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29099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近十几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受到了进口产品的严重冲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东北地区受冲击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小麦 B玉米、大豆 C小米、甘蔗 D花生、柑橘 【小题 2】下列措施有利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利用人工沼气发展温室农业,以提高农业产值 增加国有企业的粮食收购量,以补贴农民损失 缩短休耕时间,施用化肥、农药等来增加产量 鼓励农业结构调整,适度经营畜产、园艺作物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2、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由于进口农作物价格低,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严重冲击。东北不产棉花、小米、柑橘, A、 C、 D错。 B对。 【小题 2】在东北地区,农产品受到冲击主要是生产成本高,产值低。利用人工沼气发展温室农业,以提高农业产值,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对。增加国有企业的粮食收购量,以补贴农民损失,不是长久之计, 错。缩短休耕时间,施用化肥、农药等来增加产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错。鼓励农业结构调整,适度经营畜产、园艺作物, 对。所以 D对。 考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此时

3、一架飞机从 地起飞, 10小时后到达 地。到达时 地的区时为( ) A 18 00 B 22 00 C 21 40 D 22 20 【小题 2】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 ) A B C D 【小题 3】该月,下列四地中日照时数最长的是( ) A B C D 【小题 4】该月,下列四地中沿岸洋流对其增温最明显的是( )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图示为昼半球, 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 12 点。图中显示,该地经度是 40W,所以该地使用西三区的区时,即 45

4、W经线的时间,此时区时是 11: 40。根据图中经度判断,经度差是 20,所以 地经度为100W,起飞 10小时后到达, 地也经过了 10小时,所以区时是 21: 40, C对。 【小题 2】图示昼半球是以直射点为圆心的大圆,离圆心越远,离大圆越近,即离晨昏线越近的点,太阳高度就越小,影子越长。读图,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距离直射点最远,离晨昏线最近的点。四地中 离晨昏线最近, A对。 【小题 3】图示为昼半球状况,北极是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根据图中纬度,判断直射点约在 20N附近,该月直射点一直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的点,白昼时间越长, 、 位于南半球,白昼时间

5、短, C、 D错。 、 纬度相同,昼长相同,但 地位于季风性气候区,夏季多雨,阴天多,日照时数较少, A错。 地 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日照时数较多,所以日照时数是最长, B对。 【小题 4】读图, 地、 地是夏季,暖流增温不明显, A、 B 错。 地是冬季,巴西暖流增温明显, C对。 地沿岸是寒流,没有增温, D错。 考点:时间计算,日影长度变化的规律,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左图示意厦门市各街区居民出行对小汽车依赖程度,右图示意该市规划中的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造成小汽车依赖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6、A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 低 B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对小汽车依赖程度高 C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依赖度低 D城郊人流量小,交通通达度好,依赖度高 【小题 2】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对该市的影响有( ) A市区的大气污染加重 B小汽车依赖度增大 C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 D交通方式趋向单一 【小题 3】应用 GIS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进行规划时,需要用到的图层有( ) 城市道路图层 地质地貌图层 土地利用图层 气候图层 土壤图层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 A对。市区交通设施

7、完善,包括公交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B错。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公交设施不完善,依赖度高, C错。城郊人流量小,交通通比市区差, D错。 【小题 2】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市区的大气污染减轻, A错。对小汽车依赖度减小, B 错。有利于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 C 对。交通方式趋向多元化, D 错。 【小题 3】应用 GIS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进行规划时,需要用到的图层有城市道路图层,便于城市道路与轨道的联合, 对。地质地貌图层,保证工程安全、节省, 对。土地利用图层 ,便于结合不同利用类型选线, 对。与气候图层、土壤图层关系不大, 、 错。所以 A对。 考点:城市交通方式的特征及原因,

8、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下图示意某地区一地质事件发生前( )后( )的地形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该地质事件是( ) A火山喷发 B断裂抬升 C崩塌滑坡 D褶皱隆起 【小题 2】该地区拟建化工厂, 最合适的选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图示区可能是一海岛,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岛屿海拔高度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抬升或隆起, B、 D错。图中山顶处出现两条 1200米等高线,说明山顶出现凹陷的坑洞,可能是火山喷发后的火山口。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分析,喷出的火山灰受当地风向的影响,在小

