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重庆市巫山中学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29103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重庆市巫山中学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届重庆市巫山中学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届重庆市巫山中学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届重庆市巫山中学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届重庆市巫山中学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重庆市巫山中学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l2(SO4)3可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B氯气与石灰乳反应能得到含氯漂白剂 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 SO2的排放 D工业上硝酸可用于制化肥、炸药和染料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Al2(SO4)3溶于水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但溶液显酸性会抑制铝离子,得不到氢氧化铝胶体,因此不能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A错误; B氯气与石灰乳反应能得到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水,其中次氯酸钙可用于漂白, B正确; 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石灰石分解产生的氧化钙能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2、,最终转化为硫酸钙,因此可减少废气中 SO2的排放, C正确; D工业上硝酸可用于制化肥、炸药和染料等, D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 X为锌棒,开关 K置于 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 X为锌棒,开关 K置于 M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 X为碳棒,开关 K置于 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D若 X为碳棒,开关 K置于 N处, X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若 X为锌棒,开关 K置于 M处构成原电池,锌的金属线强于铁,则锌是负极,铁是正极,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减缓铁的腐蚀, A正确; B若 X

3、为锌棒,开关 K置于 M处构成原电池,锌的金属线强于铁,则锌是负极,铁是正极,铁极发生还原反应, B错误; C若 X为碳棒,开关 K置于 N处构成电解池,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可减缓铁的腐蚀, C正确; D若 X为碳棒,开关 K置于 N处构成电解池,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X与电源的 正极相连, X电极是阳极, X极发生氧化反应,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PASS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 X、 Y、 Z、 W、 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 Y、 R同主族,Z、 W、 R同周期,

4、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3倍。 Z是常见的金属,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主族序数。 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按 X、 Y、 Z、 R、 W的顺序依次增大 B 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 Z与 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D熔沸点: X2R X2Y 答案: C 试题分析: X、 Y、 Z、 W、 R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则 X是氢元素。 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则 W是硅元素。 Z是常见的金属,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主族序数,Z、 W、 R同周期,所以 Z是铝元素。 Y

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3倍,则 Y是第二周期的氧元素。 Y、 R同主族,则 R是硫元素。 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按 X、 Y、Z、 W、 R的顺序依次 增大, A错误;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 B错误; C、氧化铝的熔点高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C正确;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熔沸点高于 H2S的熔沸点,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 H (aq) OH (aq)= H2O(l)H 57.3 kJ mol 1,则 H2SO4和 Ba(OH)2反应

6、的反应热 H 2( 57.3) kJ mol 1 B葡萄糖的燃烧热是 2800 kJ mol 1,则 1/2C6H12O6(s) 3O2(g)=3CO2(g)3H2O(l)H 1400 kJ/mol C H2(g)的燃烧热是 285.8 kJ mol 1,则 2H2O(g)=2H2(g) O2(g)H +571.6 kJ mol 1 D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H3OH(g)1/2O2(g)= CO2(g) 2H2(g)H 192.9 kJ mol 1, CH3OH(g)的燃烧热为 192.9 kJ mol 1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硫酸与氢氧化钡酸生成的硫酸钡

7、存在溶解平衡,溶解吸热,则H2SO4和 Ba(OH)2反应的反应热 H2( 57.3) kJ mol 1, A错误; B、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 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如果葡萄糖的燃烧热是 2800 kJ mol 1,则 1/2C6H12O6(s) 3O2(g)=3CO2(g)3H2O(l) H 1400 kJ/mol, B正确; C、氢气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液态水, C错误; D、甲醇燃烧的稳定氧化物是 CO2和液态水,所以根据方程式不能得出CH3OH(g)的燃烧热为 192.9 kJ mol 1,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 :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 设 NA

8、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0.7 NA B 28g 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C将 58.5g NaCl溶于 1 L水中,溶液中所含 Na+和 Cl 总数为 2NA D 0.5 mol/LAl2(SO4)3溶液中含有 SO42 的数目为 1.5 N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1个 OH 含有 9个电子,则 0.1 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A错误; B 28g 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铁的化合价升高到 3价,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转移的电子数为1.5NA, B错误; C将 58.5g Na

