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29067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江西某铜业公司在火法炼铜时也生产硫酸,硫酸车间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化合态硫以 FeS2、 CuFeS2等形式存在 B火法炼铜的矿石原料主要含 Cu2S C该公司炼铜产生的 SO2可用于生产 H2SO4 D l mol/L H2SO4溶液可储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S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的形式 FeS2、 CuFeS2等,正确; B、火法炼铜的矿石原料主要含 Cu2S,与氧气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 Cu和二氧化硫,正确; C、该公司炼铜产生的 SO2可用于生产 H2SO4

2、,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少量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正确; D、 1mol/L的硫酸是稀硫酸,会与铁或铝发生置换反应,所以 l mol/L H2SO4溶液不可储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错误,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对硫元素的判断,工业炼铜的应用,二氧化硫的用途 已知反应 CO(g) +2 H2( g) CH3OH (g) H= Q kJ mol-1,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人 l mol CO与 2 mol H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 CO的转化率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 B平衡时体系压强: P1P2 =5 4 C若容器体积 V1V3,则 Q ,错误; B、 中 CO的转化率

3、为 70%,则平衡时 CO的物质的量是 1mol(1-70%)=0.3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0.3mol2=0.6mol,甲醇的物质的量等于 CO减少的物质的量是 0.7mol;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0.3+0.6+0.7=1.6mol;同理可计算 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2mol,但二者容器的体积不同, 的容器的体积小,所以平衡时体系压强: P1P2 2:1.6=5 4,错误; C、若容器体积 V1V3,则 的压强大于 ,若温度相同,则 中 CO的转化率低于 ,现在二者的转化率相同,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O的转化率降低,所以正反应是 放热反应,Q70%,错误,答案:选 C

4、。 考点:考查平衡移动的判断,不同条件的平衡的比较 工业上向锅炉里注入 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 CaSO4转化为 CaCO3而后用盐酸去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 Na2CO3溶液的 Kw和 c(OH 一 )均会增大 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 十 CaSO4 = CaCO3 +SO42- C盐酸溶液中, CaCO3的溶解性大于 CaSO4 D Na2CO3溶液遇 CO2后,阴离子浓度均减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碳酸钠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所以 Na2CO3溶液的 Kw和 c(OH 一 )均会增大,正

5、确; B、碳酸钙比硫酸钙更难溶,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为碳酸钙沉淀,硫酸钙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除去,正确; C、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碳酸钙溶解,而硫酸也是强酸,则硫酸钙不与盐酸反应,所以盐酸溶液中, CaCO3的溶解性大于 CaSO4,正确 ; D、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而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增大,错误,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沉淀的转化,溶解平衡的移动,沉淀溶解的反应原理的判断 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 Cl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 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下列

6、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子经外电路流向 Pt电极 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 Ag+数目减少 C正极反应: C12+2e +2Ag+ = 2AgCl D空气中 c(C12)越大, Ag极消耗速率越快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该装置是原电池,空气中的氯气发生还原反应,则 Ag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银离子,作原电池的负极,所以 Pt总原电池的正极,则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错误; B、电池工作时,银离子向正极移动,与氯离子结合为氯化银沉淀,但 Ag电极失去电子补充银离子,所以电解质中的银离子数目基本不变,错误; C、正极是氯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为氯化银沉淀,正确; D、空气中 c(C1

7、2)越大,则反应的速率越快, Ag极消耗速率越快,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判断 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期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实验现象预期 结论 A 铜丝 浓硝酸 试管 c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 硝酸有强氧化性 B 木条 18.4mol/L硫酸 木条变黑 浓硫酸有酸性及氧化性 C 生铁 NaCl溶液 导管处发生倒吸 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D 铁丝 含少量 HCl的H2O2溶液 试管 c中有大量无色气体 该反应中铁做催化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但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 和硝酸,所以试管 c 中为无色气体,错误; B、

8、C 与浓硫酸反应,木条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不能证明浓硫酸具有酸性,错误; C、铁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所以左侧试管内的压强减小,则会发生倒吸现象,正确; D、过氧化氢中含有 HCl, Fe与 HCl反应生成氢气和亚铁离子,过氧化氢氧化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铁离子做催化剂,所以反应中有大量气体产生,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 若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参阅表中数据,下列判断在标准状况下正确的是 NO2 HF 熔点 11.2 83.6 沸点 21.0 19.52 A 20. 0 gHF中含 键数目为 1.0NA B将 22.4LNH3溶于 1L水中,溶液