9、山北偏西方向沉积,使山坡变缓,埋没了火山灰经过处的聚落, A对。崩塌滑坡灾害在山顶 不会形成坑洞, C错。 【小题 2】结合前面分析,火山灰吹向北偏西方向, 说明该地盛行东南风或南风。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即小岛的北部,丁地最适合, D对。甲地坡度太陡,不适宜建厂, A错。乙、丙对聚落大气有污染, B、C错。 考点:地貌特征与形成原因,工厂区位选择的条件。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总出生人口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 15-64岁)之比。下图示意 1950 2050某人口大国生育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

10、抚养比的变化情况(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表示总抚养比的曲线数字代号为( ) A B C D 【小题 2】该国老年人口数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出现在( ) A 1963年 B 2005年 C 2011年 D 2017年 【小题 3】为提高生育率,该国政府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 ) A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B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多胎政策 C创立更多的贵族幼儿园学校 D为儿童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 曲线呈波状下降趋势,是一次次的人口生育峰值,后期略有上升,对应出生率。 曲线 70年代后,呈

11、持续下降,是因为计划生育,少年儿童比重减少。后期因人口政策调整,出生率略有增加,对应少儿抚养比。 曲线后期呈快速增长趋势,说明人口老龄比重增加,对应老年人口抚养比。总抚养比包括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数值较大,对应 曲线。所以 A对。 【小题 2】读图,根据曲线,结合前面分析,老年人口数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出现在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的时候,图中约 2017年左右, D对。 【小题 3】 为提高生育率,该国政府可 采取的积极措施包括为儿童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减轻家庭负担, D对。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忙于工作,不利于提高生育率, A错。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多胎政策 ,违背计划生育的根本

12、原则, B错。创立更多的贵族幼儿园学校,不能有利于大众, C错。 考点: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 蜂农为了 “追花夺蜜 ”,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降水 C气温 D市场 【小题 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 能遇到的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小题 3】蜂农 “追花夺蜜 ”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13、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直接原因是花期时间。读图,可以看到不同月份有相应的植物开花,图中花期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说明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纬度高,气温低,花期来的晚。 C 对。光照、降水对花期影响小,A、 B错。市场对花期无影响, D错。 【小题 2】读图,根据图中月份,在闽粤时雨季未到,不会遇山洪冲走蜂箱, A错。在皖南时未到梅雨季节, B错。在华北时,正值春旱,可能遇干旱蜜源减少, C对。在东北是夏季,不会遇到初霜, D错。 【小题 3】各地随纬度升高,先后进入花期,过程是逐渐变化的,不需要快速迁移到另一地区, A、 C错。所以蜂农 “追花夺蜜

14、 ”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机动灵活, D对。在北方缺少内河航运条件, B错。 考点:影响迁徙放蜂的主要因素,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同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差异。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小题 1】 河流段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 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 A 20m B 40m C 60m D 80m 【小题 2】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坝的是( ) A b B c C d D e 【小题 3】暴雨发生时下列四点中最易被侵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

15、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图中等高距是 20米, a溪流最高点海拔约 140-160米,最低点海拔约 100-120米,高差范围是 20-60米之间,不包括 20和 60米,所以最可能是 40米, B对。根据高差计算公式,( n-1) dH( n+1) d,也可以算出 20H60。 【小题 2】农田应分布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 b处等高线较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应有农田分布,修水坝便于灌溉, A对。 c、 d、 e三处的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大,不适宜开垦为农田, B、 C、 D错。 【小题 3】暴雨发生时,在坡度陡的地区,易被侵蚀。读图,四地都未穿越等高线,坡度平缓。甲、