9、Cl的物质的量是 1mol,含有 1mol钠离子和1mol氯离子,则溶于 1 L水中,溶液中所含 Na+和 Cl 总数为 2NA, C正确;D 0.5 mol/LAl2(SO4)3溶液中硫酸根的浓度是 1.5mol/L,但不能确定溶液体积,因此不一定含有 1.5 NA个 SO42 ,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封管实验 ”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 “封管实验 ”(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 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B加热时, 、 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四个 “封管实验 ”中都有可逆反应

10、发生 D 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碘加热易升华,不是化学变化,不能说明稳定性强弱, A 错误;B、含氨气的酚酞溶液显红色,加热氨气挥发碱性降低红色消失,冷却后又恢复红色, B错误; C、碘升华不是化学变化,不存在可逆反应, C错误; D、NO2转化为 N2O4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向生成 NO2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 N2O4的方向移动,因此 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分析与判断 下列各组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

11、应物的用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铁与稀硝酸 碘化亚铁溶液与溴水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铁与氯气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铁与稀硝酸时铁过量生成硝酸亚铁,铁不足时生成硝酸铁; 碘化亚铁溶液与溴水时溴水过量生成碘、溴化铁,溴水不足时生成碘和溴化亚铁;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时盐酸不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盐酸过量生成 CO2、水和氯化钠; 铁与氯气只能生成氯化铁,答案:选 A。 考点:考查与反应物量有关反应的判断 实验题 16分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 (a、 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 (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已知酸性:亚硫酸 碳酸 ) 连接仪

12、器、 、加药品后,打开 a关闭 b,然后滴入浓硫酸 ,加热。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装置 A中的试剂是 。 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_。 ( 2)验证 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打开 b,关闭 a。能验证 SO2具有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大量的 SO2通入 NaOH溶液中,其化学方程式是: 。 BaCl2溶液中无沉淀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 e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 水 氨 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 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 答案:(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分) Cu +

13、 H2SO4(浓 CuSO4 + SO2+2H2O ( 2分) 品红( 2 分) Na2SiO3溶液变浑浊或 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2 分) ( 2) SO2 + 2H2S =3S+ 2H2O( 2分) NaOH + SO2 = NaHSO3( 2分) BaSO4( 1分) BaSO3( 1分) SO2 +Cl2 + 2H2O + Ba2+ = BaSO4 + 2Cl- + 4H+( 2分) 试题分析:( 1) 连接好仪器在加药品之前必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 S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 H2SO4(浓 CuSO4 + SO

14、2+2H2O。产生的 SO2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 CO2通入硅酸钠溶液产生硅酸沉淀,据此验证碳、硅的非金属性强弱。由于 SO2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硅酸沉淀,所以再把生成的 CO2通入硅酸钠溶液之前要检验 SO2是否被碳酸氢钠完全吸收,因此 A中的试剂是品红溶液。 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原理可知,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Na2SiO3溶液变浑浊或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 2) SO2具有氧化性,能和 H2S反应生成单质 S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 + 2H2S =3S+ 2H2O。 SO2是酸性氧化

15、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若大量的 SO2通入 NaOH溶液中生成亚硫酸氢钠,其化学方程式是 NaOH + SO2 NaHSO3。 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被溶液中的亚硫酸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沉淀;氨气是碱性气体,通入氨气酸性降低碱性增强,因此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其中与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 +Cl2 + 2H2O + Ba2+ = BaSO4 + 2Cl- + 4H+。 考点:考查 SO2制备及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与体积 填空题 14分 )某些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A+BC+D+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若 A、 C、 D均含有氯元素,且 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 C与 D之间,则该反

16、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2)若 A为黑色固体, C是黄绿色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 3)若 A 为第二周期的单质, B 为第二周期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C、D均为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4)若 C为 NaCl, 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 A是_或 _, B为 _(填化学式,下同 )。 ( 5)若 C、 D均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 A、 B分别为 _和_。 答案:( 1) Cl2 + 2OH = Cl + ClO + H2O( 3分) ( 2) MnO2 + 4H + 2Cl Mn2 + Cl2+ 2H2O( 3分) ( 3)

17、C + 4HNO3(浓 ) CO2+ 4NO2+ 2H2O( 3分) ( 4) Na2CO3或 NaHCO3, HCl( 3分) ( 5) C ,浓 H2SO4( 2分) 试题分析:( 1)若 A、 C、 D均含有氯元素,且 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 C与D之间,这么说 A应该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 + 2OH = Cl + ClO + H2O。 ( 2)若 A为黑色固体, C是黄绿色气体,则 C是氯气, A是二氧化锰, B是浓盐酸,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 + 4H + 2Cl Mn2 + Cl2+ 2H2O。 ( 3)若 A 为第二周期的单质, B 为

