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29086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高三 12月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下图 A 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单位: m)和图 B、图 C 地形剖面图(单位:m), AB和 CD为两条剖面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据图判断( ) A图 B为图 A中剖面线 AB的剖面图 B 在图 A中剖面线 CD上 C 和 即图 A中的 O点 D站在 点看不到 点 【小题 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 250 米时,图 A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 D无岛 【小题 3】图 A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 A 250米 B 300米 C 349米 D 35

2、0米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等高线示意图分析,沿 CD剖面线,两条线的交点位于 O, O两侧的等高线凸向高值,说明两侧的地势较低,应为山谷,则 O处地势较高,对于图中的 点,沿 BA剖面线的走势,交点两侧较高,均为 250米以上,则交点处较低,对应图 C中的 点,因此 和 即图 A中的 O点,选 C。 【小题 2】从等高线示意图分析,海拔 250 米以下的区域将被淹没,形成水带,而高于 250 米的地方将 出露形成岛屿,图中高于 250 米的地方有两处,故选 B。 【小题 3】图 A中,高等距为 50米,图中最高点位于东北方向高度

3、为 350-400米,图中最低点位于北方为 50-100米,交叉相减,相对高度为 250-350米,因此可取得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349米。选 C。 考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相对高度。 宁夏平原(见下图)被誉为 “黄河金岸,塞上明珠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贺兰山被誉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使宁夏平原免受寒潮的侵袭 B阻截了来自新、甘、内蒙古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减缓了银川平原农田、牧场的沙化 C山中植被有效地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D阻挡了潮湿东南季风的西进,有效增加了宁夏平原的降水 【小题 2】

4、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将人口、工业外迁,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B调整农业结构,禁止高耗水的水稻、小麦种植 C大力发展森林业,以涵养水源,保护农田 D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要节约用水,综合利用水资源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贺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宁夏平原的西侧,因此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减轻了寒潮的侵袭;该区靠近沙漠,形成了天然屏障,能阻截部分风沙减缓银川平原沙化;该山阻挡了东南季风的西进,位于山地迎风坡一侧,增加了降水;山中植被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涵养水源。故选 A 【小题 2】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保持

5、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模式,该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外迁不是有效的办法;调整农业结构,实现节水农业,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 大力发展森林,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节水,实现综合利用,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故选 D 考点:地形 可持续发展 2014年 11月 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特大城市标准由原来的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调整为 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图甲是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乙是两城

6、市人口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E、 F两城相比, E城发展快的原因是( ) A气候更优越 B地形更平坦 C交通更便利 D农业基础更好 【小题 2】对于图乙中反映 G城人口变化的曲线判断正确的和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城市规模扩大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废热排放多,城市出现 “热岛 ”效应 C 植物蒸腾减弱,城市云雾减少 D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例可知, 1950年,两城市都为小城市,到 2000年 F为小城市,而 E处修了多条公路,为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变为大城市,故选

7、 C. 【小题 2】 城 市为特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城市用地增多,使得森林,耕地农业用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硬化,工业发展交通尾气使得废热排放多,城市气温比郊区高出现城市 “热岛 ”效应; 城市为大城市,在发展中,规模有所控制,植物减少,使得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但城市有热岛效应,因此云雾会增加,城市发展中绿化等措施,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影响不大。 考点:城市影响因素 城市化影响 下图为我国小麦主产区某年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小麦在甲、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降水较小 B地势较高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小题

8、 2】小麦在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 )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甲、丙两地与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当,都为半湿润地区;甲位于黄土高原,丙位于青藏高原,两地海拔高,气温低,所以作物发育晚;农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农作物发育早晚关系不大;旱灾频发是农作物减产的原因,不是作物发育晚的原因,故选 B。 【小题 2】读图,乙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种植的小麦为冬小麦, 9月下旬至10月播种,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

