2分) ( 3) 1 100 000( 1分) ( 4)东或东北 (1分 ) 选择 AC路线较合理,( 1分)因为 A处比 C处高,可自流引水,而 B处比 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 1分) ( 5)选在甲处好( 1分) 因坡度较缓,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后,乙处会被淹没,甲处则濒临水库,灌溉方便 。( 2分) 试题分析: (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

30、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 为盆地, 为陡崖, 为山谷, 为山脊, 为山顶, 为鞍部。 ( 2)根据等高线知识可以算出 、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11米,据图中的比例尺,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 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2.32=4.6千米。 ( 3)比例尺放大的计算公式为:用原比例尺 放大到的倍 数。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 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1:2000002=1:100000。 ( 4)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

31、,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来确定方向。本题据图中指向标可知:小河流向自西向东或东北流。 AC路线地势逐渐降低,可以实现自流输水,工程量小,代价低,后期运营成本低。计划把水调到 C 处,应选择 AC线路。 ( 5)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 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要选择一处整修梯田,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甲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8分) ( 1) A点的经度是 _,纬度是 _。 ( 2

32、)图中 、 、 、 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_地,有阳光直射的是_地。 ( 3)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地属于 _带, 地属于 _带。 ( 4)判定: 地在 地的 _方向, 地在 地的 _方向。 答案:( 1) 90E,60N ( 2) 、 ( 3)北寒 北温 ( 4)正北 西北 试题分析: (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表示。据图可知: A点的经度是

33、90E,纬度是 60N。 ( 2)我们以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20W以东、 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据图可知:图中 、 、 、 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有阳光直射的是 地,该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 3)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34、五个温度带。据图可知: 地属于北寒带, 地属于北温带。 ( 4)地图上 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图可知: 地在 地的正北方向, 地在 地的西北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 ( 1)判断图中各点的方向关系: A在 B的 _方向, D在 C的 _方向;B在 D的 _方向; C在 B的 _方向 . ( 2)若一架飞机从 A飞往 D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_。 ( 3)若一架飞机从 B飞往 C地,沿最近的

35、线路飞行方向是_。 答案:( 1)东南 东北 东南 正东 ( 2)先正北再正南 ( 3)先东北,再东南 试题分析: ( 1)据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根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可以确定 A 在 B 的东南方向, D 在 C 的东北方向;B在 D的东南方向; C在 B的正东方向。 ( 2)如果两地间经度和等于 180,则 最短航线的确定是必须经过极点,到底经过哪个极点,看哪个极点位于劣弧上。据图可知:若一架飞机从 A飞往 D地,经度和正好等于 180,则最近的飞行线路必须经过北极点,那么飞机应先正北飞,过了北极点后转向正南飞。 ( 3)如果两地间经度和不等于 180,则 最短航线的确定是必须经过起点、终点和地球球心所形成的平面和地球相交的大圆。据图可知:若一架飞机从 B飞往 C地,经度和不等于 180,则最近的飞行线路必须是先东北,再转向东南。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