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 12月统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 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任意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A正确。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如载体蛋白与血红蛋白结构不同但均有运输功能, B 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C 正确。氨基酸都是以脱水缩合方式形成蛋白质的,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
2、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等会造成吸烟者肺部细胞的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属于( ) A生理性死亡 B正常衰亡 C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 答案: C 试题分析:香烟中的有害物质造成吸烟者肺部细胞的死亡,为细胞异常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
3、生命过程中,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C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遗传物质均相同并未改变, A错误。细胞分化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在胚胎发育阶段分化最大, B错误。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是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对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 正确。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不断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二者并非同步进行,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
4、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对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由蛋白质、脂 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B细胞膜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A正确。细胞膜上有受体和糖蛋白等,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B正确。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C正确。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如图是一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 该
5、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 C有核孔的细胞 D有纤维素的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示细胞有细胞壁、大液泡、线粒体和细胞核,不含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错误 , D正确。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 B正确。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 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清
6、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示知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吸水导致气孔开放, A、 C错误。蔗糖不能进入细胞中,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B 错误, 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和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下列图中,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 A和 C所示为
7、 “无中生有 ”,表示隐性遗传病,但图 A中女患者的父亲为正常,不可能是 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正确。 B表示的遗传病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图 C所示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和伴 X隐性。图 D所示为显性遗传病。 考点:本题考 查遗传系谱分析及遗传方式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个基因型为 AaBb的动物,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了一个 Ab基因组合的精子,与之同时产生的三个精子的基因组合是( ) A AB、 ab、 ab B Ab、 aB、 aB C Ab、 aB、
8、ab D AB、 AB、 AB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两两相同,共两种类型。故产生了一个 Ab基因组合的精子,则还有一个精子为 Ab基因,另外两个精子相同,都是 aB基因组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在 DNA复制过程中,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 DNA分子片段的酶是( ) A DNA连接酶 B DNA聚合酶 C DNA酶 D解旋酶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DNA复制过程中,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 DNA分子片段的酶是 DNA聚合酶, B正确。 考点:本题
9、考查参与 DNA复制的酶,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的能力。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加倍、染色体加倍、细胞核加倍分别在( ) A间期、后期、末期 B间期、前期、中期 C中期、后期、末期 D前期、中期、后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 DNA复制后含量加倍;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核膜形成, 1个细胞核成为 2个,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在缺氧的
10、条件下,其运输的速度减慢。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题意知生长素逆浓度差运输,在缺氧的条件下生长素运输的速度减慢,说明需要消耗能量,故生长素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一种含 191个氨基酸的多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细胞和垂体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生长激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 19l对碱基 C在甲状腺激素溶液
11、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紫色 D甲状腺细胞和垂体细胞内 mRNA种类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状腺细胞和垂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只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 A错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 3个碱基组成,故控制生长激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 19l3=573对碱基, B错误。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不含肽键,与双缩脲试剂不反应, C错误。甲状腺 细胞和垂体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同,故二者合成的 mRNA种类不同,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实质、物质鉴定及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
12、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些脂质如性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A错误。生物体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B错误。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C正确。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作用,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 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
13、 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 DNA和中 心体的复制, A正确。经间期复制后, DNA 含量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 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 C错误。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图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细胞 细胞壁 光合作用 染色质 细胞全能