9、收获,此时正值该地区梅雨,多阴雨天气,因此不利于收割和晾晒;该区经济发达,机械化水平较高;东部地区迁入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市场价格走低影响种植意愿,不会影响收割意愿,故选 A。 考点:农 业影响因素 气候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 ”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 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为 ( )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小题 2】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

10、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距离远,电量大,宁夏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量大,水资源缺乏,水能发电量小,风力发电投资较大,且风力不稳定,核能发电技术要求高,可直接在东部安装,因此该段主要为火力发电。故选 C。 【小题 2】东部地区能源缺乏,经济发达,供小于求,因此宁东直流工程可把东部地区的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 经济可持续发

11、展;我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环境压力。故选 D 考点: 跨区域资源调配 地铁是沿着地面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其线路通常敷设在地下隧道内。在未来北京地铁规划中有望从东部和南部向河北延伸。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与公交车相比,下列有关地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铁比公交车运量大 B地铁比公交车速度快 C地铁比公交车准点 D地铁比公交车污染大 【小题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地铁主要向北京东部和 南部延伸的原因是( ) A东部和南部地形较平坦 B东部和南部距海近,气候更适宜 C东部和南部科技更发达

12、D东部和南部可延伸至天津、石家庄 【小题 3】下列属于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的意义的是( ) 加快发展都市圈、城市群 解决北京与周边城市之间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推动京冀合作步入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公交车燃烧的有柴油,汽油,混合动力及天然气等,会产生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而地铁是电力牵引,污染物小;与公交车相比,地铁运量大;公交车速度不超过 60千米每时,地铁速度在 80-90千米每时;公交车到站上下车慢,比地铁耗时多,地铁比公交车准时,故选 D 【小题 2】北京地形北部

13、为燕山,西部为西山,东部和南部低,地铁建设要求地形平坦,因此北京地铁主要向东部和南部延伸。 【小题 3】环渤海经济圈包括环绕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有城市群建设,北京有经济,政治,科技等 优势,周边城市有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加强交通联系可实现优势要素的流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京冀合作。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 区域城市化 近 10几年来,我国众多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图表示我国某类型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表示的我国某类型工业最有可能是( ) A高科技工业 B能源工业 C家电工业 D钢铁工

14、业 【小题 2】图中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 ) 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 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 “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类型工业区在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地区都有分布,京津唐长三角是综合性工业基地,珠三角是轻工业工业区,所以最有可能是家电工业。 【小题 2】图中产业承接地为长江流域沿岸,长江上中下游城市都有,因此共有的优势是交通和通讯设施逐步完善,潜在消费市场较广,国家政策等等,高等院校和工业起步早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工业

15、起步较晚, 故选 B 考点:我国工业 产业转移 2014年 9月 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总理指出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 “候鸟式 ”迁徙。每年农民工在年前大量离开,到年后大量回城,这种候鸟式迁徙,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大量数据显示 2014年春节前从成都到北京的旅客增多,原因最可能是 ( ) A成都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京 B大量在成都打工的北京人回家过年 C成都过年消费水平比北京高 D成都老年人前往北京的孩子家过年 【小题 2】 2014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有 (

16、 ) A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 B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 C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 D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影响人口移动到因素有自然,经济,社会,婚姻,文化,国家政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由经济落或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成都属于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北京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人口 移动主要是由成都流向北京,到春节时,成都老年人前往北京孩子家过年。故选 D 【小题 2】由于近几年,大城市的发展,人口移动到大城市,住宿交通,生活成本上升,加上长途运输尤

17、其春运时铁路运输紧张回家很难,不能照顾家庭等,同时大部分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就业岗位,因此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增加。 考点:人口迁移 城市化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河流流速与潮流流速此消彼长。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为落潮流流速最快的时候;落憩为潮水落到最低时出现不涨不落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 “河口河流流速(指向下游 )和含沙量过程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河口含沙量如甲所示时 ( )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前 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 2