18、第二周期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C、D均为气体,这说明钙反应应该是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4HNO3(浓 ) CO2+4NO2+ 2H2O。 ( 4)若 C为 NaCl, 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 D是CO2,因此该反应是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则 A是 Na2CO3或 NaHCO3, B是HCl。 ( 5)若 C、 D均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说明二者是 CO2和 SO2,属于该反应是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则 A、 B分别为C、浓 H2SO4。 考点:考查外加框图题的推断 16分 )X、 Y、 Z、 Q、 R是五种短周

19、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 0; Q与 X同主族; Z、 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 ( 2)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 ( 3) QX的电子式为 _; Q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 ( 4) X、 Z两元素能形成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为 和 。 ( 5)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 B、 C、 D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 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D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 C的结构式 _; 如果 A、 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B为两性不溶物,

20、由 A转化为 B的离子方程式 _。 答案:( 1)第二周期第 IVA族 ( 2分) ( 2) NaAlCOH ( 2分) ( 3) ( 2分) NaH+H2O=NaOH+H2( 2分) ( 4) ( 2分); ( 2分) ( 5) O=C=O ( 2分) AlO2 CO2 2H2O HCO3 Al(OH)3( 2分)或 2AlO2 CO2 3H2O CO32 2Al(OH)3 试题分析: X、 Y、 Z、 Q、 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 0,则 X和 Y分别是第 IA族和 A族,其中X是氢元素, Y是碳或硅; Q与 X同主族,所以 Q一定

21、是钠元素,则 Y是碳元素; Z、 R分别是地 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 Z是氧元素, R是铝元素。 ( 1)碳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 IVA族。 ( 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AlCOH。 ( 3) NaH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H2O=NaOH+H2。 ( 4) X、 Z两元素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分别是水和双氧水,均所以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分别为 和 。 ( 5)其中 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22、,因此 C应该是 CO2; D是淡黄色固体,则D是过氧化钠。 CO2是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O=C=O; 如果 A、 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B为两性不溶物,则 B是氢氧化铝,则 A是偏氯酸钠,所以由 A转化为 B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2 CO2 2H2O HCO3 Al(OH)3或 2AlO2 CO2 3H2O CO32 2Al(OH)3。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的有关应用 ( 12分) 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 1) NOx能形成酸雨,写出 NO2转化为 HNO3的化学方程式: 。 (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 N2和 O2反应,已知键能如下: N2( g) 94

23、5 kJ/mol ; O2( g) 498 kJ/mol ; NO( g) 630 kJ/mol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 NOX的排放。 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 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 N2排出。写出 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 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 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 12MgO 2oCaO 38SrO56BaO。原因是 (已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 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 4)通过 NOx传感器可监测 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 Pt电极上

24、发生的是 反应 (填 “氧化 ”或 “还原 ”)。 写出 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 答案:( 1) 3NO2+2H2O=2HNO3+NO;( 2 分)( 2) N2(g)+O2( g) =2NO(g) H=+183KJ/mol;( 2分) ( 3) 、 2NO+2CO N2+2CO2 ( 2分) 、由 Mg、 Ca、 Sr、 Ba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 A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 增大,金属性依次增强;( 2分) ( 4) 、还原; ( 2分) 、 NO+O2-2e-=NO2;( 2分) 试题分析:( 1)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 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2H2O=2

25、HNO3+NO; ( 2)由于反应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该反应的反应热 =945 kJ/mol 498 kJ/mol2630 kJ/mol 183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O2( g) =2NO(g) H=+183KJ/mol; ( 3) 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 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 N2排出, CO被氧化为 CO2,所以 NO被 CO还原的化学方程为 2NO+2CO N2+2CO2;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氧化物对 NOX的吸收能力就越强,由于 Mg、 Ca、Sr、 Ba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 A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金属氧化物对 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 4) 氧气在 Pt电极通入,因此 Pt电极是正极。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NiO电极是负极通入 NO, NO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O+O2-2e-=NO2。 考 点:考查氮氧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