14、性 A 蓝藻细胞 有 有 有 无 B 洋葱根尖细胞 有 有 有 有 C 兔成熟红细胞 无 无 有 有 D 蛙受精卵 无 无 有 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 A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错误。兔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故没有染色质,细胞无全能性, C错误。蛙受精卵无细胞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染色质且细胞具有全能性,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功能及全能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 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 D
15、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 答案: C 试题分析:葡萄糖是在叶绿体中合成的, A 错误。淀粉遇碘变为蓝色, B 错误。纤维素为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 C正确。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 答案: A 试题分析:神经细胞的树突增大了细 胞膜的表面积,但并没有酶附着,不是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 A不属于。线粒体的嵴是由内膜折叠形
16、成的,扩大了有氧呼吸酶附着的膜面积, B正确。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折叠扩大了膜面积,为各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C正确。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扩大膜面积,附着有大量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大膜面积的结构及其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A正确。染色体由 DNA和蛋白质构成, B错误。核糖体由蛋白质与
17、rRNA组成, C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时, 尿量减少 D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血浆渗透压降低时,体内水分过多,不会产生渴觉, A错误。机体失水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C正确, B、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运
18、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共同点是( ) A元素组成相同 B合成部位相同 C生理功能相同 D运输途径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其组成元素有C、 H、 O、 N、 I,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等功能;胰岛素是由胰岛 B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其组成元素有 C、 H、 O、 N,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固醇类激素,其元素组成为 C、 H、 O,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素都通过血液运输,
19、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综合题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 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
20、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 1)原油 选 择 (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 3)强 ( 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试题分析:( 1)若要分离能分解原油的菌株,则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 2)纯化菌种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 3)单菌落周围分解圈大的说明菌株对原油的分解能力强,故可依据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筛选出高效菌株。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
21、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菌种的分离纯化及实验室灭菌方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 9 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 _,共有 _条食物链。 ( 2)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狼属于 。 ( 3)图中的昆虫和鹿之间是 _关系,而猫头鹰和蛇是 _关系。 ( 4)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 ( 5)狼每增加千克体重至少消耗绿色植物 _千克。 答案:( 1)生物群落 7 (
22、2) 生产者 消费者 ( 3)竞争 捕食、竞争 ( 4)草类 太阳能 ( 5) 25 试题分析:( 1)图示是由不同生物种群构成的简单的生物群落,共有 7条食物链。 ( 2)草为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狼为异养生物,属于消费者。 ( 3)图中昆虫 与鹿都以草为食,故二者为竞争关系。猫头鹰以蛇为食,且二者都以昆虫为食,故猫头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 4)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草类,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该生态系统最终能源来自太阳能。 ( 5)图示狼处于食物链在第三营养级,每增加 1千克体重至少消耗绿色植物量以 20%传递效率计算, 120%2
23、0%=25(千克)。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物间的关系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 10分)如图为蛙的某个反射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用电刺激 E,结果 A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 B,结果 A发生运动反应而 E无反应。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图中 A是 , E是 。图中所示的突触,其结构应包括 、 和 。 ( 2)写出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的完整传导方向(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 3)现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
24、间的传递特点(双向传递或单向传递),并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注:图中 均为可进行电刺激的部位。 a.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电刺激 处,观察 的变化,同时测量 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 。则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若 。则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先电刺激 处,测量 处电位变化;再电激 处,测量 处的电位变化。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 ,则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若 ,则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 1)效应器 感受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 2)EDCBA ( 3) a. 方法步
25、骤: A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 A有反应,且 处电位改变 若 A有反应, 处无电位变化 b. 方法步骤: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两次检测均发生电位变化 若只有一处(或检测 时)有电位改变 试题分析:( 1)因兴奋在反射弧的突触上只能单向传递,结合题意知 A是效应器, E是感受器。突触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 2)结合题( 1)知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 EDCBA 。 ( 3) a.若要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应在神经纤维上一点给予适当刺激,检测刺激点两侧的电位变化。故可刺激 处, 观察效应器 A的变化,同时检测 处的电位有无变化。若 A有反应,且 处电位
26、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 A有反应, 处无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b.若要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在突触两侧各进行一次刺激,检测两侧电位变化。故先电刺激 处,测量 处电位变化;再电激 处,测量 处的电位变化。若两次检测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检测 时有电位改变, 处没有,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及相关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和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 8分)