16、乙、丁三处河道较直,侵蚀较弱, A、 B、 D错。 丙处位于河流凹岸,易被侵蚀, C对。 考点:高差计算,水利工程的区位选择条件,凹岸、凸岸理论。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与台湾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 ) A风力较大,风向为西北风 B风力较小,风向为西北风 C风力较大,风向为东南风 D风力较小,风向为东南风 【小题 2】此时( ) A黄河下游地区阴雨绵绵 B福建沿海地区狂风暴雨 C金沙江河段风和日丽 D渤海湾沿岸雨雪交加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根据等压线数值判断,图示为低压中心,气旋。从中心向四周,

17、风力逐渐减小。台湾北部位于气旋中心附近,风力最大。珠三角地区距中心较远,风力较小, A、 C错。北半球气旋西侧是西北风, B对, D错。 【小题 2】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判断,此时,黄河下游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多晴朗天气, A错。福建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金沙江河段受低压中心影响,多阴雨天气, C错。渤海湾沿岸为晴朗天气, D错。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下图示意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设雪线高度为 3km的纬线平均气温为 T,年降水量为 P,则( ) A T=10 ; P=120mm B T=10 ; P=

18、40mm C T=18 ; P=120mm D T=18 ; P=40mm 【小题 2】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 A全球爆发淡水危机 B高纬农区单产提高 C作物种植北界南移 D低纬高山雪线降低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在右侧纵轴找到 3千米高度,做水平线与雪线曲线相交,从交点向气温、降水曲线做垂线,再从与气温、降水曲线的交点向左侧纵轴做垂线(与横轴平行),找到相应的数值。 T=18 ; P=40mm, D对。 【小题 2】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导致全球爆发淡水危机, A错。可能导致高纬农区因温度升高,积温增大,单产提高, B 对。温度升高,作物种

19、植北界北移,C错。低纬高山雪线升高, D错。 考点:读图能力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 综合题 ( 13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乙国人口约 2亿,盛产甘蔗,为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该国积极倡导利用娴熟的技术以甘蔗为主要原料制取酒精,目前已成为酒精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以酒精为汽车燃料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 1)比较 A、 B两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5分) ( 2)简述乙国生产酒精燃料的有利条件。( 5分) ( 3)分析乙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 3分) 答案:( 1) A区小于 B区( 1分)。 原因: A区气候过于湿热( 1分),开发历史短,地处内陆,交通较

20、不便( 1分); B 区气候较凉爽( 1 分),开发历史悠久,位于沿海,海运便利( 1 分)。 ( 2) 原料(甘蔗)丰富( 1 分); 劳动力充足( 1 分); 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1 分); 生产技术成熟( 1 分); 政府支持,前景广阔( 1 分)。 ( 3) 人口众多,汽车的需求量大; 为了减小对石油的依赖; 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小(或答酒精燃料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 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娴熟。(任答 3点即可,每点 1分,共 3分。) 试题分析: ( 1)读图, A区位于巴西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开发历史短。 A区地处内陆,交通较不便。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所

21、以人口少。 B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气候较凉爽,开 发历史悠久。位于沿海,海运便利。适宜人类居住,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人口多。 ( 2)乙国盛产甘蔗,生产酒精燃料的原料丰富。人口多,劳动力充足。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生产技术成熟,有政府支持,前景广阔。有利于酒精燃料的发展。 ( 3)乙国是巴西,人口众多,汽车的需求量大。该国石油资源缺乏,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小对石油的依赖。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小,酒精燃料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乙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娴熟。所以乙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考点:区域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发展酒精燃料的条件,大力发展新能 源汽车的原因。 ( 14分)读

22、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中甲国的奶牛全年有近 10个月是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加工乳制品时严格执行欧盟标准。 2014年 11月,甲国 T企业与我国 H企业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由 T企业提供奶源,在中国进行乳制品生产。 ( 1)比较 E、 F两地气温差异,并分析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 5分) ( 2)简述甲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 ( 3)分析 T、 H两企业合作生产乳制品的有利条件。( 6分) 答案:( 1)与 E地相比, F地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2分) 原因: E地临海,沿岸有暖流经 过,且位于温暖西风的迎风地带,而 F地位于内陆的背风地带。( 3分) ( 2