9、含有 OH-数目为 0.1NA C 6.72 LNO2与水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D H2S和 SO2各 0.l mol反应后,体系中的 S原子数目小于 0.2NA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20.0gHF的物质的量是 20.0g/20g/mol=1mol, HF中只含 1个 键,则 键的数目是 NA,正确; B、标准状况, 22.4L的氨气的物质的量是 1mol, 而氨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是可逆反应,一水合氨的电离也是可逆反应,平衡常数未知,所以生成的氢氧根离子的数目无法计算,错误; C、标准状况下二氧化氮为液体,物质的量是不是 0.3mol,则转移电子数不是 0.

10、2NA,错误; D、 H2S和 SO2各 0.l mol反应后,根据元素守恒,则体系中 S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0.2mol, S原子数是 0. 2NA,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 某学生以铁丝和 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 、 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 净物 B实验 、 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 、 均为放热反应 D实验 、 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实验 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而胶体属于混合物,错误; B、实验 是氯化铁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而水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是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也未发

11、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C、水解反应可看成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 D、氯气与铁的反应中,氯气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答案:选 B。 考点:看成物质性质的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 应的判断,电解质的判断,反应类型的判断 实验题 18分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备 Cu(NH3)xSO4 H2O并测量 x值。 【 Cu(NH3)xSO4 H2O制备】见图 1 ( 1) 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 C中 CCl4的作用是 。 ( 3)欲从 Cu(NH3)xSO4溶液中析出 Cu(NH3)xSO4 H2O

12、晶体 ,可加入试剂 。 【 x值的测量】见图 2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 0 .4690 g晶体 M = (178+17x)g/mol于锥形瓶 a中 步骤二: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 a中滴加 l0%NaOH溶液 步骤三:用 0.5000 mol/L的 NaOH标液滴定 b中剩余 HCI,消耗标液 16. 00 mL ( 4)步骤二的反应可理解为 Cu(NH3)xSO4与 NaOH在溶液中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 x值的计算与论证】 ( 5)计算: x = , 该学习小组针对上述实验步骤,提出测量值 (x)比理论值偏小的原因如下: 假设 1:步骤一中用于称量的天平砝码腐蚀缺损; 假设 2

13、:步骤二中 (任写两点); 假设 3 :步骤三中测定结束读数时,体积读数偏小。该假设 (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 针对假设 l,你对实验的处理意见是 。 答案:( 1)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由蓝色溶液变为蓝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 ( 2)防止倒吸 ( 3)无水乙醇 ( 4) Cu(NH3)x2+2OH-= Cu(OH)2+xNH3 ( 5) 3.56;加入 NaOH溶液不足,没有加热或生成的氨气未完全逸出等;不成立;更换砝码完好的天平后重新进行步骤一到步骤三全部实验;答 “更换完好的砝码 ”得 1分 试题分析:( 1) A为实验室

14、制取氨气的装置,是利用氯化铵 与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氨气通入硫酸铜溶液中,开始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随着氨气的通入,则氨气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离子,后沉淀逐渐溶解,转化为深蓝色溶液; ( 2)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因为氨气直接通入水中,会发生倒吸现象,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通过四氯化碳的缓冲作用,可以防止发生倒吸; ( 3)欲从 Cu(NH3)xSO4溶液中析出 Cu(NH3)xSO4 H2O晶体 ,可加入试剂无水乙醇,因为乙醇的极性较小,且该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晶体的析出; ( 4)

15、 Cu(NH3)xSO4与 NaOH在溶液中反应 ,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铜和氨气,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NH3)x2+2OH-= Cu(OH)2+xNH3; ( 5) b中原来 HCl的物质的量是 0.03L0.5000mol/L=0.015mol,剩余 HCl的物质的量是 0.016L0.5000mol/L=0.008mol,则与氨气反应的 HCl的物质的量也是氨气的物质的量是 0.015-0.008=0.007mol;则0.4690g/(178+17x)g/molx=0.007mol,解得 x=3.56;测定结果偏小,可能步骤二加入 NaOH溶液不足,没有加热或生成的氨气未完全逸出等