27、下图为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 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 A与 a、 B与 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 (1)甲病的遗传属于 染色体 性遗传;乙病最可能属于 染色体 性遗传。 (2) 3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 _。 (3)若 2与 3婚配,其后代 (U)患病的可能性为 ; U为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 ;若 U已有一个两病兼发的哥哥,则 U正常的可能性为 。 答案: )常 隐 X 隐 (2)XBXb (3)7/32 0 9/16 试题分析:( 1)图中 II1和 II2为正常,所生 1为患甲病的女儿,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 4的家庭中没有乙
28、病史,故 II5致病基因来自于 3,乙病最可能为伴 X隐性遗传病。 ( 2) II5致病基因来自于 3, 3表现为正常,故为乙病的携带者,基因型为XBXb。 ( 3) 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 1/3AA、 2/3Aa,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 XBY; 3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 Aa, II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 1/2XBXB、 1/2XBXb,则 3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 1/4XBXB、 1/4XBXb。 2与 3婚配,后代关于甲病:2/3AaAa2/3 ( AA 2Aa aa),患甲病概率为 2/31/4=1/6,正常概率为 5/6;关于乙病: XBY1/4XBXb1/4(X BXB XBXb XBY
29、XbY),患乙病概率为1/41/4=1/16,正常概率为 15/16;故后代正常概率为 5/615/16=75/96,则患病概率 =1-75/96=7/32。 U 若为女孩,不可能患乙病,同时患两种病的可能性为 0。若 U已有一个两病兼发的哥哥,则其父母基因型分别为 AaXBY、 AaXBXb,则U正常的概率为 3/43/4=9/16。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关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 10分)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
30、线如图 ( 1)阶段 和 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 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 )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 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 2)阶段 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 素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 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 ( 3)若测得阶段 种子吸收 O2与释放 CO2的体积比为 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 (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 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5和 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 。大田种植大豆时, “正其行,通其风 ”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二氧化
31、碳浓度提高 _以增加产量。 答案:( 1) 自由扩散 自由水 ( 2)赤霉素( GA) 生长素( IAA) 抑制 ( 3) 6:1 ( 4)升高(或增加) 升高(或增加) 光合作用强度 试题分析:( 1)水分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种子胚细胞的。在阶段 中,种子萌发速度快,细胞代谢旺盛,故种子胚细胞内的水主要以自由水形式存在。 ( 2)阶段 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产生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 中根向地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生长受抑制长得慢。 ( 3)种子有氧呼吸消耗 1mol葡萄糖吸收 6mol O2,释放 6mol CO2,无氧呼吸消耗 1mol葡萄糖
32、释放 2mol CO2。则可求得有氧呼吸释放 1mol CO2共消耗葡萄糖 1/6 mol;无氧呼吸释放( 3-1) mol CO2共消耗葡萄糖 1 mol,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6:1。 (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 CO2供应, CO2固定过程减慢,合成 C3量减少, C5含量增加; C3量的减少, C3还原过程消耗的能量减少,叶绿体中 ATP含量增加。故通过增加 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使农作物增产。 考点:本题考查水的存在形式、细胞吸水方式、光合作用条件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
33、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 8分)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_进入细胞核,表明该过程具有_性。 (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_,功能特点具有 _。 ( 3)若该细胞是最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 有_。 (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_,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 _存在。 (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 脂肪细胞 淋巴细胞 心肌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 )核孔 选择 (
34、2)具有一定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3)叶绿体和液泡 (4)分裂间期 核仁 (5) 试题分析:( 1)内质网存在于细胞质中,细胞质中的蛋白质要进入细胞核,需经过核孔,内质 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说明该过程具有选择性。 (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流动性,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 3)与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大液泡。 (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图示细胞中有核仁存在,故可判断该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 ( 5)有题意知缺硒会影响线粒体膜的稳定性,上述各细胞中心肌细胞含有的线粒体最多,缺硒对其影响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
35、能及细胞分裂时期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 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蝗虫灾害,严重之时,当地的农作物、牧草全都被毁坏,当地政府和农牧民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 2000年夏季发生虫害时,北方某地却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放养在虫害严重的草原与农田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请以上述实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分析,在上述简便的食物链中,鸭子属于第 _营养级,属于 _消费者。蝗虫与放养在当地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的关系属于 _关系。 (
36、2)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角度上看,临时把鸭子放到草上的措施,干预了草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目的是使能量流向_。 (3)利用农药灭虫,尽管逐年增加使用农药的浓度,但并没有将蝗虫灭尽,原因之一是通过生存斗争,蝗虫的抗药性 _,这是长期 _的结果。 (4)利用鸭子消灭蝗虫,除了经济上的良好效益外,还有 _、_等。 答案:( 1)三 次级 竞争 ( 2)对人类有益 的部分 ( 3)增强 自然选择 ( 4)不污染环境 保护其它生物 试题分析:( 1)据题意鸭子以蝗虫为食,蝗虫以农作物、牧草为食,故鸭子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蝗虫与放养在当地草原上的牛、羊的关系为竞争。 ( 2)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角度上看,人类调节能量流动方向的目的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 3)利用农药灭虫,尽管逐年增加使用农药的浓度,但并没有将蝗虫灭尽,原因之一是通过生存斗争,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蝗虫的抗药性增强,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4)利用鸭子消灭蝗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外,还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了其它生物。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及自然选择学说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