23、)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1分);河湖众多( 1分);草场广阔( 1分)。 ( 3) T企业有丰富的优质奶源( 1分),生产技术水平高( 1分);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 1分),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 1分); 两国政府政策的支持( 1分); 两国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且冷藏保鲜水平高,便于优质奶源的运输。( 1分) 试题分析: ( 1)读图,根据经纬度,图示甲岛是爱尔兰岛。 E地临海,沿岸有暖流经过,且位于温暖西风的迎风地带,而 F地位于内陆的背风地带。所以 E地夏季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F地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冬季 E是受暖流影响大,温度较高。 F地受暖流影响小,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大,

24、所以温度较低。结合图中等温线判断,与 E地相比, F地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 2)图中甲国是爱尔兰,全年气候温和湿润。河湖众多,草场广阔,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 3)结合前面分析, T企业所在国草原资源丰富,有丰富的优质奶源,生产技术水平高。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有两国政府政策的支持。两国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且冷藏保鲜水平高,便于优质奶源的 运输。双方有合作是互利双赢。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畜牧业发展的条件,两地经济合作的条件。 ( 11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地区种植的枸杞果实红色,粒大,籽小,含糖量高,营

25、养丰富,畅销全国。 M地岩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大多是狩猎与游牧生活的写照,至今保存完好。 ( 1)请根据岩画内容推测 M地古代的自然环境,并分析 M地区岩画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因。 ( 4分) ( 2)草方格沙障是当地人们在铁路沿线建设的防沙工程。说明该工程的作用。( 3分) ( 3)简述图示地区种植枸杞的有利条件。( 4分) 答 案:( 1)气候湿润,水草茂盛。( 1分) 原因:该地区气候干燥,流水侵蚀少( 1分);群山环绕,地形封闭( 1分); 荒漠广布,人迹罕至,人为破坏少( 1分)。 ( 2)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1分) 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 1分)

26、 可防止风沙填埋路基和轨道。( 1分) ( 3)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1分) 临近河流,灌溉便利; ( 1分)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分) 临近交通线,便于枸杞外运。( 1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岩画内容是放羊、围猎场景,推断古代这里气候湿润, 水草茂盛,生物种类丰富。 岩画得以保存至今,产要是该地区气候干燥,流水侵蚀少。群山环绕,地形封闭。荒漠广布,人迹罕至,人为破坏少。 ( 2)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减弱风沙的移动,可防止风沙填埋路基和轨道。 ( 3)图示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27、有黄河流经此地,临近河流,灌溉便利。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临近交通线,有铁路经过,便于枸杞外运。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防沙工程的作用,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14分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表 上图所示区域人口和农田面积的变化 人口数量(万人) 农田面积(万公顷)20世纪 60年代 1400 450 2014年 6000 700 ( 1)说出 R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并分析其对 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4分) ( 2)根据卫星航片描述近几十年来 M湖形态变化的特点,并据图表资料分析原因。( 7分) ( 3)说明 M湖变化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分) 答案:( 1)高

28、山冰雪融水( 1分)。 影响:流量较小( 1分),季节变化大( 1分),出现夏汛( 1分)。 ( 2)特点:面积萎缩( 1分),中、东、南部几乎干涸,西、北部变化较小( 1分)。 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1分);人口增长迅速( 1分),耕地面积扩大( 1分),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 1分),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1分)。 ( 3)气候变干,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 1分); 湖面萎缩,盐度增加,使渔业减产甚至停产( 1分); 湖床盐沙在风的吹拂下,侵害农田,造成土壤退化(盐碱化),作物减产( 1分) 试题分析: ( 1)读图,图示区是咸海,位于中亚,距海洋远,降水少, R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河流水文特征是流量较小,流量 受气温影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 ( 2)根据卫星图片, M湖面积萎缩,中、东、南部几乎干涸,西、北部变化较小。 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近些年人口增长迅速,为满足粮食需求,耕地面积扩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所以湖面面积缩小。 ( 3) M湖面积缩小,导致该地气候变干,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湖面萎缩,盐度增加,使渔业减产甚至停产。湖床盐沙在风的吹拂下,侵害农田,造成土壤盐碱化,作物减产。 考点: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