16、; 步骤三中测定结束读数时,体积读数偏小,则说明剩余 HCl偏小,则与氨气反应的 HCl偏多,则氨气的物质的量偏大,测定结果应偏高,所以不成立; 针对假设 l,可更换砝码完好的天平后重新进行步骤一到步骤三全部实验,再进行测定。 考点:考察对物质制备实验的定量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现象的判断 填空题 11分 )元素 X、 Y、 Z、 Q、 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X、 Y、 Z、 Q为短周期元素。 Z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X与 Y形成的气体能使酚酞溶液变红,X与 Q形成 18电子的分子,其空间构型为 v形, W的基态原子 3d轨道有 8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请回答下列问

17、题: ( 1) 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W基态原于的价电子排布图 。 ( 2) X、 Y、 Z、 Q中,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 3)在 XQ 中 Q的杂化类型为 X的氧化物 (X2O)晶体结构示意图如下,则1molX2O晶体含有 mol氢键。 ( 4) ZY3有较强的还原性,遇到 NaClO溶液时有无污染的气体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第三周期 IA族 ( 2) N ( 3) sp3 2 ( 4) 2NaN3+NaClO+H2O=3N2+NaCl+2NaOH 试题分析: Z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 Z是 Na元素; X与 Y形成的气体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气

18、体溶于水呈碱性,所以该气体是氨气,则 X是 H元素,Y是 N元素; X与 Q形成 18电子的分子,其空间构型为 v形, H与 S元素形成的 H2S是 18个电子的分子,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V型,所以 Q是 S元素; W的基态原子 3d轨道有 8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则 W的外围 电子排布是 3d84s2,所以 W是 Ti元素。根据以上分析: ( 1) Na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IA族; W的外围电子的排布图是; ( 2) H、 N、 Na、 S中,因为第一电离能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减小,随核电荷数的增多而增大,但 N元素的 2p轨道为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 S,则基态原子第一电离

19、能最大的是 N; ( 3) HS-中 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 1+1/2(6+1-1)=4,所以 S原子是 sp3杂化;每个水分子中的 O原子可形成 2个氢键, 2个 H原子也形成 2个氢键,所以共形成 4个氢键,每个氢键属于该分子的 1/2,syi 1mol水中能形成 2mol氢键; ( 4) NaN3有较强的还原性,遇到 NaClO溶液时有无污染的气体生成,该气体是氮气, 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 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产物中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生成,化学方程式是 2NaN3+NaClO+H2O=3N2+NaCl+2NaOH。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应用 ( 15分)某硫酸

20、厂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 SO2尾气。 ( 1)活性炭还原法 反应原理:恒温恒容 2C (s)+2SO2(g) S2(g)+2CO2(g) 。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图 第一次出现平衡的时间是第 min; 020min反应速率表示为 V(SO2)= ; 30 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最有可能是 ; 40min时,平衡常数值为 _。 ( 2)亚硫酸钠吸牧法 Na2SO3溶液吸收 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 常温下,当吸收至 pH=6时,吸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填序号 ) a c(Na+)+c(H+) c(SO32-)+c(HSO3-)+ c(OH-

21、) b c(Na+) = c(SO32-)+ c(HSO3-) + C(H2SO3) c c(Na+) c(SO32-) c(OH 一 )c(H+) d水电离出 c(OH 一 )=ll0-8 mol/L, ( 3)电化学处理法 如图所示, Pt( 1)电极的反应式为 ;碱性条件下,用 P( 2)电极排出的 S2O42-溶液吸收 NO2,使其转化为 N2,同时有 SO32-生成。若阳极转移电子 6mol,则理论上处理 NO2气体 mol。 答案:( 1) 20 (1分 ) 0.03mol/(L min) (2分 ) 减小 CO2的浓度 (2分 ) 0.675(2分 ) ( 2) SO32-+SO