18、小时左右 【小题 2】据图文资料判断 ( ) A 3时左右为涨急时刻 B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向下游移动 C河流流速越小,沉积作用越显著 D 9时至 12时泥沙主要由河口输往下游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材料可知,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即河口流速最大时 ,潮流的速度最小 ;河口流速最小时 ,潮流的速度最大。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减小为 0的阶段 ,即河口流速增至最大的阶段。读图可知 ,3时左右为落急时刻 ,而河口含沙量最大的时刻出现在图中的 5时左右 ,由此可判断 B选项正确。 【小题 2】由材料可知 ,在径流和潮

19、流的相互 作用过程中 ,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 ,前进和后退 ,可排除 C;读图可知 ,当河口流速大于 0的时候 ,由河口输往下游的泥沙要大于当河口流速小于 0的时候由潮流输往上游的泥沙 ,故选 B。或者根据常识也应知道河流的泥沙总体运行趋势是流向河流下游的。 考点:河流、潮流流速与含沙量及泥沙的运动方向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图中 为( ) A温带草原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荒漠 D针阔混交林 【小题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纬度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20、: 【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在我国中纬度地区,经度地带性差异明显,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降水逐渐减少,因此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为温带草原 , 为温带荒漠,故选 C。 【小题 2】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它使得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逐渐变窄,故选 A。 考点:自然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为某区域某日 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据图判断( ) A 图中乙处盛行上升气流 B同纬度地区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 C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D图 时刻北京吹偏南风 【小题 2】图示时期,甲地天气的变化是( )

21、 A偏西风转偏东风 B风向基本不变 C风力不变 D气温持续上升 【小题 3】下图中符合该日保定日出物体日影( Y1)与日落物体日影( Y2)的是( ) A B C D 【小题 4】在出现图中所示的时期,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可能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澳大利亚西部高原 C青藏高原 D刚果盆地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看同纬度地区陆地是高压,海洋是低压,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而陆地的高压主要是因为气温下降;同纬度地区陆地冬季是高压,海洋是低压;图 冬季时刻吹偏北风。故选 C。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结合两图的

22、等压线分布可画出两图中的风向,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画出风向。图中的风向变化不大。故选 B。 【小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日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在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影子方向 与照射方向相反,因此日出日影 y1为西北方向,日落物体日影 y2为东北方向,故选 B。 【小题 4】图中所示时期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在南半球,排除 C。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故太阳辐射量较小。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全年高温干燥,因此太阳辐射量最大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故选 B。

23、 考点:天气系统、太阳辐射与日影方向。 下图为某地区某水系分布图和 M 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降水量柱状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关于图中洋流 N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可能为加那利寒流 B可能为秘鲁寒流 C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小题 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河径流量夏季大于冬季 B甲河干流易出现凌汛 C冬季 M地的沼泽有调蓄洪水的作用 D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夏季蒸发旺盛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在 30度附近,有热带沙漠气候( 20-30度)和大陆

24、西岸的地中海气候( 30-40),图例中给出沼泽,可排除热带沙漠气候( 20-30 度),只能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30-40度),根据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大陆西岸为寒流,大陆东岸为暖流,寒流有高纬流向低纬度,自南向北,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根据其水系分布可判断为南美洲的秘鲁寒流。选 B。 【小题 2】根据图示,可推出该图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所以甲河径流量冬季大于夏季, A错;受西风影响,温度大于 0度,河流不会结冰,所以虽然河流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但是温度大于 0,就不会产生凌汛现象, B 错;该河流域地形平坦,水网密布,多沼泽分布,有调蓄洪水的作用,当降水量最高时,由于

25、有 沼泽地调蓄作用,径流量峰值明显要晚,因此 C对,蒸发旺盛不是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的原因。 考点:气候类型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下图中 “AB 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 ”, CD 为锋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关于 CD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小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b地区可能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B a地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C b地此时吹西北风 D CD锋面将向北移动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 AB 等值线在山脉处向北凸,根据地球自转线