22、2+H-2O=2HSO3- (2分 ) ad (2分 ) ( 3) SO2-2e-+ 2H-2O=SO42-+4H+ (2分 ) 1.5(2分 ) 试题分析:( 1) 根据图像可知,物质的浓度都不变的状态为平衡状态,所以第一次平衡的时间是 20min时; 0 20min反应速率表示为 V(SO2)=( 1.0-0.4) mol/L/20min=0.03 mol/(Lmin); 30 min时,图像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瞬间减小,所以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减小二氧化碳的浓度; 40min时,平衡常数值与 20min时的平衡常数值相同,利用20min时各物质的浓度计算 K=0.620.3/0.42=0.675

23、; ( 2) Na2SO3溶液吸收 SO2生成亚硫酸氢钠,离子方程式是 SO32-+SO2+H-2O=2HSO3-; a、根据电荷守恒,则 c(Na+)+c(H+) =2c(SO32-)+c(HSO3-)+ c(OH-),所以c(Na+)+c(H+) c(SO32-)+c(HSO3-)+ c(OH-),正确; b、 pH=6时溶液呈酸性,则此时的溶液不一定恰好为亚硫酸氢钠溶液,所以 Na元素与 S元素不一定符合物料守恒,错误; c、因为溶液呈酸性,所以 c(OH 一 )c(H+),错误; d、 pH=6,则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是 10-8mol/L,氢氧根离子来自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产生的氢

24、氧根离子浓度是 10-8mol/L,正确,答案:选 ad; ( 3)根据装置图可知 Pt( 1)发生的是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的反应,所以该电极是负极,则 Pt( 1)电极的反应式为 SO2-2e-+ 2H-2O=SO42-+4H+;二氧化氮转化为氮气, 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到 0 价,得到 4 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理论上处理 NO2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6mol/4=1.5mol。 考点:考查对图像的分析,反应速率的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电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 ( 14分)实验室测量 KMnO4溶液浓度时常用 (NH4)2Fe(SO4)2代替 FeSO4作标液, (NH4)2Fe(SO4)2

25、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 1)已知流程中铁粉制备反应如下: 4 H2 O(g) +3Fe(s) Fe3O4(s)十 4H2(g) H =a kJ /mol Fe3O4(s) = 3 Fe(s)+ 2O2(g) H =b kJ/mol 则光解气态水制备 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_。 ( 2)步骤 I中加水发生如下反应,请完善该反应: +2H2O 2H+ H2TiO3; 该步骤加入铁粉的作用是 ; 。 ( 3)步骤 生成 (NH4)2Fe(SO4)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 _;操作 I为 。 ( 4)已知在潮湿空气中 Fe(OH)2比 FeCl2更易被氧化。据此分析 (NH4)2Fe(SO4)

26、2比 FeSO4稳定的原因是 。 答案:( 1) H2O(g)= H2(g)+1/2O2(g) H (a+b)/4kJ/mol ( 2) TiO2+ 防止 Fe2+氧化为 Fe3+ 消耗溶液中的氢离子,促进 TiO2+的水解 ( 3) (NH4)2SO4+FeSO4=(NH4)2Fe(SO4)2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4)由题知二价铁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NH4)2Fe(SO4)2水解后的酸性强于 FeSO4,则 (NH4)2Fe(SO4)2的还原性小于 FeSO4,所以更稳定 。 试题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可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后都除以 4,所以光解气态水制备 H2的热化学方程

27、式为 H2O(g)= H2(g)+1/2O2(g) H (a+b)/4kJ/mol;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物为 TiO2+;因为该流程的目的是制备硫酸亚铁铵,所以加入铁粉的目的是防止 Fe2+氧化为 Fe3+,同时步骤 I中产生钛酸的沉淀,则加入铁粉可与氢离子反应促进反应正向进行,以除去 Ti元素; ( 3)步骤 II过滤后的滤液为硫酸亚铁溶液,则步骤 生成 (NH4)2Fe(SO4)2,则硫酸亚铁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铵,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FeSO4=(NH4)2Fe(SO4)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所以操作 I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4)已知在潮湿空气中 Fe(OH)2比 FeCl2更易被氧化,说明二价铁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NH4)2Fe(SO4)2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水解,所以水解后的酸性强于 FeSO4,则 (NH4)2Fe(SO4)2的还原性小于 FeSO4,不易被氧化,所以更稳定 。 考点:考查物质的制备流程的分析,盖斯定律的应用,基本操作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