26、速度的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山谷处海拔越低,线速度要比两侧小,线速度等值线向低纬凸,可知 AB线速度等值线由高纬向低纬凸,则该图为南半球, CD为锋面气旋,南半球气旋为顺时针辐合上升,可知 CD为暖锋,故选 B。 【小题 2】 CD为暖锋,降水在冷锋后暖锋前,可知降水主要在 b地区, a地为低纬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该气旋系统为顺时针辐合上升, CD锋面将向南移动, b地此时吹东北风,故选 A. 考点:锋面气旋 天气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简图。 材料二 中央确定江苏省为新疆的对口支援省份。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

27、结构比例统计图。 材料三 国务院关于支持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做好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产业布局工作,要充分发挥当地及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积极利用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支援的特殊政策和有利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技术进步,构建适合经济开发区长远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 1)材料一中某种能源为 ,描述该能源空间分 布的特点。( 3分) ( 2)比较材料二中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2分) ( 3)简述江苏对口支援新疆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分) ( 4)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4分) 答案:( 1)风能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

28、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 ( 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 3)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脸;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 ( 4)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中区域简图和图例,该区域的地形主要是三山夹两盆,两侧山高,中部盆地地势平坦,受西风带的影响,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因此风力较大,该资源为风能,主要沿着山脉分布。 ( 2)根据图示资料,新疆的产业比重第一产业占 18,第二产业占 47,第三产业占 35,而江苏第一产业占 8,

29、第二产业占 55,第三产业占 37,因此二者比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 3)区域具有差异性,也有开放性 ,发达地区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而欠发达地区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优势,因此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优势要素的相互流动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实现互惠共赢。因此江苏对口支援可以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脸;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 ( 4)根据材料和图示,分析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政策,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霍尔果斯位于我国西北边境,靠近中亚,地理位置重要,且有国家政策,资源,交通优势等。

30、 考点:区域差异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 1)说出 图示区域河流 AB河段的流向,并描述其水文特征。( 6分) ( 2)分析图示区域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4分) ( 3)说出图示区域西北部农业生产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5 分) 答案:( 1)先自南向北再自东向西;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现象,有凌汛现象,含沙量较小。 (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气温偏高,蒸发旺盛,易引发旱灾;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 3)种植业,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厚,土壤较肥沃;温带季 风

31、气候,雨热同期;有河流经过灌溉条件较好。 试题分析: ( 1)根据等高线示意图分析,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图中河流流向由高向低流,即先有南向北再由东向西。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水位,流速,有无结冰期且长短,有无凌汛,含沙量,汛期等,而水系特征从水系结构,流程,流域面积,干支流多少,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等,描述时注意分清差别。 ( 2)分析旱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降水的大小,变率,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气温的高低蒸发强弱等),地形(地势高低,排水通畅与否),及河网分布等角度分析。 ( 3)分析农业生 产类型主要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灌

32、溉条件,人文条件包括劳动力,交通,市场,经验,政策等等。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 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类型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2分 ) 材料一 华东地区范围示意图 材料二 华东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S市科技人才密集, GDP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但能源、矿产资源较贫乏, 2012年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高达60%。 A省地处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并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立体快速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铁路密度、通车里 程居华东地区之首。 ( 1) A省与 S市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试分析 A省承接 S市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6分 ) ( 2) S市转移出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

33、后,集中力量发展高附加值的企业和服务业,分析产业转移对 S市的意义。 (6分 ) 答案:( 1)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均较低;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能依托S市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A省政策大力支持工业发展。 ( 3)避开 S市矿产和能源不足的劣势,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腾出更多的土地及发展空间,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 可知 S市为上海市, A省为安徽省,上海市有经济,资金,科技发达优势,但能源,矿产资源不足,而安徽省为中部地区,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国家政策支持,且交通便利,因此 A省承接 S市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 ( 2)由于两地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产业转移对双方互惠共赢。分析意义从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三方面进行,因此产业转移对 S市来说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腾出更多的土地及发展空间,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考点:产业转移 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